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X线与MRI在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X线组行X线检查,MRI组行MRI检查,比较两组对病变特征检出情况,统计两组诊断率。结果 X线组病变特征中,对关节面囊变、关节面侵蚀、关节间隙变窄及软骨肿胀的诊断率均低于MRI组(P0.05),通过X线诊断存在阳性者11例(52.5%),通过磁共振诊断存在阳性者26例(90.0%)(χ2=11.960,P=0.004)。结论针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MRI检查,能更好的显示骶髂关节病变,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在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11月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进行抽样,选取了96例患者作为样本,按照检查方式,分为X线组、CT组、MRI组,对检查结果的影响表现以及分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当中,在不同检查方案下,患者的检出率存在一定的差异,X线的检出率仅仅为71.88%,CT组的检出率为87.5%,而MRI组检出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关节面变窄、侵蚀以及软骨肿胀等方面,X线与其他检查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关节面骨质囊变方面,三种检查方式的差异比较明显,但是在关节面变宽、关节面下骨质硬化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分级检查的时候,MRI检查在0级患者当中的检查结果与其他检查方式有着显著的差异;在Ⅰ级患者检查中,三种检查结果之间的两两相比都存在统计学的差异;Ⅱ级患者当中的X线检查与其他两种检查方式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在Ⅲ、Ⅳ级患者的检出率方面,三种检查手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当前的影像学征象以及诊断当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MRI检查的效果最优,而在分级检查当中,MRI在各个级别当中的检查效果都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探讨数字摄影(DR)、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病变显示情况,旨在为临床提高强直性脊柱炎骶髂病变的诊断率并为临床科学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病变患者83例,两组患者均通过DR和螺旋CT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式0级、Ⅰ级、Ⅱ级病变检出患者所占比例,以及具体病变情况比例。结果螺旋CT检查0级患者为检出率为13.25%、Ⅰ级患者为33.73%、Ⅱ级病变患者为36.14%,DR检查检出率分别为7.22%、21.69%、27.71%,螺旋CT检查显著优于D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检查关节面侵蚀67例,关节面下骨质囊变55例,关节面增生硬化52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40例,关节强直33例,关节间隙狭窄35例,腰5骶1关节突病变49例,均显著高于D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螺旋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病变检出率高且诊断全面,较DR诊断更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在MSCT和MRI检查技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1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行MSCT检查,18例行MRI平扫,23例行MRI平扫DWI和增强T1WI压脂序列扫描,比较两种诊断效果及其价值。结果:41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经过MSCT扫描后3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骶髂关节病变,占90.2%,24例出现不同等级的椎体异常MSCT征象,占58.5%。41例入院后通过MRI检查,其中骨突关节异常33例,占80.5%;骶髂关节病变19例,出现不同等级的异常MRI征象19例,占46.3%。MRI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为80.5%,低于MSCT的9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MSCT及其MRI诊断效果均比较理想,临床上可以联合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早期诊断,提高临床确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X线和螺旋CT在桡骨远端骨折诊断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我院疑似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8例,分别接受X线诊断,螺旋CT诊断,患者均通过术后分析确诊桡骨远端骨折73例。结果CT诊断时关节面分离程度(6.28±0.87)mm、关节面压缩程度(7.58±1.24)mm高于X线关节面分离程度(2.84±1.04)mm、关节面压缩程度(3.62±1.1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44、14.506,P 0.05);CT诊断时关节面粉碎性骨块、关节面压缩塌陷以及关节面分离等发生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掌倾角改变以及尺偏角改变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患者诊断时检测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2、4.692、5.241、5.811,P 0.05)。结论 螺旋CT在桡骨远端骨折诊断可分析关节面压缩程度和分离程度,同时并诊断灵敏度和符合率也较高,可有效诊断疾病损伤严重程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对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DDH婴幼儿278例作为研究组, 并以1∶1配比抽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婴幼儿27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高频超声和X线检查。比较高频超声和X线诊断DDH的符合率, 比较高频超声和X线诊断对不同DDH类型的诊断准确率, 并分析两组的骨顶角(α角)、软骨顶角(β角)水平。结果高频超声诊断DDH的诊断符合率为98.20%(273/278), 高于X线诊断的81.65%(227/278), P<0.05。高频超声诊断Ⅱa型、Ⅱb型DDH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72%(118/122)、99.36%(155/156), 高于X线诊断的81.97%(100/122)、81.41%(127/156), P<0.05。