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电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膀胱功能训练治疗)和观察组(40例,电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记录2组排尿日志并比较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肾功能指标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反射性排尿建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排尿次数、残余尿量、血肌酐、尿素、尿素氮、尿酸、24 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减少(P<0.05),平均尿量、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膀胱容量及I-QOL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俞募穴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SCI后神经性膀胱患者的疗效明显,能快速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针刺八醪穴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患者尿流动力学、膀胱残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住院SCI后NB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1个月后复查。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 d内排尿日记指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功能,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ief,WHOQOL-BREF)调查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统计两组患者插尿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1 d内尿失禁次数低于对照组,最大排尿量、平均每次排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首次充盈感容量、首次尿意感容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充盈感压力、首次尿意感压力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插尿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八醪穴通过刺激相应神经根促进膀胱内括约肌及逼尿肌形成节律性收缩及舒张运动,改善患者尿流动力学,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并提升最大尿流率。  相似文献   

3.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异常的尿动力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异常的尿动力学表现。方法:49例不同原因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其中尿潴留组24例,尿失禁组25例。对其自由尿流率、膀胱压力容积/压力流率/肌电图联合测定和静止期尿道压力进行测定。结果:尿潴留组尿动力学主要表现为尿流率降低,残余尿量增加,大容量膀胱,逼尿肌无反射,高逼尿肌漏尿点压;而尿失禁组尿动力学主要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异常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对其进行尿动力学分类,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芪缩尿方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及规律应用胰岛素降糖、营养神经等药物。观察组加服丹芪缩尿方,每日1剂。观察治疗12周后2组患者尿动力学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尿动力学(残尿量、膀胱初尿意容量、最大尿意容量、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残尿量、膀胱初尿意容量、最大尿意容量均显著降低(P<0.05),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压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芪缩尿方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熊丹  刘毅  王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9):1586-1587+1568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疗法联合促排尿干预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4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促排尿干预,观察组加用神经刺激疗法。对比两组膀胱功能、盆底功能、排尿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膀胱功能、盆底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意膀胱容量、储尿时尿道分布压力、储尿时膀胱压力以及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排尿量高于对照组,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7%,低于对照组的21.1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刺激疗法联合促排尿干预能改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膀胱功能与盆底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三腔管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急性尿潴留患者行尿动力检查,观察其在膀胱充盈期和排尿期相关指标与膀胱测压管检查相比较有无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于该院行尿动力学检查的男性尿潴留患者60例,行膀胱测压管检查,作为对照组;行三腔管(用F16三腔尿管作为本实验三腔管)检查,作为观察组。留取两种方法的相关指标,充盈期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最大容量、顺应性、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以及尿流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充盈期最大逼尿肌压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最大膀胱容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并尿潴留患者用三腔管行尿动力检查可以很好地评估手术效果,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并降低检查时费用。  相似文献   

7.
张茜  冯雪萍  张凤珍 《黑龙江医学》2021,45(24):2665-2667
目的:探讨盆底肌治疗仪低频电刺激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在产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上栗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盆底肌治疗仪低频电刺激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排尿情况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3 d后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及膀胱初感容积分别为(349.81±34.04)mL、(16.98±3.54)mL/s、(139.49±18.45)mL,大于对照组的(306.55±29.87)mL、(12.42±3.90)mL/s、(118.01±16.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4、5.677、5.732,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为(5.69±1.13)h,短于对照组的(6.87±1.06)h,首次排尿量为(1139.51±39.84)mL,多于对照组的(1082.38±44.34)mL,干预第3天残余尿量(48.28±8.87)mL,少于对照组的(59.01±11.9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4、6.285、4.736,P<0.05).观察组干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5).结论:盆底肌治疗仪低频电刺激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后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使其顺利排出尿液,从而降低膀胱残余尿量,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白斑患者尿动力学特征。方法选择48例女性膀胱白斑患者为观察组,20例泌尿系检查及尿动力学检查均正常的女性为对照组。测定尿流率、充盈期膀胱压力、压力-流率和静态尿道压力,比较两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48例均有尿频、尿急症状,其中伴尿痛11例,夜尿增多14例,排尿不畅7例,肉眼血尿5例,镜下血尿25例,伴焦虑、紧张、失眠等精神症状22例。观察组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最大膀胱容量(MCC)、膀胱顺应性(BC)均低于对照组,最大尿道闭合压力(MUC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最大逼尿肌压力(Pmax)、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Qmax)、功能性尿道长度(FU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膀胱白斑患者尿动力学检查异常主要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O)、膀胱感觉增强(IBS)、膀胱出口梗阻(BOO)和逼尿肌活动低下(DU),发生率分别为33.3%(16/48)、22.9%(11/48)、14.6%(7/48)和12.5%(6/48),其余16.7%(8/48)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正常。结论女性膀胱白斑患者尿动力学检查异常表现多样化,多数患者同时存在下尿路排尿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治疗仪用于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0年5至12月64例产后尿潴留产妇,按发生尿潴留序号的单双数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对发生尿潴留的产妇采用膀胱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诱导排尿法,观察两组产妇尿潴留解决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能自动排尿31例,对照组产妇能自动排尿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安全、方便、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溴吡斯的明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2组(n=25)。对照组给予甲钴胺、依帕司他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溴吡斯的明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0、60 d分别检测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残余尿量、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结果经过30 d治疗,对照组较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增加明显,残余尿量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d后,2组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尿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指标改善更显著。