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在长春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慢性腹泻患儿122例,随即分为观察组62人和对照组60人。两组均给与补液、肠道益生菌制剂和肠道粘膜保护剂等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丁香开胃贴,1贴/d,将药芯对准脐部贴12h以上,3贴为一疗程。观察小儿腹泻及主要伴随症状消失时间(P〈0.01)。结果治疗6d腹泻、腹胀、呕吐消失时间和食欲好转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总有效率79.03%,对照组56.6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肚脐辅助治疗慢性腹泻可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复方丁香开胃贴对预防静滴红霉素引起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86例静脉滴注红霉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静滴前30min采用复方丁香开胃贴敷贴神阙穴(肚脐),对照组给予普通胶布敷贴对照。结果观察组46例,10例患儿出现腹痛、呕吐、食欲减退,有效率78.3%;对照组40例,24例患儿出现腹痛、呕吐、食欲减退,有效率40%,两组应用效果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应用丁香开胃贴对预防静滴红霉素引起的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复方丁香开胃贴配合腹部热敷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疗效.方法 对128例婴幼儿腹泻患儿,应用复方丁香开胃贴配合腹部热敷进行治疗,复方丁香开胃贴贴于脐部,连续12 h以上,同时选取棉垫烤热后敷在腹部,每次30 min以上,每天4~6次,3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128例患儿治愈96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95.3%.结论 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腹部热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适用于婴幼儿腹泻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应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方法 两组惠儿均予思密达散剂口服.治疗组(45倒)同时给予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脐治疗,每日1贴,连用3d.王药丸于胶布护圈中,药芯对准脐部神阙穴贴,12h以上.结果 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对照组(40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和67.5%,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丁香开胃贴配伍思连康制剂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门诊就治的功能性便秘患儿98例,随机分为复方丁香开胃贴组(34例),思连康组(31例),联合应用组(33例),治疗14d后观察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记录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联合应用组有效率90.9%,明显优于思连康组的41.9%和复方丁香开胃贴组的52.9%,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与思连康联合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疗效显著,是一种可靠、可行的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6例小儿消化不良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组46例在此基础上外贴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方便、起效快、药效持久等特点,易于儿童接受。  相似文献   

7.
白剑虹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93-1994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思密达、思连康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方法:治疗组58例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思密达、思连康治疗;对照组75例未予复方丁香开胃外贴.结果:复方开胃贴治疗组有效率89.6%,对照组有效率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思密达、思连康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思密达对婴幼儿阿奇霉素胃肠道副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将首次静滴阿奇霉素过程中出现胃肠道反应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静脉滴注前30min给予口服思密达,实验组同时加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脐,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胃肠道反应总发生率为42.5%,对照组为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蒙脱石散在降低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方面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娟 《中国实用医药》2014,(35):140-141
目的分析金双歧联合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儿腹泻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金双歧治疗,观察组给予金双歧联合丁香开胃贴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止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丁香开胃贴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儿急性腹泻采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辅助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方法10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并分析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00%(43/5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腹痛、大便异常消失时间分别为(1.48±0.18)、(2.02±0.57)、(3.67±0.7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2±0.56)、(3.08±1.08)、(4.64±1.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安全且高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月某院秋季腹泻患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西医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0.91%高于对照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脾胃虚寒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的方法。计划纳入240例患儿,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外用复方丁香开胃贴、模拟贴,疗程2周。结果 共纳入239例患儿,230例进入全分析数据(FAS)集,217例进入符合方案数据(PPS)集,238例进入安全数据(SS)集。两组治疗第2周的腹痛发作天数平均值分别为1.600、2.026,经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腹痛程度的改善率分别为80.00%、67.83%,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86.09%、59.1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55、0.0001),试验组也优于对照组的。试验组发现不良事件9例(7.63%),对照组10例(8.33%);判断为不良反应者,试验组4例(3.39%),对照组3例(2.50%),均表现为皮肤刺激症状。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丁香开胃贴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脾胃虚寒证,可以减少腹痛发作天数,改善腹痛程度及中医证候,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肉桂丁香干姜药饼贴脐(神阙穴)配合针刺天枢穴治疗小儿泄泻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泄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基础上加肉桂药饼贴脐配合针刺天枢穴治疗。结果:治疗5天的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总有效率93.3%。结论:在小儿泄泻病中通过脐部贴敷和针刺作用可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4.
复方丁香开胃贴佐治红霉素静滴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献民 《云南医药》2007,28(6):561-562
红霉素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治疗是一种有效方法。但其胃肠反应发生率非常高,引起胃肠道平滑肌及血管平滑肌痉挛、恶心、呕吐、腹痛,给临床使用带来困难。本文通过使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脐部减轻了该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现将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脐治疗小儿红霉素静脉滴注不良反应。方法将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85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0例,均予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静滴前给予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脐,对照组静滴前予思密达口服,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有效率为77.5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贴脐治疗小儿红霉素静滴不良反应效果与思密达口服相同,但较后者简便易行,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胀贴神阙穴贴敷治疗多发伤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多发伤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腹胀贴治疗组50例和安慰剂治疗组50例,治疗组予以腹胀贴脐部贴敷。对照组予以安慰剂贴敷治疗。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腹胀贴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4.0%,安慰剂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64.0%。两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腹内压情况有了明显地改善,腹胀贴治疗组比安慰剂治疗组改善情况更好,两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之后,腹胀贴治疗组比安慰剂治疗组在肠鸣音与肛门排气时间上更短,两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把腹胀贴神阙穴贴敷运用于多发伤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改善情况与腹内压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吴茱萸、肉豆蔻贴敷神阙穴治疗小儿脾虚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确诊小儿脾虚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儿在常规抗生素、补液的基础上,治疗组则给予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93例中,显效81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7.9%;对照组93例中,显效68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3.5%。结论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小儿脾虚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止泻Ⅰ号方贴敷神阙穴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炎琥宁等抗病毒及静脉补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止泻Ⅰ号方贴敷神阙穴。结果:治疗组腹泻持续时间(3.15±1.35)d,对照组(4.35±1.30)d,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自拟腹泻Ⅰ号方贴敷神阙穴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春分节气穴位贴敷改善小儿脾气虚型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脾气虚型厌食症患儿进行临床研究,按整群随机化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丁香开胃贴治疗,观察组采用春分节气穴位贴,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脾气虚型厌食症治疗中,春分节气穴位贴敷对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丁桂儿脐贴外敷神阙穴对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60例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红霉素静滴,实验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丁桂儿脐贴外敷神阙穴。结果: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76.67%,实验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40.00%,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敷丁桂儿脐贴对改善红霉素的胃肠道反应疗效明显,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