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不同剂量的母牛分支杆菌制剂免疫BALB/c小鼠,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过氧化氢(H_2O_2)的水平,结果显示受免疫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H_2O_2水平明显高于未免疫小鼠(P<0.01)。不同剂量母牛分支杆菌制剂免疫的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H_2O_2水平差异不显著(P>O.1)。认为,母牛分支杆菌制剂作为结核病免疫治疗剂,其作用之一是活化巨噬细胞产生H_2O_2,从而达到杀菌目的。  相似文献   

2.
3.
一氧化氮(NO)在活化巨噬细胞抗某些肿瘤细胞和微生物上起重要作用。用不同剂量的母牛分支杆菌制剂免疫BALB/c小鼠,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水平,结果显示受免疫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未免疫小鼠(P<0.01-0.001)。不同剂量母牛分支杆菌制剂免疫的BALB/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水平差别不显著(P>0.05)。因此认为,母牛分支杆菌制剂作为结核病免疫治疗剂其作用之一是活化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母牛分支杆菌制剂对免疫功能低下小白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不同剂量的母牛分支杆菌制剂应用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模型,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及脾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显示注射不同剂量的母牛发支杆菌制剂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明显高于未注射该制剂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增殖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提示母牛分支杆菌制剂能明显激活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对脾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刺激作用,对调节及提高机体免疫应答水  相似文献   

5.
母牛分支杆菌制剂通过一氧化氮进行免疫调节的作用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目的用母牛分支杆菌制剂作用于不同状态的动物,通过产生一氧化氮(NO)而达到不同的效果。方法在第一组实验中,用不同剂量的母牛分支杆菌制剂免疫BALB/c小鼠,通过检测NO-2间接反映NO的变化。在第二组实验中,用结核杆菌H37Rv感染豚鼠,10天后给受染豚鼠注射母牛分支杆菌制剂。结果受免疫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2水平明显高于未免疫小鼠(P<0.01)。不同剂量母牛分支杆菌制剂免疫的BALB/c小鼠间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2水平差别不显著(P>0.05)。受染豚鼠注射母牛分支杆菌制剂后,NO-2产生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结核杆菌H37Rv感染组。结论母牛分支杆菌制剂不但能提高机体免疫水平,而且可以在结核分支杆菌H37Rv感染造成组织细胞破坏的条件下,调整免疫反应,进而减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6.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免疫治疗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观察和评价通过母牛分支杆菌(M.vaccae)菌苗的免疫治疗缩短初治肺结核化疗疗程及对难治肺结核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初治肺结核142例及难治肺结核46例,配对随机分为M.vaccae治疗组及单纯化疗对照组,观察加用免疫治疗后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 初治肺结核免疫治疗后化疗程缩短至4个月近期疗效令人满意;难治肺结核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vaccae可使C  相似文献   

7.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在初治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目的 观察和评价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微卡菌苗)在初治肺结核免疫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342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分入微卡菌苗治疗组(M组,171例)和对照组(C组,171例)。M组化疗方案为2HRZE/2HR,C组为2HRZE/4HR。M组加用微卡菌苗治疗6个月,C组不用微卡菌苗。结果 M组第1个月涂片阴转率36.8%,培养转率19.3%;第2个月涂片阴转率80.1%,培养阴转率85.9%。C组第1个月涂片阴转率19.9%,培养阴转率19.3%;第2个月涂片阴转率54.4%,培养阴转率67.8%。头2个月痰菌阴转率M组显著高于C组(P<0.01)。疗程满6个月后M组涂片阴转率98.2%,培养阴转率99.4%;C组涂片阴转率98.8%,培养阴转率98.8%。M组与C组治疗6个月痰菌阴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灶吸收好转及空洞缩小关闭速度,M组优于C组。M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改善。1年后随访M组和C组的的细菌学复发率分别是3.0%和5.6%(P>0.05)。结论 微卡菌苗能改善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加快痰菌阴转、病灶吸收及空洞缩小关闭的速度,缩短短程化疗疗程。不良反应少且较轻微。复发率底。微卡菌苗可用作初治肺结核的免疫治疗和短化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评价通过母牛分支杆菌(M.vaccae)菌苗的免疫治疗缩短初治肺结核化疗疗程及对难治肺结核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初治肺结核142例及难治肺结核46例,配对随机分为M.vaccae治疗组及单纯化疗对照组,观察加用免疫治疗后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初治肺结核经免疫治疗后化疗疗程缩短至4个月近期疗效令人满意;难治肺结核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vac-cae可使CD4T及CD4/CD8升高。结论M.vaccae菌苗免疫治疗肺结核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在难治性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观察和评价母牛分支杆菌菌苗的在难治性肺结核免疫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90例菌阳难治性肺结核患者分入微卡菌苗治疗组(M组,28例)和对照组(C组,28例),另设自身对照组(S组,34例)。M组化疗6个月加用微卡菌苗治疗6个月,C组化疗6个月,不用微卡菌苗。  相似文献   

