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氧环境下血管生成素1(Ang-1)对人胃癌细胞中整合素β1的影响.方法 利用腺病毒作为载体将已构建成功含Ang-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Ang-1)瞬时转染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利用低氧诱导剂氯化钴进行低氧干预低氧转染(D)组,以单纯转染(B)组及单纯低氧干预(C)组作为对照,以未转染未行低氧干预的正常细胞作为空白对照(A)组,利用半定量RT-PCR,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对4组细胞中整合素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D纽整合素β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B、C组(P<0.05).结论 低氧环境下转染Ang-1能够明显提高人胃癌细胞BGC-823中整合素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表明低氧环境下Ang-1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血管生成素1(Ang-1)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基质会属蛋白酶2(MMP-2)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利用腺病毒作为载体将已构建成功的含Ang-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Ang-1)瞬时转染人胃癌细胞BGC-823为实验组,转染编码绿色荧光蛋白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重组体(Ad-GFP)为阴性对照组,未转染的正常细胞为对照组.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印迹检测三组细胞中MMP-2在mRNA和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MMP-2在实验组中表达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Ang-1能显著提高人胃癌细胞BGC-823的MMP-2的表达,提示Ang-1可能具有促进肿瘤细胞侵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HIP2(SH2 domain containing inositol 5-phosphatase 2)基因转染人胃癌细胞BGC-823后对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PI单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分析mRNA的变化水平。将pCMV6-SHIP2质粒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人胃癌BGC-823细胞,同时以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组。将GV112-Puromycin空载体和GV112-Puromycin-Bim(Bcl-2 interacting mediator of cell death)慢病毒颗粒分别感染BGC-823细胞,建立稳定细胞株,再将pCMV6-SHIP2质粒分别转染空载体和稳定干扰Bim表达细胞株。结果与SGC-7901细胞相比,BGC-823细胞对紫杉醇诱导的凋亡相对不敏感,0.3μmol·L-1紫杉醇诱导BGC-823 48 h后细胞凋亡率仅为(25.6±1.6)%,在紫杉醇作用不同时间点Bim蛋白和mRNA表达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转染SHIP2基因能明显增加Bim的表达,紫杉醇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上升到(50.8±0.9)%;GV112-Puromycin-Bim慢病毒颗粒感染的BGC-823细胞,Bim的表达明显被抑制,在GV112-Puromycin-Bim慢病毒颗粒感染的稳定BGC-823细胞中转入pCMV6-SHIP2,紫杉醇作用48 h后,凋亡率为(27.6±1.6)%。结论转染外源性SHIP2基因能有效提高BGC-823细胞内Bim的表达,诱导BGC-823细胞凋亡,明显增加BGC-823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促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对人胃癌细胞中整合素β1的影响.初步研究其对肿瘤黏附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腺病毒作为载体将已构建成功的含Ad-Ang-1+Ad-VEGF-165/2基因(A组)、Ad-Ang-1基因(B组)和Ad-VEGF基因(C组)的重组腺病毒瞬时转染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转染Ad-GFP作为阴性对照(D组),未转染的正常细胞作为空白对照(E组),通过细胞黏附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黏附能力的改变,再分别使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三组细胞中整合素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细胞黏附实验显示转染Ad-Ang-1、Ad-VEGt-165、Ad-Ang-1+Ad-VEGF-165/2后,细胞与细胞外基底之间的黏附力明显增强(P<0.05),B组与C组无区别(P>0.05),A组的黏附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整合素β1 mRNA和蛋白水平在A组、B组、C组中的表达要明显高于D组及E组(P<0.05),其中在A绢的表达最强.结论 转染Ad-Ang-1、Ad-VEGF-165和Ad-Ang-1+Ad-VEGF-165/2能够提高人胃癌细胞BGC-823中整合素β1 mRNA、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黏附和转移,A组的作用强于B组和C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七总苷对胃癌BGC-823细胞Bcl2基因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三七总苷诱导胃癌细胞BGC-823,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cl2基因和Bax基因的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检测Bcl2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三七总苷作用后,胃癌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而Bax基因的表达则明显上调,Bcl-2/Bax呈上升趋势;流式检测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结论:三七总苷可促进胃癌BGC-823细胞凋亡,具有抗胃癌细胞恶性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葫芦素B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GC-823细胞,MTT法观察葫芦素B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葫芦素B对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葫芦素B对BGC-823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此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葫芦素B诱导BGC-823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葫芦素B处理后Caspase-3、Caspase-9活性升高,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促凋亡蛋白Bak的表达增加。