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头高直位的临床诊断和处理。方法对90例胎头高直位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胎头高直前位38例,胎头高直后位52例。结果90例中有21例,产妇出现胎膜早破,占23.3%,有68例患者在临产后发生胎头不入盆,占75.6%。原发性宫缩乏力和继发性宫缩乏力68例,占75.6%。潜伏期延长82例,占91.1%,进入到活跃期的78例产妇中有40例发生活跃期延长,有38例产妇发生活跃期停滞。刮宫产共76例,占84.4%,其中胎头高直前位中剖宫产16例,胎头高直后位中剖宫产50例,在52例胎头高直后位中有2例经过手指旋转胎头后变为枕后位经阴道分娩。所有产妇无一例发生子宫破裂和产后出血。结论胎头高直前位产妇大多数可经阴道分娩,应给予充分试产机会。胎头高直后位产妇很难经阴分娩,剖宫产率很高,应早期诊断,积极处理,一旦确诊,不论胎儿大小,均应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胎头高直后位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100例胎头高直后位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中有96例临产后发生胎头不入盆,占96%.原发性及继发性宫缩乏力71例,占71%.潜伏期延长86例,占86%.93例进入活跃期后其中47例活跃期延长,46例活跃期停滞.胎膜早破26例,占26%.96例剖宫产,占96%,4例用手指法旋转胎头变为枕后位经阴道分娩.有一例剖宫产手术时发现有不完全性子宫破裂.无一例发生产后出血.结论 胎头高直后位经阴道分娩难度很大,属于严重的胎位异常,应早期识别,恰当处理.  相似文献   

3.
胎头高直位29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胎头高直后位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对65例胎头高直后位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中有63例发生临产后胎头不入盆,占96.9%.原发性及继发性宫缩乏力46例,占70.8%.潜伏期延长56例,占86.2%;57例进入活跃期者27例活跃期延缓,30例活跃期停滞.胎膜早破16例(24.6%).63例剖宫产(96.9%),2例行徒手旋转胎头转为枕后位后,再继续转为枕前位经阴道分娩.无1例发生产后出血和子宫破裂等并发症.结论 胎头高直后位是分娩难度很大、剖宫产率极高的严重胎位异常,应早期诊断,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5.
当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入口面前后径上时,称胎头高直位。而胎头枕骨位于母体骨盆骶岬前,称高直后位,又称枕骶位。目前认为是严重的胎头位置异常。几乎均需剖宫产结束分娩,本文对我院52例高直后位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胎头高直后位是严重的头位难产之一,对母儿危害很大,易发生滞产、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因此,一旦确诊即行剖宫产术,以免危及母儿安全。本文回顾分析94例高直后位的临床经过,  相似文献   

8.
对1988 ̄1991年74例(发生率0.89%)胎头高直后位进行分析,阐述了胎头高直后位是一种发病率不低的严重头位难产。最突出表现为临床后胎头迟迟不能入盆,处于高浮状态,头盆不称可能是此胎位的原因。如发现孕妇胎头下降及宫颈扩张缓慢,尤其阻滞于3 ̄5cm,应尽早做阴道检查,确诊后作剖宫产,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对母婴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9.
曹秀文 《吉林医学》2009,30(17):2025-2026
目前国内外尚无高直后位经阴道分娩的报道,故一旦诊断,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本例处理成功的关键在于高度警惕此例产妇临产后胎位为枕后位,胎头高浮,经休息产力恢复后宫口扩张仍然停滞,胎头不下降,腹部检查全部为小肢体,耻骨联合上触及到可疑的胎儿颌部,立即想到可能为高直后位,没有盲目地加强产力,避免了不必要的试产,较早地进行了阴道检查,及时确诊后立即行剖宫产,避免了对母婴损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 35例胎头高直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 :35例高直位中 ,高直前位 5例 ,3例剖宫产 ,2例为阴道分娩 ;高直后位 30例均剖宫产。认为高直前位时 ,如骨盆正常、胎儿不大、产力强 ,应等候自然转位 ,失败后施行剖宫产 ;而高直后位一旦诊断即施行剖宫产 ,尽量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直后位难产的产程特点,以便加强对此类型头位难产的重视,及早正确处理,减少不必要的试产及母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5年内(1996年1月至2000年1月)发生的35例胎头高直后位难产的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头高直后位难产多发生在产程进行中,发生率为0.7%-1.6%。当产程发动后胎头不能衔接,形成高直后位,儿头高悬,总产程延长,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产力异常等,均可导致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子宫先兆破裂、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等。结论 高直后位不能经阴道分娩,均需剖宫产术进行分娩。所以早期发展,及时处理,可避免不必要的试产,减少母婴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头高直后位的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对36例胎头高直后位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6例中有33例胎头不入盆,占91.7%;原发性及继发性宫缩乏力24例,占66.7%;潜伏期延长24例,占66.7%;活跃期停滞30例,占83.3%。胎膜早破16例,占44.4%;剖宫产34例,占94.4%;能经阴道分娩的2例以高直后位娩出,胎头明显变形。[结论]胎头高直后位是分娩难度大、剖宫产率极高的严重胎位异常,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3.
胎头高直位分娩难度大,尤其是高直后位,几乎均需要剖宫产结束分娩。故认为是严重的异常胎位。我院自1999年9月至2004年9月入院分娩产妇1260例中,共发现胎头高直位11例,占分娩总数的0.087%,其中高直前位5例,高直后位6例。其中高直前位3例经加强宫缩、手转胎头后经阴道分娩,其余均以剖宫产结束分娩。现将阴道分娩的3例高直前位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胎头高直后位难产的产程特点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林  薛小瑞 《医学争鸣》2004,25(19):1784-1784
1 临床资料我院2000-01/2003-12分娩的总数为4218例,其中头为难产中高直后位为35例占0.83%.初产31例,经产4例,孕37~42 wk,产妇年龄20~35(平均27.5)岁.临产后胎头不衔接11例占31%,其中4例胎头未达到坐骨棘水平.因胎头下降受阻,影响宫颈扩张,使宫颈扩张缓慢,平均16~63 h.总产程在13~55(平均18.2) h,产程超过24 h者2例(5.7%).潜伏期13~50 h者12例(34%),其停滞在潜伏期未能进入活跃期.10例进入活跃期后停滞,平均活跃期为7.5 h.19例发生胎膜早破(54%),原发性宫缩乏力10例和继发性宫缩乏力9例,占34%,宫缩过强3例,占8.5%.产妇腹部全部为胎儿的小肢体所占据,在下腹正中耻骨联合上3~4指处,可触及胎儿颏部者17例,占48%.胎儿窘破15例,占42%,新生儿窒息5例,占14%,颅内出血2例,占5.7%.子宫先兆破裂2例,占5.7%.因延迟诊断行剖宫产术,术中出血7例,占20%.术后子宫缩复不良性出血2例,占5.7%.当宫口开大或部分开大时,发现先露很高,胎头矢状缝在骨盆入口的前后径上,可略向左或向右偏斜,但一般不超过15°.有12例误诊为枕横位而继续试产.  相似文献   

