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和内皮素转化酶(ECE)mRNA在哮喘气道粘膜的表达,以及吸入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DNA聚合酶链反应,测定支气管粘膜组织ET-1和ECEmRNA的表达量;对支气管粘膜炎症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哮喘非激素组(10例)和对照组(10名)ET-1mRNA表达量分别为0.86±0.06,0.14±0.06(P<0.05);ECEmRNA表达量分别为0.31±0.04,0.30±0.05(P=0.238);哮喘激素组(10例)ET-1mRNA表达量为0.22±0.01,ECEmRNA表达量为0.16±0.01;哮喘非激素组粘膜炎症评分为6.0±1.9,且与ET-1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r=0.78,P<0.05)。结论哮喘支气管粘膜ET-1mRNA表达增高明显,而ECEmRNA无明显改变;吸入糖皮质激素显著抑制ET-1和ECEmRNA的表达,可能是抗炎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分析一组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和淋巴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高血压(EH)组39例,正常对照(NC)组41例,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AngⅡ、ET,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NO。结果EH患者血浆和淋巴细胞中ET均高于NC组(P分别<0.05和<0.01),NO低于NC组(P分别<0.05和<0.01)。除血浆ET和NO外,各指标改变EHⅡ期较Ⅰ期明显(P分别<0.05和<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EH组平均动脉压(MAP)与血浆及淋巴细胞中AngⅡ、ET呈正相关,与NO负相关(r分别=0.67,0.81,P均<0.01);EH组血浆和淋巴细胞中NO与AngⅡ、ET均呈负相关(r分别=-0.651,-0.725,P均<0.01)。结论淋巴细胞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比血浆更为敏感,与MAP相关性更好,AngⅡ、ET和NO三者分泌失平衡,是EH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皮素1及其mRNA在早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含量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ET1及其mRNA。结果ET1及ET1mRNA分布一致,主要分布于肾小球内皮细胞、系膜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之中,髓质高于皮质,二者在糖尿病发生后1~2周肾小球内均明显减少(P<0.05),4周时开始增加(P<0.05),而在髓质中则持续增加。结论ET1参与了早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小球高灌注及肾小管间质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戊酸雌二醇对18月龄雌性老年前期大鼠下丘脑、垂体和血浆内阿片肽含量及下丘脑内阿片肽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NorthernBlot和神经肽放免测定法。结果与5月龄青年大鼠比较,18月龄大鼠下丘脑和血浆β-内啡肽(β-EP)、亮氨酸脑啡肽(L-ENK)、强啡肽A1-13(DynA1-13)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0.01);垂体β-EP、L-ENK含量升高,DynA1-13含量降低(P<0.01);下丘脑阿黑皮素原(POMC)基因和脑啡肽原(proenkephalin)基因mRNA水平明显低于青年大鼠(P<0.05)。肌注戊酸雌二醇后,老年前期大鼠下丘脑POMC和proenkephalin基因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下丘脑β-EP含量增加(P<0.05);垂体β-EP降低,L-ENK升高;血浆DynA1-13含量增加(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促进老年前期雌性大鼠下丘脑β-EP基因表达,增强其合成能力,而对L-ENK和DynA代谢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3例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者血浆ET-1水平,其中8例肺心病患者行右心微导管检测肺动脉压。结果COPD患者和肺心病患者的血浆ET-1含量分别为5.24±0.50、5.80±0.66pg/ml,较健康对照组血浆ET-1含量(4.65±0.65pg/ml)明显升高(P值<0.01及0.001);血浆ET-1含量与PaO2呈显著性负相关(COPD组:r值=-0.583,P值<0.01;肺心病组:r值=-0.627,P值<0.001),与PaCO2呈显著性正相关(COPD组:r值=-0.514,P值<0.05;肺心病组:r值=0.593,P值<0.001);ET-1含量与肺动脉收缩压及平均压均存在正相关(r值=0.727及0.681,P值均<0.05)。结论血浆ET-1参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形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刺激ET-1释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实验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内皮素合成和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内皮素(ET)的合成和分布。方法应用慢性减压缺氧方法(氧浓度为10%~10.5%,缺氧4~18日)建立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然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对照组和不同缺氧时间组大鼠血浆ET含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不同组大鼠肺组织ET合成和分布。结果缺氧各组大鼠血浆ET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但不同缺氧时间组之间ET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大鼠肺组织有极少量ET样免疫物质,主要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缺氧组大鼠肺血管有大量ET样免疫物质,且不仅存在于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亦有染色。结论缺氧可能是促进肺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合成ET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内皮素对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同位素放射免疫直接测定法,检测10例肺结节病和8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内皮素1(ET1)的活性,并与8名健康非吸烟者进行对照。结果肺结节病和IPF患者血清和BALF中的ET1活性分别为(62±29)ng/L,(170±24)ng/L和(77±71)ng/L、(10±3)ng/L,与正常对照组(20±8)ng/L、(40±06)n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中ET1活性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呈明显负相关(r=-0538,P<001);结节病组和IPF组BALF中的ET1水平与BALF中细胞总数呈正相关(r=0649,P<001),肺结节病患者、IPF患者BALF中ET1与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呈正相关(r=0712,0813,P均<001)。