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仑磷酸盐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阿仑磷酸盐、阿法骨化醇2组:阿伦磷酸盐组39例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加用阿仑磷酸盐(固邦10mg/d),阿法骨化醇组37例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应用阿法骨化醇(法能0.5μg/d),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骨密度变化。结果阿伦磷酸盐组腰椎骨密度明显增加1.014对比0.894(P〈0.01),阿法骨化醇组腰椎骨密度增加,0.939对比0.886(P〈0.05),阿伦磷酸盐组治疗后腰椎骨密度较阿法骨化醇组增加显著,1.014对比0.939(P〈0.05),2组股骨颈骨密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骨钙素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均增加(P〈0.05),且阿伦磷酸盐组增加显著,6.23对比4.85(P〈0.01)。结论对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即有骨质疏松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应同时应用二磷酸盐制剂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减少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骨质疏松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有32名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用双能X光骨密度仪(HolgieQDR-2000)测定骨密度。结果:双能X光测得的骨密度结果显示,有78.1%(25/32)的受试者骨密度值低于正常值范围,其中有53.1%(17/32)的受试者T〈-2.5,25.O%(8/32)的受试者-1.0〉T〉-2.5。在测试前没有受试者被诊断为骨质疏松,没有受试者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相关性分析发现:女性发生骨密度值降低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5),体重与骨密度值成正相关(P〈0.05),海洛因使用时间与骨密度值成负相关(P〈0.05)。结论: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人群中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该结果提示,应该增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的骨质疏松筛查及治疗,以降低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朱俊  晏莲英  刘翔 《安徽医药》2014,(8):1503-1505
目的了解马鞍山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情况,以探讨和分析该地区人群骨质疏松症(OP)的流行现状和变化规律。方法选取820例自2012年起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并根据其体质量及年龄分别进行分组,根据体质量分为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体质量组。年龄划分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年龄〉70岁者合并为一个年龄段。对所有受试者均采用美国Lunar公司的DPX Bravo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每位受试者腰椎1-4(L1-4)、股骨颈、髋部进行骨密度值(BMD)和T值测量。结果判断:T≤-2.5为骨质疏松,-2.5--1为低骨量,≥-1.0为正常。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及不同体质量受试者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50岁年龄段,男性与女性在L1-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髋骨骨密度的BMD及骨丢失率均无明显差异,但〉50岁各年龄段,女性在L1-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髋骨骨密度的BMD值及骨丢失率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男性,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体质量组和正常体质量组骨密度明显高于低体质量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机体相对体质量的增加,骨密度也随之升高。结论马鞍山地区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龄段骨密度的变化规律不尽相同,〉50岁的女性骨密度及骨丢失率显著,其与低体质量者均为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应进行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了解乳铁蛋白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70只3月龄清洁级SD(spraguedawley)健康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10只与去卵巢模型组(OVX)60只,去卵巢大鼠再随机分为6组:骨质疏松模型组(生理盐水2ml/(只·天)灌胃)、雌激素治疗组(0.1mg/kg·周,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乳铁蛋白治疗组[0.01g/(kg·d),0.1g/(kg·d),1g/(kg·d),2g/(kg·d),灌胃],每亚组10只。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大鼠骨密度的变化,取血检测大鼠的骨钙素(osteocalcin,BGP),B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K)等代谢情况。结果乳铁蛋白剂量依赖性的使骨密度增加,BGP水平升高,β-CTx值下降,1g/(kg·d),2g/(kg·d)乳铁蛋自治疗组大鼠的股骨骨密度,全身骨密度都明显高于骨质疏松模型组(尸〈O.01),骨钙素水平高于模型组(P〈O.01),β-CTx值低于骨质疏松模型组(P〈0.01)。结论乳铁蛋白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减少去卵巢大鼠骨量丢失,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漳州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峰值、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情况,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韩国OsteoSys公司生产的EXA一3000型前臂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器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3796名健康体检者非惯用手前臂远端骨密度进行测定。结果17岁后男性骨密度T值高于女性(P〈0.05)。骨密度T值男性在21~25岁组开始增高,41~45岁组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女性17~20岁组开始增高,在31—35岁组达到峰值后下降,不同性别76~87岁骨密度T值均低于71~75岁组(P〈0.05)。骨质疏松发病率男性在61~65岁组,女性在51~55岁组开始明显增高,女性在〉51岁各年龄组及总体骨质疏松发病率均高于男性(P〈0.05,P〈0.01)。结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骨密度测量可早期评估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而前臂远端骨密度测定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阴道炎发病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平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118-119