结论葫芦素B可以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中血管生成因子1(Ang-1)的表达,观察其对肿瘤侵袭性的抑制效果。方法 设计靶向Ang-1的siRNA片段并转染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RT-PCR方法检测Ang-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整合素β1、CD44V6和Ang-1的蛋白表达量和细胞定位;细胞黏附试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黏附能力;Matrigel胶及Transwell双室培养体系检测癌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RTPCR结果显示所设计的siRNA片段可有效沉默Ang-1的mRNA表达;整合素β1、CD44V6和Ang-1蛋白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和胞膜,其表达水平较转染siRNA片段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细胞黏附能力和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靶向Ang-1的siRNA技术可有效降低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的侵袭能力,为胃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以及两种因子相互作用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测定腺病毒绿色荧光蛋白(Ad-GFP)(B组)、Ad-Ang-1(C组)、Ad-VEGF165(D组)以及Ad-Ang-1+Ad-VEGF165/2(E组)对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另设对照组(A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血清饥饿时其对凋亡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24、48、72 h时,C、D、E组吸光度均明显高于B、A组(P<0.05);E组吸光度明显高于C、D组(P<0.05)。与A组或B组相比,C、D、E组均能够抑制细胞凋亡(P<0.01),其中E组抑制凋亡作用最强。C、D、E组Bcl-2蛋白表达均比B、A组明显增高(P<0.05),Bax蛋白的表达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 Ang-1、VEGF165和Ang-1+VEGF165/2能够明显促进MGC-803细胞体外增殖,抑制血清饥饿时的凋亡;Ang-1与VEGF165联合作用要显著强于单用Ang-1或VEGF165。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重组人p53腺病毒增加胃癌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重组人p53腺病毒感染胃癌细胞BGC-823,Western blot法检测p53蛋白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MTT法测定重组人p53腺病毒单独及联合紫杉醇用药的不同浓度处理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结果 重组人p53腺病毒感染BGC-82348h,p53蛋白在BGC-823中高表达,并产生G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重组人p53腺病毒联合紫杉醇用药增加紫杉醇的敏感性,有剂量时间的依赖性.结论 腺病毒介导p53基因感染BGC-823细胞诱导凋亡并增加胃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本实验为p53基因治疗与胃癌化疗临床结合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MEG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MEG3过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将正常胃组织和细胞作为对照组,将胃癌组织和细胞的MEG3表达水平作为观察组,采用q RT-PCR(定量反转录PCR)技术对观察组的MEG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利用转染pc DNA-MEG3将其上调,检测其转染率。然后将上调后MEG3水平对BGC-823和MGC-803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MTT实验进行检测,并对两种细胞中的p53蛋白水平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1)用荧光定量PCR测量36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组正常组织中MEG3相对表达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GC-803和BGC-823细胞经转染pc DNA-MEG3后,MEG3水平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310和251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MTT实验,MEG3水平上升后,MGC-803和BGC-823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4)和对照组比较,MGC-803和BGC-823经转染pc DNA-MEG3后,其中p53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MEG3下降可以抑制p53蛋白的激活,从而导致胃癌细胞增殖,影响胃癌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组苦瓜子抗HIV植物蛋白30(MAP30)对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BGC-823细胞分为对照组(A组)和MAP30 10、20、30、40、50、60μg/ml实验组(分别为B1、B2、B3、B4、B5、B6组)。MTT、集落形成和裸鼠致瘤实验观察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光镜、电镜、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A组相比,MAP30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GC-823细胞增殖,IC50为51.67μg/ml。B3组光镜下细胞变圆缩小,细胞膜发泡,可见凋亡小体;电镜下细胞表面微绒毛消失,细胞核和细胞质浓缩,核膜褶皱,染色质凝集。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B3组BGC-823细胞凋亡率较A组增加(P<0.05)。结论 MAP30可抑制BGC-823细胞增殖,并可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2.