结论ET1在肺结节病和IPF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作为疾病活动性判定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细胞间粘附分子1mRNA在哮喘豚鼠支气管组织中的原位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哮喘豚鼠支气管组织中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情况,将实验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氟美松组和哮喘组,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显示ICAM-1mRNA的表达变化,用HE染色方法来测定炎细胞在支气管粘膜中的浸润程度。原位杂交结果显示,ICAM-1mRNA主要在支气管粘膜下的小血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以及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胞浆内表达。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哮喘组豚鼠支气管组织表达ICAM-1mRNA较正常对照组及氟美松组显著增加(P<0.02,P<0.05),哮喘豚鼠支气管组织ICAM-1mRNA的表达量与炎细胞总数之间显著相关(P<0.05)。提示支气管粘膜组织ICAM-1mRNA表达与哮喘支气管粘膜嗜酸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有关,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符民桂  杨军 《高血压杂志》1998,6(4):291-295
探讨NO系统和血管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及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系统在高血压发病中的相互作用。方法在常规饲食中加入L-NAME喂饲大鼠1或4周制备大鼠高血压模型;应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实验观察α1-AR及IP3R的变化。结果应用L-NAME处理一周,大鼠动脉血压升高30(2mmHg(P<0.05),血浆NOx含量则下降25%(P<0.05)。主动脉肌膜α1-AR及肌浆网IP3R密度分别增加12%和40%。L-NAME处理4周,大鼠血压升高75±8mmHg(P<0.01),血浆NOx含量下降50%(P<0.01),主动脉肌膜α1-AR及肌浆网IP3R密度分别较对照组高73%和137%(P<0.01),此时尾动脉肌膜AR及肌浆网IP3R密度亦较对照组增加55%和56%(P<0.01)。结论提示长期抑制NOS引起大鼠持续性高血压的同时,可致大鼠血管α1-AR及IP3R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大鼠内脏血管组织中,内皮素(ET)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在门静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大鼠血浆以及门静脉(PV)和肠系膜上动脉(SMA)组织中ET含量,采用RT-PCR技术分析PV和SMA组织中ET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PV和SMA组织中ET及其mRNA表达量,肝硬化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01);而肝硬化大鼠血管组织ET含量及ETmRNA表达量,则为PV明显高于SMA(<0.05),但正常对照组动静脉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内脏动静脉血管ET含量之差与门静脉压力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ET可能通过更多的收缩内脏静脉特别是门静脉,增加门静脉血流阻力而参与门静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小剂量前列腺素E1(PGE1)对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对20例经传统治疗无效的心衰患者小剂量静滴PGE11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及ET变化。结果发现,临床总有效率为95%。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嵌楔压(PCWP)比治疗前明显下降(4.93±0.53对4.00±0.53kPs,P<0.01;3.47±0.53对2.53±0.40kPa,P<0.01),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下降(204.8±21.3对150.6±1.3kPa·s·L-1·m-2,P<0.05),心指数(CI)上升(2.2±0.1对2.8±0.2L·min-1·m-2,P<0.05)。内皮素明显降低(154.56±4.40对118.13±2.24ng/L,P<0.01)。提示PGE1可降低ET水平并通过多种机制对心衰产生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心钠素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水平及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健康老年人、非老年肺心病及老年肺心病患者各30例不同时期血浆ET及ANP水平。结果老年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ET分别为304±83及132±41pg/ml,ANP分别为319±90及235±84ng/ml,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值<0.01或0.001)。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者ET、ANP分别为384±66及384±78ng/ml,明显高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者(P值<0.05)。同期测定的30例非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ET与ANP水平与老年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值>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ET与ANP之间无显著性相关性。结论肺心病患者血浆ET、ANP含量增高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但在肺心病情况下,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观察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胺基)丙烷盐酸盐(DDPH)对实验性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及对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影响。方法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电镜,原位杂交及Northernblot杂交。结果DDPH在降低血压同时,能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3H-TdR掺入量(P<0.01),并能逆转c-fos,c-myc,c-sis原癌基因mRNA表达增强(P<0.05~0.01),P53抑癌基因mRNA表达减弱(P<0.05)。结论DDPH能抑制实验性高血压大鼠的VSMC增殖,与癌基因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与早期糖尿病大鼠肾小球高滤过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 O) 和内皮素( E T) 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肾小球高滤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 S T Z) 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形成7 ~14 天定为早期,观察早期肾脏病变和血浆、组织匀浆中的硝酸盐( N O3 ) 及内皮素水平变化。