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方法:观察针灸治疗在脑瘫患儿中的疗效。方法:观察组患儿接受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对照组患儿未接受针灸治疗,治疗6个月后2组患儿间比较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行为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评分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在脑瘫患儿康复训练中起到明显的提高疗效的作用,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
刘月平  徐永涛 《当代医学》2010,16(16):61-62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 124例脑瘫患儿被分为实验组(n=63)和对照组(n=61),两组均给予基本相同的康复训练,实验组由家长指导康复训练,对照组留院接受康复训练。结果实验组显效率为77.8%,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显效率为78.7%,总有效率为86.7%,两组康复效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留院康复和家庭康复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患儿家属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儿的康复模式,以达到最好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右江医学》2016,(4):430-433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116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包括推拿、理疗、针灸、高压氧、药物等在内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运动康复训练,由康复治疗师依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运动康复训练计划。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神经智力及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状况。采取Gesell发展量表对患儿的神经智力发育水平进行评估,采取88项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对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发育商(DQ)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5或0.01),但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5或0.01),但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脑瘫患儿运动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康复训练脑瘫儿童中联合针炙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2018年2月至219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收治70例小儿脑瘫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各抽取35例,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小儿脑瘫患者使用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提升,有效提高了脑瘫儿童康复质量,提高脑瘫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贺友 《中国乡村医生》2021,(12):101-102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性.方法: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实施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康复锻炼基础上实施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针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脑瘫是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国外报道发病率占新生儿的2.0‰~2.5‰,目前国际上脑瘫康复的主要途径为社区康复,日本采取"疗""育"结合的模式.国内普遍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传统治疗尤其是针灸、推拿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康复医学界只把针灸作为一种简单的对肌肉或神经的刺激来看待,降低了针灸的疗效,缩小了针灸在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范围.本人结合临床总结了针灸在小儿脑瘫康复中的实际应用,对于传统手段与现代康复相结合的环节上,以抛砖引玉,相互交流探讨,拓展针灸在小儿脑瘫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针灸结合运动功能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新县中医院收治的86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运动功能训练,观察组在运动功能训练的基础上辅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GMF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MF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脑瘫进行针灸结合运动功能训练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运动功能障碍,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8):184-186+192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脑瘫患儿功能恢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 年5 月~2018 年4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瘫患儿48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4 例,给予患儿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24 例,给予患儿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运动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运动功能为(61.22±2.75)分,对照组为(50.14±3.52)分,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3.06±1.64)分,对照组为(3.92±1.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情感功能为(87.34±8.01)分,生理功能为(88.12±6.31)分,角色功能为(90.14±6.22)分,对照组分别为(69.65±6.25)分,(72.24±5.86)分,(70.55±5.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瘫患儿临床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超早期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柯  温祖芳 《海南医学》2000,11(6):36-37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预后影响。方法:选择100例0~3岁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超早期(1岁以内)和早期(1~3岁)两组均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综合采用Bobath.PNF.Rodd.Vojta等方法,遵循人类正常运动能力发育顺序进行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12周及6个月时评定。按MAT评价标准进行UMQ、LMQ评分。结果:超早期组、早期组在治疗前6周两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而经治疗12周及6个月后,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治疗对促进脑瘫患儿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研究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应用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症候积分、运动功能、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证候积分更低,运动功能水平、SF-36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结论 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者进行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不仅能有效改善发育迟滞等症状,还能提高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运动康复训练对痉挛性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痉挛性偏瘫型脑瘫患儿6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干预组(30例)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开展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组基于常规性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运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上肢功能评分与上肢肌力评级。结果 两组康复2周后上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康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康复6周后与8周后的上肢功能评分与上肢肌力评级均高于康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康复6周后与8周后的上肢功能评分与上肢肌力评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康复训练对痉挛性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其上肢功能,增加上肢肌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在痉挛性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4例痉挛性脑瘫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家长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干预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社会适应能力[盖什尔(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分],评估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3个月,两组Gesell、GMFM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Gesell、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痉挛性脑瘫采用家长参与联合引导式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及患儿家长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熊国才 《吉林医学》2012,33(19):4149-4150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灸联合康复训练。采取简式Fugl-Meyer(FMMS)量表对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上下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采取综合干预后肢体运动恢复能力有良好疗效,而且针灸治疗和康复治疗所需费用少,患者及其家庭的负担较低,为疗法的推广使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分析对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功能性电刺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儿共3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1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患儿有显著优异性,两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脑瘫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有着突出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维康复模式对脑瘫患儿运动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参加康训练前后复序号将76例脑瘫患儿按照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单号)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儿(双号)给予多维康复模式。记录两组患儿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经不同方法实施康复治疗后两组患儿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儿改善效果更为理想,PSQ量表中各项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其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则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瘫患儿给予常规康复训练与沙盘游戏心理疗法相结合的多维康复模式治疗后,其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均获得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语言康复训练联合针灸对脑瘫语言障碍患儿语言功能及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瘫语言障碍患儿共11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单独行语言康复治疗,实验组56例在语言康复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对比两组脑瘫语言障碍患儿发育状况及语言发育商。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Gesell发育量表各行为评分、语言表达及理解评分、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语言康复训练联合针灸能够提高脑瘫患儿伴语言障碍的发育及语言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针灸联合运动疗法促进脑瘫患儿上肢肌张力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运动疗法在脑瘫患儿上肢肌张力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以靳三针法针刺辅以运动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观测运动功能(GFMF)及上肢肌张力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肌张力等级均降低,PDMS评分均提高,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运动、智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脑瘫合并智力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予以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运动功能、智力功能及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发育商(DQ)、操作智商(PIQ)、言语智商(VIQ)、总智商(FIQ)及认知评估系统(CA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瘫并智障患儿临床疗效,促进神经智力发育,改善运动及认知功能,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脑瘫患儿中枢性运动障碍导致异常姿势 ,这种异常随着患儿运动发育会继续向前发展 ,在神经系统中 ,逐渐形成异常的传导通路 ,阻碍正常运动模式的形成。因此 ,为了使脑瘫患儿康复训练实现在功能情况下的康复目标 ,我们采取科学而有效的指导、训练、护理 ,加快了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