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答:大量输血(massive transfusion)指24h内给成人输注超过20U红细胞;或输注血液制品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1.5倍;或1h内输注血液制品>50%自身血容量;或输血速度﹥1.5ml/(kg·min)。对于严重创伤合并大出血的患者,需要紧急启动大量输血方案(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常用方案包括:(1)方案一: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FFP)、血小板考虑按6∶4∶1输注,即相当于我国12U红细胞∶800ml FFP∶1U血小板。(2)方案二:红细胞、FFP、血小板考虑按1∶1∶1输注,即相当于我国1U红细胞∶100ml FFP∶1U血小板,三者均是从200ml全血分离。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2.
输血是创伤救治中的重要措施,许多学者建议制定大量输血治疗方案(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来指导输血及相关的治疗。本文主要讨论实施MTP的目的,能够减少血液制品输注量、提高输注效率、早期纠正创伤性凝血病和减少输血并发症等等。关于MTP的启动和终止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由各医疗单位自行制定。启动MTP还依靠主观的经验判断,也有学者提出客观的评分法,但有待进一步验证。MTP是以标准流程的形式指导大出血和创伤性凝血病的治疗,涉及浓缩红细胞(RBC)、新鲜冰冻血浆(FFP)、血小板和冷沉淀输注以及重组Ⅶ因子(rFⅦa)的使用时机、剂量和目标等等,需要创伤外科、急诊科、血库、检验科和麻醉科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已有的大量实践证实,实施MTP可以减少血制品使用总量,提高输注效率;减轻创伤性凝血病的严重程度;降低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可能减少输血相关的并发症。MTP的实施中也存在诊疗标准不一致、血液成份的最佳输注比例不明确、对早期死亡的大出血患者的作用不确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3.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创伤将成为引起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在创伤患者中,早期死亡患者中绝大部分与创伤部位出血以及获得性凝血病即创伤诱导出血(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TIC)有关[2].大量输血协议[3](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s,MTP)是指24 h内输血量≥患者循环血容量或输注的浓缩红细胞(packed red blood cell,PRBC)>10 U,或指在1h内输入的PRBC >4 U.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紧急大量输血程序(MTP)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本院制定的紧急大量输血程序,对有完整大量输血记录的7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死亡率、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动态监测大量输血程序前、MTP后1h、24h和7d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计数(PLT);统计MTP前后血液制品的使用情况。结果死亡9例,死亡率11.8%,死亡原因主要为无法控制的出血;21例(27.6%)患者MTP前PT和APTT均大于正常的1.5倍,凝血功能指标PT和APTT以及血常规指标Hb和PLT的变化与MTP前和MTP后1h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MTP后1h和24h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TP后7d和MTP后24h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MTP终止后,46例(86.7%)患者继续输注血制品,平均输注浓缩红细胞(PRBC)3.6U,新鲜冰冻血浆(FFP)5.5U。结论紧急大量输血程序能够早期改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减少术后患者的输血量,提高创伤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宋海燕  孟祥红  郭丰洁  丁修冬  张琳  董丽 《武警医学》2010,21(12):1074-1075
近年来,新一代血液制品去白细胞血液制品在临床的应用已日趋广泛,因其能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HIJA同种免疫、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同时还可携带巨细胞病毒(CMV),人类嗜T淋巴细胞1型(HTJJV-1),疱疹型病毒(HTV)等输血相关性传染病而倍受人们关注,加上仍存在大量滥用的情况,甚至大于60%的新鲜冷冻血浆(FFP)使用都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解答:(1)持续脉搏加快、血压下降,或虽经补充血容量血压仍不稳定;(2)胸腔闭式引流量每小时超过200ml,持续3小时;(3)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进行性降低,引流胸腔积血的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计数与周围血相接近,且迅速凝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汶川大地震中被埋100h以上伤员的用血情况,为以后类似病情提供输血治疗的经验。方法:选择5例被埋100h以上地震挤压综合征伤员,对其输注血液成分的输注量、输注次数及红细胞无效输注率与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输血量较少,输血次数少,红细胞无效输注率低,渗血及时控制,预后良好;输血量大,红细胞无效输注率高,出血渗血严重,预后差。结论:控制输血的关键是去除引起出血的病因,准确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可避免因大量输血导致机体凝血功能紊乱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输血量、输血次数及红细胞无效输注率与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解答:大量失血是指24h内丢失一个自身血容量;或3h内丢失50%自身血容量;或成人出血速度达到150ml/min;或出血速度达到1.5ml/(kg· min)超过20min。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创伤患者大量输血的麻醉管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2007年收治的33例术中输注RBC≥20U的患者的麻醉管理策略。结果:33例术前1SS评分(34.4±16.1),SOFA评分(13.0±3.1),S1(2.29±0.55),术中采取“目标靶向治疗”策略,采用输血加温、加压装置平均输注RBC(37±15)U,血浆(18±6)U,术毕Hot(24±5)%,体温(34.5±1.2)℃,PLT(42+28)×10^12/L。术中5例死亡,余28例带管回ICU(术后11例死亡,17例存活)。结论:积极大量的液体复苏以及体温、凝血功能的维护是创伤患者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35例输血反应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常见输血反应。方法:对我院2004-01~2008-12的30110人次接受对成份输血率和输血反应率的关系进行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0110人次输血中,输血反应99次,输血反应率为0.32%,输注白细胞反应率(2.41%)最高,全血(1.40%)次之,血浆、血小板(0.54%)偏低,洗涤红细胞(0.00%)最低。结论:为了避免由输血所引发的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输血中应严格遵守管理规程和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掌握输血原则和指征,做到科学合理用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入院24h内输注红细胞≥30U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创伤后24h内输注红细胞≥30U患者的有关资料,根据预后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h内各项生理学指标、实验室检查以及输血情况的差异。结果 与死亡组比较,生存组患者ISS≥30、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10的比例较低(P〈0.05),代谢性酸中毒、低温的程度较轻(P〈0.05),且持续时间更短,但两组患者在输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除伤情外,低温(≤35℃)、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pH≤7.15、动脉血乳酸(Lac)≥10mmol/L、碱缺失(BD)≥12mmol/L]均提示患者预后较差,因此早期积极的液体复苏和复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原因,以提高血小板输注率。方法分析血液病患者胛R的临床特征,比较输注单采血小板+少白细胞红细胞(少白组)、单采血小板+悬浮红细胞(悬浮组)、单采血小板(单采组)患者的血小板输注疗效。结果93例血液病患者盯R率平均为25.0%。少白组、悬浮组、单采组的胛R率分别为21.2%、32.7%、26.7%(X2=5.66),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但少白组有低于其他两组的趋势。结论影响血液病患者PRT原因虽然有非免疫性因素,而减少输入白细胞数量可提高血小板输注。  相似文献   

