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1995年在藁城市农村进行了4-7月龄婴儿接种沪191麻疹疫苗(MV)临床反应和血清学效果观察,以及对婴儿母亲麻疹抗体的监测。结果表明:婴儿的母亲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I.15%,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为373。4~7月龄婴儿胎传抗体阳性率仅为2.17%,为6一7月龄婴儿接种0.2ml或0.5mlMV,免疫成功率均80%,GMRT为252-356;4月龄婴儿接种0.2ml和0.5mlMV,免疫成功率分别为33.33%和28.57%,GMRT分别为159和122:5月龄婴儿接种02ml和0.5mlMV免疫成功率分别为50.00%和71.43%,GMRT分别为200和244。婴儿自身免疫系统的发育完善似乎是决定能否免疫成功的主要因素。接种MV高热率(>38.6℃)为5.38%,皮疹率为10%。  相似文献   

2.
麻疹疫苗初免月龄及接种针次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3年广西84个麻疹暴发点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调查发现,暴露后1~3月龄、4-5月龄、6~7月龄、8-11月龄的未接种麻疹疫苗(MV)儿童的发病率分别为2.5%.13.0%.16.3%、19.7%。血凝抑制抗体阴性率分别为0%、71.2%.79.2%.85.9%。而1一7岁未接种儿童MV暴露后的发病率为24.4%。根据所得资料,作者建议MV免疫可采用两针法,第1针提前到4一6月龄,可降低婴幼儿麻疹发病率,第2针在15-23月龄,可弥补因第1针免疫不成功或漏种的易感儿。  相似文献   

3.
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对全球消灭脊灰起着重要作用。现将我站1999年对新生儿的脊灰疫苗免疫成功率调查结果报告如下。l 材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 随机选择本市2月龄未服过脊灰疫苗的儿童56名,作为观察对象。1.2 服苗方法 按免疫程序,从2月龄开始口服脊灰三价疫苗,共服3次。脊髓灰质炎疫苗系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9803091。1.3 标本采集 于免疫前、全程基础免疫后1个月各采集微量血一次,每次为0.3ml,血清分离后置-20℃保存。1.4 检测方法和判定标准 根据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规程》要求…  相似文献   

4.
呼和浩特市母婴麻疹抗体及婴儿胎传抗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和浩特市母婴麻疹抗体及婴儿胎传抗体监测薄福宝,王红霞,汪洋杰,刘梦来,张凤贤,温祥为了解我市母婴麻疹抗体水平及8月龄以下不同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水平,我们于1993年7~8月,开展了监测。采集临产前母亲(21~36岁)静脉血3.0ml,产后新生儿脐...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了解泰州市各年龄组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结合麻疹发病情况,探索泰州市麻疹预防控制措施。 方法 2013-2015年在泰州市高港区不同乡镇共采集1209例对象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监测 人群进行麻疹抗体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 年麻疹抗体阳性率为12.38% ~ 95.45%。各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 岁组最高(95.45%);0~ 月龄组最低 (12.38%)。麻疹IgG 抗体中位数8~月龄组和1.5~岁组、15~岁组和25~40岁组两个年龄组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其他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月龄组最高(1664.43IU/L);0~ 月龄组最低(29.08 IU/L)。麻疹发病率与对应年龄组麻疹免疫水平相关。结论 2013-2015 年麻疹免疫水平监测结果显示, 8~17月龄及15岁及以上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较低,同时疾病监测显示,15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发病率较 高。因此,为降低人群麻疹发病水平,泰州市需切实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加强疫情监测和 控制,加强重点人群麻疹疫苗的接种。 关键词:麻疹;抗体水平;疫苗;免疫;监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7)07 0493 04  相似文献   

6.
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调查仪征化纤公司卫生防疫站白德心为了解本公司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于1991年5、6月间,对8~9月龄婴儿进行了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选择出生后满8足月的未接种麻疹疫苗的101名婴儿为对象,疫苗由卫...  相似文献   

