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1例酒精性肝炎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STB、ALT、AST、GG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63%(P〈0.01),且治疗组对肝功能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炎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脂肪肝患者应用异甘草酸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84例脂肪肝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利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利用异甘草酸镁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每组42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谷氨酰转移酶(gg 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 ST)、总胆汁酸(TBa)指标均比较低,t检验组间,证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方法,异甘草酸镁治疗脂肪肝的效果更显著,利于患者血脂水平和转氨酶的降低,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南阳中心医院收治的93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6)。对照组接受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ALT、AST及T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DILI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其肝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异甘草酸镁治疗脂肪肝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80例脂肪肝患者,使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9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3.33%);对比两组患者AST(谷草转氨酶)、ALT(丙谷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三项肝功能水平指标,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下降程度优于于对照组患者,P0.05则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虽然对脂肪肝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对比异甘草酸镁临床效果更加明显,改善肝功能各指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2例NAFL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ALT、γ-GT、AST、TNF-α、IL-6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NAFLD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肝功能指标水平、血脂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效...  相似文献   

6.
温江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848-1849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苓桂术甘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湛河热电中医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NAFLD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和观察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苓桂术甘汤治疗),各48例。统计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肝功能[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较对照组(70.83%)高,TC、TG、AST、ALT水平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苓桂术甘汤治疗NAFLD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肝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异甘草酸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从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脂肪肝患者中选取了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异甘草酸镁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每组各50例。异甘草酸镁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结果异甘草酸镁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异甘草酸镁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及各项血脂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改善程度均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脂肪肝能够有效地降低转氨酶、血脂,显著地提高了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多烯磷脂酰胆碱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发生肝损伤的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TACE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静点,930mg/d;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结果:两组转氨酶、胆红素在TACE后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前白蛋白均明显降低(P〈0.01)。经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后肝损伤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苏菡 《中外健康文摘》2007,4(8):128-129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将67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联合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65.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李书印 《中原医刊》2009,(17):93-94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所有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维生素C、辅酶A、三磷酸腺苷及甘草酸二铵等护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及还原型谷胱甘肽,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的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有效抑制肝脏组织炎症,减少肝细胞的变性及坏死,对慢性肝炎有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ICP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予以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给予观察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均治疗3周,对比两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瘙痒症状消失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血清ALT、AST及TBA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瘙痒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早产率、羊水污染Ⅱ度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ICP患者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可改善其肝功能,缓解瘙痒症状,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环醇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口服双环醇片50mg,3次/日,12周之后改为25mg,3次/日,12周,疗程共24周;对照组(40例):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65mg,3次/日,共24周。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ALT、TBIL、TC、TG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瞎论:双环醇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能够显著改善NASH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并且比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单独使用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单位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间因患有脂肪肝被收治的患者76例。其中37例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9例使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显效的27例,有效的11例,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显效的17例,有效的13例,总有效率为81.08%,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1周后的肝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3周后的肝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脂肪肝有很好的疗效,丰富了临床治疗的手段,应当在临床中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14.
龚玉勇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541-3543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鹤壁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48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ALT、AST、TB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ALT、AST、TB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改善肝功能,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将67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联合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门冬氨酸钾镁针和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65.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王静静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9):1106-1108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115例NASH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及减轻体质量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粒(228 mg/粒)治疗,3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益肝灵4片,3次/d,总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ALT及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G及T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症状、血脂检测及肝脏B超的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可以显著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减轻肝脏受到的脂肪沉积,保护肝功能,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方法 105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52例用甘草酸二胺+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方面的改变。结果治疗组肝功能(ALT、AST、GGT)、血清纤维化指标(LN、CIV)、腹部超声(PV、SPV、脾厚)和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50/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37/5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孙文锦 《西部医学》2012,24(11):2172-2173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治疗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和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疗程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学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明显优于对照组(73.1%,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LT、AST、TG、TC和LDL-C等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HDL-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122例NAFLD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及肝与脾CT比值.结果 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61%,对照组为63.9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治疗后ALT、AST、γ-GT、TG、T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肝与脾CT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AST、γ-GT、TG、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熊去氧胆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NAFLD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我院肝胆外科门诊或住院收治的100例NAFLD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糖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及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相较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ALT、AST、γ-GT及TBIL均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TC、TG、FBG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MDA更低,SOD及G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