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社区的卫生服务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 ,人类追求高质量生活品味的意识逐渐得以公认并赋予实施 ,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呈现出全方位、高素质、高质量的趋势。医疗卫生服务也相应地发生了适应性、超前性的改变 ,这是整个社会和广大民众的需求。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文化素质、人均经济收入、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个人生活习性、居住条件等因素的变化 ,人群疾病谱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特别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 ,对健康和病因的定义有了全新的概念。近年来 ,由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明显变化产…  相似文献   

2.
中医医学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化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科近 7年收住院治疗 60岁以上老年人 93例的烧伤原因加以分析 ,认为只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 ,在全科医生的指导下 ,烧伤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1 临床资料1992~ 1998年 ,我科共收治 60岁以上患者 93例 ,最大年龄 83岁。其中男 64人 ,女 2 9人 ,平均 69岁。1 1 每年发病情况 :见表 1。1 2 烧伤时间有明显的季节差异 ,见表 2。1 3 烧伤原因多以生活性烧伤为主 :见表 3。表 1 每年收治烧伤病人情况年份住院总数老年例数 %1 992年 3996 1 51 993年 42 5 7 1 61 994年 440 1 4 …  相似文献   

4.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其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根本态度。医学人文精神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精神资源,新时期要想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巨大作用,需要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必要支撑。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人为本,着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罗乐宣  张英姬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6):1746-1747
全科医学服务是医学模式的重要转变,这不但是服务形式从"被动到主动"、从"坐等到上门",服务内容从"专科到全科",服务对象从"不固定到固定"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和服务理念的转变,这种服务模式的转变也是一种医学服务本身应有特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朱华兴 《当代医学》2012,(29):28-29
医院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已成为现代医学重点工作方向之一,无论在医学的哪个研究领域,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治疗疾病.而医院预防保健与社区卫生服务这两个方面的发展,使医学从以前简单的疾病治疗、科研、预防等方面的医学领域更加扩大化,使医学能够全方位为人类服务.本文中,笔者从医学模式及其转变对医院预防保健工作造成的影响和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突破口,是保证公民人人享有健康权益的重要保障,研究和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伦理学意义,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强预防医学教学研究提高预防意识和能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预防医学是医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以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个体预防和群体预防为主要策略措施的医学科学,是培养具有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四方面能力卫生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卫生工作,响应和落实WHO提出的“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和我国“卫生事业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规划设想”,是中等卫  相似文献   

9.
以社区为导向建立新的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体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探讨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改革,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需求、内容,结合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育现状,针对临床专业医学生的特点,改变传统的非预防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加强医学生,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的预防保健能力,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卫生保健服务能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凯敏  孙艳格  闫岩  李超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9):2369-2373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卫生保健服务能力。方法 将北京市16个区/县以城区及远郊区/县分层,按1∶1的比例抽取样本,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9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其中城区48家,远郊区/县45家。于2016年6—7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妇女保健科室设置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妇女卫生保健服务项目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项目。共发放问卷93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9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72家(77.4%)有专门的妇科医师,其中31家(43.0%)有独立的妇科门诊。北京市城区与远郊区/县有独立妇科门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提供宫颈癌筛查、乳腺癌筛查、计划生育手术、更年期保健、产前检查服务的机构分别有47家(50.5%)、53家(57.0%)、28家(30.1%)、57家(61.3%)、34家(36.6%)。城区和远郊区/县提供计划生育手术、更年期保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和远郊区/县提供宫颈癌筛查、乳腺癌筛查、产前检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开展彩超、超声骨密度检测、电子阴道镜检查、妇科经阴道超声检查、乳腺超声检查、血生化检查、女性激素检查服务的机构分别有80家(86.0%)、45家(48.4%)、15家(16.1%)、37家(39.8%)、74家(79.6%)、86家(92.5%)、23家(24.7%)。城区和远郊区/县提供彩色超声检查、超声骨密度检测、妇科经阴道超声检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和远郊区/县提供电子阴道镜检查、乳腺超声检查、血生化检查、女性激素检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初步具备开展妇女卫生保健的相关人员配置及硬件设施,开展形式多样,但仍需加强妇科专业人员配置和妇科门诊设置。  相似文献   