7.
我省从1998年起将儿童麻疹疫苗加强免疫从7岁提前到4岁,为充分认识其科学性和必要性,省、梅州市、兴宁市卫生防疫站计免科于1998年9~10月在兴宁市坭陂镇进行了一次4~7岁儿童麻苗加强免疫前后的麻疹抗体水平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疫苗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麻疹冻干活疫苗,批号97-11337,有效期99-6。1-2 免疫方法在每名监测对象上臂三角肌下缘处皮下注射麻疹活疫苗0-2ml。1-3 血清采集在卫生院计免门诊接种日,对4~7岁进行加强免疫的儿童于免疫前和免疫后一个月采…  相似文献   

8.
婴儿麻疹胎传抗体及初次接种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婴儿麻疹胎传抗体状况及探讨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1999年我们对广州市产妇和新生婴儿进行麻疹抗体水平检测并对6月龄和8月龄婴儿初次接种麻疹疫苗(MV)的免疫成功率进行血清学效果观察。结果表明,产妇和新生儿麻疹抗体阳性率均为98.4%,GMRT分别为1588.34和1354.73;6月龄和8月龄婴儿免前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4%和11.1%,GMRT为2.07和1.80;免后1个月抗体阳性率升至93.9%和98.9%,GMRT升至1260.45和2358.03,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9%和97.8%。2.07和1.80;免后1个月抗体阳性率升至93.9%和98.9%,GMRT升至1260.45和2358.03,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9%和97.8%。8月龄的血清免疫效果明显优于6月龄,提示目前应加强育龄妇女及婴儿麻疹  相似文献   

9.
对广州市110名干8~9月龄完成麻疹基础免疫的1岁健康儿童,给予默沙东公司生产的麻疹、流行性肋泉炎和风疹活疫苗(M-M-RⅡ)接种,进行血清学效果监测。结果:麻疹ELISA-IgG抗体在接种疫苗1个月后,阳性率由接种前的64.5%上升到10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由1.44.6上升至1:2165.1;流行性肋腺炎HI抗体免疫全部阴性,免后1个月阳笥率达89%,CMT由零上升至1:14.6;  相似文献   

10.
吴昕  翁毓秋 《应用预防医学》1996,2(4):F003-F003
柳州市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吴昕翁毓秋1996年3月5~20日我们对接种过麻疹疫苗一针及两针的儿童164名进行免疫效果观察。1材料与方法在我市城区、郊县抽取1994年出生并明确记录8月龄接种一针麻疹疫苗儿童73名,8月龄接种一针麻疹疫苗,112岁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贵港市麻疹疫苗(MV)接种质量,于1997年6月对该市1~2岁儿童开展了麻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该市常住人口中完成了麻疹基础免疫的1~2岁儿童。1.2抽样方法样品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办法于该市三区两县(市)中各...  相似文献   

12.
高邮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邮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对0~39岁256人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抗体阳必 76.95%(197/256),阳性率较高的人群是2~4岁和6~8刚,分别是94.74%和93.85%,较低的是6~11月龄尚未接上过麻疹疫苗的儿童,阳性率为6.82%。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因此,今后对满8月龄儿童麻疹疫苗(MV)初免应及时接种,学龄前儿童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分析温州市消除麻疹监测工作的进展,发现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评价 温州市2009-2016 年麻疹发病,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指标,调查接种率。结果 2009-2016 年,温州市共 报告麻疹患者1197 例, 温州市麻疹年均发病率1.66/10 万。在1197 例麻疹患者中, 流动人口511 例 (42.69%),<8月龄408 例(34.08%),≥15 岁318 例(26.57%)。血清样本采集率由32.91% 提高至 97.80%,个案调查率由81.93% 提高至99.14%。2016年,温州市共报告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 tainingvaccine,MCV)235432剂,MCV 接种率>95.00%。2011 年, 麻疹疫苗(measlesvaccine,MV) 首剂接种率97.90%,2015年MV 首剂接种率9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46,犘>0.05)。2011 年,MV 首剂及时接种率64.10%,2015 年MV 首剂及时接种率82.9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83.02,犘=0.00)。结论 温州市需继续提高适龄儿童MCV 及时接种率,并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加强麻疹 监测,提高麻疹监测的敏感性,做好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 关键词:麻疹;传染病;免疫接种;麻疹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儿童;接种率 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7)12 0919 04  相似文献   

