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血必净治疗60例脓毒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2月—2008年3月上海长征医院急救科收治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按照随即原则分为血必净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常规给予抗感染(根据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7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Marshsll评分、胃肠道功能评分、28d病死率,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天抽静脉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肌酐、血总胆红素。结果疗程结束时血必净组白细胞、体温、呼吸、心率、血肌酐、血总胆红素、Marshall评分、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小板较治疗前升高;并且白细胞、体温、体征评分、28d病死率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较对照组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脏器功能,降低病死率,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反应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抗炎作用。方法将120例烧伤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WBC水平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PCT、CRP和WBC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则变化不大,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炎性因子具有拮抗作用,可改善烧伤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老年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集束化治疗,治疗组另外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前、治疗后5、10 d,抽取静脉血检测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两组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后5、10 d,两组c Tn I、CK-MB、PCT、CRP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改善老年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c Tn I、CK-MB、PCT、CRP水平,对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烧伤脓毒症患者胃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2例烧伤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患者按受常规治疗,血必净治疗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测量两组患者治疗72h时胃张力计盐水胃黏膜pH(pHi)。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H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具有保护烧伤脓毒症患者胃肠道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7 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统计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感染相关脏器功能衰竭评估评分(SOFA评分),并监测患者生命指标、凝血指标及炎症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和SOF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生命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各凝血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凝血指标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的炎症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下降的更显著(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有效治疗严重脓毒症,降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命指标、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对于严重脓毒症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XBJ)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医院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重症脓毒症患者48例,将其中仅接受XBJ注射的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时接受XBJ注射和床旁高流量CBP治疗的另外24例作为观察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APACHE II评分,WBC、CRP、PCT、血浆中细胞因子IL-8、Ang-2和MMP-9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24 h、72 h和7 d的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 II评分较治疗前逐渐降低,且治疗结束即第7 d的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WBC、PCT以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治疗后WBC、PCT以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 II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中细胞因子IL-8、Ang-2和MMP-9的水平较治疗前逐渐降低,观察组的细胞因子水平在治疗后也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BJ注射液与床旁高流量CBP联合治疗重症脓毒症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磷酸肌酸钠对严重脓毒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0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15分的脓毒症伴心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血必净组和血必净联合磷酸激酶钠组(联合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血必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静脉滴注,联合组在血必净组基础上给予磷酸激酶钠静脉滴注,均连续治疗7d。3组分别于治疗1、3、7d后检测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 3组患者治疗1d后血浆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d后血必净组、联合组血浆NT-proBNP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联合组优于血必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对抗内毒素、抑制细胞因子和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心肌损伤程度,联合应用磷酸激酶钠直接对损伤的心肌细胞供能取得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崔金玲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52-1553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严重脓毒症并发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成年住院患者100名,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28天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天数。结果血必净治疗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病死率降低,ICU住院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天数缩短,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必净可以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血必净、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脓毒症时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必净、乌司他丁联合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D-二聚体水平及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选择脓毒症患者4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50ml,2次/d;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60万U,静脉滴注,2次/d,连用7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既往健康状况Ⅱ评分及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D-二聚体在试验组明显下降,并且在治疗3、7、10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凝血功能也有改善。结论:血必净与乌司他丁联合应用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恶化的全身炎症反应状态和凝血功能,降低脓毒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组,8只);假手术组(S组,8只);脓毒症组(CLP)(C组,32只)和血必净治疗组(X组,32只),C组和X组分别于CLP后经大鼠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血必净注射液2ml/kg,分别于CLP后3、6、12和24h各处死8只动物,取肺组织,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脓毒症时各时间点肺组织MDA、MPO和血清TNF-α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血必净治疗后则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减轻脓毒症时的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肺组织MDA、MPO和血清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结肠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7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手术、支持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早期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采用双抗体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患者术前1d、术后1d和5d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结果]2组患者术后1d和5d时,外周血CD4^+和CD4^+/CD8^+比值均较手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术后5d时,治疗组外周血CD4^+和CD4^+/CD8^+比值明显回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能较快纠正T细胞辅助/抑制免疫调节网络的紊乱或抑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临床效果。