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角质形成细胞中,反义蛋白激酶C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转导网络以及与核因子NF-κB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通过细胞原位杂交、间接免疫荧光和激酶活性测定方法,研究反义PKCζ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结果:表达反义PKCζ的角质形成细胞中,PI3K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ERK1/2和NF-κB的核内表达水平以及ERK1/2的激酶活性明显降低。结论:表达反义PKCζ可通过下调PI3K和ERK1/2信号通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自从1997年发现蛋白激酶C(PKC)以来,研究证明PKC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生长、分化等功能的调节中起关键的作用,我们以往的研究已证明细胞的增殖与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我们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从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反义PKCξ抑制Colo16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机制,为弄清PKCξ在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调控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角质形成细胞中,反义蛋白激酶Cξ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转导网络以及与核因子NF-kB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通过细胞原位杂交、间接免疫荧光和激酶活性测定方法,研究反义PKCξ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结果:表达反义PKCξ的角质形成细胞中,PI3K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ERK1/2和NF-kB的核内表达水平以及ERK1/2的激酶活性明显降低。结论:表达反义PKCξ可通过下调PI3K和ERK1/2信号通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条件下,用人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接种于人去表皮真皮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方法 胰酶和胶原酶消化处理健康小儿包皮,获得表皮和真皮细胞悬液.分别将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传至第3代,成纤维细胞传至第5代,调整细胞密度为2.5×105/ml.制备人去表皮真皮(含部分基底膜成分),先将成纤维细胞悬液种于6孔板板底,24 h后将人去表皮真皮放入6孔板,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悬液接种于人去表皮真皮表面(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比例为1∶4∶1.实验组用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对照组用含10% FBS的DMEM、K-SFM、M254,3种培养液比例为1∶1∶1的混合培养基培养,人去表皮真皮作为空白对照.液下培养3d后,空气液面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每3天换液1次,2周后取培养的组织工程皮肤分别行HE染色,Melan-A、S-100、HMB45、CKpan、P63、K5、K6、K14、Ki67、Vimentin、Collagen Ⅳ、Laminin免疫组化染色及PAS染色并取正常皮肤做阳性对照.结果 经过14d的气液培养,实验组出现完整的新生表皮结构,CKpan、P63、K5、K6、K14、Ki67、Melan-A、S-100、HMB45、Collagen Ⅳ、Laminin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对照组出现完整的新生表皮结构,可见角质层,CKpan、P63、K5/6、K14、Ki67、Laminin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 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与人去表皮真皮在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条件下,体外可构建组织工程皮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波紫外线辐射对体外培养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MMP-3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绿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酚没食子酸酯(EGCG)对此影响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和真皮成纤维细胞,中波紫外线辐射、不同浓度IL-6刺激及EGCG处理后,ELISA方法测定上清液中Pro-MMP-1和MMP-3蛋白含量,半定量RT-PCR方法测细胞中mRNA含量。结果:UVB30mJ/cm2辐射后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的pro-MMP-1和MMP-3并未增加(P>0.05),真皮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MMP-1和MMP-3mRNA含量和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IL-6(8、16、24pg/mL)可显著增加成纤维细胞产生MMP-1和MMP-3(P<0.05)。EGCG(0.15、0.3mM)能够显著抑制紫外线诱导成纤维细胞产生MMP含量的增加(P<0.05),但IL-6刺激成纤维细胞所产生的MMP-1和MMP-3的增加不受EGCG的影响(P>0.05)。结论:中波紫外线辐射并不能直接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分泌MMP-1和MMP-3增加,但紫外线辐射后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的IL-6可促进成纤维细胞产生MMP。EGCG对IL-6刺激成纤维细胞产生MMP增加没有影响,但它可以显著抑制紫外线辐射直接导致的成纤维细胞产生MMP-1和MMP-3的增加,对防治皮肤光老化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蓝光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与黑素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例3 ~ 12岁健康儿童包皮环切术后的废弃包皮, 分离表真皮后采用选择培养基分离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黑素细胞。根据预实验结果采用0、5、10、20、30、40 J/cm2剂量440 ~ 450 nm蓝光分别照射上述3种细胞, 继续培养0、6、24、48 h, 在各时间点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8(IL-18)、IL-33、神经生长因子(NG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成纤维细胞分泌IL-33、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的浓度;NaOH裂解法检测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率;Western印迹检测黑素细胞酪氨酸酶(TYR)、酪氨酸相关蛋白酶1(TRP-1)及多巴色素异构酶(DCT)的相对表达。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的分析。结果各剂量蓝光照射后不同时间, 角质形成细胞组间(F时间 = 516.20、F剂量 = 421.20、F交互 ...  相似文献   

7.
