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膈肌刺激对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膈肌功能及呼吸效率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方案,研究组42例进行膈肌刺激,比较各组患者的膈肌厚度和膈肌位移、氧化应激指标、呼吸效率和疲劳程度。结果 研究组膈肌厚度、膈肌厚度比、平静呼吸膈肌位移和深吸气后膈肌位移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GSH和MDA较对照组显著更低,且SOD显著更高(P<0.05);在治疗后,各组患者的RSBI有所降低,MEP和MIP有所升高,但研究组RSBI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低,MEP和MIP显著更高,且研究组的FS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对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在常规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膈肌起搏器行膈肌刺激,可改善膈肌功能,提高患者呼吸效率,缓解症状,降低疲劳程度,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膈肌刺激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ICU科收治的96例呼吸机依赖重症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支持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同时采取膈肌刺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膈肌功能和呼吸效率.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膈肌电刺激对神经重症获得性衰弱患者呼吸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唐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ICU收治的64例神经重症获得性衰弱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1例,观察组患者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膈肌电刺激进行治疗,对比二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的数值变化;对比二组患者预后情况,包括使用呼吸机时间和总住院治疗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以及FEV1/FVC的数值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使用呼吸机时间和总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神经重症获得性衰弱患者应用膈肌电刺激治疗,不仅可有效改善肺功能,而且还可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进而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膈肌超声参数对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及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124例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按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n=99)和撤机失败组(n=25),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膈肌超声参数[膈肌增厚率(DTF)、呼吸末膈肌厚度(DTe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膈肌活动度(DE)]。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膈肌超声参数预测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价值,卡普兰-迈耶(K-M)曲线分析生存状况。结果 撤机失败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显著高于撤机成功组(P<0.001),心率(HR)、DTee、DTei、DTF、DE均显著低于撤机成功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DTee、DTei、DTF、DE是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结局失败影响因素(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膈肌超声参数联合预测ICU呼吸机依赖撤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肺部超声、膈肌超声在预测创伤危重症患者呼吸机撤机成功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12月惠州市惠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2例满足自主呼吸试验(SBT)的创伤急危重症患者,根据SBT能否顺利撤机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SBT开始15 min后开始床旁超声检查肺、膈肌功能。记录肺部超声评分(LUS)、膈肌活动度(DE)和膈肌移动时间(E-T)指数。将单变量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寻找独立预测参数。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独立预测参数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成功组55例,失败组37例。SBT期间,失败组的呼吸频率,心率,LUS评分均高于成功组,膈肌活动度,吸气时间,E-T指数均低于成功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US评分[OR=2.752,95%CI(1.928,3.575)]、膈肌活动度[OR=4.329,95%CI(3.309,5.342)]和E-T指数[OR=3.103,95%CI(1.496,4.711)]均是预测撤机失败的预测因素(P<0.001)。...  相似文献   

6.
各种影响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障碍的疾病均可引起呼吸衰竭,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机体各系统功能和代谢紊乱。呼吸肌功能障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特征,膈肌是呼吸活动中的主要呼吸肌,因此增强慢阻肺患者膈肌功能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及预后。体外膈肌起搏技术已有30余年的应用历史,主要通过电刺激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从而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本文通过体外膈肌电刺激在呼吸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安林林  杨晓  王修敏 《安徽医学》2023,44(8):947-951
目的 评估膈肌超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膈肌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招募年龄相匹配的50例肺功能正常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入院48小时内的基本资料和膈肌超声评估参数。膈肌超声评估参数包括安静和深呼吸时的膈肌移动度、深吸气末和呼气末膈肌厚度和增厚分数,分析比较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膈肌功能变化。结果 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膈肌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8%。患者在深呼吸时,偏瘫侧膈肌移动度[(33.14±4.35) mm]和膈肌增厚分数[(33.28±26.4)%]较非偏瘫侧[(37.49±6.01) mm、37.44±15.23)%]以及健康受试者[(51.72±7.48) mm、(39.74±18.47)%]降低(P<0.05);对比患者非偏瘫侧膈肌功能,右侧偏瘫者[(33.98±4.27) mm、(36.97±13.29%)]弱于左侧偏瘫者[(41.58±6.07) mm、(39.04±2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膈肌功能均呈不同程度减弱,偏...  相似文献   

8.