目的探讨阴道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炎的总检出率为30。5%,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23123例;细菌性阴道病5648例;滴虫性阴道炎2535例。20~50岁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50岁组(P〈0.05),〈20岁组与20—50岁组比较无差异(P〈0.05)。细菌性阴道病的检出率为5.5%,〈20岁组、20—50岁组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50岁组(P〈0.05),〈20岁组与20~50岁组比较无差异(P〉0.05)。滴虫性阴道炎检出率为2。3%,〉50岁组明显高于〈20岁组、20~50岁组(P〈0.05),〈20岁组与20—50岁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控制阴道炎的发生,要以预防为主,加强卫生知识宣传,不乱用抗生素,洁身自爱,定期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影响。方法62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包括骨质疏松症专题讲座、家庭访视教育、电话询问或咨询。随访观察2年后,观察两组患者骨密度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股骨颈、Ward三角区和大转子骨密度丢失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干预组患者骨折发病风险明显降低(P〈0.05)。结论开展长期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骨量的丢失,降低其骨折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骨钙素水平与老年骨质疏松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3例年龄在60-85岁的患者,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分为2组:非骨质疏松组86例,骨质疏松组97例;根据冠状动脉螺旋CT检查结果分为3组:轻度钙化组(积分〈200)68例;中度钙化组(200≤积分〈300)43例;重度钙化组(积分I〉300)72例。比较各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和钙化程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者测定各组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结果骨质疏松组患者合并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比例分别为56.7%(55/97)、80.4%(78/97)、78.4%(76/97)、71.1%(69/97),高于非骨质疏松组的37.2%(32/86)、54.7%(47/86)、44.2%(38/86)、31.4%(27/86)(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明显低于非骨质疏松组患者[(14.4±3)ng/L比(424±6)ng/L(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任意冠状动脉分支的钙化程度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超过50%狭窄者比例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冠状动脉2支以上病变者占比更高[20.6%(20/97)比3.5%(3/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状动脉血清骨钙素水平分别为(45.6±8.3)、(26.2±4.8)、(15.5±10.2)ng/L,任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骨钙流失与钙质在冠状动脉的沉积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该机制与血清骨钙素水平有关,血清骨钙素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与冠状动脉钙化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其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门诊治疗的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健脾生血颗粒治疗,≤1岁每次2.5g,〉1岁~3岁每次5g,〉3岁~5岁每次7.5g,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冲服;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体质量≤5kg5mL/d,〉5kg~9kg10mL/d,〉9kg10~20mL/d,每天分3次口服。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相关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6个月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两组均取得较好疗效,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BC、Hb、Hct、MCV、MCH、MCHC均明显升高(P〈0.01),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SI、TIBC均明显改善(P〈0.01),但观察组SF、S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IB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复发率(8.7%)低于对照组(23.9%)(P〈0.05)。结论: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红细胞、血清铁水平,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标本兼治”的优势,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对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骨症状的影响。方法254例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同时向患者讲解骨质疏松病因,指导其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给予饮食指导、开展心理疏导、指导用药、强化运动锻炼,同时对绝经期妇女补充雌激素。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两组骨密度及骨症状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腰椎、股骨颈、大转子、Ward区骨密度分别为(0.801±0.113)g/cm^2、(0.754±0.091)g/cm^2、(0.689±0.115)g/cm^2及(0.708±0.064)g/cm^2,均较干预前有所升高(t=12.4、13.5、14.1、15.0,均P<0.05),且腰背疼痛、关节痛、手足抽搐等骨症状消失的比例分别是50.3%、32.9%及41.