蛋白酶活化受体2在皮肤的多种细胞均有表达,包括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汗腺、真皮血管内皮细胞和外周神经纤维以及免疫活性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炎症性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中PAR-2的表达显著上升,而在白癜风和基底细胞癌中则表达下凋.蛋白酶活化受体2可被各种内外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激活,活化后引起各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分泌和释放,主要发挥前炎症效应,促进炎症的发生,亦可调节皮肤的自我平衡和肿瘤监视.  相似文献   

8.
皮肤是人体最外层的器官,它保护人体免受外界刺激的影响。皮肤主要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个部分构成,其中表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组成,真皮主要由成纤维细胞组成。腺苷在体内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细胞代谢物,其受体分为A1、A2A、A2B和A3亚型,其中A2A受体在皮肤中大部分细胞上有表达。目前研究表明,A2A受体的激活对皮肤中的细胞有不同的影响作用。本文将对A2A受体在皮肤中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细胞上的功能作用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肥大性瘢痕 (HS)是正常伤口愈合过程改变的结果 ,以胶原过多、增生、细胞转换增加为特征。典型临床表现由局限性慢性炎症导致。研究显示在慢性炎症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白介素 (IL) -1 5存在 ,它是一种T细胞生长因子 ,也是一种T细胞的化学趋化物。IL -1 5在不同的组织、细胞系中均可表达 ,包括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树突状细胞、表皮细胞系、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紫外线照射 ,可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及真皮成纤维细胞的IL -1 5产生 ,说明它可能参与皮肤光敏性疾病和皮肤免疫应答。该研究观察了以下内容 :①IL -1 5表达与T…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P物质诱导皮肤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考察苦参碱对两种皮肤细胞生存性的影响;ELISA方法测定P物质诱导两种皮肤细胞分泌MCP-1的时效关系与量效关系。以P物质刺激HaCaT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共孵育24h,测定苦参碱对MCP-1表达的影响。结果以10-8mol/LP物质刺激HaCaT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24h可以显著增加两种皮肤细胞MCP-1的分泌量,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均可以抑制皮肤细胞MCP-1的分泌。结论苦参碱可能通过抑制趋化因子MCP-1的表达而发挥抗皮肤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11.
银屑病成纤维细胞培育上清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银屑病成纤维细胞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银屑病成纤维细胞、正常人成纤维细胞,无血清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银屑病成纤维细胞、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银屑病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活性高于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组和无血清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结论 银屑病成纤维细胞可能通过释放某些可溶性细胞因子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维持银屑病皮损表皮的过度增殖状态。  相似文献   

12.