11.
12.
背景 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我国儿童人口数量逐步增加,儿童健康服务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尚不清晰。目的 了解当前我国部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健康服务能力的现状。方法 2020年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国抽取了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样本中心的全部儿童相关服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样本中心调查表及儿童相关医务人员调查问卷以线上调查的形式,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人员设备设施配置、业务开展情况及儿童健康服务人员知识水平和满意度等。结果 本次调研共包含全国的14个城市的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样本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总数8 009人,儿科医生〔执业范围含儿科学的执业(助理)医师〕191人(2.38%),看儿科的全科医生(通过儿科转岗培训并从事儿科诊疗工作)488人(6.09%),儿保医生320人(4.00%);其中儿科医生154人(80.63%)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112人(58.64%)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看儿科的全科医生293人(65.37%)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355人(79.30%)具有中级及以上职,80.00%以上儿保医生具有执业医师证和培训合格证。共计999人接受满意度和知识水平调查,人员的平均满意度为(61.38±9.11)%,平均知识水平测试正确率(50.40±21.93)%。儿科相关诊疗科室面积平均占比不足1%,超过90%的机构配备了8种儿童常见设备,但仍有超过一半机构的儿童常用的诊疗设备配备不足7种;23种儿童常用药品中仅有10种超过50%的机构进行了配备。2019年度机构平均儿童诊疗人次占2.91%,儿童入院人次占1.48%;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开展率达85%以上;管理数量最多的重点儿童是单纯性肥胖儿童,最少的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儿童。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相关服务人员数量不足,学历及职称较高但理论知识水平不高,人员满意度较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医疗相关类设施设备及药品配备不足;儿童健康服务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为提升社区儿童健康服务能力水平,应加强指导培训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以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增加儿童药品种类及数量的配备、合理配置儿童诊疗设备实施。  相似文献   

13.
加强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习,培养五星级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需要一大批既能够提供医疗服务,又懂得如何进行临床预防的医生.所以医学教育必须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战略[1],对未来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要求不仅要有治疗疾病的临床技能,更要有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预防、保健能力[2].  相似文献   

14.
全科医学是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满足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最理想的形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人才是关键。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因此,为社区培养优秀的卫生技术人才是目前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紧迫任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提高全科医学教学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  相似文献   

15.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新时期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医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符合新时期社区卫生人力资源的供求特点。但社区卫生服务基地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标准地整合现有学校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终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地持续、稳健、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临床医疗,更希望将临床医疗与预防保健结合起来,防病于未然。这就要求医疗卫生机构为人们提供一个新型的卫生服务模式———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为社区居民和家庭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改变、老龄化带来的慢性病增多及疾病谱的改变,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医疗的需要,全科医学体现出了它的优势。在新医改的政策引导下,社区卫生服务将成为卫生保健系统的基础。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虽然都是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但是,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何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合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资源配置及服务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合肥市社区卫生服务(CHS)机构资源配置、服务能力现状及其缺陷。方法选择合肥市115所CHS机构为调查对象,根据问卷设计的调查项目,通过询问及文档资料查阅收集资料,调查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和CHS机构的基本设备配置、服务提供能力与方式以及上下级机构的关系。结果CHS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538人;41%的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全科诊疗工作;53%的卫生技术人员为大专及以上学历,CHS中心与CHS站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分布、学历结构、年龄结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S机构诊疗及实验室检查设备、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设备的配置较好;90%以上的CHS机构能提供常见病及多发病诊治和急救服务;预防及妇幼保健服务未能获得充分的提供。结论卫生技术人员的分布有待进一步完善;CHS中心需重点关注呼吸机、洗胃机、麻醉机及婴儿身高与体重计的配置,CHS站需重点关注B超、心电图机及妇产科检查器械的配置;CHS机构服务提供有待进一步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伦理观、荣辱观、人文教育,以求提高为民服务的素质。方法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的医学伦理系统教育、荣辱观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结论正确认识社区卫生服务的人文属性,努力学习、加强实践,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在提高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信赖方面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临床预防--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内容包括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 ,这些任务应该由社区卫生服务的卫生人力团队来共同完成。该团队应该由全科医生、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等组成。他们一道在社区水平上分工合作 ,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经济和方便的卫生服务。传统上 ,人们认为预防工作都是由预防保健人员提供的 ,临床医生和护士并不承担预防的责任。这种观点是不完全的 ,必须加以纠正。实际上 ,临床医生和护士除了传统的诊断、治疗疾病、护理病人等以外 ,还负担有重要的预防保健任务 ,即临床预防的任务。本文拟就临床预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