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脱位牙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牙体脱位时间短于1小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再植,超过1小时,放入生理盐水和庆大霉素溶液浸泡15分钟,并清除牙槽窝内凝血块保存牙周膜后再植;超过3小时,应在无菌下行脱位牙根管充填,将脱位牙植入牙槽窝行钢丝结扎。结果 20例外伤性脱位牙良好4例(20%),较好12例(60%),差4例(2%)。结论 脱位牙再植疗效好坏,与脱位时间、污染程度、局部血运等有关,凡脱位再植的牙应尽早植入,以利牙周组织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外伤性牙脱位再植的治疗经验,评价再植牙存留时间和牙离体时间的关系.方法:将脱位牙用抗生素溶液浸泡和清洁处理,同时实施拔髓和根管充填,对牙槽窝作预备后立即实施牙再植后再行夹板固定.结果:43颗再植牙中62.8%存留3年以上,27.9%存留1~2年,9.30%存留1年以内.离体超过24小时的脱位牙再植均失败,离体不超过12小时的脱位牙再植多数成功.结论:决定脱位牙再植成功的关键是缩短脱位牙的离体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外伤性完全脱位牙即刻再植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40例52颗外伤性脱位牙再植的治疗情况,对外伤性完全脱位牙即可再植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结论:脱位牙离体时间越短、采用保湿存放、根尖、牙周牙槽损伤越小的患牙再植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脱位恒牙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方法对66颗脱位牙的常规处理,植入,复位固定,临床观察。结论脱位时间越短,合理保存的,根尖孔开放的,牙周、牙槽骨无损伤的脱位牙再植成功率高。本文对51例66颗外伤性脱位牙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探讨影响其再植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5.
姜树义 《现代保健》2012,(19):122-12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脱位牙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提高再植牙的成活效果。方法:对临床上48例62颗脱位牙进行再植,并进行随诊观察,做疗效评价与分析。结果:随访3年,62颗再植牙中成功46颗,占74.19%;好转13颗,占20.97%;失败3颗,占4.84%;总有效率95.16%。结论:脱位时间短,合理保存,牙周、牙槽少损伤,良好的固定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是保证牙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Edgewise技术在急性前牙外伤性脱位复位再植术中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门诊急诊颌面部外伤患者29例,101颗外伤性脱位牙进行了再植术,Edgewise技术固定.结果 患牙成活率为97.03%,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Edgewise技术固定再植牙,增加了成功率(97.03%),简便灵活,适用性强,且对再植牙可施以一定力量,有利于再植牙复位,经临床实践证明Edgewise是再植牙成功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7.
何谨  贺兰  丁元放 《工企医刊》2001,14(6):36-37
牙脱位及牙槽突骨折在口腔颌面外伤中较常见。笔者自1993年来,对36例脱位牙采用固定矫治装置固定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用固定矫治装置治疗36例前牙外伤脱位或脱位伴牙槽突骨折患者,其中男23例,女13例,成人12例,青少年24例,单个牙脱位22例,多个牙脱位伴牙槽突骨折14例,多个牙最多为4枚前牙。 1.2 方法 (1)检查复位:术前常规摄片,检查患者是否属于上前牙脱位,或伴有牙槽突骨折,X光片显示无牙槽突较大破坏,全脱位的年青恒牙可进行再植,脱落牙按常规方  相似文献   

8.
氢氧化钙在外伤脱位再植牙牙髓坏死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作为根管内封药在外伤脱位牙牙髓坏死后根管治疗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牙根已形成脱位,时间超过2h的59颗前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再植后1周根管内置氢氧化钙,2周后完成根管充填;对照组再植前行常规根管治疗。对术后牙根吸收及失牙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分析其原因。结果术后2周拆除固定装置,59颗再植牙均无松动,再植成功率100%。随访2年,对照组中8例出现牙根吸收,牙松动脱落,2年再植成功率72.4%。实验组中2例出现牙根吸收,松动脱落,2年再植成功率93.3%。实验组与对照组2年再植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P〈0.05)。结论外伤性脱位前牙再植后1周去髓,髓腔置氢氧化钙可减少牙根吸收,提高牙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弱激光照射对儿童恒牙脱位再植固定后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儿童恒前牙外伤性脱位患者,常规复位固定后,随机分为激光照射组(49例)和对照组(43例),激光照射组给予氦氖激光照射,每个部位照射时间15min,1次/d,连续照射7天,对照组未给予特殊处置,连续观察1~3年。结果:脱位牙时间<1h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存活牙率和牙周膜愈合率统计学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实验组的活髓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h>脱位牙时间>1h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存活牙率、牙周膜愈合率和活髓牙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脱位时间>2h,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活髓牙率统计学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牙周膜愈合率和存活牙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氦氖激光照射对于儿童脱位再植牙齿的存活、牙髓和牙周组织恢复再生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欧琳珠 《现代医院》2011,11(2):41-42
目的评价方丝弓矫治技术应用于恒前牙外伤性脱位固定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患者82颗外伤性引起的脱位恒前牙,其Ⅱ0~Ⅲ0松动38颗,不完全脱位36颗(含3颗嵌入型),完全脱位8颗,伴牙槽突骨折9例,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固定半年后,拆除固定器,随访观察1~2年。结果 43例患者口腔卫生好,成功63颗,占76.8%,有效16颗,占19.5%,失败3颗,占3.7%,总有效率达96.3%。结论应用方丝矫治技术固定恒前牙外伤性脱位,治愈率高,且有利于牙周健康,临床疗效可靠,是一种理想的外伤松动脱位牙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完全脱位恒牙的保存方式对再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4 0例(4 8个牙)完全性脱位恒牙行再植手术的患者,时间均在0.5 h之内,根据保存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按照常规进行再植,术后保护方式相同,随访1~3年。结果放回原位保存的3 0例,成功2 7例,成功率为9 0%,其余的干燥保存,成活6例,成功率为6 0%。结论恒牙外伤完全脱位再植时保存方式越合理的成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牙脱位再植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卫东 《中国校医》2002,16(2):163-163
外伤性牙脱位在生活中常常发生 ,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中经常发生外伤性牙脱位 ,而发生在前牙外伤的脱位更为常见 ,一旦发生前牙缺失 ,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影响 ,而且给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但只要及时再植可取得满意疗效。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共收集来我院诊治的 5 6例患者 ,男 42例 ,女14例 ,共 78颗牙齿 ,年龄 12~ 36岁 ,其中牙完全脱位 2 4颗、部分脱位 37颗、牙嵌入 17颗。1.2 临床表现 患者神情慌张、满口流血带着血乎乎的离体牙就诊。部分脱位牙患者有牙龈撕裂、牙齿移位、松动、牙齿伸长或缩短。1.3 治疗 …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93—1995年间诊治上颌前牙外伤完全脱位21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21例,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8—30岁(其中儿童18例),伴牙槽突骨折3例,伤后就诊时间20min—6h。2 治疗方法及结果2.1 首先对伤处简单清理止血后,拍X光片(根尖片、曲面断层片),检查损伤状况,确定有无牙槽突骨  相似文献   