10.
母牛分支杆菌预防尘肺并发结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母牛分支杆菌预防尘肺并发结核的作用。方法大鼠染尘2周后用母牛分支杆菌免疫,免疫1个月后自大鼠尾静脉注射H37Rv结核分支杆菌感染,3个月后处死动物。评价指标为结核病变指数;肺脏结核分支杆菌定量培养;肺泡巨噬细胞中结核分支杆菌计数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尘肺结核+母牛分支杆菌组其病变指数、肺脏结核分支杆菌定量培养和肺泡巨噬细胞中结核分支杆菌计数分别为2.6±0.5、(4.40±4.00)×104CFU、7.2±3.2。而对照组分别为3.1±0.3、(18.9±18.2)×104CFU、12.5±6.3。P值分别为<0.05、<0.01、<0.05。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尘肺结核+母牛分支杆菌组结核病变以增殖结节、淋巴样结节为主,而对照组以坏死结节为主。结论母牛分支杆菌对大鼠实验性尘肺有较好预防并发结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WHO指出全世界现有结核病人 2 0 0 0万 ,每年新发生约90 0万例 ,每年死亡 30 0万人 ,全世界业已受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者达 17亿 ,占世界人口的 1/ 3,结核病在世界很多地区已经失控而威胁人的生命。结核再次成为严重的世界性疾病。由于人口剧增、移民增加、旅游业发展、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流行、吸毒、酗酒与贫困等原因 ,结核病呈日益严重回升趋势。结核分支杆菌 (M tuberculosis)属胞内寄生菌 ,在感染早期被巨噬细胞吞噬后 ,可抵抗宿主的杀伤 ,维持胞内繁殖和扩散 ,在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性上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13.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对哮喘豚鼠气道收缩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母牛分支杆菌菌苗 (微卡 )对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后肺功能、气道炎症 ,离体气管平滑肌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71只豚鼠采用卵蛋白致敏形成豚鼠哮喘模型 ,测定肺阻力 (RL)和动态肺顺应性 (Cdyn)、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炎症细胞以及卡巴胆碱 (carbachol)诱导的离体气管平滑肌高反应性。结果 微卡单次肌肉注射预处理呈量效关系抑制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后引起哮喘速发相反应。微卡 2 .5 μg组RL(1~ 15min)平均增值为 4 6 4 % ,7 5 μg组为 2 9 6 % ,2 2 5 μg组为2 0 8% ,而模型组为 95 3% ,用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0 0 1) ;微卡 2 5 μg组Cdyn(1~ 15min)平均下降值为 2 6 8% ,7 5 μg组为 2 3 5 % ,2 2 5 μg组为 2 1 5 % ,而模型组为 38 7% ,微卡用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微卡单次肌肉注射也能抑制哮喘的迟发相 ,微卡 2 5 μg组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为 (16 2± 3 2 )× 10 8/L ,微卡 7 5 μg组为 (14 6± 3 4 )× 10 8/L ,微卡2 2 5 μg组为 (15 4± 2 5 )× 10 8/L ,而模型组为 (2 2 3± 2 2 )× 10 8/L ,微卡用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0 0 0 1) ;微卡 2 5 μg组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为 (1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在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后氮氧化物(NO)的产生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了解结核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探讨死菌苗作为新的结核候选疫苗的可行性。方法 用ELISA和RT-PCR方法比较研究巨噬细胞在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后NO的产生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结果 活的结核分支杆菌H37Rv能显诱导巨噬细胞产生NO、IL-1、IL-12、IL-18、TNF-α以及iNOS的表达。细菌数对NO的产生和细胞因子的表达也有很大的影响。结论 活的结核分支杆菌H37Rv能显诱导巨噬细胞产生。NO和细胞因子,而产生有利于宿主的免疫应答。同样量的死结核分支杆菌H37Rv不能显诱导巨噬细胞产生NO和细胞因子,不宜作为新的结核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15.