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癖异治验案四则扬州市中医院(225000)戴宗凤乳癖以乳房部肿块,张痛不舒,经前加重,经后缓解为其主要特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乳腺增生症。临床多从疏肝理气、化痰散结论治,其他治法则较少述及。余在临证中曾从疏肝清胃、养血于心、滋补肝肾、温阳散结法投治,...  相似文献   

2.
刘静  朱峰 《河南中医》2003,23(5):50-50
胸痹是由于正气亏虚 ,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引起心脉痹阻不畅 ,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正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所言 :“胸痹 ,心中痞气 ,气结胸中 ,胸满 ,胁下逆抢心……”所述气结于胸 ,郁滞不通达 ,治在疏散气机 ,解其郁滞。笔者临床应解郁法治疗胸痹 ,其疗效颇佳 ,现总结于下。1 疏肝解郁法适用于肝气郁结 ,气机不畅 ,气滞血瘀。症见 :心胸满闷 ,隐痛阵发 ,善太息 ,多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 ,或兼脘胀 ,得嗳气或矢气则舒 ,苔腻 ,脉弦。方选 :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使肝气舒 …  相似文献   

3.
郁证方药浅识岳文瑞,王静芳郁证,是指因情志不舒,气郁不伸,而致血滞,痰结、食积、火郁,乃至脏腑不和而引起的种种病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安,胸胁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在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证治汇补》中提出:“……或七情之...  相似文献   

4.
林宗广 《中医杂志》2003,44(2):153-153
答:慢性病毒性乙型、丙型肝炎常有肝区痛、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主症,其中以肝区痛较为常见。临床体会,若辨治确切,非但肝区痛可以消失,而且肝功能亦随之恢复。具体辨治时宜按肝痛性质及其兼症,予以综合分析,并施以相应治法与方药,常用治法有以下几种。 1 疏肝理气法:适用于肝气郁滞证,症见肝区胀痛,或伴脾区胀,每因七情内伤,尤于暴怒之后加重。兼有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胸闷不舒,少寐梦多,纳少暖气。舌苔薄白,脉弦。方用柴胡  相似文献   

5.
抑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失眠等各种复杂症状。临床颇为多见,兹介绍治验二则如下:  相似文献   

6.
和解法为中医八法之一,是通过和解、调和,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于平复,从而达到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的目的.临床上根据病邪性质和病位,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情况,又将其分为和解少阳,疏肝和胃,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不同治法.和解少阳适用于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疏肝和胃适用于肝胃不和证;调和肝脾适用于肝郁脾虚证、或肝脾失调证;调和肠胃适用于胃肠不和,或上热下寒证.本法应用范围颇广,笔者将其用于皮肤病的辨证治疗,常有意外之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从容 《广西中医药》2000,23(2):30-30,37
笔者近几年来以辨证论治为主 ,结合活血化瘀法治疗黄褐斑 ,取得较好疗效 ,现分述如下。1 辨证治疗1 .1 肝郁血瘀型 此类患者在临床上最为多见 ,以中、青年女性居多。因情志不舒 ,气机郁滞 ,脉络失和 ,气滞血瘀血不能上荣于颜面所致。症见 :斑块呈褐色 ,形状不规则 ,多分布于额及双颊处。常伴有心烦易怒或郁郁寡欢 ,胸闷不舒 ,夜寐不宁 ,月经不调或经来腹痛 ,乳房胀痛等症状 ,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 ,脉弦细或涩。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用桃红四物汤加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物如下 : 桃 仁 1 0g 红 花 1 0g 当 归 1 0g 川 芎 …  相似文献   

8.
失眼食疗方     
1.芹菜红枣汤:芹菜200~500克,红枣20~30枚。加入适量水煮汤,分次饮用。 功效: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适用于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的失眠者。  相似文献   

9.
月辰 《山东中医杂志》1998,17(9):420-421
清代名医叶天士治疗燥证立法巧妙,用药精当,或滋肺阴,或滋胃阴,或填补肝肾之阴,以“润”为主,为后世治疗燥证提供了范例。笔者通过分析叶氏医案中燥证病例,探讨叶氏治燥之大法。1辛开温润法本法适用于外感凉燥。案例:某,五十,形寒、咳嗽、头痛、口渴。桂枝汤去...  相似文献   

10.
小地抽动──秽语综合征属祖国医学抽搐、癌病。筋惕肉眠等范畴‘症候表现多种多样.近年来笔者采用从肝论治法获得满意疗效。1.流肝泻肝清心法本法适用于心情不畅、肝气不舒、肝气郁结所致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地、频繁地、多部位的肌肉抽动,每因精神紧张、心情不舒即加重,伴有心烦易忽、睡眠减少、不安、或多梦、日揭、面红、目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营黄或少苔,脉弦数,气郁化火,心肝火盛为主要病理改变。治宜疏肝、清污心肝之火。方用花胆泻肝汤会导赤散加减。药用花胆草、炒振子泻肝火;生地、竹叶、黄连清泻心火;柴胡、白芍…  相似文献   

