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最常见于盆腔,如卵巢、阔韧带、盆腔组织、Douglas窝以及宫骶韧带等部位,少数可出现在泌尿系统和盆腔以外的组织[1-2]。目前公认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是Sampson等[3]提出的经血逆流、内膜种植学说及机体免疫应答系统异常等理论;其中经血逆流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生率约为90%,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病率仅为20%左右[4]。腹腔镜检查仍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病,病灶多位于盆腔脏器,也可发生在宫颈、阴道、会阴和腹部手术切口。与剖腹手术相关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较常见的盆腔外内膜异位症,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并不多见,但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不同于盆腔内异症,现将我院5年来收治的10例切口内异症病例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简称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1]。EMT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10%~15%,且近年来有明显上升的趋势[2]。其引起的慢性盆腔痛、痛经及不孕等严重影响广大妇女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3]。内异症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目前最广为接受的是由Sampson首先提出的经血逆流种植学说,及我国学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疾病,其基本特征是脱落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宫腔外种植和生长,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SampSon提出的经血逆流学说曾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证据,但近来有学者证实,在周期性行经的妇女中,经血逆流至盆腔是普遍的生理现象,却为何只有15%~20%的妇女受累?近来研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发病机制复杂。Sampson的经血逆流学说可诠释腹膜及部分卵巢EM。正常情况下约有50%~90%的育龄妇女发生经血逆流入盆腔;但只有少数罹患EM,说明EM的发病尚受其他因素影响。逆流子宫内膜向腹膜黏附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是EM发病的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认为,血瘀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主要致病因素。血瘀的形成与内异症的经血逆流过程、血管生成过程密切相关。内异症的根本发病机制与正气的强弱密切相关,而正气与现代人体免疫功能存在内在联系,其治疗亦需从调节正气、改善脏腑功能入手。  相似文献   

7.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一种以盆腔疼痛和不孕为特点的持续性病变。对于EM的研究存在许多分歧。首先,传统定义指有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外,但据此会将一些因其他疾病进行手术的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状患者包括在内,因此有专家建议EM的定义应指微观具有细胞水平上的活性或宏观影响了正常生理功能的病变。其次,多数学者认可1927年Sampson等提出的"经血逆流"学说,但经血逆流在生育期女性发生率高达90%,而EM  相似文献   

8.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种植于子宫被覆黏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EM的发病率在生殖年龄的妇女中为10%~15%~([1])。EM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广为接受的是Sampson的经血逆流学说,但此学说尚不能解释盆腔外的EM,也无法解释为什么80%~90%存在经血逆流的妇女中只有10%~15%发展为EM~([2])。健康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简称内异症,是指有生长活力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异常生长,引起痛经、盆腔疼痛、不孕及腹腔结节包块等症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临床分为腹膜型内异症、卵巢型内异症、深部浸润型内异症和其他部位的内异症。内异症对雌激素有依赖性[1],  相似文献   

10.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增加趋势。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多发生在盆腔脏器,也可发生在阴道会阴和腹壁的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11.
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病;腹壁切口瘢痕内异症为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少见疾病。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的增加,使手术后切口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亦相应增加,其中足月剖宫产后发生率为0.03-0.4%[1],我院于2010年9月诊治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不同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以外部分的妇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初潮低龄化,妊娠分娩高龄化,绝经高龄化,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它所引起的进行性痛经,性交痛,盆腔痛,不孕症,月经异常等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目前尽管有许多方法可以治疗内异症,但结果却并不十分满意。究其原因,是对内异症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尚不够[1]。近年来中医学在内异症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近5年来对内异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内异症的基础研究进展1.1组织学发生机制目…  相似文献   

13.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严重影响中青年妇女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多发病、常见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不明确。1921年,Sampson提出经血种植逆流学说,但该学说无法解释90%育龄妇女经血逆流却只有10%~15%患EMs。因此,有人认为经血逆流是诱因,而异位的子宫内膜的黏附、侵袭和局部血管  相似文献   

14.
加减少腹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又称"内异症",具有易复发性、强侵袭性、广种植性等特点。中医学古文献中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名记载,但据内异症的临床表现,可归属在"痛经"、"症瘕"、"月经不调"、"不孕"等病之中,认为"瘀血阻滞胞宫、冲任"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对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少腹逐瘀汤治疗64例,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在育龄期妇女的发病率达10%~15%,其引起的盆腔疼痛、不育和极易复发的特点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涉及诸多因素。近年来,研究表明子宫内膜中存在干细胞,从而推测子宫内膜干细胞的异常分化增殖是内异症发生的重要机制,这一理论为内异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内异症被认为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同时与盆腔慢性感染有关,但确切病因仍然不清。现有研究认为缺氧在内异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缺氧对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血管生成、炎症维持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概述,并总结近年中药以HIF-1α为靶点治疗内异症的新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严余明 《养生月刊》2012,33(11):988-99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种植在子宫腔外的某些部位的妇科疾病.其中,异位于子宫肌层的,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异位于子宫肌层以外部位的,称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多,因而临床上一般所称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指前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发病率日益升高的妇科常见病,多见于30~40岁妇女.患者常并发不孕,一旦妊娠,异位内膜也呈蜕膜改变,病变缩小或消失,症状缓解.绝经后异位内膜也随卵巢功能衰退而逐渐萎缩吸收,但也偶见于绝经后发病者.子宫内膜异位分布范围甚广,常见于盆腔腹膜及盆腔器官的表面,如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层以及覆盖于子宫直肠陷凹等处,故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  相似文献   

18.
许小妍 《光明中医》2013,28(8):1696-1697
不孕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有关文献报道,内异症导致的不孕高达40%,而不孕症中,约有80%患内异症。笔者有幸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跟随导师叶敦敏教授学习,现将老师治疗内异不孕成功案例总结如下。1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包括腺体和间  相似文献   

19.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简称内异症)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此病与不孕密切相关,内异症患者中不孕的发生率为40%~([1])。无论是药物治疗或者保守性手术均有相当高的复发率。腹腔镜手术是目前这类疾病的首选治疗,因腹腔镜手术可以明确诊断,清除病灶,重建盆腔结构,了解输卵管状态,改善盆腔内环境,但单纯的腹腔镜手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一种常见的良性妇科病变,近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其病因不清,多发于生育年龄妇女,是引起盆腔疼痛和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近年来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一些新的认识综述如下。1内异症的定义传统认为,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于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即可异位于子宫肌壁间(子宫腺肌症),又能种植于子宫体以外的其他组织脏器,且异位种植的子宫内膜存在“自我消融”的现象。有学者提出,只有在其引起症状时,才能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