方法 218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血必净组、乌司他丁(UTI)组及血必净+UTI联合治疗组。测定纤支镜肺灌洗液中炎症因子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监测血浆降钙素原(PCT)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评估免疫功能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纤支镜肺灌洗液IL-6、TNF-α及血浆PCT均明显下降(P〈0.05),T细胞亚群水平明显提高(P〈0.05),免疫功能改善。结论血必净联合UTI可更有效改善脓毒血症疗效,与强力抗感染、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5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对老年人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探讨.方法:回顾分析35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4-12 d,除表现为一般肠梗阻的症状体征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33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为8±1d (4-28 d).结论:老年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保守治疗效果较满意,减少手术的创伤及抑制炎症反应对其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7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应用SS分成治疗组(4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应用SS6mg,对照组(31例)除不应用SS外,其他治疗与治疗组一致.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胃肠减压量、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水...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脾转移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脾转移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2003-2008年3例结直肠癌脾转移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3例结直肠癌脾转移患者,1例结肠癌术后行PET/CT检查确诊,其余2例均诊断为脾脓肿,2例行脾切除术,1例行剖腹探查术确诊,术后2 wk死亡1例,其余2例已存活2...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术前安置肠梗阻导管与支架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便捷性与有效性。 方法利用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FMRS、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3月,利用RevMan5.3软件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便捷性和有效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7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共1 136例患者。其中导管组566例,支架组570例。导管组安置时间、安置费用、安置成功率均优于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70,4.66,3.22;P<0.05);支架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道准备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导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5,2.31,2.92;P<0.05)。两组安置前后肠管内径减小差异、安置后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的漏斗图提示无发表偏倚(P=0.075)。 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安置肠梗阻导管较支架在梗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过程中,具有经济、快捷和高成功率优势,但缓解腹痛腹胀较慢、术前肠道准备时间和住院时间更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分析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相关胆碱能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方法:应用2种FOLFIRI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89例,观察和记录胆碱能综合征发生情况,并将其与患者临床资料、其他不良反应和所应用的治疗方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3例(59.6%)患者发生胆碱能综合征,中位发生时间为伊立替康开始滴注后150min(30min-25h),绝大多数在用药后24h内逐渐消退,预防性应用阿托品可以有效预防胆碱能综合征发生;≥60岁老年患者胆碱能综合征明显高发(75.9%vs51.7%,P=0.029),未发现其与性别、ECOG评分等临床特征有关;出现胆碱能综合征患者迟发性腹泻有减少趋势(52.8%vs34.0%,P=0.077),未发现胆碱能综合征与其他不良反应相关;采用高剂量氟尿嘧啶治疗方案患者黏膜炎明显高发(50.0%vs27.5%,P=0.029).结论:伊立替康相关胆碱能综合征高发,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胆碱能综合征对后续可能发生的迟发性腹泻和/或骨髓抑制无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19病毒感染所致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及治疗与转归。方法对人微小病毒B19感染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的19例患者,主要症状有乏力(12例)、黄疸(10例)、脾肿大(10例),伴有发热(10例)、皮疹(6例)及肌肉关节疼痛(6例),有6例伴有如下疾病或并发症:如妊娠(1例)、急性肝功能衰竭(2例)、精神分裂症(1例)、急性骨髓停滞(1例)和肺炎(1例)。以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梅(AST)升高为主,黄疸大多数表现为轻到中度,容易出现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下降,但胆碱脂酶(CHE)下降不明显。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肝功能等各项指标正常后治愈出院。人微小病毒B19可致肝功能受损,导致急性肝炎或急性重型肝炎。结论对临床上非甲~戊型肝炎病人,应注意检查血清抗B19病毒IgM。该病毒感染是一个急性或亚急性过程,呈良性经过,有自愈倾向。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S: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termine predictive factors of mortality in previously healthy individuals suffering from severe sepsis. 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139 patients with severe sepsi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Medicine over a two years period. Data recorded on admission include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blood pressure, core temperature, white blood count, hepatic and renal function tests, coagulation factors, blood gases, serum lactic acid levels, 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SAPS-II) and Glasgow Coma Scale (GCS). RESULTS: On admission, 62 patients were hypotensive, 52 had signs of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72 had renal and 27 hepatic dysfunction. The overall mortality rate was 27.3%. Twenty-nine patients had septic shock on admission with a mortality rate of 62.07%. Hypoxemia, metabolic acidosis and the presence of DIC were more frequent in non-survivors, who also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APS-II on admission and days 3 and 7. Independen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were older age, septic shock, DIC and acute renal failure on admission, as well as SAPS-II at all time points and lactic acid levels on day 7. CONCLUSIONS: Septic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ge, septic shock, renal failure, DIC and metabolic acidosis on admission are at increased risk of mortality. The sustained presence of high SAPS-II and lactacidemia one week after admission are also important risk factors of poor outcom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缓护理在晚期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收集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两年间对晚期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缓护理的326例,于舒缓护理前后进行及时问卷调查或访谈,了解患者生理和生活质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晚期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在接受常规基础上的舒缓护理后,肠梗阻症状及其导致的其他不适症状如睡眠质量差、焦虑、烦躁等症状得到很好改善,更愿意与医护人员主动进行交流,对疾病治疗和生活更有信心,患者与家属情绪更和缓,关系更和谐。 结论舒缓护理的应用有助于缓解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