结论溴吡斯的明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逼尿肌的肌无力,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揿针埋针护理对腰椎术后尿潴留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某院行腰椎手术治疗并发尿潴留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揿针埋针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情况以及干预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术口疼痛评分、膀胱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统计学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排尿症状评分、小腹症状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膀胱初感容积、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统计学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揿针埋针护理对腰椎术后尿潴留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芪缩尿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控制血糖及常规西药口服,并给予运动疗法、膀胱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丹芪缩尿方。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比对照组残尿量、膀胱初尿意容量均明显降低(P0.05),最大尿意容量、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压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控制血糖及西药口服基础上,丹芪缩尿方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胃代膀胱术后膀胱功能。方法 :对 38例胃代膀胱术后患者行随访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 :38例患者中 ,排尿间隔时间 :3.2± 1.7h ,排尿量 :32 0± 112ml,最大尿流率 19.3± 7.2ml。贮尿期膀胱压 :11.2± 7.8cmH2 O ,排尿期膀胱内最大压 :5 8± 2 1cmH2 O ,排尿期膀胱逼尿肌压 :2 8± 13cmH2 O ,尿失禁及遗尿 12例 ,有残余尿者 11例。残余尿量 5 5± 34ml。结论 :胃代膀胱术后膀胱贮尿功能良好 ,其排尿功能主要是在腹压的帮助下完成 ,膀胱的感觉和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是患者尿失禁、遗尿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前量化排尿训练联合术后盆底肌电刺激对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纳入南京市第一医院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拟行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术前常规护理与术后盆底肌电刺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量化排尿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尿流动力学及排尿情况,并观察尿管拔除后24 h内及术后3个月排尿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膀胱容量、膀胱逼尿肌压力、尿流率、排尿间隔时间、每次尿量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夜尿次数均少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管拔除后24 h内、术后3个月排尿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术前量化排尿训练联合术后盆底肌电刺激可改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提高排尿及控尿能力,降低排尿障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耳穴贴压对遗尿症患儿尿流动力学及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5例遗尿症患儿依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隔药灸组和综合组。隔药灸组52例给予隔药灸神阙,综合组53例联合耳穴贴压,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尿流动力学、膀胱功能。结果:干预1个月后,综合组遗尿次数、熟睡不醒、神疲倦怠、自汗、食欲不振等评分均低于隔药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小于隔药灸组,最大尿流率(MFR)高于隔药灸组(P<0.05)。综合组膀胱初尿意容量(FS)、膀胱容量均大于隔药灸组,膀胱容量壁厚指数(BVWI)低于隔药灸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改善遗尿症患儿膀胱功能,调节尿流动力学,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6-9
目的 探讨盆底肌电刺激法联合膀胱功能训练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康复治疗部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4例,采用抛硬币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盆底肌电刺激法,两组均干预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最大排尿量、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并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最大排尿量及最大尿流率较前明显上升,残余尿量较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患者上升或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同时联合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95.24%)明显好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P0.05)。结论 盆底肌电刺激法联合膀胱功能训练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膀胱排尿的功能,减少残余尿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URP联合膀胱造瘘术对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膀胱逼尿肌无力的治疗效果。方法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施行前列腺电切术前经尿动力检查证实为膀胱逼尿肌无力患者40例,分别于术前(术前服用阿呋唑嗪2周)、术后和术后6个月(留置膀胱造瘘管联合服用阿呋唑嗪),观察膀胱逼尿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前与术后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残余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个月较术前和术后最大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均明显增高,残余尿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排尿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并可拔出膀胱造瘘管,自行排尿。结论通过TURP联合留置膀胱造瘘管并口服盐酸阿呋唑嗪,对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膀胱逼尿肌无力的恢复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岑永平  陈丽  李妍  陈思媛 《吉林医学》2010,31(19):3027-3028
目的:探讨膀胱治疗仪用于预防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180例产后住院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产后2 h内予LGT-1000A型膀胱治疗仪治疗40 min,对照组只做常规处理,观察两组导尿例数、排尿时间和发生尿潴留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因尿潴留需导尿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排尿时间及发生尿潴留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治疗仪用于预防产后尿潴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背景 颈椎过伸性损伤是临床中老年患者常见疾病,排尿困难是主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盆底电生物反馈法被用于治疗排尿困难,且逐渐得到临床推广。但是,中老年患者仅用单一的物理或药物方法治疗排尿困难的效果常并不理想。目的 探讨盆底电生物反馈法治疗中老年颈部脊髓损伤术后患者排尿困难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中老年颈部脊髓损伤术后排尿困难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治疗组(40例),其中对照组行膀胱训练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盆底电生物反馈法治疗。采用自主排尿试验测定留置导尿时间和自主排尿成功率。治疗前后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包括膀胱残余尿量、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尿流率、充盈期末逼尿肌压力。结果 8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5个月。治疗组留置导尿时间为(24.5±3.9)d,短于对照组的(45.6±5.5)d(t=19.950,P<0.001)。治疗组37例(92.5%)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对照组28例(66.7%)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其中13例患者拔除导尿管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症状。治疗组恢复自主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8.329,P=0.004)。治疗后治疗组膀胱残余尿量、充盈期末逼尿肌压力小于对照组,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尿流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充盈期末逼尿肌压力小于治疗前,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尿流率大于治疗前(P<0.05)。结论 盆底电生物反馈法可有效改善中老年颈部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排尿功能,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女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女性尿失禁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例女性尿失禁患者为病例组和因上尿路疾病需要手术治疗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20例女性患者为对照组.病例组依据临床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分为急迫性尿失禁患者90例,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70例,充溢性尿失禁患者40例.比较各组病例与对照组之间尿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真性压力性尿失禁组的最大逼尿肌排尿压、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最大尿道压和最大尿道闭合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迫性尿失禁组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充溢性尿失禁组最大尿流率、膀胱顺应性、最大逼尿肌排尿压和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和排尿前最大逼尿肌压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能为女性尿失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