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 研究组α角小于对照组, β角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婴幼儿DDH的诊断符合率高, 能准确分辨疾病类型, 确定髋关节发育情况, 为临床开展合理的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128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04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全部患者均行X线检查和128层螺旋CT扫描检查,以临床手术结果为参照标准,比较X线和CT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符合率。结果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符合率为(98.08%),高于X线诊断的符合率(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28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符合率较高,可为医师临床诊疗患者病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表现提高此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结合我院18例经证实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例,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几乎100%累及骶髂关节,X线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发病,关节面骨质硬化,破坏,以髂侧为主,关节间隙改变下段脊柱呈方形改变。结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可有较典型X线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及生化检查,对于此病的早期发现,减少致残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和X线诊断脊柱侧弯的价值。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脊柱侧弯患者72例, 均行多层螺旋CT和X线检查, 比较侧弯Cobb角检查结果、病变检出情况及影像满意度。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单一畸形、半椎体畸形、裂椎、脊柱开裂侧弯Cobb角小于X线诊断(P<0.05)。多层螺旋CT共检出429处病变, 其中半椎体38处, 蝴蝶椎56处, 分节不良132处, 脊柱裂161处, 脊髓纵裂4处, 肋骨38处;X线共检出81处病变, 其中半椎体13处, 蝴蝶椎2处, 分节不良24处, 脊柱裂14处, 脊髓纵裂1处, 肋骨27处。多层螺旋CT显示侧弯全貌、顶椎、脊髓畸形影像满意度(98.61%, 71/72;100.00%, 72/72;73.61%, 53/72)高于X线(58.33%, 42/72;84.72%, 61/72;1.39%, 1/72), P<0.05。结论与多层螺旋CT相比, X线诊断脊柱侧弯Cobb角的效果较好, 但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脊柱侧弯整体结构和病变情况, 且影像学满意度高, 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将多层螺旋C...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声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腕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疑似RA患者100例, 其中经临床确诊为RA伴腕关节病变者87例作为研究组;另抽取同时期于医院筛查RA结果提示正常者40例作为正常组。100例疑似患者行腕关节超声检查及X线检查, 正常组仅行腕关节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滑膜厚度、关节腔积液情况及骨侵蚀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患者腕关节超声检查和腕关节X线检查的关节腔积液检出率、滑膜增厚检出率及骨侵蚀检出率;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率。利用超声测定研究组患者的滑膜动脉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 分析其与滑膜血流分级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超声结果均未发现关节腔积液, 无明显骨侵蚀征象, 未见明显滑膜增厚, 滑膜厚度(1.59±0.24)mm, 且滑膜处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研究组超声结果显示, 关节积液61例(70.11%), 滑膜增厚82例(94.25%), 骨质侵蚀33例(37.93%);82例滑膜增生患者中, 0级血流信号7例, 1级血流信号31例, 2级血流信号29例, 3级血流信号15例;滑膜厚度(3.5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病诊断时应用CT、MRI与X线平片的价值比较。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2月,从本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0例开展本次研究,将60例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分别应用CT、MRI、X线平片检查诊断,比较CT、MRI、X线平片诊断颈椎病检出率、符合率、灵敏度。结果经CT、MRI、X线平片检查,其中MRI检出率、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CT、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颈椎曲度、椎间隙狭窄诊断符合率X线平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钩突增生、骨性椎管狭窄诊断符合率CT高于X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MRI、X线平片在颈椎病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MRI诊断,效果显者,有助于减少误诊、漏诊,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X线、CT和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CT、MRI和X线检查,收集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等。结果三种影像学方法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符合率X线CT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期的诊断符合率方面:Ⅱ期和Ⅲ期的诊断符合率三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诊断符合率,X线CTMRI,P0.05。结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诊断检出率高,有助于早期发现股骨头病变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X线、CT检查在创伤性湿肺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8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157例创伤性湿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CT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并分析CT与X线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CT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创伤性湿肺的临床诊断上,采用X线综合临床症状的方法仍是首选的检查手段,X线是诊断基础。