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罗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杰  李家泰 《中华内科杂志》1996,35(10):663-667
本临床试验目的是对氟罗沙星进行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选用洛美沙星作对照药,两组治疗泌尿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各30例,同时完成氟罗沙星开放试验50例,共110例。氟罗沙星与洛美沙星给药方法均为200mg/次,每日2次,或400mg,每日1次,疗程7~14天。随机对照氟罗沙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83.3%;有效率93.3%;细菌清除率92.3%,不良反应发生率9.4%;洛美沙星对照组分别为80.0%,90.0%,87.5%,6.7%;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氟罗沙星随机加开放试验共治疗各种细菌性感染患者80例,总有效率90.0%,细菌阳性率83.8%,细菌清除率88.2%,不良反应发生率9.6%。表明氟罗沙星为广谱、高效、安全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应用自制中药平萎1号、平萎2号口服液治疗60例胃粘膜癌前病变(治疗组),并以传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30例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临床疗效治疗组分别为93.3%和96.7%,对照组为 90%,两者对比: P<0. 05, P<0.9。胃镜复查病理不典型增生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 80%和86.7%。对照组为 63.3%,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5,P<0. 01,表明三组中以中医益气养阴药与活血祛淤抗癌药同时治疗胃粘膜癌前病变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3.
平萎口服液与辨证分型治疗胃粘膜癌前病变的临床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应用自制中药平萎1号、秤萎2号口服液治疗60例胃膜癌前病变(治疗组),并以传统医辩证分型治疗30例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临床疗效治疗组分别为93.3%和96.7%,对照组为90%,两者对比:P〈0.05,P〈0.9。胃镜复查病理不典型增生有效效率组分别为80%和86.7%。对照组为63.3%,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表明三组中以中医益气养阴药与活血祛瘀抗癌药同时治疗胃粘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头孢他美匹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用头孢他美匹酯(每12小时250~500mg)与头孢克肟(每12小时200mg,疗程均为7~10天)随机对照治疗呼吸道与泌尿道感染99例。试验组进入临床试验病例61例,不良反应评价病例55例,疗效评价51例。对照组进入试验病例58例,不良反应评价病例54例,疗效评价48例。结果头孢他美匹酯与头孢克肟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1%(48/51例)与91.7%(44/48例),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3%与95.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与7.4%,上述结果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明头孢他美匹酯为治疗临床常见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的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探索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对医院感染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临床抗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1995年度临床标本分离的1372株细菌作了包括本药在内的1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其中革兰阴性菌1035株,占75.4%,革兰阳性菌337株,占24.6%;并应用舒普深治疗以呼吸系为主的细菌感染50例次。该50例次(43例)细菌感染中,58.0%发生在血液系恶性疾患和实体瘤患者,而0.24%的患者感染处于粒细胞缺乏状态。细菌培养阳性率56%。给药方法:每次1.0~2.0g,每日2次,疗程5~18天,其中>7天者占56.0%(28/50例次)。结果显示舒普深在体外药敏试验中对常见革兰阴性和阳性菌的敏感率高,耐药率低,优于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临床应用中抗感染的有效率为84.0%(42/50例次),细菌清除率为89.3%(25/28例次)。除3例(6.0%)有丙氨酸转氨酶(ALT)短暂增高外,未见其他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海南省抗氯喹/抗哌喹恶性疟流行区,选择108例恶性疟现症病人,单用青蒿素片剂按总剂量与疗程天数,分成4g5d(31例)、3g3d(39例)和2.5g2d(38例)三组治疗验证。三组治前几何平均原虫密度分别为18098、18462和16563/μl,治后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28.9±16.7h、31.7±17.7h和31.0±14.4h;平均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分别为35.4±11.5h、39.0±14.6h和33.7±12.8h,即时疗效相似(P>0.05)。追踪随访28d的治愈率4g5d组为86.2%,与3g3d组和2.5g3d组的45.2%和36.4%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三组病例药物副反应轻微。结果可见:第1d顿服青蒿素片1g,第2~5d每天一次服0.75g的4g5d疗程,是目前应用青蒿素片剂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头孢布烯与头孢呋辛随机对照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临床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进一步评价头孢布烯治疗细菌性感染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头孢布烯组200mg,口服;头孢呋辛组750mg,静脉点滴;均为每12小时一次。疗程7~14天。结果头孢布烯组及头孢呋辛组分别有66例及67例可评价疗效,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7.9%及89.6%。本次观察共分离致病菌110株,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7%及893%。两组安全性评价分别为66例及7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与10.0%。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头孢布烯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对比观察了中西药合用(治疗组)治疗与单纯百药(对照组)治疗胃节律紊乱综合症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前者的总有效率97.3%,后者的总有效率93.9%(P>0.05)。停药3个月后复查,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0.3%(3/29)和45.2%(14/31),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中西药合用治疗效果较好,复发率低,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头孢地嗪的临床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评价头孢地嗪治疗免疫缺陷者感染的疗效、安全性及免疫调节作用,在107例呼吸道、尿路及其他细菌感染中,与头孢唑肟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有效率、痊愈率和细菌清除率头孢地嗪组分别为87.3%、61.8%和89.3%;头孢唑肟组分别为82.7%、59.6%和90.6%。不良反应发生率头孢地嗪组5.2%,头孢唑肟组7.4%。头孢地嗪组治疗后CD+4、CD+4/CD+8比值升高,NK细胞活性增强,活化的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增多,对照药头孢唑肟则无显著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头孢地嗪治疗免疫缺陷者感染安全有效,并具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项临床试验旨在评价舒巴坦与头孢哌酮联合制剂(sulperazone,舒普深)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试验方法为区组随机化开放式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设计,并选用头孢噻肟作为对照药。本次试验共治疗细菌性感染207例,其中联合制剂组与头孢噻肟组分别为103与104例。两组痊愈率分别为73.79%和66.35%;有效率分别为95.15%和90.3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4.71%和80.6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