11.
试论用仲景疏肝和胃法治疗脾胃病长春中医学院(130021)金东明刘颖王彩霞【关键词】张仲景疏肝和胃法脾胃病治疗1疏肝和胃法在六经证治中的体现疏肝和胃法是《伤寒论》治疗疾病的一个基本方法。在生理病理上,仲景提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固入,与正气相搏,...  相似文献   

12.
病例:张××,女,37岁,干部,1986年5月14就诊,家人扶入诊室,自叙平时心情郁闷不舒,烦躁易怒,有时头痛剧烈、抽搐狂叫,不省人事。援中西医纷治,或言血管神经性头痛,或言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等纷说不一,服中西药无效,故来就诊。现证:头痛欲裂,抽搐狂叫,恶心,颈强不舒,手足冷凉,时用手叩击头部,痛苦非常,大便五日未解,舌苔厚腻,脉弦滑。证属肝郁化火,痰浊上蒙。治当解郁攻下,  相似文献   

13.
梅核气临床治验赵国义乌盟察右前旗人民医院(012002)梅核气.是一种自觉咽喉部似有异物梗阻,咯之不出.余参阅历代典籍.在临诊中,据证析因,分别以解郁化痰、清热化痰、涤痰化瘀、养阴清肺等法治之.收效颇佳。1.解都化痰法:本法适用于肝郁乘脾,脾运不健....  相似文献   

14.
李广  张世葳 《河南中医》2020,40(5):704-706
经方辨证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有:补益心脾法、疏肝健脾法、滋阴清热法、清热化痰法、甘润缓急法、化痰解郁法和回阳益阴法等七种。补益心脾法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方用外台茯苓饮加味;疏肝健脾法适用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方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四逆散加减;滋阴清热法适用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方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清热化痰法适用于肝郁气滞,痰热扰心神证,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甘润缓急法适用于脏躁病,证属心肝血虚,心神失濡所致,方用甘麦大枣汤加味;化痰解郁法适用于痰气郁结之证,方用半夏厚朴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减;回阳益阴法适用于心肾阴阳两虚,且以阳虚为主所致的烦躁不安证,方用茯苓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相似文献   

15.
气的升降出入是气化活动表现的基本形式,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之功能,可以促进精血津液之运行,条畅情志。血液病患者常有焦虑多思、急躁易怒等不良情绪,使得肝气不舒,郁而成结,导致气机阻滞,津液内停,进而形成肝郁痰阻之证。作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以疏肝化痰法治疗。文章对疏肝化痰法作了阐述,并介绍了两则作者以此法治疗血液病的医案,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介绍邓跃毅教授从肝论治肾脏病的临床经验。认为肾脏病不仅责于肺脾肾,肝失疏泄亦为发病的重要因素;临证可从肝治肾,以清肝、平肝、疏肝为基本大法,肝经湿热证治以清肝泻热,阴虚阳亢证治以平肝柔肝,肝郁气滞证施以疏肝理气,疏肝法贯穿治疗始终。并举验案3则。  相似文献   

17.
贺嵘  张梅奎  胡龙涛 《陕西中医》2014,(10):1390-1392
目的:探讨从肝论治失眠的经验。方法:总结张建夫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结论:肝气不舒,肝血不足,肝对脾胃气血等的影响均会导致肝的阴阳失和,致使全身阴阳失衡导致失眠。治疗以疏肝理气、疏肝泄热、平肝潜阳兼健脾补血活血安神为法,临证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8.
金文忠 《光明中医》2010,25(11):2047-2048
<正>1辨证论治1.1肝胃不和症状:胃脘胀痛或烧灼痛,大多与情绪波动有关,恶心、呕吐、呃逆、烧心、嗳气、脉弦或伴有食欲不振、大便干或溏、情志不舒、抑郁、急躁易怒。治法:疏肝和胃,理气解郁。方药:柴胡10g,香附10g,川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烦躁证治十九法秦岭内蒙古电管局中心医院(010020)1994年8月12日收稿烦躁为临床症状之一,在《伤寒论》中提及条文达80余条,为此温课之余,约为十九法1.发汗解表除烦法本法适用于太阳伤寒为时日久,表闭较重,阳气被遏,证见“太阳病,脉浮...  相似文献   

20.
杜君辉 《四川中医》2002,20(8):21-23
肝火之病,成因颇多,病证繁多,变证复杂。临床辨证要先辨虚实,次辨兼证,治以调肝为先,次治兼证,或两者并治。提出治肝火十法:(1)清肝泻火法;(2)疏肝抑火法;(3)滋阴降火法;(4)清肝化痰法;(5)清肝熄风法;(6)清肝和胃法;(7)清肝泻肺法;(8)清肝泻心法;(9)清肝滋阴法;(10)凉血清肝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