14.
林晓华 《现代医院》2006,6(7):72-73
目的总结前牙外伤脱位再植采用光固化树脂固定治疗效果。方法对72颗脱位牙在再植前准备、固定时间、牙髓治疗时机等方面进行妥善处理,并采用光固化树脂固定,4~6w后拆除固定,进行根管治疗。结果拆除固定前,没有光固化树脂松动脱落。随访1~3a,成功70颗,失败2例,成功率为97·2%。结论光固华树脂固定脱位牙,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经济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 1例左上第一切牙外伤性脱位实施牙再植术 13年的临床观察 ,疗效较好 ,现将有关治疗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张× ,男 ,2 3岁。在校大学生。于 13年前在双杠上被同学撞击后跌倒在地 ,跌落左上第一切牙 ,2 0min内赶到我科就诊。离体牙形态完整 ,表面粘有少许泥土。2 临床处理  按牙再植术步骤进行。①离体牙处理 :手持离体牙冠部 ,用生理盐水洗净牙表面粘附的泥土后 ,浸入 2 0ml生理盐水加 8万U庆大霉素的液体中备用。②牙槽窝的处理 :清除牙槽窝内血凝块 ,不可用力搔刮 ,用生理盐水冲净牙槽窝 ,以备植入。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年轻恒牙再植成功率的原因,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对26例患者34颗外伤后脱位的年轻恒牙常规处理后复位固定,随访观察。结果:经1~2年随访观察,34颗外伤脱位牙再植良好26颗,较好5颗,失败3颗,再植成功率为91.18%。结论:离体时间短、尽量保护根面牙周膜活性、良好固定和调牙合、必要时行根管治疗,是年轻恒牙再植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vitapex糊剂在外伤性脱位再植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32例44颗牙根已发育完成的脱位再植前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于再植术后7d去除再植牙的牙髓,常规根管预备,根充vitapex糊剂,2个月时,更换vitapex糊剂一次,6个月时去除citapex糊剂改用常规根管充填,对照组于再植术后7d去除...  相似文献   

18.
林晓华 《现代医院》2006,6(8):61-62
目的临床观察离体牙再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脱位牙在再植前准备、固定时间、牙髓治疗时机等方面进行妥善处理。结果随访1年以上,72例保持追踪观察66例,成功63例,失败3例,成功率为95.45%,失败率为4.55%,成功病例术后牙松动度<1°,能负担咀嚼功能,无主诉不适,X线示根尖无吸收或有轻度吸收,但根周牙槽骨无明显扩大稀疏阴影。结论本文脱位牙的临床处理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经济安全,创伤性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王鹏 《现代保健》2010,(6):11-12
目的探讨前牙完全脱位再植的疗效情况。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对56颗完全脱位前牙实施脱位牙再植术,经过6个月至2年以上的随访观察,观察其疗效。结果离体时间越短疗效越好,脱位牙保存方式湿保存好于干保存,根尖孔未闭合者疗效好于闭合者.结论离体时间、脱位牙保存方式、根尖孔闭合情况是影响前牙完全脱位再植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采用固定牙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治疗外伤性牙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牙脱位患者共87例,均给予固定牙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治疗,固定3~6个月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87例外伤性牙脱位患者经过固定牙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治疗后随访观察2年,其中成功82例,失败5例,成功率为94.25%。结论固定牙矫治器双弓丝结扎治疗外伤性牙脱位操作简单,安全便捷,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