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余建伟 《河北医学》2015,(3):374-37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胰岛素抵抗(IR)水平与神经功能损害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T2DM合并IS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合并IS的T2DM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计算所有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ISI水平。根据ISI情况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型胰岛素抵抗组(n=38)和重型胰岛素抵抗组(n=22),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FD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ISI平均为-4.48±0.53,明显低于对照的-3.71±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IR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轻型IR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IR组CNFDS明显低于重型IR组,ADL评分明显高于重型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IR水平与CNFDS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程度与2型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且可影响脑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影响轻型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轻型脑梗死患者125例。按病发90 d时的mRS评分分为转归良好组(n=90)和转归不良组(n=35),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轻型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年龄、基线NIHSS评分、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并发肺炎、基线mRS、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有既往缺血性卒中史、缺血性卒中复发等9个因素是影响轻型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基线NIHSS评分高、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基线mRS评分高、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缺血性卒中复发是导致轻型脑梗死患者转归不良的重要因素。结论轻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结局主要与患者的年龄、基线NIHSS评分、大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基线mRS评分、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缺血性卒中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老年脑卒中病人应用早期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及神经功能的产生影响。方法此次62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本院接收的老年脑卒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31)和常规组(n=31),常规组行药物治疗以及普通康复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早期认知行为疗法,将应用两种方式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HAMD评分以及NIHSS评分上,实验组均优于常规组,且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病人应用早期认知行为疗法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24 h后,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mRS评分,并观察症状性颅内出血、无症状性颅内出血、脑梗死复发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4 d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0 d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BI评分较高,而mRS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90 d内脑梗死复发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整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丹参川芎嗪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启荷  姚长江 《医学综述》2013,19(1):191-192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2)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治疗,观察组(n=32)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后比较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1.9%)(P<0.05);两组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治疗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调查对象,在任意编号的方式下纳入早期组与常规组(n=35)。早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整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早期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14%,常规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0%,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早期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对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n=34)与早期康复治疗实验组(n=34),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对照组,P0.05,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抢救完成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能够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倍他乐克结合氯沙坦治疗对高血压(HBP)并脑梗死(CI)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150例HBP合并CI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n=75)和观察组(加用氯沙坦治疗,n=75),比较两组用药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1年后,脑梗复发率、全因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HBP合并CI患者采取倍他乐克结合氯沙坦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4例,将其分为康复护理组(n=42)和常规护理组(n=42)。两组均予以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及康复护理干预8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干预8周后神经、肢体运动和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两组CNS评分和FMA评分分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或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康复护理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护理组(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CDR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康复护理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可改善其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有利于神经和肢体运动的早日康复,并能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延缓其下降幅度,提高生活质量与预后。  相似文献   

10.
王娟  张明娟  黄黎黎  余芳  陈弯弯 《吉林医学》2023,(12):3595-3598
目的:观察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IS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n=52)与对照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早期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MMSE评分高于干预前,干预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Fugel-Meyer评定量表(FMA)、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FMA、FIM评分高于干预前,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1.
陈小红  赵帅  赵婷 《华夏医学》2023,(5):109-113
目的:观察醒神开窍针法联合拉考沙胺治疗脑卒中癫痫持续发作(SE)的临床价值及其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23例脑卒中SE患者,按随机数学表法分为常规组(n=60)和联合组(n=63)。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联合拉考沙胺治疗,联合组采用醒神开窍针法联合拉考沙胺治疗。比较两组脑电图(EEG)参数、脑血流动力学。随访1年后,分析两组脑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α、β和θ波频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 Vm)、缓慢指数(SI)均高于常规组,压力指数(PA)低于常规组(P<0.05)。随访1年,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MoCA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醒神开窍针法联合拉考沙胺可有效改善脑卒中SE患者的脑电图参数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远期脑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应用的获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评估。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对照组(n=39)和研究组(n=39),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组应用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量表(BI)评分、预后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 d后颅内出血转化率、3个月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阿替普酶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优化预后恢复效果且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马凯敏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1):112-115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术(PNF)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常规组(n=60)与PNF组(n=60)。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PNF组采用PN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治疗后PNF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LE)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PNF组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级优于常规组,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MWS)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PNF组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PNF用于脑卒中恢复期相对于常规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升步行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6例,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有利于缓解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康复机器人手套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20)、镜像组(n=20)、联合组(n=20)。三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镜像组增加镜像疗法,联合组增加康复机器人手套联合镜像疗法,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估量表手部分(FMA-H)评分、患手最大握力和捏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FMA-H评分、患手最大握力和捏力、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组优于常规组和镜像组(P<0.05),镜像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手套与镜像疗法结合,可显著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手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郁悦  宋响  黄莺 《中外医疗》2023,(21):91-95
目的 探究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物理治疗后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加早期物理治疗,比较两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步行、下肢运功、日常生活运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 在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时,采取早期物理治疗方法,效果较为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及步行、下肢运功、日常生活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不同分型患者神经功能及残障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脑梗死类型分型,分型完成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90)和研究组(n=90),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研究组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改良残障水平量表(mR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LAA)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心源性栓塞型卒中(CE)、其他明确原因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SOE)、小动脉闭塞型(SAA)、不明原因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SUE)各型患者(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LAA型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分型(P<0.05);研究组不同分型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后的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对不同分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残障水平均具有较好改善效果,尤其对LAA型患者的改善效果更突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2例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期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1)。常规康复治疗与训练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压氧+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与生活质量(SF-36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NIHSS、SF-36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康复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加味柴胡龙牡汤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将本院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的7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33),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使用加味柴胡龙牡汤。观察两组的血液流变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疗效对比、抑郁状态评分、脑血流灌注指标与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3.93%)无统计学差异(χ2=0.058,P=0.808)。2组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损伤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TT、TTP、CBV、CBF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TT、TTP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CBV、CBF指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6、TNF-α、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hsCRP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41例脑外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1).对照组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联合后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脑室腹腔分流联合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不良反应情况、住院时间和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40.00%、23.94%),致残率小于对照组(35.71%、5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GCS评分明显升高,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3.07±3.84)分、(30.30±3.57)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小于对照组[(14.35±2.75)分、(20.37±3.68)分],GCS评分大于对照组[(14.67±2.84)分、(10.49±2.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12.86%,2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