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目的分析银连冲剂的处方,确定其在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使用科学依据。方法以银连冲剂处方中各药的化学成分和中药处方的君臣佐使来确定该处方的合理性。结果处方中六种中药联合应用,各自发挥其在治疗慢性咽喉炎的疗效的同时,并且相互协同,药效大大提高。结论银连冲剂处方合理,治疗慢性咽喉炎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成药消炎退热颗粒(DPZG)对家兔发热模型、小鼠急性耳廓肿胀模型、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的作用,探讨其清热解毒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耳缘静脉注射建立家兔发热模型,评价其解热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急性耳廓肿胀模型评价其抗炎作用;建立小鼠内毒素血症模型,观察DPZG对于D-氨基半乳糖(ACTD)敏化小鼠LPS致死攻击的影响,评价其抗内毒素的作用;以Elisa法检测DPZG对内毒素血症模型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脾、肾组织中膜突蛋白(moesin)以及磷酸化P38 MAPK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PZG对家兔体温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与阿司匹林趋同;可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急性耳廓肿胀程度;可显著升高内毒素血症模型小鼠存活率;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和小鼠肝脾肾组织内p-P38MAPK和膜突蛋白(moesin)的表达,效果明显优于中成药对照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PBKH)。结论:消炎退热颗粒有显著清热解毒作用,主要作用方式是解热、抗炎、抗内毒素,且效果明显优于PBKH。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TNF-α、Moesin以及p-P38 MAP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药学与临床研究》2020,28(6):417-420
目的:研究银连祛风汤对慢性荨麻疹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地氯雷他啶)组,银连祛风汤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药物组灌胃给药,而空白组不需造模仅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观察银连祛风汤对实验动物的止痒作用和抗过敏作用,检测血清及血管壁组织IgE、TNF-γ、IL-4的含量。结果:银连祛风汤能明显减少小鼠搔抓次数和搔抓的持续时间;延缓豚鼠发敏时间,降低小鼠血清及血管壁组织IgE、IL-4含量,升高TNF-γ含量,以上指标均呈良好的量效依赖关系。结论:银连祛风汤具有良好的抗敏止痒作用和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胆消炎颗粒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章姐  陈师农  张毅  马玲 《安徽医药》2008,12(2):113-115
目的 优选利胆消炎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醇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大黄素为考察指标,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和黄芩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分别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 利胆消炎颗粒醇提最佳工艺条件:加10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水提最佳工艺条件: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 h.结论 优选出的提取条件科学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儿童型消炎退热颗粒中靛玉红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结果:实验设计的4因素中乙醇浓度对靛玉红含量有明显影响。结论:大青叶中靛玉红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A3B1C2D2。考虑到原生产工艺虽不完善但临床应用有效的实际情况,该颗粒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是:用75%乙醇提取大青叶2次,每次1.5h,溶媒量为药材的6倍。接着,大青叶渣和其余药材一道用水提取2次,每次2h,加水量为药材的12倍。  相似文献   

6.
清肺消炎丸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清肺消炎丸对9种肺炎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清肺消炎丸对9种药敏质控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清肺消炎丸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MIC分别为6.25、25、25、50mg/mL,相应的MBC分别为12.5、25、50、50mg/mL;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及白色念珠菌均无明显体外抑菌活性。结论清肺消炎丸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具有体外抗菌作用,其中对链球菌的抗菌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儿童型消炎退热颗粒中靛玉红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结果:实验设计的4因素中乙醇浓度对靛玉红含量有明显影响。结论:大青叶中靛玉红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A3R1C2D2,考虑到原生产工艺虽不完善但临床应用有效的实际情况,该颗粒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是:用75%乙醇提取大青叶2次,每次1.5h,溶媒量为药材的6倍,接着,大青叶渣和其余药材一道用水提取2次,每次2h,加水量为药材的12倍。  相似文献   

8.
