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用放射免疫法与免疫电泳法同时检测85例高血压患者的内皮素(ET)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结果:①ET:与正常对照组(65.5±14.1μg/L)比较,高血压Ⅰ期ET大多正常(t=1.14,P>0.05),Ⅱ期显著增高(t=2.87,P<0.05),Ⅲ期非常显著增高(t=3.55,P<0.001)。②vWF:与正常对照组(94.1%±32.5%)比较,高血压Ⅰ期vWF即显著升高(t=2.98,P<0.05),Ⅱ期和Ⅲ期均非常显著升高(Ⅱ期t=3.57,P<0.001;Ⅲ期t=4.12,P<0.001)。③对照组和高血压Ⅰ期、Ⅱ期、Ⅲ期的ET与vWF呈一定正相关性,其r值分别为0.4896,0.6005,0.4182和0.3087,P均<0.05。作者认为:同时检测ET与vWF有助于判断高血压病情轻重及分期  相似文献   

2.
嗜铬细胞瘤不同声像图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旨在探寻嗜铬细胞瘤(PHEO)声像图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观察整理了66例-84枚PHEO的声像图。结果:42例肾上腺PHEO中5例为恶性,23例肾上腺外PHEO中8例为恶性。经统计学处理肾上腺内外恶性PHEO发生率的差异性(G=4.75,P=0.03)有意义。肿瘤最大径1~18cm,瘤体重3~1700g。声像图表现:实质性肿瘤44枚占52.38%(44/84),混合性39枚占46.43%(39/84),囊性1枚占1.19%(1/84)。根据瘤体形态是否规则,包膜是否完整以及边界是否清晰与恶性PHEO发生率的关系,作统计学处理(G=26.2,P<0.001)有显著差异。结论:PHEO声像图尽管有某些特异性,但更重要的是声像图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3.
银杏苦内酯治疗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银杏苦内酯对颈髓损伤患者早期治疗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36例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和银杏苦内酯组,每组18例,观察2组颈髓损伤患者全血PAF、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和TXB2/6ketoPGF1α(T/K)比值的变化,多器官衰竭(MOF)发生率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银杏苦内酯组血液中PAF和TXB2含量及T/K比值〔用药后3日分别为(552.45±118.12)μg/L,(672.74±134.36)ng/L,9.04±1.55〕均较地塞米松组〔用药后3日分别为(846.57±127.51)μg/L,(924.05±188.35)ng/L,11.84±1.71〕明显降低(P均<0.05);MOF发生率低于地塞米松组(5.6%和22.2%),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亦优于地塞米松组。结论:PAF受体拮抗剂——银杏苦内酯对颈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且是早期治疗脊髓损伤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4.
乳腺肿瘤C-erbB-2表达及预后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101例乳腺肿瘤C-erbB-2癌基因的表达状况,13例良性病变全部阴性,88例乳腺癌中,阳性者48例(54.5%),阴性者40例(45.5%),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还发现C-erbB-2表达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18/33例)、单纯癌(22/34例)及浸润性小叶癌(3/10例)。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分级无显著关系,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55例乳腺癌进行了随访,C-erbB-2阳性者,其死亡率(64.5%)显著高于阴性者(16.7%)。表明C-erbB-2表达和乳腺癌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的肺动脉/ 主动脉血流时间间期比定量估测肺动脉压的新方法。方法 在47 例入院行心导管检查的患儿中,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主、肺动脉血流F 值[F= (PEP×PV)/( AT×ET) ,F1 = PEP/ AT,F2 = PEP/ET,F3 = PEP/( AT ×ET) ,F4 = ( PEP×PV)/ AT,F5 = (PEP×PV)/ET] ,按Morera 等提出的FPA/FAO法估测肺动脉压,并与心导管值对比。结果 根据F3PA/F3AO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平均压与心导管实测值相关性最好( r = 0 .93 、0 .89) ;FPA/FAO次之( r = 0 .83 、0 .80) ,F1PA/F1AO、F2PA/F2AO、F4PA/F4AO、F5PA/F5AO较差( r = 0 .61 ~0 .79) 。结论 改良的肺动脉/ 主动脉血流时间间期比例系数F3PA/F3AO为无创定量估测肺动脉压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九龙丹和日本心丹治疗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疗效。方法:将35例SMI患者分为①九龙丹组(A组,18例):口服九龙丹1粒,每日3次,连服27日;②日本心丹组(B组,17例):口服日本心丹1粒,每日3次,连服27日。治疗前后检测:①心率、血压乘积(RPP);②心电图ST段压低总导联数(NST)、心电图ST段压低总和(ΣST);③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④血浆载脂蛋白(apoA1、apoB);⑤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纤维蛋白原(Fi)。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NST、ΣST、RPP均降低(P<0.05或P<0.01),SV、CO、EF均升高(P<0.05或P<0.01),其中A组ΣST、RPP降低和SV、EF升高均较B组明显(P均<0.05);2组患者apoA1、apoA1/apoB升高(P均<0.05),apoB、ηb、ηp和Fi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中A组ηp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口服九龙丹治疗SMI在改善心肌血供,缓解心肌缺血和降低心肌耗氧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吸入类固醇在联用小剂量茶碱时治疗中重度哮喘的疗效。方法:40例中重度哮喘患者经两周预疗后随机分为两组:必酮碟组(B组)和联用组(C组),观察指标为用力呼气量(FEV1)、晨晚最大呼气流速(PEFR)等。结果:第八周时C组FEV1明显高于B组,第四和第八周时C组FEV1及占预计值%均明显高于B组;四周时C组平均晨PEFR高于B组,第五至第八周期间C组平均晨晚PEFR均高于B组,而C组PEFR日间变异率均低于B组。血浆茶碱峰谷浓度分别为8.3±1.3mg/L和6.23±0.9mg/L。结论:小剂量茶碱联用吸入类固醇治疗中重度哮喘疗效优于单用吸入类固醇  相似文献   

8.