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预防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母牛分支杆菌 (Mycobacteriumvaccae)菌苗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发生肺结核的预防作用。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 1周后 ,随机分为 4组 :糖尿病结核组、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免疫组、卡介苗 (BCG)免疫组、联合免疫组 ,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 ,观察母牛分支杆菌菌苗的免疫预防作用。 1个月后自大鼠尾静脉注入标准结核分支杆菌H3 7Rv,H3 7Rv 感染 6周后剖杀大鼠。观察肺脏结核分支杆菌定量培养、结核病变指数、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的结核分支杆菌数 ,并作肺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免疫组的病变指数、肺脏结核分支杆菌定量培养、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的结核分支杆菌计数分别为 2 5± 0 7、(4 1± 0 6 )× 10 4 cfu、2 6± 0 9;未免疫组分别为 3 3± 0 5、(9 9± 1 0 )× 10 4 cfu、7 2± 0 7。P值分别为 <0 0 5、<0 0 1、<0 0 1。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和 (或 )BCG免疫组肺脏结核病变以增殖结节为主 ,无坏死结节 ;未免疫组肺脏则以淋巴细胞结节、坏死结节为主。提示母牛分支杆菌菌苗能减轻糖尿病大鼠的肺结核病变。结论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对糖尿病大鼠发生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在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后氮氧化物(NO)的产生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了解结核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探讨死菌苗作为新的结核候选苗的可行性。方法 用ELISA和RT-PCR方法比较研究巨噬细胞在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后NO的产生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结果 (1)活的结核分支杆菌H37Rv能显著诱导巨噬细胞产生NO,IL-1,IL-12,IL-18,TNF-α以及iNOS的表达。(2)细菌数对NO的产生和细胞因子的表达也有很大的影响。结论 活的结核分支杆菌H37Rv能显著诱导巨噬细胞产生NO和细胞因子,而产生有利于宿主的免疫应答。同样量的死结核分支杆菌H37Rv不能显著诱导巨噬细胞产生NO和细胞因子,不宜作为新的结核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17.
结核分支杆菌是典型的胞内致病菌 ,它在机体内的主要宿主细胞是巨噬细胞[1] 。结核分支杆菌与巨噬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后 ,经膜内陷形成吞噬小体进入细胞 ,除了被细胞消化清除外 ,它有一系列的措施 ,如抑制巨噬细胞的激活 ,消除氧化基团 ,抑制细胞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并抵抗溶酶体酶的作用 ,从而在细胞内存活下来。文中综述了与巨噬细胞摄取结核分支杆菌相关的受体 ,以及结核分支杆菌利用膜受体进入巨噬细胞的机制。一、补体受体 (complementreceptors)巨噬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 ,是参与吞噬结核分支杆菌的主要膜受体 ,包括两类典型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8.
胸腔内灌注母牛分支杆菌疫苗治疗癌性胸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母牛分支杆菌疫苗在治疗癌性胸液中的作用。方法:肺癌并癌性胸液40例,配对随机分组,治疗组胸腔内灌注母牛分支杆菌疫苗1000μg2-3次,对照组胸腔内灌注顺铂40-60mg2-3次,两组均同时给以全身化疗。结果:治疗组完全有效率60%(12/20)明显高于对照组205(4/20),治疗组的有效率905(18/20)亦高于对照组的55%(11/20),P<0.05。结论母牛分支杆菌疫苗可用于癌性胸液的局部治疗。  相似文献   

19.
20.
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对结核病小鼠Th1/Th2细胞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分子病理学角度探讨母牛分支杆菌菌苗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单纯攻毒组(A)、母牛菌苗免疫攻毒组(B)和正常对照组(N)。经尾静脉注射H37RV建立结核病小鼠模型,母牛菌苗由腹腔注射。肉眼观察肺脏病变指数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常规HE染色,探讨IFN-γ、IL-4、iNOS表达与肺脏组织损伤的类型和程度的关系。结果 结核病小鼠病变弥漫,伴有灶性干酪坏死,免疫组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