15.
报告了1988年1月至1992年12月间头位难产共461例,占我院同期分娩总数的15.1%,占头位分例总数的16.1%。461例中行剖产222例,占48%。产后出血11例,占2.4%,胎头宫内窘迫210例,占45.6%。围产儿晓亡5例,其中致死性例形占2例,死亡率为10.80‰。  相似文献   

16.
胎头高直位92例分析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胎头高直位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对92例高直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直后位84例,高直前位8例.产程特点:临产后胎头不入盆82例,占89%;原发性及继发性宫缩乏力65例,占71%;潜伏期延长85例;92例中有30例未进入活跃期,62例进入活跃期者29例活跃期延长,33例活跃期停滞.胎膜早破19例,占20.8%,妊娠结局:87例(94.6%)剖宫产,5例(5.4%)经手指旋转胎头变为枕位后经阴道分娩.无一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子宫破裂和产后出血.结论:高直位是分娩难度很大、剖宫产率极高的严重胎位异常,但只要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并进行手指旋转胎头,仍有部分病例可转为枕位而经阴道分娩并避免母婴损伤.  相似文献   

17.
胎头高直后位是指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入口面前属径上,左右偏斜不超过15°,胎头枕骨位于母体骨盆骶岬前。这种胎位分娩难度大,几乎均需剖宫产结束分娩,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将给母婴带来不良影响。本文对妇幼保健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46例高直后位的产程特点及母婴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加深对此类头位难产的认识,通过讨论如何及早发现处理的方法,以减少不必要的产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黄璇 《中外医疗》2008,27(29):35-35
目的 探讨胎头前不均倾位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72例胎头前不均倾位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中有60例临产后胎头不入盆,占83.3%.原发性及继发性宫缩乏力46例,占63.9%.潜伏期停滞.胎膜早破25例(34.7%).70例剖宫产(97.2%)2例因产力强,骨盆大,胎儿小的条件下勉强由阴道助产娩出胎儿. 结论胎头前不均倾位是分娩难度极大,剖宫产率极高的严重胎位异常,应及早诊断,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9.
孕妇,32岁,蒙古族,住院号18273。因“G4P1G39W^ 3 ROP妊高征”于2005年4月4日入院。此次妊娠经过顺利,无外伤及服药史,无头晕、跟花、视物模糊史,下肢浮肿1月余。既往身体健康,22岁结婚,23岁在家足月臀位产一活女婴,人流1次,药流1次。入院检查:BP21.3/14.64kPa,心肺听诊无异常。产科检查:宫高33cm,腹围102cm,宫缩弱,胎位ROP,胎心148次/min,骨盆外测量25-26-19-9cm,肛诊:宫口开大1cm,先露S^-1,胎膜未破,给予解痉、降压、对症治疗,家属要求经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头位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及对分娩的影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和预防、处理。方法 将187例头位胎膜早破的孕产妇与头位分娩无胎膜早破350例产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破膜后第一、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长,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新儿生脐炎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头盆不称及感染与头位胎膜早破有关,头位胎膜早破与难产和感染互为因果。头位胎膜早破发生后应及早使用抗生素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