紫外线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剂量与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紫外线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剂量应用规律。方法:将我科在1984~1996年间的21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例,进行首次8~12MED和14~18MED两种不同剂量的A、B两组疗效比较、分析。结果:以首次平均剂量为14~18MED(1MED=1秒)、末次平均剂量为56~74MED,每次平均增加前一次照射剂量的1/3效果为最佳,总有效率99.2%。结论: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生脉饮加参附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绞痛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3例AMI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硝酸异山梨酯西药组和生脉饮加参附汤中药组。2组常规治疗相同,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后2周、1个月、3个月的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末期容量(ESV)、舒张末期容量(EDV)和射血分数(EF)的变化。结果:中药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3%,西药组总有效率92.1%,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46,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EF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ESV明显缩小,EDV下降不明显,2组EF与ESV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AMI后心绞痛加用生脉饮和参附汤治疗可使患者左室EF增加,心功能改善,病死率降低,与硝酸异山梨酯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0.
对偶氮肿Ⅲ(ArsenazoⅢ)比色法测定血清(浆)钙的方法学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混合液的吸收光谱呈M型,两个吸收峰分别为600nm和650~660nm,但以660nm为适。试剂中ArsenazoIII的最适浓度为150μnol/L,试剂空白A(吸光度曾称光密度OD)受pH的影响,当pH为7.0 时A值最低。本法批内(n=20)和批间(n=40)CV分别为2.8%~2.96%、3.15%~3.37%,平均回收率为99.3%,线性高达6.0mmol/L,灵敏度为1mmol/L=0.17A。本法Y与EDTA自动滴定法X比较:Y=1.0059X-0.0141,r=0.9985、P<0.001、n=20。Mg ̄(2+)、Cu ̄(2+)、Fe ̄(2+)、Zn ̄(2+),Hb、Bil均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11.
高能超声体外聚焦热疗治疗直肠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高能超声体外聚焦热疗(FEP)对直肠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自1998年6月至1999年8月对21例中晚期直肠癌应用FEP-BY01型高能超声体外聚焦热疗机进行热治疗。结果:21例直肠癌患者中完全缓解12例(55%),部分缓解9例(45%),总缓解率100%,无1例出现皮肤烧伤、脏器穿孔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FEP技术是一种适宜直肠癌的新疗法,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疗法治疗子宫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中晚期子宫肿瘤病例按介入疗法和内科疗法分A组(样本组)、B组(对照组)。A组采用介入疗法,B组采用内科化疗法,实行分组研究,分别对其疗效、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影像学检查征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18例中,瘤体平均体积缩小超过50%的有12例(12/18、占66.7%),15例(15/18、占87.3%)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16例(16/18、占90%)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症状明显好转,止血效果最为明显。15例(15/18、占87.3%)盆腔疼痛以及膀胱与直肠压迫症状缓解。3例无明显缓解(3/18、占16.7%)。B组18例予以内科全身化疗法2~4个疗程,平均3个疗程,在治疗后6个月复查,发现瘤体平均体积缩小超过50%的有6例(6/18、占33.3%)。出现盆腔疼痛减轻、压迫症状减轻、阴道不规则出血减少者有4例(4/18、占22.2%)。症状无明显变化者5例(5/18、占27.8%)。症状较前加重者9例(9/18、占50%)。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分析比较,临床缓解率A组明显好于B组。结论介入疗法是治疗子宫肿瘤的有效、安全方法之一,治疗出血疗效快捷,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描述并分析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后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合并膀胱癌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6例上尿路上皮癌患者,统计分析参数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原发肿瘤部位(肾孟或肾盏)、肿瘤分级和分期、是否伴发膀胱癌、有无泌尿道外器官转移等。结果男性患者占57%,无痛性肉眼血尿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大多是非浸润性(54%)和低级别(62%)肿瘤,其中1例在上尿路上皮癌发生前1个月伴有膀胱癌,2例在确诊时伴有膀胱癌,4例在手术后8~36个月发生膀胱癌(平均术后16个月),1例肾孟癌发生双肺转移。结论上尿路上皮癌容易合并膀胱癌,所有患者在外科根治手术后需要一个严格的临床随访期,浸润性高级别的肿瘤可以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1470 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2月该院对55例膀胱癌患者采用1470 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术前行膀胱镜检查明确肿瘤部位、数量、大小及蒂部情况,术前肿瘤临床分期为TaN0M0或者T1N0M0。采用1470 nm激光将肿瘤自基底部整块切除,深达膀胱肌层或外膜层。