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IP)中间综合征(IMS)是一组在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临床预后方面均与“反跳”及有机磷中毒后多发性神经改变(OPIDP)不同的综合征。IMS是AOIP的重要并发症,为此,正确诊断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于1992年6月~2001年10月抢救AOIP268例,其中对18例IMS的诊断与护理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poisoningAOPP)是急诊科的常见病,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syndrome IMS)又称中间肌无力综合征,以呼吸肌无力、麻痹致呼吸衰竭为主要特征。是AOPP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认识不足或处置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是AOPP重要的迟发死亡因素。IMS如不及时观察。护理措施不到位,将直接影响病人的生命。IMS的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救治,配合良好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科自2006年3月~2009年3月间成功抢救8例IMS病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由于中间综合征发生后,阿托品及胆碱脂酶复能剂对其疗效不佳,及时有效的机械通气对中间综合征(IMS)治疗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正确的护理是维持有效通气的关键。现将我科自2002年~2005年收治的12例IMS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间综合征(IMS)是指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经治疗急性胆碱能危象消失后,迟发性周围性神经病发生之前,出现的以肌无力或麻痹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胸闷、气憋、进行性呼吸困难。及时识别并积极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近年来,由于AOPP所致IMS发生率的上升,对IMS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2000年3月~  相似文献   

5.
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 (IMS)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其护理质量与预后密切相关。我院自1996年至 2 0 0 2年抢救有机磷中毒 36 9例 ,对合并中间综合征 32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作者认为 ,严密观察肌力的改变 ,及时建立人工气道 ,并行机械通气 ,有助于改善 IMS患者的预后 ,是抢救的关键 ,而加强呼吸道护理及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则是救治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基层医院最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中间综合征(IMS)是AOPP引起的一组以肌肉无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由于IMS发生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解救,已成为AOPP死亡的主要原因,故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现将2000年1月-2004年1月间收治的13例患者临床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及病情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分析4例中间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中间综合征发生于急性有机磷中毒24~96h,及时有效发现病情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结论尽早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可预防IMS的发生,使IMS发生率降低,且胃肠功能恢复快,可预防肺部感染,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应将患者送人ICU监护观察。  相似文献   

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由于中间综合征发生后,阿托品及胆碱脂酶复能剂对其疗效不佳,及时有效的机械通气对中间综合征(IMS)治疗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正确的护理是维持有效通气的关键。现将我科自2002年~2005年收治的12例IMS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中间综合征(IMS)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有人提出IMS是呼吸衰竭的新类型,主要表现为肌无力、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因此,探讨IMS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寻求合理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1996年3月~2003年4月,我院收治经消化道AOPP病人210例,其中致IMS29例(13.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加深对中间综合体(IMS)认识,提高IMS治愈率,分析1999年1月至2002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臻中间综合性21例综合救治体会。结果,21例IMS患者,治愈17例,占80.95%;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及心跳骤停各2例,各占9.52%。如能充分认识IMS,则治疗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1.
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IMS)是急性中毒1~4d左右,胆碱脂危象基本消失且意识清晰,出现肌无力为主的临床表现。呼吸肌麻痹是其主要危险,急救治疗的关键是迅速而有效地消除呼吸功能障碍,早期发现IMS并做好抢救护理,防止呼吸衰竭是降低有机磷中毒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90年7月~2002年12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230例,25例出现并发症,除2例因出现“反跳”而死亡,1例死于中间型综合征(IMS)外,其余均治愈。  相似文献   

1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IMS)是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过程中,在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迟发性脑病出现前,约在急性中毒后24—96h突然发生死亡。IMS具有无法预料、无法避免及突发性的特点,且病死率较高。我院近9年来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共有18例出现IMS,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间综合征(IM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我科1996年-2000年6月共收治的IMS患者14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IMS多发生于中毒后24-96h,首发症状多为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曲颈肌和肢体近端肌肌力减退,不伴感觉障碍,常出现呼吸麻痹,危及生命,本组IMS持续时间3-22d,平均12d,死亡2例,结论 急性中毒时,因神经肌肉接头处大量乙酰胆碱蓄积,使突蟹后膜N2-受体很快脱敏,而致神经肌肉传导阻滞;复能剂使用不足也是发生IMS以及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增加阿托品用量无效,需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复能剂及相应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护士对其临床表现有充分认识,应用阿托品后掌握阿托品化指征,但对AOPP并发中间综合征(IMS)认识不足,尤其IMS并发呼吸肌麻痹(RMP),患发病急,病情重,需紧急抢救。故在护理中护士必须细致观察病情,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6.
孙理信 《中原医刊》2005,32(17):56-56
中间综合征(以下简称IMS)是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严重并发症,也是AOPP致死的主要原因。IMS的概念自1987年Senanayake等提出,国内外相继有病例报道。由于阿托品治疗无效,胆碱酯酶复能剂的短期疗效也不明显,患者常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病死率高达30%~60%。我院自2000年4月-2003年8月共收治IMS的患者36例,均符合IMS诊断标准,早期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间综合征(以下简称IMS)是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严重并发症,也是Aopp致死的主要原因。IMS的概念自1987年Senanyakt等提出,国内外相继有病例报道。由于阿托品治疗无效,胆碱酯酶活化剂的短期疗效也不明显,患者常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病死率高达30%~60%。我院自2000年4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IMS的患者36例。均符合IMS诊断标准,早期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岳  王洪桥  牛柳卉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0):1132-1133,F0003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阎综合征(IMS)的诊断治疗。方法对15例IMS的临床表现、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病程等进行分析,并观察药物及呼吸机治疗的疗效和转归。结果IMS的发生率占同期收治的AOPP的13.8%,IMS症状出现在急性中毒后36~118h,15例均出现呼吸困难、抬头困难、屈颈肌力弱及肢体近端肌无力,血清ChE活力低下,当IMS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应使用呼吸机治疗,同时合理使用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经抢救治愈9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IMS发生率及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IMS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中间综合征(IMS)的临床特点、治疗,提高IMS的救治水平。方法:对183例AOPP引起IMS15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愈12例,死亡3例。结论:对IMS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的机械通气是提高IMS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中间综合征(IMS)的诊断与治疗,提高IMS的救治成功率。方法 对182例AOPP引起IMS18例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治愈16例,死亡2例。病死率11.1%。结论 对IMS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进行有效的呼吸支持和对症治疗是提高IMS抢救成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