结果 糖尿病形成早期,肾重/ 体重增加( P< 0 .05) ;且出现大量蛋白尿( P< 0 .001) ;肌酐清除率( C Cr) 明显增高( P< 0 .001) ;血浆及组织匀浆中 N O3 明显增高( P< 0 .005) ,均与 C Cr 呈正相关关系;血浆及组织匀浆中 E T 水平明显下降( P< 0 .001) 。结论 提示糖尿病早期已有肾脏病变; C Cr 升高间接表明肾小球滤过率( G F R) 升高,研究结果认为 N O 是影响糖尿病早期肾小球高滤过的重要介质,而 N O 与 E T 又可能构成一对具有拮抗效应的血管活性物质,在早期糖尿病鼠肾小球高滤过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浆ET和A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老年和非老年健康人;老年及非老年脑出血患者不同时期血浆ET及ANP水平。结果老年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ET为148.18ng/L,ANP为57.33ng/L,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P<0.01及P<0.05)。恢复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同期测定的非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浆ET和ANP浓度与老年患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老年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ET与ANP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浆ET、ANP浓度的升高与脑出血的发生、病情的发展及转归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应用漂浮导管监测前列腺素E1(PGE1)对11例以二尖瓣狭窄为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动力学作用。先以PGE120ng·kg(-1)/min静脉滴注10分钟,再按患者情况每5~10分钟增加5~10ng·kg(-1)/min。初剂量10分钟时显著降低了平均肺动脉压(MPAP,P<0.01)、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P<0.01)和右房压(RAP,P<0.05)。剂量达30.6±5.1ng·kg(-1)/min维持10及20分钟时,MPAP、PCWP和RAP等参数变化更显著;总外周阻力和肺血管阻力均显著降低(P<0.01),心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药后,本组患者血液动力学异常基本被纠正,副作用轻微。提示PGE1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为主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有良好血液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犬冠脉内灌注N-单甲基左旋精氨酸(L-NMMA)后再灌注L-精氨酸(L-Arg)和单独灌注L-NMMA前后冠脉血流动力学、冠脉血流储备以及冠脉对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Ach)反应的变化,同时用放免法测定冠脉前降支(LAD)伴行静脉血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发现,L-Arg完全逆转了灌注L-NMMA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率回升,下降的基础冠脉流量(CBF),从20±8ml/min回升至28±7ml/min,P<0.05),降低的冠脉储备恢复,从51±10ml/min升至94±15ml/min,P〈0.01),ET-1的含量不再升高,从15.5±3.0ng/L下降至5.0±2.0ng/L,P〈0.01),Ach介导的CBF增加不再受到抑制(P〈0.01)。结果提示提供外源性L-Arg可增加一氧化氮(NO)的产生,使由于NO抑制而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ET-1升高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8.
睡眠呼吸暂停对血压昼夜节律和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睡眠呼吸暂停对血压昼夜节律和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将164例有或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者分为4组,每组各41例,进行了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和血浆内皮素测定。结果表明不管有无高血压的SAS患者,多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无SA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AS高血压组和SAS组血浆内皮素升高(18.2±5.7ng/L和13.2±4.4ng/L),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11.7±3.9ng/L和4.3±2.1n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提示SAS患者因夜间周期性缺氧和神经内分泌异常,激活内皮素等升压物质,使睡眠时血压升高,并加重对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内皮素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PAH)的影响。采用常压缺氧PAH动物模型,观察血液、右心室、肺组织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内皮素(ET)含量变化和西拉普利(Cilazapril)的治疗作用。结果发现缺氧时血RA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AngⅡ、ET升高,ACE下降。右心室肌的RA、AngⅡ、ET升高。肺组织RA、AngⅡ升高,而ET、ACE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Cilazapril使血、肺组织ACE、心肌AngⅡ降低。结论为1.心肺组织RAS与PAH的发生有关;2.Cilazapril治疗PAH有效。  相似文献   

20.
硝酸甘油对哮喘患者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哮喘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M) 、支气管上皮细胞(BEC) 源性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分泌状态及硝酸甘油(NTG)对哮喘患者AM、BEC产生NO、ET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分离纯化了15 例轻、中度哮喘发作期患者、7 名健康受试者AM、BEC,并分为哮喘未干预组、哮喘NTG干预组和健康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和镀铜镉还原法分别测定AM、BEC培养48 小时上清液中ET、NO·2/NO·3 浓度,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AM、BECiNOSmRNA、ETmRNA 的表达。结果 (1) 健康受试者AM、BEC分泌少量NO和ET及少量iNOSmRNA 、ETmRNA表达;(2)哮喘患者AM、BEC源性NO、ET水平及AM、BECiNOSmRNA、ETmRNA表达与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05);(3)NTG 促进哮喘患者AM、BEC源性NO产生( P均<0-05),明显抑制ET产生和ETmRNA 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05) ,NTG同时抑制哮喘患者AM、BECiNOSmRNA的表达,与健康对照组、哮喘未干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 ;(4) 除哮喘NT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