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上皮组织在缺乏维生素甲时不能进行正常的细胞分化和生长,有些可能发生癌前病变——鳞状化生。如气管上皮的器官培养物,当缺乏维生素甲时失去正常的柱状纤毛上皮和粘液细胞,但加入维生素甲后就使角化的现象逆转,而鳞状细胞又变为柱状纤毛上皮和粘液细胞。前列腺器官培养物在化学致癌物引起的损害形成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甲类化合物(retinoids)是一大类天然或合成的具有维生素甲结构或活性的化合物。维生素甲在体内由视黄醇氧化变成视黄醛,再经氧化变成维生素甲酸。它们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对脊椎动物的生长发育、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视黄醇与生殖功...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甲类化合物的抗癌及防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Chu(1965)及 Saffiotti(1967)分别报告维生素甲类化合物可阻断多环烃引起前胃癌、宫颈癌,以及苯并芘诱发的肺癌以来,这类化合物在肿瘤防治上的潜力已引起广泛注意。一、维生素甲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远在1929年Euler等及Moore同时报告胡萝卜素是维生素甲的重要来源,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其化学结构如下。1931年Karrer等证明维生素甲,(视黄醇)的化学结构如下。可见,β-葫萝卜素由两分子维生素甲组成。  相似文献   

4.
自Chu(1965)及Saffiotti(1967)分别报告维生素甲类化合物可阻断多环烃引起前胃癌、宫颈癌,以及苯并芘诱发的肺癌以来,这类化合物在肿瘤防治上的潜力已引起广泛注意。一、维生素甲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远在1929年Euler等及Moore同时报告胡萝卜素是维生素甲的重要来源,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其化学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5.
维甲类化合物的癌分化诱导及化学预防作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小庆  韩锐 《肿瘤》1997,17(1):54-57
维甲类化合物的癌分化诱导及化学预防作用研究新进展何小庆韩锐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药理一室(北京100050)维生素甲类化合物(retinoids)是包括维甲酸、视黄醇(维生素甲或A)在内的一大类天然及合成的具有维生素甲类...  相似文献   

6.
癌的化学预防是指用化学药物预防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从而达到预防肿瘤的目的,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有效的癌化学预防药更具有实际意义。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NCI)从上千种候选化合物中已选出近百种化合物进行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如天然产物中的多酚类、黄酮与类黄酮,芳香异硫氰酸酯类、萜类、β-胡萝卜素、有机硫化合物等;食物中的微量成份,如维生素甲类、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索B_2、叶酸、钙、硒、钼等;其他天然产物:共轭二烯亚油酸、姜黄素、甘草次酸、多胺、牛磺酸、纤维素等也在研究中。近年来,随着肿瘤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和对肿瘤发生机理的进一步探讨,特别是发现了不少食物来源的化合物和食物微量成份可影响肿瘤的发生与  相似文献   

7.
实验表明,维生素甲可减少小鼠的诱发性大肠癌,但其毒性较大而使用受限。国内徐世平等通过改变维甲酸的末端基团,合成了一系列维甲酸的酰胺和酯,其中N-(4-乙氧羰基苯基)维生素甲酰胺[N-(4-Etho-xycarbophenyl)Retinamide](简称维胺酯或RI)毒性较低,对化学诱发小鼠前胃上皮增生与癌变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研究了RI对DMH诱发小鼠大肠癌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原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蛙皮素与肿瘤增殖关系密切,在多种人胰腺癌细胞系及其移植瘤中均发现其高表达,但在人胰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仍存在争议,因此人们对其表达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并探讨了蛙皮素及其受体拮抗剂与胰腺癌治疗间的关系。多种放射性标记的蛙皮素类似物的出现也使得在蛙皮素受体阳性的胰腺癌中的放射性显像及靶向治疗成为可能。现就蛙皮素及其同类物与胰腺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甲类化合物(retinoids,简称维甲类)作为预防和治疗肿瘤的药物日益受到重视。实验表明维甲类能阻断癌遗传表型的表达,可抑制许多动物和人的恶性细胞类型的生长,且能诱导细胞分化。其作用机理虽未完全明瞭,但新近认为蛋白激酶C级联系  相似文献   

10.
自70年代以来对维生素甲及其衍生物(简称维甲类)的研究,特别是在抗癌领域中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人们不再局限在维甲类具有促进生长,维持上皮组织正常机能,参与视紫红质合成的一般概念上,而是从分子水平上来充分认识其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动物实验表明,维甲类对化学致癌诱发的膀胱癌、支气管上皮癌、  相似文献   

11.
迄今已研究过的300多种亚硝基化舍物中,〉90%对动物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性和具有明显的亲器官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很多学者的深入研究。从其理化性质、食物中的来源、致癌作用和预防措施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论述。N-亚硝基化合物分为N-亚硝胺和N-亚硝酰胺两大类,后者化学性质较活泼。食物中N-亚硝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鱼、肉制品、乳制品、蔬菜水果和发酵食品,人体也能合成一定量的N-亚硝基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没有直接致癌作用,主要是其化学性质活泼易生成烷基偶氮羟基化合物和氨氮化合物而呈现致癌活性。其致癌机制研究显示,亚硝胺可引起食管上皮细胞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生改变,大大促进癌变。DNA碱稀释过滤法证明,N-亚硝基化舍物含氮杂环化借诱发DNA互补碱对之间的交联而启动细胞的癌变。目前尚缺少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类直接致癌的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与人类紧密相关的肿瘤主要是食管癌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预防N-亚硝基化舍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减少亚硝胺及其前体物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摄入和阻断亚硝胺在体内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锰的致突变、致癌、致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不仅是机体中重要酶的组成部分,也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但长期接触过量锰及其化合物会对机体造成损害。锰及其化合物除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以外 ,近来还出现了许多锰的新的化合物 ,例如 :杀虫剂MANEB、汽油防爆剂MMT、核磁断层扫描中的对照剂MnDPDP ,因而人们对锰的毒性也日益关注  相似文献   

