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及参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主要场所,属于高风险科室。由于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复杂与特殊性,不仅使急诊科护士的生活紧张而无规律,而且在工作中还会受到多种职业危害因素的威胁,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和防护不当,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性损伤。为保障急诊科护士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在此将影响急诊科护士身体健康的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蔺娜  周桂花  周群 《农垦医学》2004,26(3):228-229
急诊护士的职业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服务性质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之中,不仅可能被感染上经体液、血液等途径传播的疾病,而且急诊护士所面临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压力较一般护士群体有更高的紧张体验,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也易导致医疗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笔者就此方面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探讨急诊科护士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社会性职业危害因素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将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点,有利于急诊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从生物因素、化学因素、医院感染性损伤因素、环境因素、电离辐射、运动性损伤、身心危害因素等分析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提出相应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职业危害的发生情况及其诱发因素和防护措施。方法:对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及其发生原因,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结果:针对急诊科护士各种职业危害的诱发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结论:提高急诊科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的限度。  相似文献   

6.
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医务人员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实施防护措施,降低职业危害,不仅为了自身不感染医源性疾病。而且还关系到所接触其他人员的利益。因此,增强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性健康损害,是医务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做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提高急诊科护士健康水平和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急诊科50名护士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为物理、生物、社会心理、化学等因素对急诊科护士造成的职业危害.结果:50名调查者中,大部分护士认为物理及社会心理因素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严重的危害,生物、化学因素有一定的危害,但相对较轻.且大多数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差,对临床职业危害的发生率有很大影响.结论:造成急诊医护人员职业危害的因素有:物理、生物、社会心理、化学和自我防护因素,其中物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最为严重,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急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提高急诊护士的生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调查、分析急诊科护士日常护理工作及环境,总结出急诊科护士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理化因素、生物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结果 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护对策,指出应树立全面的防护管理理念,规范护理行为,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减少职业危害.结论 对各种危害因素,及时地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能够有效地保障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护士造成职业危害的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采取防护措施,对保护护士的职业安全,减少职业危害,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肝胆外科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常见危害因素及其防护对策.方法 从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职业危害因素.结果 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措施,可减少职业危害的损伤.结论 了解职业危险因素,采取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护士的职业伤害,最大限度地保护护士和患者的安全,达到职业安全防护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分析肿瘤科护士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指出具体防护措施,目的通过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自我防护措施,保护护士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陈智燕 《中外医疗》2010,29(20):190-190
手术室是一个高科技,高风险,快节奏的特殊科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尖端复杂的手术都离不开护士的配合。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设备在临床广泛应用,艾滋病例增多,也增加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使他们的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充分了解手术室的职业危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王玲玲  郝彩琴  谭变霞 《吉林医学》2010,(33):6120-612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的健康危害因素,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职业防护意识以减少对手术室护士的伤害。方法:从化学、物理、生物和意外损伤等方面对职业危害进行论述,以引起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重视。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对职业危害严重性的认识及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将职业危害降至最低限度。结论:手术室医护人员是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甚至避免职业危害的。  相似文献   

14.
探讨目前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医院手术室护士是一种与各种手术患者及各类病原微生物零距离接触的特殊工作群体,另外还存在着血源性疾病的危害,各种化学消毒剂及医疗仪器的应用给工作环境造成的污染,工作紧张、劳动强度大导致身心疲惫等多种潜在职业危害因素,从而严重地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手术室护士应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及掌握防护措施,尽可能地把职业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总结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存在职业危害的因素,以及采用的一系列防护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完善各种防护措施,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如果不注意自身防护,极易造成自身损伤,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这就要求对手术室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需加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手术室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医院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对策。方法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特点,将生物、物理化学、生理、心理等方面因素对手术室护士造成的身心健康损害进行研究。结果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可归纳为生物因素、物理化学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结论加强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教育和培训,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并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具,使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分析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及危害,笔者认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建立全面防护措施,施行标准化管理,严格执行清毒隔离措施等,可减少职业暴露损伤及危害,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面临的几种职业危害以及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方法:通过对护理工作中护士面临的4种职业危害的阐述,分析了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正确地了解血源性职业危害的传播途径,感染危险和化学污染造成的损害,压力对护士造成的心理负担,以及血源性感染的防护,化学污染、心理压力的自我防护。必须在临床工作中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加强自身防护,减少护士的职业性感染。结论: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最有效的措施是提高风险意识,在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能够有效保证护士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临床医学的迅猛发展,手术将成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手术室是诊治和抢救外科病人的重要场所,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手术室护士必须面对一些职业危害,如高体力、快节奏、长时间站立、高思想负荷、高心理压力、生活不规律、病人血液体液的污染以及所处环境等等。现就手术室护士健康危害问题作初步探讨,以督促有关人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新的医疗设备、高新技术、化学物质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手术工作量加重,工作节奏快,加重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常见的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等。由于这些有害因素的存在,使长期在此环境中工作的护士身心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充分了解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对维护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病人,提高护理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