14.
母婴麻疹血凝抑制抗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在南宁市检测了319对母亲及1~8月龄婴儿的麻疹血凝抑制(HI)抗体的阳性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发现婴儿母传抗体水平及其消退情况,与其母亲抗体水平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1月龄婴儿HI抗体阳性率比其母亲低20%,GMT相当于母亲的1/2.5,母亲HI抗体≤1∶2组,1月龄婴儿HI抗体全为阴性;母亲HI抗体1∶4组,1月龄婴儿HI抗体阳性率为43%,4月龄全部阴性;母亲HI抗体1∶8组,1月龄婴儿HI抗体阳性率78%,4月龄23%,8月龄8%;母亲HI抗体1∶16组,1月龄婴儿HI抗体阳性率88%~100%,6月龄33%,8月龄13%;母亲HI抗体≥1∶32组,1~5月龄婴儿HI抗体阳性率100%,8月龄80%。这与母传麻疹抗体(主要为IgG)在婴儿体内的半衰期有关。如将麻疹疫苗(MV)初种起始年龄提前至5月龄,15~23月龄再复种1剂MV,可望进一步降低婴幼儿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比较了脊髓灰质炎(脊灰)糖丸疫苗和液体疫苗基础免疫的血清学效果。观察对象为近5年无脊灰流行的农村.共102名2~6月龄未服过脊灰疫苗的婴儿,按月龄和性别均衡地分为糖丸疫苗组和液体疫苗组。两组都有部份婴儿有母传抗体,服苗前各型脊灰中和抗体的阳性率为11.76%~19.15%。几何平均滴度(GMT)1:1.18~1:2.45。全程3次服苗后,抗体阳转率和4倍增长率均达到100%,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GMT亦达到1:78.76~1:115.36,两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两种剂型的脊灰疫苗均有良好的免疫效果。液体疫苗因服用方便,更适合于0~8月龄婴儿。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143名4 ̄7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及其对麻疹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 ̄7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的阴性率为75.00% ̄94.87%,且6 ̄7月龄婴儿较4 ̄5月龄婴儿的阴性率更低(χ^2=5.11,P〈0.05);而4 ̄7月龄婴儿初免麻疹疫苗后,其免疫成功率为84.38% ̄100.00%,6 ̄7月龄婴儿的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4 ̄5月龄的婴儿(χ^2=5.37,P〈0.05),GM  相似文献   

17.
百白破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行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疫苗中 ,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较常见。作者对1566人次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 ,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疫苗来源所用的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均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每ml混合制剂中含百日咳菌8个效力单位 ,精制白喉类毒素20Lf,精制破伤风类毒素5Lf,疫苗均在有效期内使用。1.2接种对象在本院定点接种的3~12月龄儿童588人次(A组) ;在英学、凤凰岗两村卫生所分散接种的同龄儿童978人次(B组)。接种方法相同 ,均于适龄儿童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疫苗。…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分析2012-2016年乌鲁木齐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和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对2012-2016年乌鲁木齐市麻疹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 析。结果 2012-2016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997例,年均发病率为5.98/10万,发病时间集 中在4~7月份;天山区、沙依巴克区、头屯河区年平均发病率居前3位;麻疹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儿 童和≥15岁成人,与8月龄~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4.18,犘<0.01);2012-2016年报告 病例中有免疫史病例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χ 2=10.66,犘=0.031)。结论 适龄儿童开展查漏补种工 作,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强化免疫工作,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控制院内感染,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年龄;免疫史;监测;疫情;免疫规划 中图分类号:R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07 0532 04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成都市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于1998年对市区及远郊城镇监测了部份常住与流动人口低年龄组儿童的麻疹抗体水平,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以低年龄组(3~7岁)儿童作为监测对象,对监测者采集耳垂血约0.4ml,分出血清,56℃30分钟灭活,-20℃保存待检。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抑抗体,试剂由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提供,以滴度1:2为阳性,≥1:32具有保护水平。2结果2.1市区常住与流动人口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表1)常住与流动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比较,保护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饶平县自1987年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控制在年均3.57/十万,1992年和1998年曾出现局部麻疹暴发点。为了解本县小学新生麻疹抗体水平现况,饶平县卫生防疫站于1999年4月进行有关监测,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抽样方法和监测对象    将全县25个镇的计免工作分为好、中、差三个组(根据以往基础工作),每个组分别抽取一个镇一所小学两个班新生,按顺序编号取双号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血清标本收集    每个对象取指尖末梢血0.2~0.3ml,分离血清置-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