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李显筑教授从脾论治疑难杂证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显筑教授临床多年,精通中医经典,不仅学有渊源,而且立足创新,临床上博采众长,大胆探索,擅长内科,对妇科、儿科亦深有造诣。李师治学,治法有宗,师古不泥。以从脾论治疑难杂证而独树一帜,临证每收佳效。  相似文献   

4.
导师洪亮是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教授、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眼科临床与教学20余年,在治疗眼科疑难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从脾论治多种眼病。本文就其辨治经验,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万鹏 《四川中医》2011,(11):104-105
基于小儿"脾常不足"、"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和"禀赋不耐"的皮肤病发病因素,结合临床治疗小儿皮肤病的案例,提出了在临证论治小儿皮肤病时,要注重调补脾土、充实形气,切忌苦寒伤阳、祛邪伤正。  相似文献   

6.
张谈  王斌  张迪蛟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1):787-788
家父张迪蛟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数十载,熟谙经典.学验俱丰。他根据先贤论述,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慢性病患者的治疗.要重视补益脾气.通过调理脾胃中焦.使中焦运化有常,清气得升,浊气得降,从而达到上焦肺气得清.下焦肾气得固的效果。临床上强调从脾论治.采用健脾和胃治法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举数例如下。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7.
小儿嗽从脾论治举隅席英贤兰州医学院附属一院(730000)"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以及"脾为生痰之源"的理论,小儿咳嗽和脾的病变密切,从脾论治,临床常获良效,病案举隅如下。1脾失健运,痰湿阻肺王某,女,7岁。患儿因咳嗽时轻...  相似文献   

8.
罗军 《中医药学刊》2003,21(2):308-308
从脾论治慢性肝病三法,即:慢性肝炎,疏肝健脾解毒,肝脾同治;肝硬化,分广气活血,健脾和络;肝硬化腹水,健脾利水清膨。指出,无论是慢性肝久病体虚或本虚标实,均应重视健脾补脾,健脾培土切不可忘。  相似文献   

9.
肾病综合征病因为外感和内伤。外感是指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伤及肾脏,还可通过传变由表入里、由上而下,逐渐波及肾脏。内伤致病因素主要是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累过度等。病机为脾肾两虚,水湿瘀血互结则影响各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以运脾化湿、健脾温阳、调理脾胃升降、疏肝行气之治法,从脾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尿毒症性肠炎从脾论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燕燕 《河南中医》2001,21(6):19-20
尿毒症性肠炎从脾论治举隅@吴燕燕$洛阳市第二中医院!河南洛阳471003肠炎;;尿毒症并发症;;从脾论治  相似文献   

11.
脾为后天之本,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乃人身阳气及阴液之根本。脾之运化赖于肾阳之温煦。肾脏之精,全赖后天之生化;脾胃之健,靠命火之温养,盈亏互伏,消长相关,互为因果。痼疾杂症,从脾肾论治,通过健脾胃,益肾填精,令中气来复,肾精充足,万物兴旺,常能使病变好转,甚至痊愈,兹举例概述如下。 1 脾肾同补防治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代谢性骨病,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较高的老年疾病之一。老年人骨代谢的失调,骨矿物质丢失速明显加快,使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动态平衡破坏,骨骼处于“负平衡”状态。中医认为骨质疏松与…  相似文献   

12.
马云枝  张铭 《江苏中医药》2005,26(10):53-54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错综复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作眩”;李东垣则从脾虚湿痰立论;清代陈修园则把眩晕病机概括为风、火、痰、湿四端。笔者临床30余年来,从脾论治本病颇有体会,  相似文献   

13.
14.
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心衰举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邓铁涛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当代著名中医药学专家,在医、教、研诸方面均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堪称“中医泰斗”。  相似文献   

15.
苏惠华 《广西中医药》1991,14(3):114-115
<正> 笔者治疗肝病,在辨证施治基础上,配合化瘀之法,每获良效,现举数例,以就正于读者。1 急性病毒性肝炎黄某,男,22岁,因乏力纳差7天,身目黄染4天,于1989年5月4日就诊。患者初起发热恶寒,继则纳减,身倦乏力,厌油腻并恶心,其后即见身目黄染,口苦,胸胁腹胀,大便秘结,尿黄如茶。检查:急性病面容,精神萎靡,全身肌肤、巩膜黄染。腹软,肝在右胁下1.5cm,剑突下3.5 cm,质软,轻度触痛,脾未触及。腹部叩诊无移动性浊音。未见肝掌、蜘蛛痣。舌质红,苔  相似文献   

16.
曹德岐 《江苏中医药》2010,42(11):56-57
消渴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临床特征,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基本相合。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常以上、中、下三消辨证论治。近代名医张锡纯曰:"消渴一证,古有上中下之分,其证皆起中焦。"消渴的发生与脾脏关系密切。笔者临证时从脾论治部分糖尿病,颇有效验,兹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7.
崔金海主任医师系第二、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唐山市名老中医.崔师多年来致力于内科临床和科研工作,对于黄疸病的治疗有独特的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应用从脾论治黄疸病的核心理念,灵活施治,常有良效.试将老师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气病有气虚、气陷、气滞、气逆的不同 ,在脾胃病中尤为多见。笔者从气论治脾胃病疗效较好 ,介绍如下。1 嗳 气吴某 ,男 ,5 5岁 ,2 0 0 2年 5月 2日初诊。诉上腹部饱胀伴嗳气 1 0天 ,加重 2天。患者 1 0天前因家庭不和心情郁闷 ,感上腹部饱胀 ,饭后尤甚 ,嗳气。两天前去某医院诊治 ,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予旋覆代赭汤原方 ,服药 1剂后感上腹部饱胀难忍 ,坐卧不安 ,嗳气频频 ,遂停药。刻诊 :胃脘胀痛 ,嗳气不畅 ,频而声高 ,纳减 ,口微渴 ,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辨证为肝胃不和 ,气机上逆。拟疏肝和胃顺气 ,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炒柴胡、…  相似文献   

19.
从肝脾论治抑郁症验案举隅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建军教授是长春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吉林省首席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及科研二十余年,在中医脑病的治疗和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笔者随师诊治众多病人,受益颇深,现将赵师从肝脾论治抑郁症的2例病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谢师幼秉家学,学贯中西,业医40余年精研不辍,临床上大胆创新,知常达变,总结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理论。笔者有幸师从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理论整理归纳,以飨同行。1疏肝健脾解毒化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陈某,男,50岁,2011年11月6日来诊。患者反复胃脘胀痛近5年,伴反酸、烧心,口干口苦,畏寒肢冷,大便不成形。舌质紫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黄腻,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