地塞米松对家兔膈肌功能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家兔作动物模型,观察地塞米松对膈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注地塞米松2.5mg×7d,对动物膈肌收缩力无显影响;但可使动物膈肌耐力显减低。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耐力时间分别为26.4±1.8min及37.4±1.8min(P〈0.05)。静注地塞米松2mg×14d后,实验组动物的膈肌收缩力及耐力均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还发现急、慢性损伤中,动物膈肌疲劳后收缩力的恢复均不受影响。提示地塞米松对膈肌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应用于膈肌功能障碍患者集束化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医学研究方法,选择ICU治疗的39例膈肌功能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康复训练,治疗组由医生、护士、康复师团队共同组成MCDA小组,根据集束化治疗方案,选用最优化呼吸康复策略方案,治疗6周后统计2组患者在超声下膈肌厚度、膈肌移动度变化,预后包括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及ICU病死率。结果 治疗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升高(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DA实施在膈肌功能障碍患者中,优化方案对治疗的过程及结果均有良好的效果,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膈肌功能及钙调控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糖尿病大鼠膈肌功能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使用链
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随机血糖≥16.7 mmol/L)和正常对照组,造模后4周、8周测定大鼠
体质量和膈肌/体质量比值,生化指标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和膈肌组织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应用体外灌流大鼠
膈肌条的方法,测定单收缩张力、最大强直张力、峰值收缩时间、半舒张时间、张力-频率曲线,电镜观察大鼠膈肌超微结构,采用
RT-PCR检测大鼠膈肌肌质网钙泵(SERCA)和受磷蛋白(PLB)mRNA表达。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体质量和
膈肌质量/体质量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膈肌组织SDH的活性显著降低(P<0.01);(2)在给予大鼠膈肌条10、20、40、60、
100 Hz刺激时,糖尿病大鼠膈肌在各频率下的收缩张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膈肌力学指标单收缩张力和最大强直张
力明显降低,峰值收缩时间和半舒张时间明显延长(P<0.01);(3)超微结构显示糖尿病组大鼠膈肌组织损伤明显,肌纤维断裂,
肌质网扩张,线粒体水肿,数目减少,脊断裂,空泡化或囊泡化,同时可见随病程延长膈肌损伤明显加重;(4)RT-PCR结果提示: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膈肌SERCA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糖尿病大鼠膈肌SERCA mRNA表达8周组比
4周组明显降低(P<0.01),糖尿病大鼠膈肌PLB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膈肌超微结构受到破坏,线
粒体损伤和数目减少,线粒体SDH活性降低,ATP生成减少,膈肌组织SERCA mRNA表达减少和PLB mRNA表达增强,引起
膈肌肌质网摄取Ca2+减少,促成膈肌收缩和舒张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联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和呼吸功能以及卒中后相关性肺炎(SA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住院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吞咽训练和呼吸训练,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定[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评估(FOIS)]和呼吸功能评定[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并计算两组患者SAP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SA及FOI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SSA及FO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和PEF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FVC、FEV1和P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SAP发生率分别为6.7%和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结论 体外膈肌起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监测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功能。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机械通气≥72h、病情稳定、通过撤机筛查、拟行自主呼吸试验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运用新型多功能食管电极管结合双颈前外侧膈神经磁刺激(BAMPS),监测膈神经传导时间(PNCT)、膈肌复合动作电位(CMAP)和颤触性跨膈压(TwPdi)。结果共入选14例患者,1例不能耐受磁刺激,2例无膈肌肌电信号,1例未刺激到膈神经,1例未获得有效颤触性跨膈压(PNCT、CMAP分别为7.2ms、1.26mV),9例取得完整检查数据的ICU机械通气患者PNCT、CMAP、TwPdi分别为(8.5±1.5)ins、(1.01±0.35)mV、(11.2±4.7)cmH2O。结论新型多功能食管电极管结合膈神经磁刺激可客观综合评估ICU患者的膈肌功能,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  相似文献   

13.
何振芬  王轩  贾绍俊 《重庆医学》2021,50(6):977-981
目的 分析超声评估膈肌运动指标对于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败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ICU于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6例,分为2组,研究组为40例撤机成功的患者,对照组为56例撤机失败的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自主呼吸试验(SBT)30 min时的呼吸频率、浅快呼吸指数(RSBI)、右侧膈肌位移(DE)、膈肌收缩速度进行检测,并分析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SBI及膈肌收缩速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DE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BI、DE及膈肌收缩速度预测撤机失败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但DE及膈肌收缩速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RSBI.单因素分析表明,RSBI、DE及膈肌收缩速度是撤机失败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DE及高膈肌收缩速度均为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预后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评估膈肌运动指标对于预测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预测患者撤机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呼吸肌肌群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0例脑卒中恢复期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呼吸训练组(n=20)和联合治疗组(n=2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呼吸训练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呼吸训练治疗,联合训练组在呼吸训练组的基础上予以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分别评估两组患者在治疗6周前后膈肌位移、膈肌及腹肌厚度变化率等各项指标和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6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膈肌位移均较治疗前增大,膈肌厚度变化率和腹肌厚度变化率也较治疗前增加。两组相比较,联合治疗组的膈肌位移、膈肌厚度变化率、腹肌厚度变化率等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较呼吸训练组大(P<0.05)。结论 脑卒中恢复期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训练治疗后各项指标优于呼吸训练治疗。体外膈肌起搏器联合呼吸训练能够更快更好地促进患者呼吸肌肌力的恢复,提高肺功能,增强核心肌群力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体外膈肌起搏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6 min步行试验距离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同时配合体外膈肌起搏有利于改善肺功能、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叶艳阳  马黄钢  宣芦莎 《重庆医学》2023,(5):724-728+733