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有着重要生物学功能的生长因子 ,它属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 ,由成纤维细胞产生。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可刺激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分化、移行 ,促进上皮细胞的再生、增厚 ,对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可能有一定的启示。本文就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角质形成细胞及银屑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10):758-760
已有大量研究强调了人类角质形成细胞在皮肤色素沉着中所起的作用。例如,角质形成细胞通过释放大量的促色素沉着旁分泌生长因子,如αMSH、内皮素1(ET?1)、干细胞因子(SCF)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紫外线(UV)急性照射诱导的黑素合成(晒黑)。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真皮内成分在皮肤色素沉着调控中的作用不容忽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证实细胞外基质(ECM)可调节黑素细胞的增殖、凋亡抑制和黑素生成活性。有报道证实,真皮成纤维细胞可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对色素沉着起调控作用。另外,对于构成性肤色,研究发现在掌跖,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的Dikkopf?1(DKK?1)对黑素细胞的生长、活性以及对黑素小体转移均有抑制作用,且认为是这两处身体部位颜色较浅的原因。反之,深肤色皮肤内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神经调节蛋白1(NGR?1)的促色素沉着效应提示,该特定信号分子在决定高度色素沉着的皮肤类型中发挥作用。此外,在各种先天性色素沉着过度障碍中,如系统性硬皮病、皮肤纤维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咖啡牛奶斑和泛发性进行性色素异常症,已知真皮黑素生成生长因子数量增加;这些因子包括SC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或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表皮与细胞间质之间紧密的互动也可能在黑素细胞内稳态中发挥作用。最近已证实,层粘连蛋白332可通过调节L酪氨酸摄取来促进黑素生成。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调节环也存在于真皮细胞和表皮细胞之间,并参与色素沉着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皮肤含角质形成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黑素细胞等,机械应力作用可影响细胞形态、增殖、分化、迁移、内分泌等。该作用受机械应力种类、大小及时间长短和效应细胞所处细胞外基质等微环境的影响。机械应力作用影响皮肤伤口愈合、疤痕增生、色素沉着等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反义蛋白激酶Cζ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C(PKC)ζ亚类在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基因转染的方法将PKCζ基因导入角质形成细胞株Colo16中,初步研究了表达反义PKCζ对Colo16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表达反义PKCζ的角质形成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生长速率明显减慢,被阻抑在G1期.结论 反义PKCζ抑制Colo16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黑素细胞在白癜风发病及治疗中是最关键的一环,但表皮、真皮间的沟通联系对皮损及非皮损皮肤的功能均具有重要影响,其中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等非黑素细胞起了重要作用,并影响白癜风的发病。本文从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等角度总结了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对白癜风发病的影响及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光老化指皮肤由于反复光暴露引起的提前老化,其发生机制涉及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细胞表面细胞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活化,活性氧族是激发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介质,其结果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合成增加,从而使真皮纤维结缔组织过度降解和弹性纤维变性,同时真皮胶原的合成亦减少,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炎症浸润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光老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77年发现蛋白激酶C(PKC)以来,研究证明PKC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生长、分化等功能的调节中起关键的作用[1],我们以往的研究已证明细胞的增殖与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2,3]。我们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从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反义PK C灼抑制Colo16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机制,为弄清PK C灼在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调控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PTB654-PKC灼、PcD NA3、Colo16角质形成细胞株分别由日本神户大学Ono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系侯维敏教授及日本北里大学H ikaru教授惠赠。Dulbecco…  相似文献   

19.
光老化指皮肤由于反复光暴露引起的提前老化,其发生机制涉及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细胞表面细胞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活化,活性氧族是激发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介质,其结果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合成增加,从而使真皮纤维结缔组织过度降解和弹性纤维变性,同时真皮胶原的合成亦减少,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炎症浸润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光老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真皮干细胞(dermalstemcells,DSC)是近年在真皮中分离出的一类成体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成纤维细胞、骨细胞、脂肪细胞等。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皮肤组织工程、创伤修复等方面,但有关其在皮肤衰老中的作用还鲜见报道。皮肤衰老主要与真皮成纤维细胞减少、衰老及其生物学特性改变有关,而DSC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表达细胞因子能激活或分化为成纤维细胞,进而刺激胶原、弹力蛋白等分泌和合成,增强细胞外基质,促进消除皱纹和增加皮肤弹性,为抗皮肤衰老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