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4.2、14.1、13.6,均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患者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对预防骨丢失、阻止骨密度降低、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钙维生素D复合物单独应用与联合阿仑膦酸钠在治疗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造成骨量丢失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40例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的患者,分别给予单用钙尔奇D片0.6g/天(A组)及联合阿仑膦酸钠70mg/周(B组)治疗,观察入选时及治疗6个月后临床疼痛症状、常规生化指标和定量cT腰椎骨密度(BMD)值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基线水平的一般特征和治疗后疼痛改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腰椎BMD值有所下降(P〈0.05);B组治疗后腰椎BMD增加(P〈0.01);B纽治疗后腰椎BMD值明显高于A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常规生化指标变化相近(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可引起骨量持续丢失。与单纯服用钙维生素D复合物相比,钙维生素D复合物与二膦酸盐联合能更有效地治疗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甩引起的骨量丢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骨密度(BMD)及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6例T2DM合并OP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服用钙尔奇D,每日1片,治疗组在服用钙尔奇D的同时,加用阿仑膦酸钠(福善美)70mg,每周1次,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腰椎(L1~4)和股骨颈(NECK)BMD与骨形成(骨碱性磷酸酶)和骨吸收(Ⅰ型胶原N端肽/肌酐)指标。结果治疗组腰椎、股骨颈BMD教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N端肽/肌酐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BMD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能提高T2DM合并OP患者的BMD,并能抑制骨吸收指标,单纯补钙治疗并不能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绝经后妇女身高的变化情况与骨密度关系,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246例自然绝经妇女测量身高、体重。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前后位L1~L4;右侧髋部骨密度。结果 随增龄,身高、骨密度(BMD)均下降。身高在50~60岁下降最为明显,60~65岁略缓慢,75~80岁再次明显下降。以绝经年限划分,在5~10年下降最为显著,以后渐趋缓,其中20~25年下降最慢。BMD在L2~4髋部各部位,在50~60岁下降显著,65~70岁缓慢下降期或趋平稳,70岁后均大幅度下降。在绝经后,前10年下降显著,10年后BMD处在相对慢速下降期,在15年后又处于快速下降期。BMD与身高相关性分析,R值0.395~0.265,P=0.000,具显著相关性。依诊断Ⅰ型OP标准,分为BMD达到诊断OP标准组与未达到组,用t检验比较两组的身高,P=0.002,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经后,妇女BMD与身高随增龄而下降,各部位骨丢失速率存在差异,下降的BMD与身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中药复骨方对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骨折模型大鼠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组、模型组及治疗组各16只.基础组仅给予肌内注射生理盐水1 mg/kg,模型组和治疗组予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 mg/kg,1次/d,3次/周,用药8周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模型.第8周末对3组大鼠手术造成单侧股骨闭合性骨折,骨折处采用金属内固定,复制GIOP骨折模型.术后第2天开始治疗组中药复骨方药液灌胃,持续8周.检测大鼠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指标,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大鼠股骨骨密度.结果 骨折术前,模型组大鼠骨密度值为(0.219±0.013)g/cm2,基础组骨密度值为(0.283±0.015)g/cm2,模型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基础组(t=12.8970,P<0.05).实验16周末,治疗组股骨全长骨骨密度为(0.265±0.014)g/cm2,高于模型组(t=9.8403,P<0.05).实验12周末,治疗组大鼠血清Ca为(2.35±0.19) mmol/L、P为(2.47±0.23) mmol/L、ALP为(196.74±25.38) U/L及BGP为(1.33±0.25) μg/L,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复骨方可显著提高GIOP骨折大鼠股骨骨密度,升高GIOP骨折大鼠血清Ca、P、ALP及BGP活性,促进骨形成,有助于GIOP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孕期女性骨密度(BMD),为预防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SAHARA临床超声骨密度仪,对2012年6月至12月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304名不同年龄健康孕期女性进行跟骨BMD超声测量,所得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结果①不同年龄孕期女性BMD降低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年龄孕期女性之间相同年龄组BMD平均值的标准差(Z-Scor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9岁组较3029岁组较3039岁组孕期女性Z-Score值低;2039岁组孕期女性Z-Score值低;2029岁与3029岁与3039岁孕早期女性组相比定量超声指数(QUI)、BMD、超声衰减系数(BUA)、超声传导速度(SOS)、Z-Score值均较低;孕中期及孕晚期不同年龄组女性QUI、BMD、BUA、SOS、Z-Score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孕周及体质量是3039岁孕早期女性组相比定量超声指数(QUI)、BMD、超声衰减系数(BUA)、超声传导速度(SOS)、Z-Score值均较低;孕中期及孕晚期不同年龄组女性QUI、BMD、BUA、SOS、Z-Score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孕周及体质量是3039岁组孕期女性QUI和Z-Score值的影响因素,体质量是BMD和BUA的影响因素。结论关注孕期女性BMD,增强骨强度,对骨骼健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骨代谢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绝经期妇女腰椎BMD值,参照WHO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将109例绝经后妇女分为无骨质疏松(NOP)组,骨量减少组(OPl)组和骨质疏松(OP2)组,测定各组受试者BMD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骨代谢标志物包括血清骨钙素(0C)、Ⅰ型原胶原N端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25羟维生素D(VitD-T)和甲状旁腺素(PTH)的水平.结果 随着OP程度的加重,BMD值逐渐降低,而年龄逐渐增大;然而不同骨量组患者的OC、PINP、β-CTX和PTH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未提示与骨密度存在联系;血清OC、PINP、β-CTX和PTH只反映绝经后妇女骨转换的高低,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诊断无明显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玲  蔡旺 《中国药房》2013,(17):1563-1565
