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引起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升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实验室检测的角度探讨引起肌酸激酶 (CK)及其同工酶 (CK -MB)测定结果升高的原因。方法 采用酶偶联 -紫外连续检测法 ,对 2 2例住院病人进行心肌酶水平测定。结果 其中 12例标本溶血者 ,重新抽血复查后 ,CK、CK -MB水平下降 ,将二次结果进行秩和检验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10例非心梗病人的CK及CK -MB水平增高。结论 溶血及某些非心梗疾病可引起CK、CK -MB的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2.
病人,女,23岁。因停经38“周,无产兆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2年7月25日,预产期2013年5月2日。孕期定期产前检查,未发现异常。2012年12月24日门诊查生化全套: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94.0U/L ,肌酸激酶(CK)95.0U/L,余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钙蛋白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B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07例确诊的AMI患者进行cTnⅠ与CK—MB测定。结果AMI患者血中cTnⅠ的持续时间大于CK—MB。结论cTnⅠ在AMI患者有高度特异性与敏感性时,cTnⅠ与CK—MB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生化检测中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肌酸激酶的原因及对病情、心肌损伤程度的诊断.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行生化检测3125例患者,采集所有患者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肌酸激酶(CK)标本,其中CK-MB高于CK30例(0.96%),分析CK-MB高于CK的原因,同时在观察监测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肌钙蛋白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B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07例确诊的AMI患者进行cTnI与CK-MB测定。结果AMI患者血中cTnI的持续时间大于CK-MB。结论cTnI在AMI患者有高度特异性与敏感性时,cTnI与CK-MB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常永茂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4):152-152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定量检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t采用用Roche金标技术定量免疫测试检测分析法定量检测血清CTnT。结果:冠心病中重度心衰组的CTnT比对照组、冠心病轻度心衰组,非冠心病中重度心衰组CTnT明显升高(P〈0.05)。非冠心病中重度心衰组与对照组CTnT比较无差异(P〉0.05)。四组CK—MB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CTnT定量检测对冠心病心衰患者心衰程度及中重度心衰患者的病因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华 《当代医学》2011,17(24):77-78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0例窒息新生儿(观察组)和5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两组患儿血清CK-MB、cTnI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CK-MB、cTnI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且与患儿窒息程度呈正比。结论 CK-MB、可作为判定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而cTnI较CK-MB更灵敏、更特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T)对于不稳定型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09年4月~2011年4月随机收集我院临床诊断为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收集同期无心血管疾病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30例),对两组的cTnT和CK-MB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在发病早期、中期、晚期3个时间点的血cTn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CK-MB水平在发病早期和中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晚期,观察组血CK-MB水平较对照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B与cTnT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检测心肌损伤的高能指标,可以作为不稳定型心力衰竭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血cTnT水平的变化比CK-MB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是组织特异性酶,由M和B两类亚基组成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根据亚基不同组合形成3种同工酶,分别为: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CK-MB(心肌)、CK-BB(脑组织和平滑肌).心源性或非心源性组织损伤后,肌酶被大量释放进入血清,检测血清中CK和其同工酶急剧升高,CK-MB...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量分析对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80例心肌梗塞(急性50例,陈旧性30例)、100例心脏手术、60例非心脏手术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血清cTnT、cTnI、CK-MB和CK,并加以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塞及心脏手术病人血清cTnT、cTnI浓度明显升高,与CK、CK-MB的升高程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3h内、5d后cT nT、cTnI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K-MB和CK.血清cTnT、cTnI、CK-MB和CK检测心肌损伤的敏感度分别为86.2%、90.9%、54.6%、64.8%,特异度分别为100%、100%、92.3%、75.4%.结论与CK、CK-MB相比,血清cTnT、cTnI能更确切地反应心肌损伤程度,是较敏感和特异的血清标志物,应当作为心肌损伤诊断的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心源性疾病患者血清中MB型肌酸激酶(CK-MB)活性假性升高的原因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日常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的CK-MB活性高于正常参考值(0~25U/L)、与肌酸激酶(CK)比值>0.38的55例标本进行CK同工酶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1周后重取标本检测CK-MB,并与开始的CK-MB值进行比较,结合临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其中恶性肿瘤41例(肝癌16例、肺癌11例、前列腺癌7例,其他肿瘤7例),肝硬化12例,其他2例;CK-MB含量百分比均<5%,其中34例恶性肿瘤检出线粒体型肌酸激酶(m acro-CK2),23例恶性肿瘤检出BB型CK(CK-BB),16例恶性肿瘤同时检出巨CK2和CK-BB。