目的 研究老年脓毒症患者膈肌超声参数联合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qSOFA)评分对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138例老年脓毒症患者资料,根据入院后30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84)和死亡组(n=54),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qSOFA评分、膈肌超声参数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死亡组入院时血肌酐、降钙素原、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q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膈肌增厚率、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深呼吸膈肌移动度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APACHEⅡ评分、qSOFA评分、膈肌增厚率、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深呼吸膈肌移动度(P<0.05)。ROC曲线显示,qSOFA评分、膈肌增厚率、平静呼吸膈肌移动度、深呼吸膈肌移动度单独及联合均能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且联合指标的预测效能优于单独指标。结论 膈肌超声参数联合qSOFA对老年脓毒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人工膨肺(manual hyperinflation,MHI)对脑卒中患者膈肌运动和肺功能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67名,随机分为治疗组(n = 35)和对照组(n = 32)。治疗组采用MHI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采用进行B超下观察膈肌运动幅度观察、FVC、FEV1评估肺功能、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FVC(L)、FEV1(L)、膈肌运动幅度及Barthel指数程度的组内比较:从干预前、干预4周后至干预8周后,治疗组指标是不断改善的(P < 0.05),组间比较:干预8周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MH技术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膈肌活动度、肺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存在包括膈肌在内的全身骨骼肌营养不良和萎缩。膈肌疲劳是此类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但应用超声联合肺功能评估膈肌功能却鲜见报道。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COPD患者膈肌移动度情况,及其与肺功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3月-2019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就诊的COPD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COPD组),按COPD分级标准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另选取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肺功能室做检查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行肺功能检查、超声测量平静呼吸时相膈肌移动度(FRC)及用力呼吸时相膈肌移动度(TLC),采用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估呼吸困难,记录患者的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mMRC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FRC、TLC、不同呼吸时相下膈肌移动度的差值(TLC-FRC)、吸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IC%pred)、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残气量/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TLC%pred)等指标,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膈肌移动度与研究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膈肌移动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COPD组身高、体质量、mMRC评分高于对照组,FEV1%pred、FVC%pred、FEV1/FVC低于对照组(P<0.05)。四组间FRC、TLC、TLC-FR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FRC高于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TLC、TLC-FRC低于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P<0.05);中度组FRC高于对照组,TLC、TLC-FRC低于对照组、轻度组(P<0.05);轻度组TLC-FRC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COPD组膈肌移动度与BMI(r=0.501,P<0.001)、FEV1%pred(r=0.697,P<0.001)、FVC%pred(r=0.639,P<0.001)、FEV1/FVC(r=0.564,P<0.001)、IC%pred(r=0.438,P<0.001)、MVV%pred(r=0.578,P<0.001)呈正相关,与mMRC评分(r=-0.615,P<0.001)、RV/TLC%pred(r=-0.350,P<0.001)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EV1%pred〔β=0.728,95%CI(0.027,0.042),P=0.001〕是膈肌移动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COPD患者膈肌移动度可以用超声来评价,而膈肌移动度的大小与肺功能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导中床旁超声膈肌功能评估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特护病房需进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按照撤机成功与否分为两组,将撤机失败设为对照组(n=74),将撤机成功设为研究组(n=46),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在自主呼吸实验(SBT)中右侧膈肌位移(DE)变化情况、SBT中DE对撤机的预测价值、SBT中膈肌收缩速度以及SBT中膈肌收缩速度对撤机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在初始期间时DE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5分钟后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DE对撤机成功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在SBT中的表现均十分显著,DE的AUC最佳临界值为0.862,处于SBT30min时,临界值为DE>1.15cm,对撤机成功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预测分别为95.58%、99.99%、92.35%。SBT中两组患者的膈肌收缩速度均呈上升趋势,两组患者在初始期间收缩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5min后其收缩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撤机成功准确度和灵敏度与SBT中膈肌收缩速度呈相关性,当DE预测撤机成功的AUC值为0.746时SBT为30分钟,膈肌收缩速度的临界值在1.47cm/s及以下时,对撤机成功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预测为66.24%、68.44%、62.24%。结论 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可有效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撤机指导,且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指导中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且预测结果较为准确,对撤机成功率进行有效改善,当临界值DE>1.15cm时,膈肌收缩速度的临界值在1.47cm/s及以下时,预测较为准确,也可联合其他指标进行应用。 【关键词】机械通气;撤机指导;床旁超声;膈肌功能评估;临床价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相似文献   

2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展至今五十余年,从最初的机械通气治疗到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识别,肺保护通气策略已成临床诊疗共识,但这一策略限制了呼吸机或患者自身呼吸努力对肺部施加的机械压力,脱机困难发生率日趋增加,膈肌功能障碍作用日趋明显,膈肌保护性通气策略应运而出,优化机械通气参数和膈肌负荷,减少人机不同步,可减轻或避免膈肌损伤。但肺保护仍然是机械通气首要考虑的因素,通过最佳方式来降低机械通气的并发症,优化患者呼吸努力,从而达到同时保护肺和膈肌的作用。本文就膈肌保护性通气的概念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