目的:探讨骨生长肽羧基端5肽衍生物H13D联合阿仑膦酸钠(Alen)对去卵巢模型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H13D(10nmol/100g)组、Alen(10μg/100g)组及其联用组,每组8只,皮下注射相应药物,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腰椎骨(L1~L4)和股骨的骨密度(BMD)、血清生化指标[Ca、P、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骨形态学变化。结果:各组大鼠血清中Ca、P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变化。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ALP、BGP水平均升高,仅模型组和联用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ALP、BGP水平均降低,仅H13D组和Alen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密度和骨形态学比较表明,联用组优于假手术组(P<0.05),假手术组优于Alen组(P<0.05),Alen组优于H13D组,H13D组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H13D联合Alen治疗可明显增加去卵巢模型大鼠骨密度,改善骨微结构,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应用小剂量131碘(;I)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联合用药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95例甲亢患者,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应用甲硫咪唑治疗,观察组服用甲硫咪唑同时给予小剂量;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骨代谢指标[血清降钙素(CT)、骨钙素(BGP)、胶原蛋白C末端交联肽(βCTX)]、骨密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2.36±0.35)mU/L优于对照组的(1.30±0.16)m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916, P=0.000<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T(65.50±5.52)μg/L、BGP(3.13±0.53)μg/L、β-CTX(0.33±0.05)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76.62±8.26)、(4.27±0.54)、(0.42±0.06)μ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椎L2-4骨密度水平(1.04±0.11)g/cm2、髋部骨密度(0.89±0.04)g/cm2、桡骨骨密度(0.60±0.04)g/cm2均高于对照组的(0.98±0.12)、(0.85±0.06)、(0.57±0.05)g/cm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541、3.831、3.233, P=0.013、0.000、0.002<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4/48)与对照组的4.26%(2/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7, P=0.414>0.05)。结论甲亢患者临床应用甲巯咪唑联合小剂量;I治疗,甲状腺功能及骨密度可得到显著改善,对于调节骨代谢也具有积极效用,药物安全性理想,建议大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牙周病指数6~7)妇女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8例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入选对象均接受腰椎密度、双侧股骨上端BMD、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测定,并与31例同期就诊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牙周病指数4~5)和27例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结论健康同龄女性(对照组)比较。结果重度牙周病组的腰椎L1~4和左、右股骨Neck的BMD测定值均明显低于牙周病组和对照组,而血清BGP和AKP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后两组(P均<0.05)。结论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存在着明确的身体各部位BMD测定值下降,同时各项骨转换指标明确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接受可吸入性皮质激素治疗-年以上的哮喘患者的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病状况以及哮喘患者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07年8月到2011年7月,接受吸入性皮质激素治疗且治疗时间-年以上的哮喘患者为研究组,未接受吸入性皮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者为对照组,哮喘患者年龄均在18岁以上。骨密度检测采用DEXA检测。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采用WHOT—score评分。骨代谢指标包括血骨钙素以及碱性磷酸酶等,检测方法采用放免法进行。结果:研究对象共143名,其中研究组69例,对照组74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骨钙素水平分别为(3.8±2.4)、(2.7±1.4)μg/L,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57)。两组患者的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为(126±68)、(119±66)IU/L,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37)。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脊柱T—score评分均数分别为-0.72和-0.57(P=0.98);股骨T—score评分均数分别为-0.60和-0.80(P=0.474);髋骨T—score评分均数分别为0.19和0.06(P=0.275)。脊柱、股骨和髋骨T—score评分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而与体重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哮喘患者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是高龄和低体重指数,吸入皮质激素无累积效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吸入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患者没有其他的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