12例肝硬化患者均检出巨CK2。前后2次CK-MB活性浓度进行比较,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K-MB活性的假性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出现了异常升高的CK-BB或巨CK(巨CK1、巨CK2);它们的出现与肝硬化及某些恶性肿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5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不同时间的CK-MB和CRP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发现,AMI后12hCK-MB与CRP的阳性率分别为100%,44.2%,48h为57.7%,86.5%,动态观察发现CK-MB和CRP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2h和48h,表明CRP对亚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优于CK-MB。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体表心电图(BCG)的病理性Q波、ST段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峰值的关系。方法对137例AMI患者体表ECG与CK-MB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前壁、下壁AMI患者体表ECG的病理性Q波导联数、最大Q波幅度、Q波总幅度及前壁AMI患者ST段抬高的导联数与CK-MB蜂值有明显正相关(P<0.05)。但下壁AMI患者ST段抬高的导联数与CK-MB峰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前壁、下壁AMI患者体表ECG的病理性Q波改变及前壁AMI患者体表ECG的ST段改变与CK-MB峰值存在正相关,通过体表ECG的病理性Q波、ST段改交可预测梗塞范围,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1,6-二磷酸果糖(FDP)3种注射泵法比较,找出改善患儿心肌损害同时减轻注射疼痛的方法.方法:观察A、B、C组各60例心肌损害患儿(≤3岁),注射泵注射FDP,用量150 mg· kg-1·d-1,分别于15 min、20 min、25 min注射完各20例,注射前后用生理盐水6 ml冲管,A组为FDP原液;B组为FDP与生理盐水1∶1比例稀释;C组为FDP与注射用水按1∶1比例稀释.研究3组FDP液不同时间注射对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及注射相关疼痛的影响.结果:B组注射20 min时CK-MB下降最明显,差值为(74.5±69.62)U/L;而FLACC评分分值最低(1.75±1.02)分.结论:FDP生理盐水稀释组输注20 min时CK-MB下降明显,且FLACC评分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电图结合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并发VA分为VA组(124例)与非VA组(181例)。比较两组T波峰-末间期(Tp-Te)、经心率校正的Tp-Te间期(Tp-Tec)、血清CK-MB水平,分析AMI并发VA的影响因素,分析Tp-Te、Tp-Tec、血清CK-MB水平对AMI并发VA的诊断价值。 结果 VA组Killip心功能分级Ⅲ~Ⅳ级例数占比、肌钙蛋白I、血肌酐、白细胞计数、Tp-Te、Tp-Tec、血清CK-MB水平高于非VA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Killip心功能分级Ⅲ~Ⅳ级(OR=2.832)、Tp-Te升高(OR=3.611)、Tp-Tec升高(OR=4.315)、血清CK-MB升高(OR=3.770)为AMI并发VA的影响因素(P<0.05)。Tp-Te、Tp-Tec、血清CK-MB水平及三者联合诊断AMI并发VA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90、0.802、0.813、0.895(P<0.05),且三者联合诊断的AUC值高于单独指标诊断的AUC值(P<0.05)。 结论 心电图(Tp-Te、Tp-Tec)结合血清CK-MB水平诊断AMI并发VA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刚  孟庆义 《河北医学》2000,6(9):771-774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MM同工酶(CK-MM)亚型MM3/MM1比值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参比值。方法:应用琼脂凝胶电泳法测定了60例AMI,76例非AMI和40例正常人血清CK-MM亚型MM3/MM1比值。结果:在诊断AMI中MM3/MM1比值的最佳界限值为0.5,当参比值为0.5时,其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3.1。诊断效率为88.6%。结论:血清MM3/MM1比人趔AMI诊断敏感而特异的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蛋白的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冠状动脉(冠脉)再通诊断的价值。方法:动态测定溶栓治疗(24例)和常规治疗(26例)的AMI血清CK-MB蛋白量,CK-MB、CK活性值的变化,并根据临床指标将其分为冠脉再通组和未通组。结果:冠脉再通组21例(溶栓治疗中19例,常规治疗中2例);冠脉未通组29例(溶栓治疗中5例、常规治疗中24例)。测定结果显示,血清CK-MB蛋白量、CK-MB活性值及CK活性值的峰值距AMI发病时间均值:冠脉再通组分别为9.6、10.8、12.2h,冠脉未通组分别为21.6、24.1、28.7h;峰值持续时间均值:冠脉再通组分别为6.3、8.5、14.7h,冠脉未通组分别为14.8、22.4、24.8h;下降至正常时间均值:冠脉再通组分别为32.2、38.5、48.8h,冠脉未通组分别为40.3、46.6、64.3h。结论:冠脉再通组CK-MB蛋白峰值显著提前,峰值期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恢复正常时间迅速,有助于AMI冠脉再通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研究早产儿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I),肌红蛋白(Mb)的临床影响因素及意义。方法对我科NICU2007年1~7月住院的48小时以内、孕龄和出生史明确的80例早产儿,分别于生后24~48小时内进行血清CK,CK—MB活性和TnI,Mb浓度测定;同时摘记早产儿的临床相关资料: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Apgar评分和孕母孕期健康情况。结果①早产儿血清Ck、CK—MB活性和TnI、Mb浓度均明显高于成人参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早产儿血清CK,CK—MB活性不受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Apgar评分及孕母健康情况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nI不受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Apgar评分的影响,但受孕母孕期的健康情况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不受出生体重、出生Apgar评分及孕母孕期的健康情况影响,但受出生胎龄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早产儿生后24—48血清CK,CK—MB活性和TnI,Mb浓度远高于成人水平;早产儿血清TnI浓度受孕母的孕期合并症影响;早产儿血清Mb浓度受出生胎龄的影响;早产儿血清CK,CK—MB活性均不受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Apgar评分和孕期合并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和活性联合检测在急性心梗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于本中心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8例为AMI组,胸痛胸闷患者51例为胸痛、胸闷对照组,同期来本中心接受健康体检者50名为健康对照组.对3组均CK-MB的质量和活性检测,比较3组结果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