13.
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以上,同时伴有周围循环障碍,血压下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量不足,组织含氧量减少。因此改善微循环,治疗出血性休克,首选快速输注红细胞悬液补充血容量。在应用生理盐水,林格氏液,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均应选输血治疗,红细胞悬液在抢救过程中优于全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及冷沉淀输注对创伤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西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31例行大量输血治疗的创伤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大量输血早期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和(或)冷沉淀预防性输注。将仅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设为血小板组;将仅输注冷沉淀的患者设为冷沉淀组;将联合输注血小板与冷沉淀者设为联合组。观察不同输注方法对3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等的影响。结果联合组患者输注后PT、APTT、TT较输注前明显缩短(P0.05),FIB、PLT较输注前明显增加(P0.05);联合组与血小板组比较,PT、APTT、TT明显缩短,FIB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冷沉淀组比较,PT、APTT、TT明显缩短,PLT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住院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联合组生存率高于血小板组和冷沉淀组,但无统计学意义(χ2=1.09,P0.05和χ2=0.64,P0.05);3组入院后24h红细胞输注量无统计学差异;联合组血小板输注量少于血小板组(t=6.30,P0.05),冷沉淀输注量少于冷沉淀组(t=7.17,P0.05)。结论创伤大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早期联合输注血小板与冷沉淀可明显提高患者凝血物质的含量,缩短凝血时间,比单独输注血小板或冷沉淀更有利于避免凝血功能紊乱,具有更显著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5.
病人,男,67岁。因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住院治疗。体检:心、肺等正常,皮肤无出血点;无献血史,曾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LP-RBC)2U,配血试验未见异常。患者治疗采用VOD方案,并给予α-干扰素等药物,因配血过程是主、次试验管出现阳性凝集而未能输注LP-RBC。  相似文献   

16.
开展成分输血的依据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什么补什么”已成为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成分输血的基本含义。大量临床实践证实,80%以上的患者并不需要输注全血,而只需要输注血液中的一种或两种成分,这是国家提倡成分输血的实践依据。那么从理论上说,成分输血又有什么科学依据呢?弄清楚血液保存的基本原理及血液成分离体后的变化规律,这个问题也就不言自明了。科学实验证实,各种血液成分的保存温度是不相同的:红细胞一般为4±2℃,白细胞和血小板为22±2℃,新鲜冰冻血浆为-30℃以下。为了使各种血液成分的保存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必须将各种血液成分分…  相似文献   

17.
周清  王春  朱坚 《武警医学》2021,32(4):347-348
临床输血对于挽救失血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临床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不管是内科还是外科失血患者,往往都需要借助输血来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补充血容量.但是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1] ,可能产生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通常是指患者在输注异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产生的不能用原发疾病所解释的新的临床症状或体征[2].输血不良反...  相似文献   

18.
预存式自体输血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运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存式自体输血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6年9月~2008年6月,对35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进行预存自体输血。采血前、采血后第4天以及术后第3天检测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结果预存自体血量(411.43±136.71)ml,所有患者均依靠回输预存自体血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无1例需异体输血,未发生与预存自体输血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预存式自体输血简便、经济、安全、有效,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可依靠预存白体输血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9.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输血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最主要途径,但也可通过非输血途径感染[1,2]。我们以输血感染的丙型肝炎作为对照,对非输血感染的丙型肝炎临床特征,进行如下分析。1对象和方法1.l对象非输血组:非输血途径感染共22例,男19例,女3例;年龄24~62岁,平均47.4岁。输血组。输血途径感染共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9~71岁,平均49.6岁,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2观察指标(l)临床表现;(2)肝功能: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SB)、丙氨酸转氨酶(AL…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行临床前B→O血型改造的实验动物研究,观察α—半乳糖苷酶对长臂猿B抗原的酶解效果及α—半乳糖苷酶酶解后的红细胞进行异种血型动物输血的安全性。方法:用100U/ml基因重组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体外处理B型长臂猿红细胞,使其转变为O型,再回输给B、A、AB型长臂猿。结果与结论:α—半乳糖苷酶可以清除B型长臂猿红细胞表面B抗原,而不影响红细胞结构、功能及其在受体猿体内存活;α—半乳糖苷酶酶解的B型红细胞输给B、A和AB型血的长臂猿,未发生输血反应;受血猿的血液及尿液常规指标与输血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