13.
近十几年,学者们做了大量工作,试图应用维甲类来抑制各种器官的癌前变化和癌变过程。现将有关研究资料简要综述于下。一、气管和肺使用维生素甲抑制肺癌形成的动物实验开展比较早。Saffiotti用金黄地鼠作实验,由气管注入3毫克苯并芘和3毫克三氧化二铁,共10次。一组不继续处理。结果:34%产生鳞状上皮化生,21%发生鳞癌;另一组在用苯并芘处理后一周开始,每周接受二次维生素甲(5毫克溶于0.1毫升玉米油)胃管注入,结果:鳞状上皮化生出现率为4%,鳞癌只一例,占2%。该作者认为维生素甲能抑制呼吸道粘膜柱状上皮的鳞状化生和鳞癌的形成。之后,Grocker等培养哺乳期的地鼠气  相似文献   

14.
硒及其化合物在调控肿瘤干细胞进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Se)是一种在人体正常和肿瘤细胞的氧化还原反应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和具有稳态调控因子作用的必需微量元素。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表明,Se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Se可能有助于阻滞肿瘤细胞分化的细胞系统的稳定,而Se化合物在肿瘤进程中的作用仍然具有争议。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理论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肿瘤诊治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虽然目前针对肿瘤的治疗方法是基于杀死大多数肿瘤细胞,但靶向CSC的治疗在提高治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研究已证实,Se及其化合物在参与调控CSC的生物学行为中涉及许多信号转导通路,这也促使与CSC氧化还原和代谢调控的内在途径相关的高效、特异性强的Se及其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本文将对Se及其化合物调控CSC的氧化还原依赖的信号通路及自我更新、分化和迁移特性的主要基因调节位点进行总结,以提高肿瘤防治研究人员对于Se及其化合物对CSC作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曾耀莹  吴建春  骆莹滨 《中国肿瘤》2021,30(11):867-874
摘 要:铁死亡是一种不同于凋亡、坏死、自噬的新细胞死亡方式。铁死亡的结果是有毒脂质过氧化物损伤细胞导致细胞死亡,该过程依赖铁的参与,任何影响细胞内铁离子浓度或脂质氧化代谢的因素都有可能参与铁死亡的调控。铁死亡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逆转耐药、放疗增敏、协同免疫疗法等优势。研究发现某些天然化合物具有促进铁死亡的作用,如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丹参酮、荜茇酰胺等天然化合物通过铁死亡发挥抗肿瘤作用。全文就天然化合物通过铁死亡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新的抗瘤化合物,我们研究了多种新的Ⅳ价铂合物及其剂量与抗瘤作用关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又合成了8种异丙胺铂类化合物,经我室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二羟二氯二异丙胺合铂[Pt(iso-prNH_2)_2Cl_2(OH)_2]水溶性高、用量少,抑瘤率高,有效剂量范围和使肿瘤消散的剂量范围较宽,以及抗瘤谱较广,故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镍化合物是一类多器官毒物,可累及机体多种重要器官,导致各种毒效应。目前接触镍化合物的人群范围正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不断扩大,因此,镍化合物的生殖毒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镍化合物对生殖细胞和胚胎的毒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其对睾丸、卵巢及胚胎发育3方面毒性作用展开讨论,为今后研究镍化合物的生殖毒性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目前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约有四百多万种化合物和金属,其中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约有六万五千多种,而且每天又有近1000种新化合物产生,进入人们的环境,直接或间接威胁着人类健康。1982年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收集已进行致突、致癌和其他遗传毒理学测定的化合物共811  相似文献   

19.
喜树碱类抗癌物质对拓朴异构酶Ⅰ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喜树碱(CPT)是从植物喜树中分离到的一种生物碱,其化学结构见图1,临床试用发现毒副作用较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近年来由于对其专一作用于拓朴异构酶Ⅰ(Topo-Ⅰ)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比喜树碱更强的抗癌活性衍生物和同类物,人们对其进一步发展又引起极大的兴趣。本文就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作用机制、耐药性和构效关系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蒋玉玲  董彭春 《实用肿瘤杂志》1990,5(4):243-244,25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干细胞的疾病,表现在外周血一、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各系表现有病态造血。部分病例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目前,对MDS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自发现维生素甲类化合物(Retinoids)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抑制某些癌前病变及肿瘤生长以来,维生素甲类化合物在肿瘤防治上的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注意。1980年Honma等观察了维生素甲的衍生物维甲酸(Retinoic acid)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诱导分化作用。1982年Itri等提出维甲酸对MDS及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治疗作用。此后,也见有应用维甲酸治疗MDS的报告,有一定的效果。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的维胺酸(4-Hydroxycarbophenyl,Retinamide,简称RⅡ)经实验证明,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也有诱导分化作用,毒副作用远远低于维甲酸。我科自1987年2月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