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脾益气解毒汤对应用安罗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1年7月山东省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安罗替尼单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脾益气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血清肿瘤指标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测定及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咯血和声音嘶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安罗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加用脾益气解毒汤,能显著减轻安罗替尼导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金福安汤联合安罗替尼胶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阴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11月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阴性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口服安罗替尼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金福安汤口服,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中医症状积分、肿瘤标记物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缓解率、病情控制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咳嗽、自汗盗汗、乏力、口干咽燥、胸闷以及气短懒言)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yfra21-1、CE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yfra21-1、CE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阴性患者采取金福安汤联合安罗替尼胶囊治疗能够提升肿瘤控制效果,减轻临床症状,降低Cyfra21-1...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88-91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在一线EGFR-TKI 耐药后T790M 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本中心一线EGFR-TKI 耐药且EGFR T790M 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比较安罗替尼组和全身化疗组的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22例患者接受安罗替尼治疗,PR 14 例,SD 4 例,PD 4 例;而35 例接受全身化疗,其中PR 11 例,SD 8 例,PD 16 例。安罗替尼组的ORR(63.6% vs.31.4%,P=0.017)和DCR(81.8% vs.54.3%,P=0.034)明显高于全身化疗组,安罗替尼组的中位PFS 为5.3 个月(4.1,6.5),而全身化疗组仅为3.1 个月(2.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安罗替尼常见毒副反应有乏力、高血压、蛋白尿等,绝大部分为轻中度。结论 在一线EGFR-TKI 耐药后EGFR T790M 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安罗替尼比全身化疗更加有效,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胡军  谢远航 《中外医疗》2023,(28):10-13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联合常规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37例采用埃克替尼联合常规化疗,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用药前后的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客观有效率(62.16%)及疾病控制率(89.19%)均高于对照组的43.24%、69.70%,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CD4+、CD4+/CD8+均高于用药前,CD8+均低于用药前,且研究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癌胚抗原(27.52±2.39)ng/mL、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3.52±0.63)ng/mL,对照组癌胚抗原(32.83±2.86)ng/mL、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4.27±0.79)ng/mL水平均低于用药前,且研究组下降趋势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66、4.515,P<0.05)。结论 埃克替尼联合常规化疗有助于改善晚期非小细胞...  相似文献   

5.
郭雪  石学军  王春光 《浙江医学》2021,43(8):862-867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软组织肉瘤和结直肠癌等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EMbase、VIP、CKNI、万方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后,使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9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4.21,95%CI:2.62~6.75,P<0.01)、疾病控制率(OR=6.06,95%CI:4.46~8.23,P<0.01)均明显提高;总生存期(HR=0.70,95%CI:0.57~0.87,P<0.01)、无进展生存期(HR=0.26,95%CI:0.21~0.33,P<0.01)均明显延长。亚组分析中,安罗替尼单药或化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均可提高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且安罗替尼单药疗效更佳;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和其他肿瘤,安罗替尼治疗均可提高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且安罗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更好。安全性方面:试验组高血压(RR=4.55,95%CI:3.28~6.30,P<0.01)、手足综合征(RR=5.09,95%CI:3.24~8.00,P<0.01)、咯血(RR=2.43,95%CI:1.50~3.94,P<0.01)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余不良反应如WBC减少、粒细胞减少、贫血、高甘油三酯血症、恶心、呕吐、腹泻,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安罗替尼可提高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疗效,同时需注意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咯血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维持治疗应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定期复查,观察组患者采用安罗替尼维持治疗,观察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KPS评分、NSE水平以及皮肤系统、消化道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前患者血清NSE、KP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4周、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SE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出现皮肤不适、心血管疾病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安罗替尼维持治疗应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荐。  相似文献   

7.
高亭  何小鹏  李敏  王鹏军 《浙江医学》2019,41(23):2543-2545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晚期NSCLC患者采取安罗替尼一线治疗21例,全身化疗2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情况,观察安罗替尼治疗过程中肿瘤原发灶、转移灶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身化疗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个月;安罗替尼组中位OS为9个月,中位PFS为6个月。在安罗替尼治疗过程中,原发灶长径在短期内变化不明显,仅治疗10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最大转移灶长径在短期内缩小,治疗4、6、8、10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安罗替尼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有高血压(57.1%)、乏力(47.62%)、手足综合征(33.33%)、腹泻(14.29%)、咳嗽(14.29%)、促甲状腺激素轻度升高(4.76%),均为2级以内的不良反应,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安罗替尼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可延长患者OS及PFS,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安罗替尼联合TC化疗方案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至2020年12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驱动基因阴性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化疗组和联合组,各53例。化疗组接受TC化疗方案治疗,联合组接受安罗替尼联合TC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治疗前及治疗3个周期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E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及微小RNA-498(miR-498)、微小RNA339-5p(miR-339-5p)相对表达量、卡氏功能状态评估量表(KPS)评分、无瘤生存时间。结果 联合组ORR高于化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EA、CYERA21-1、SCCA、CA15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联合组血清CEA、CYERA21-1、SCCA、CA153水平低于化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MMP-2、MMP-9水平、m...  相似文献   