张霓  伍文才  李春燕  陈欣 《安徽医药》2022,26(2):378-382
目的 探讨微小RNA-588(miR-588)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和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中miR-588的表达水平;将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分为anti-miR-NC组...  相似文献   

13.
金丝桃苷体外抗胃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丝桃苷(Hyperoside)对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周期及凋亡的作用,并通过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的活性探讨金丝桃苷诱导胃癌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金丝桃苷对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金丝桃苷对胃癌BGC-823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比色法测定金丝桃苷对胃癌BGC-823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 3、caspase 8和caspase 9活性影响。结果:金丝桃苷处理BGC-823细胞24h和48h后,细胞生长明显抑制,作用24h和48h时其IC50分别为32.14和22.67μg/mL;金丝桃苷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胃癌BGC-823细胞G0/G1期比例明显增加,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加;caspase 3、caspase 8和caspase9活性随药物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结论:金丝桃苷能够通过阻断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有效抗胃癌,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激活caspase 3、caspase 8和caspase 9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对经冬凌草甲素体外作用的BGC-823细胞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16、32、64μg·mL-1冬凌草甲素能显著抑制BGC-823细胞的生长,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64μg·mL-1的冬凌草甲素作用24、48、72h的抑制率分别为68·5%、90·8%、94·7%。32μg·mL-1冬凌草甲素作用2h后,电镜下BGC-823细胞的线粒体和内质网增殖肿胀;作用8h后,线粒体和内质网空泡化,内部结构消失,细胞核染色质边集呈凋亡的典型改变;作用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BGC-823细胞G2/M期阻滞,凋亡率为37·8%。结论:冬凌草甲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生长抑制可能与G2/M细胞周期阻滞有关,诱导凋亡可能通过线粒体和(或)内质网途径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BPO-1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探索BPO-1对胃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酸抽提、凝胶柱层析等方法,从牡蛎体内分离提取到牡蛎天然活性多肽组分BPO-1,以细胞凋亡诱导物姜黄素和癌细胞分化诱导物HMBA为平行对照,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BPO-1处理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经处理后的BGC-823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凝聚、线粒体空泡化、内质网腔扩大和出现凋亡小体等多种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结论牡蛎天然活性肽BPO-1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的诱导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11.transretinoicacid,ATRA)对体外培养的胃癌BGC-823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全反式维甲酸处理培养的胃癌BGC-823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T.PCR检测细胞Survivin基因mRNA的变化。结果全反式维甲酸对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5)。TUNEL检测显示:以5Ix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对BGC-823细胞处理0、24、48、72h后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P〈0.05),呈时间依赖性。RT-PCR检测显示BGC-823细胞Survivin基因的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下调。结论全反式维甲酸对胃癌BGC-823细胞株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研究牡蛎天然活性肽(BPO)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并进一步探索其对胃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酸抽提、凝胶柱层析等方法,从牡蛎体内分离提取到牡蛎天然活性多肽组分BPO-1,以姜黄素和HMBA处理组为平行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BPO-1能有效抑制BGC-823细胞增殖活动,出现亚G1期细胞,细胞进入凋亡现象。BPO-1,姜黄素及其组合均能不同程度地上调BGC-823细胞p16,c-myc,Fas,p2^WAF1/CIP1蛋白表达,下调突变型p53,bcl-2蛋白表达。结论 BPO-1对胃癌细胞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作用。其诱导癌细胞凋亡机制与其调节和干预bcl-2,c—myc等癌基因和p53,p16,p21^WAF1/CIP1等抑癌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FAM3B cDNA,构建FAM3B重组表达载体并在胃癌细胞系BGC-823中表达,观察其对细胞系的影响,探索新的肿瘤治疗途径。方法构建pEGFP-N2-FAM3B真核表达质粒,将pEGFP-N2-FAM3B转染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研究其对胃癌细胞产生的作用。结果重组pEGFP-N2-FAM3B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经pEGFP-N2-FAM3B转染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的BGC-823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转染后的BGC-823细胞生长减慢。结论构建完成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FAM3B,重组pEGFP-N2-FAM3B质粒在胃癌细胞系BGC-823细胞内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