目的:修订完善消炎利胆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消炎利胆颗粒中的穿心莲、溪黄草和苦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消炎利胆颗粒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结果:穿心莲、溪黄草和苦木的薄层色谱鉴别效果好,专属性强,分离度高,且阴性样品无干扰;穿心莲内酯在0.021 6~0.64 8μg范围呈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4%(RSD=1.0%);脱水穿心莲内酯在0.049 84~1.075 2μg范围呈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5%(RSD=1.2%)。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能够对消炎利胆颗粒进行定性和定量控制,符合中成药的质控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消炎止痛栓(主要成分为盐酸小檗碱、冰片、土霉素、盐酸丁卡因)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运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并分析消炎止痛栓在体外对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消炎止痛栓对上述3种标准菌株的MIC分别为0.195、0.0488、0.0975mg.mL-1,MBC分别为0.390、0.0975、0.390mg.mL-1。结论:消炎止痛栓在体外对上述3种标准菌株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庄明蕊  徐丽华 《中国药业》2007,16(15):23-24
目的 控制健胃消炎颗粒的产品质量,确保其临床疗效.方法 增加了君药党参的薄层鉴别方法(TLC法),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该药中白芍、赤芍的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 TLC法样品分离效果好、简便易行,HPLC法精密度高、稳定性和重现性好,芍药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108 6~0.543 μg.结论 该方法可以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新液  徐玲玲  徐熠  年华 《中国药房》2011,(35):3330-3332
目的:建立茵连痛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茵陈、连钱草、伸筋草进行定性鉴别;以滨蒿内酯和芦丁为对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制剂中的主要成分总香豆素和总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滨蒿内酯检测浓度在2.68~21.44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0%,RSD=1.28%(n=9);芦丁检测浓度在10~60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0.35%,RSD=1.46%(n=9)。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茵连痛风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茵连痛风颗粒中黄酮、有机酸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茵连痛风颗粒中黄酮、有机酸类成分的指纹图谱,标示其共有峰与特征峰,进行相似度评价及聚类分析.结果:通过对10批不同厂家的茵连痛风颗粒的测定,标定24个共有峰,其相似度在0.941~0.976之间,经聚类分析,共可分为类4类,其中样品YL5、YL6、YL7聚为一类,YL8、YL9、YL10、YL1聚为一类,YL2、YL3聚为一类,YL4聚为一类.结论:该法可全面地为茵连痛风颗粒质量控制提供一定方法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漏德宝  陈蔚琳 《中国药房》2007,18(12):919-921
目的建立银连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以薄层色谱(TLC)法鉴别方中黄芩、黄连、连翘;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Nova-Pak C18(150mm×4.6mm,4μm),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溶液(40∶60),检测波长为276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TCL色谱中能明显检出黄芩、黄连、连翘。黄芩苷的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1.68~16.8μg.mL-1(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6%(RSD=0.79%)。结论所建标准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银连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芩暴红止咳颗粒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主要观察芩暴红止咳颗粒镇咳祛痰、平喘消炎作用。方法与结果:芩暴红止咳颗粒口服给药对小鼠具有止咳、祛痰作用,对豚鼠具有明显的平喘作用,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及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芩暴红止咳颗粒具有止咳、祛痰、平喘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茵连痛风颗粒抗炎镇痛作用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茵连痛风颗粒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其作用靶点;利用蛋白质互作网络信息建立药物与抗炎镇痛相关靶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KEGG与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茵连痛风颗粒中与抗炎镇痛密切相关的靶点共有37个,主要包括前列腺素过氧化物合酶 2(PTGS2)、白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潜在作用靶点,这些靶点的作用机制主要与调节核转录因子B信号(NF-κB) 等通路相关。结论 该研究从多维度预测了茵连痛风颗粒多靶点抗炎镇痛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验证该制剂临床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胡斌  林彩  赵映兰  邓莉 《中国药业》2009,18(23):28-29
目的建立胃炎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9:81),检测波长229nm,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芍药苷质量浓度在2.45~12.24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99%(n=9)。结论RP—HPLC法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胃炎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刘静  徐熠  吴铁军  黄瑾 《药学实践杂志》2022,40(5):442-445,476
目的 考察茵连痛风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缓解作用。方法 建立弗氏完全佐剂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茵连痛风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5.4、7.7、3.8 g/kg),用药物干预后,测定大鼠关节炎指数、踝关节肿胀率、甲醛致痛分值,用ELISA检测IL-4、IL-10、前动力蛋白(PK1,PK2)含量。观察大鼠足趾肉垫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茵连痛风颗粒组可显著抑制大鼠踝关节肿胀,降低甲醛致痛反应(P<0.01),明显升高抑炎因子IL-4、IL-10 含量(P<0.01),降低PK1、PK2含量(P<0.01);缓解足趾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茵连痛风颗粒对佐剂关节炎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暗示其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清石颗粒的质量标准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采用TLC法对清石颗粒中厚朴、泽泻、乌药、黄芪、瞿麦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2015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验证实验,对3批样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HPLC法测定清石颗粒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薄层定性鉴别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良好。3批清石颗粒各菌的回收率均在50%~200%范围内,且均未检出大肠埃希菌,而验证组可检出大肠埃希菌。和厚朴酚在0.06~1.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厚朴酚在0.12~2.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实验的RSD值均小于3%;和厚朴酚、厚朴酚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0%和100.22%,RSD值分别为1.73%和1.50%(n=6)。结论该方法所用定性、定量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清石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银连祛风汤对慢性荨麻疹模型小鼠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72只小鼠(雌雄各半)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银连祛风汤低、中、高剂量组[C1组、C2组、C3组,生药18.35,36.70,55.05 g/(kg·d)],阳性药对照组[D组,地氯雷他定0.83 mg/(kg·d)],各12只.第1天和第10...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头孢拉定颗粒剂稳定性,确定生产、储存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方法:确定头孢拉定颗粒剂杂质谱,对原料及制剂进行加热及加热加湿稳定性实验,加热实验温度为65℃,加热加湿实验温度65℃、湿度60%,评估杂质种类及含量的变化;同时利用构效关系理论计算头孢拉定及各有关物质安全性参数。结果:头孢拉定原料及颗粒剂加热、加湿稳定性均较好。头孢拉定颗粒在包装完好的条件下,储存及运输的温度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结论:头孢拉定颗粒剂生产过程中的湿度为其关键控制点,可通过监控制剂中的主要杂质来考察生产工艺的合理性及制剂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