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对新生儿破伤风尚无特效疗法,死亡率仍然较高。笔者根据国外有关资料并经临床验证,认为以下药物在治疗新生儿破伤风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一、甲硝唑本药具有广谱抗厌氧菌作用,治疗厌氧菌感染的良效早已受到广泛重视,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将本药列为抗感染的基本药物。其作用机理目前尚末完全弄清,多数学者认为与硝基还原的中间活性物有关。本药进入细胞后,在其特有的低氧还原势能和酶的作用下被还原为中间活性产物。本药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当其渗入细菌细胞后,作用于脱氧核糖核酸,使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破伤风的治疗,以往多半使用西医疗法,但在临床应用中,其实际的疗效,尚不能合乎理想,据国内文献报道、死亡率尚在18—54.9%之间。我院外科在响应党的号召,西医学习中医,采用边学边用中西结合,应用以临床,并参阅国内文献见我国古代祖先,对破伤风早已有完整的认识和记载,如张仲景云:“病者身热足寒,劲项强直,恶寒进头热面赤,独头支摇卒噤背反强者,痉病也”。虞博医学正传云:“因事击破皮肉往往视为寻常殊不知风邪乘而虚袭之淅而变为恶候”。巢氏病源云:“风邪伤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俛仰,似角弓者,由邪入诸阳  相似文献   

3.
吐泻症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其主要原因为内伤生冷瓜果之停积,外受风寒暑湿之侵袭,以致清浊相干,乱于肠胃,发为吐泻。临床辩证大体可分寒、热两种类型。轻者正气未伤,邪未深入;重者邪已深入,正气大伤。无论寒证和热证,都有吐泻并作。其重者都可出现脉伏、音哑、舌苔浊腻、扬手掷足、烦躁喜饮、目眶下陷、四肢厥冷、筋肌抽转、汗出如雨等证候。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对破伤风之病因、症状及治疗早有详尽记载。汉艺文志有“金创瘲瘈方”;伤寒论载有“痙溼睗篇”;金匮要略痙溼睗篇复有刚痙柔痙之分;巢氏病源有金疮中风痙候,腕折中风痙候,小儿中风痙候,妇人产后中风痙侯,证皆相似;千金方载:太阳中风,重感于寒湿,则变痙也,痙者口噤不开,背偃而直,如发癎状,摇头马鸣,腰反折,须臾十发,气息如绝,汗出如油,时有脱易,得之者新产妇人及金疮血脉虚竭,小儿脐风,大人凉溼,得痙风者皆死。至宋代太平圣惠方则以破伤风命名,于其廿一卷治破伤风诸方云:“夫刀箭所伤,针疮灸烙,痿折筋骨,痛肿疮痍,或新有所伤或久患疮口未合,不能畏慎,触冒风寒,毒气风邪从外所中,始则伤于血脉,又则攻于脏腑,致身体  相似文献   

5.
甲硝唑治疗破伤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甲硝唑治疗31例破伤风并与28例青霉素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2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型等)相类似。结果:治愈率治疗组97%(30/31)。对照组89%(25/28)(p>0.05);死亡率治疗组3%(1/31),对照组11%(3/28)(p>0.05)。提示甲硝唑是治疗破伤风的有效和有希望的药物。本文就其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等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破伤风在我省某些地区仍然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的特殊感染性疾病之一。现将我科1973—1979年6月收治的208例初步分析,并对1979年以来采用速尿佐治的11例使病死率显著下降的体会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用破伤风抗毒素(TAT)脐部封闭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新生儿破伤风随机分配,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破伤风抗毒素脐部封闭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率60%,治疗组治愈率88%,两组疗效对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经临床观察,其两组病例对比可证实TAT脐部封闭治疗新生儿破伤风能及时控制痉挛,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作者采用丁胺卡那霉素(AMK)治疗慢性复杂性尿道感染症25例。即男20例,女5例。年龄在26~83岁。疾患有慢性膀胱炎14例,慢性肾盂肾炎8例,慢性肾盂膀胱炎3例。给药方法是1日400mg,分早、晚肌注两次,每次200mg,给药五天。综合临床结果:显效3例(12%),有效14例(56%),无效8例(32%)。显效及有  相似文献   