但相比于X线,CT的诊断符合率更高,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计算机体层摄影及磁共振成像在膝关节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定本院收治膝关节外伤患者106例(收治时间2019年8月—2020年12月),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手术治疗前予以对照组(n=53,共60膝)磁共振检查,观察组(n=53,共59膝)计算机体层摄影检查(CT)。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比较磁共振、CT检查结果差异性及诊断价值。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对比两组诊断结果后可知,磁共振、CT检查阳性检出率、诊断符合率及诊断敏感度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检查中隐性骨皮质下骨折、骨皮质骨折确诊率较MRI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骨软骨骨折确诊率低于MRI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膝关节软组织损伤诊断中CT检查半月板损伤、关节囊积液检出率较MRI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韧带损伤MRI检出率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膝关节外伤临床诊断中,采用计算机体层摄影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均可实现对患者膝关节外伤后骨质损伤的有效诊断,且诊断效果相当,但在膝关节软组织结构损伤及软骨质损伤诊断中,磁共振诊断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120例进行研究, 均经病理检查证实。所有患者均接受128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 以病理结果作为标准, 比较CT平扫与增强扫描的结果。结果 12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病灶360个, 其中病灶长径>3.0 cm 250个, 病灶长径≤3.0 cm 110个。CT增强扫描在动脉早期、动脉晚期、门静脉期的检出率(81.11%, 292/360;88.61%, 319/360;87.22%, 314/360)均高于CT平扫(72.5%, 261/3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在动脉晚期与门静脉期的检出率高于动脉早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诊断中应用128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均可取得较好的诊断价值, 但增强扫描各期检出结果均高于CT平扫, 尤其是动脉晚期与门静脉期可更好地检出肝癌病灶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成软骨细胞瘤临床使用X线和CT诊断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4月~2013年5月我院的38例成软骨细胞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分别采用X线和CT扫描对其进行检查,并对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X线检查显示患者的成软骨细胞瘤是不规则或圆形,CT结果可以观察到病灶的界限为分叶半环形钙化状。使用X线检查的临床敏感度是96.77%,特异性是12.5%;CT的敏感度是97.30%,特异性是100%。X线和CT诊断的敏感度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T和X线的特异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软骨细胞瘤使用X线与CT综合诊断对提升诊断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CT的特异性优于X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CT、X线平片及MRI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效果,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7例患者。CT组、平片组及MRI组患者分别采用CT、X线平片及MRI检查,比较三组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三组患者分别经过CT、X线平片及MRI检查后,CT组符合率最高为86.49%,其次为MRI组(72.97%),X线平片的符合率最低(54.05%)。CT组的符合率高于平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和MRI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诊断符合率较高,诊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胃肠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胃肠穿孔患者的X线片、超声及CT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超声检查、CT检查敏感性均显著高于X线片诊断(P0.05)。结论超声和CT对胃肠穿孔的诊断敏感性比X线片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16排螺旋CT和X线平片对肠梗阻的检查技术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4例肠梗阻患者分别使用16排CT和X线检查进行诊断,以手术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两组检查技术的差异。结果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分别在肠梗阻的发生部位、发生原因以及诊断等方面进行比较,16排CT诊断符合率均高于X线诊断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检查技术比较,16排CT在肠梗阻的部位、原因以及诊断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准确率高,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研究卵巢囊性畸胎瘤中使用B超和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卵巢囊性畸胎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B超检查与CT检查,观察比较B超检查与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以及诊断的符合率情况。结果通过CT诊断,60例患者中确诊的有35例,诊断符合率为58.33%。经B超确诊的患者有57例,诊断符合率为95%。B超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诊断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B超对卵巢囊性畸胎瘤诊断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因此在临床的早期诊断中,更适合用B超进行诊断,B超诊断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特点,有利于及早诊断、及早治疗,由此可见B超诊断在卵巢囊性畸胎瘤的诊断中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