9.
王宇 《当代医学》2022,28(10):83-86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1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7)与观察组(n=58).对照组行化疗(顺铂+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应用于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期间所体现的应用价值,评估其治疗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接受诊治的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随机对照试验,纳选对象共82例,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初步设定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占比例均等,对照组于化疗期间单独应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观察组所采取的二线治疗方案为安罗替尼+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评估指标包含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免疫功能。结果:以对照组评估结果为参照,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参数较高(P<0.05);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等参数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罗替尼、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作为二线治疗方案联合应用于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较高,对改善患者肺功能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较高的借鉴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露  曹卓  潘炯伟  钱俊峰  李雨玲 《浙江医学》2022,44(12):1273-1275.1280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辅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安罗替尼联合培美曲塞/紫杉醇+卡铂方案治疗63例,为观察组;仅培美曲塞/紫杉醇+卡铂方案治疗60例,为对照组。以21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质量、毒副反应、血清亲环蛋白A(CypA)水平变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生存质量提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y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ypA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联合安罗替尼辅助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明显,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血清CypA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与洛铂(IL方案)二线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稷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IL化疗方案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对照组采用IL方案化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胃泌素释放前体(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Pro-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近期客观反应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0%、75%,均高于对照组的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Pro-GRP和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血清Pro-GRP和NSE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压升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未增加蛋白尿、咯血、手足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奥希替尼靶向药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82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希替尼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治疗前、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50(CA50)、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免疫功能,随访观察患者预后状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9周后,两组CA50、CEA、CYFRA21-1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更低(P<0.05)。治疗9周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CD3+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奥希替尼靶向药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82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希替尼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治疗前、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50(CA50)、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免疫功能,随访观察患者预后状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9周后,两组CA50、CEA、CYFRA21-1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更低(P<0.05)。治疗9周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CD3+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两组均接受盐酸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多西紫杉醇治疗,观察组加用吉非替尼治疗。对比两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肿瘤标志物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各项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该院收治的84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单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71.43%(30/42),高于对照组的47.62%(2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VEGF和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PFS和OS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可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以及延长生存期,其效果优于单纯紫杉醇治疗。  相似文献   

17.
康燕  高景  宋蒙蒙  贾要丽  王静 《重庆医学》2021,50(1):105-112,11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安罗替尼联合顺铂治疗对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安罗替尼联合顺铂治疗,对比两组NSE、TGF-β1、MMP-2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TGF-β1、NSE、MMP-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高血压、腹泻、恶心呕吐、红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顺铂治疗可有效抑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细胞增殖,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对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了48例自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人员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所收治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服用一定剂量的安罗替尼和安慰剂。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同时记录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3个月,观察组中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15.44个月、17.34个月)长于对照组(12.75个月、14.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的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高血压、乏力、腹泻、口腔黏膜炎、咯血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情(NSCLC)经对症处理或安罗替尼减量、暂停后均可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并未出现药物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安罗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显著,能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Ⅲ~Ⅳ级并发症较少,并发症可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对驱动基因及PD-L1阴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线化疗后的维持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或肿瘤科收治的驱动基因及PD-L1阴性的7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化疗后出现3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而停药,停药后评估为病情稳定。将仅用培美曲塞单药维持治疗的36例患者纳入单药组。将应用培美曲塞联合安罗替尼维持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联合组。经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匹配出27对患者。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联合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较单药组长(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多为1~2级,经处理后均缓解。联合组白细胞降低、肝功能损伤、血压升高、手足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咯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 与单药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比较,一线化疗后应用安罗替尼联合培美曲塞维持治疗能有效延长驱动基因及PD-L1阴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PF...  相似文献   

20.
陈健  韩文峰 《甘肃医药》2022,(8):735-738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胸部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26例胸部鳞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3例患者给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观察组13例患者给予安罗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治疗。对比两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癌胚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水平、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等凝血功能水平。对比两组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乏力、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yfra21-1、CA125、CEA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多以1~2级为主,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鳞癌患者给予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