术后辅助使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1年。结果?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38 min,平均20 min,术中冲洗液清亮,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术后常规持续膀胱冲洗1 d,留置导尿管3~7 d,术后住院时间为5~8 d,病理性质为尿路上皮癌,术后病理分期Ta期23例、T1期31例、T2期1例。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5个月,4例复发(7.3%),均非原位复发。结论?1470 n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NMIBC安全、有效,能提供相对完整的病理标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TUEVBt)联合膀胱灌注和中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TUEV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THP、IL-2及给予华蟾素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36例。男27例,女9例,平均55岁。肿瘤单发21例,多发15例,病理分级G-G,分期Ta-T,肿瘤直径0.3 ̄3.8cm。结果手术131均一次成功,平均手术2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6mL,无膀胱穿孔或术后继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也无水中毒并发症。36例随访5 ̄17个月,平均9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5.6%。结论经尿道电汽化术联合膀胱灌注及应用华蟾素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膀胱癌造口病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膀胱癌造口病人术后12个月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6例膀胱癌腹壁造口病人作为造口组及同期膀胱癌行保留膀胱手术病人3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后1个月内、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WHOQOL-100)量表收集资料;选择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直肠癌特异量表(QLQ-CR38)对造口组病人进行上述4个时间段生存质量调查。[结果]造口组与对照组WHO-QOL-100得分术后1个月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个月有了明显改善;造口组病人QLQ-CR38中身体形象、泌尿道症状和与造口相关问题,术后3个月后有明显改善。[结论]膀胱癌造口病人术后1年内的生活质量是动态变化的,而且生存质量较未造口病人差,与造口相关的问题对造口病人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官内膜去除术(EA)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官腔镜对63例DUB患者进行子宫内膜去除术,术后28例患者给予孕兰烯酮口服,2.5 mg/次,每周2次,疗程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EA+孕三烯酮组月经改善率为85.7%,其中闭经率为28.6%;月经量减少率为46.4%。而单纯EA组月经改善率为65.7%,其中闭经率为20.0%;月经量减少率为28.6%。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官腔镜子宫内膜去除术是一种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规范手术操作和术后药物干预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背景神经原性尿失禁手术治疗方法多样,疗效不一,探讨手术治疗神经原性尿失禁的效果,以求证其有效性.目的评价去粘膜回肠浆肌层补片膀胱扩大术治疗反射亢进型神经原性尿失禁疗效,为改良手术提出建议.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回顾性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小儿外科.对象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自1998-04/2004-01手术治疗的68例神经原性尿失禁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术前均确诊为神经原性尿失禁,随访资料完整者共38例.方法对38例反射亢进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访4~69个月,平均17.2个月.患者年龄4~17岁,38例患者行去粘膜回肠浆肌层补片膀胱扩大术,34例盆底肌松弛者同时行双侧髂腰肌盆底加强术.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手术前后症状、膀胱顺应性、最大膀胱容量和相对安全膀胱容量.结果30例(79%)尿失禁症状改善(控尿时间>1 h);尿动力学检查示所有行回肠去浆肌层膀胱扩大术患者术后均为腹压排尿,尿流动力学检查均未发现在排尿期有主动的逼尿肌收缩;术后顺应性增加(27.43±24.78)mL/kPa(P<0.01),最大膀胱容量较术前增加(122.18±79.99)mL(P<0.01),相对安全膀胱容量较术前增加(98.63±86.78)mL(P<0.01).未发现有上尿路功能受损加重情况.结论去粘膜回肠浆肌层补片膀胱扩大术可保护上尿路功能,是有效治疗神经原性膀胱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分隔法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四定点分隔法对90例高危BPH患者行TUVP。【结果】90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86例患者随访1~3个月,血尿及膀胱剌激征消失或减轻,排尿良好,5例尿失禁患者经提肛训练2个月后恢复正常,3例尿道外口狭窄,行尿道扩张治愈。【结论】经尿道四定点分隔法 TUVP安全、有效,是治疗高危BP 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SUI患者行改良TVT-O术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术前加强盆底肌力和紧张性训练,术后做好并发症护理,指导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1年,4例于术后6个月再次出现尿失禁症状,经治疗后好转,其余症状均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TVT-O术治疗SUI效果满意,做好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