9.
妇科病一、经血前期: 平时带下频多,经血提前即至,属于血分瘀热,小腹或胀或痛,或乳房胀痛,经血量多(少),稠粘,色鲜红,脉象弦滑,宜用散瘀清热法,丹栀逍遥汤主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肺隔离症的诊断、治疗体会。方法对手术治疗的16例肺隔离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肺隔离症极易误诊,常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好发部位为肺下叶基底段,以左侧居多。手术治疗时需仔细处理异常血管。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1982年~1994年共收治112例破伤风,现就其治疗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2例中男性82人;女性30人;新生儿22人;学龄前4人;小学生5人;老年人10人;青壮年71人。  相似文献   

13.
成人重症破伤风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久清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3):1988-1988
目的:探讨成人重症破伤风的有效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39例成人重症破伤风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全部病例予常规伤口清创,静脉点滴破伤风抗毒素、青霉素及甲硝唑、安定,结合鲁米那肌注、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同时加强抗感染、支持疗法、护理。结果:治愈30例,治愈率76.9%,好转自动出院7例,占17.9%,死亡2例,占5.2%,住院时间20~60天。平均28天。结论:强调综合治疗、护理,尽早控制并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破伤风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陈阳 《贵州医药》1999,23(5):399-399
新生儿破伤风是因破伤风杆菌污染脐带伤口并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以肌张力增高、抽搐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我院1973-1997年共收治15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52例,均为旧法接生,男法一41。以春冬两季多见。发病最早为生后3天,最晚为生后13天。临床表现为哭闹不安、哭声低弱、苦笑面容、牙关紧闭、吮乳困难。抽搐,严重时表现颈强直及角弓反张,脐部有分泌物。豆.2治疗方法:避声避光、持续上氧,复方冬眠灵与鲁米那销或安定交替肌注镇静。TATI-4万单位用静滴中和毒素。青霉素静滴或青霉素静滴加链毒素肌注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15.
前言破伤风是一种創伤后较严重的并发病,在外科領域中得占一定的重要位置。以往的文献記载虽然破伤风抗毒血清发明后死亡率逐渐减低,但治疗结果仍是不够满意的;一般死亡率仍在40—50%左右。文献报告都需大量的破伤风抗毒血清,虽不能有消灭破伤风杆菌的作用,但用它来中和体内已經蓄积和新产  相似文献   

16.
破伤风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外科1959—1978年收治成年人破伤风226例,计男162例,女64例。临床治疗逐渐有所体会,仅就有关的几个问题加以讨论。一、抗毒血清的用量:较早的文献多主张早期投与大剂量,可达几十万单位,但对降低病死率并未提供满意结果。一般公认:破伤风杆菌外毒素一旦与神经系统亲合即难再分离,故治疗使用的抗毒血清仅能中和尚未与神经系统亲合的毒素,及病灶中破伤风  相似文献   

17.
血液辐射治疗破伤风155医院(河南开封475003)范自然朱加风1993~1994年,我院共收治破伤风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71岁,平均34.9岁,以青壮年居多。全部在农村居住,其中农民24例,学生4例,退休工人2例。均有外伤、拔牙、...  相似文献   

18.
唐山丰南地震后,我院收治伤病员工作中,有9例破伤风,两例入院当天死亡,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例。病员均为地震砸伤,体质虚弱,伤口深,出血多。均有不同程度感染,有的死腔中有脓,坏死组织较多。病人表现牙关紧闭,面部阵发性抽搐频繁1例。牙关紧闭,躯干部频出现阵发性抽搐,角弓反  相似文献   

19.
根据针灸八会法,脉会太渊的理论,我们治愈了一例左锁骨下动脉栓塞形成的“左手无脉症”。患者:杨××。男性。22岁。籍贯:武定。职业:操作员。患者于1958年11月10日来院诊治,从外表看去没有什么病症,可是病者自诉:左手痠没有力已二年,左手较右手温度低,肩胁手臂不大出汗,到1957年11月发现左手摸不到脉搏,肌肉轻度萎缩。经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实验(1956),受染了致死量破伤风毒素的家兔,颈动脉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者,存活率较静脉注射时大为改善。(1960)证明,颈动脉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时,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而在脑髓内大量出现,其他途径注射、则无此情况。著者探用破伤风抗毒素血清颈动脉内注射,治疗破伤风22例。其中大部份为潜伏期短和病情严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