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是常见致盲眼底病之一,以手术治疗为主。本院2004年2月—2006年2月收治52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及配合相应体位,术后均采用特殊体位1周以上,对促进视网膜复位起到积极作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17例;年龄17~72岁。严重眼外伤所致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22例,增殖型糖尿病病变(PDR)16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10例,后瓣翻转的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3例,伴视网膜僵硬的后极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例。手术方式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本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硅油填充联合曲安奈德在复杂玻璃体切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例、复杂眼外伤患者7例,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房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6月,患者视力提高35眼,术后前房反应在1周内明显,多为I~Ⅱ级反应,1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5只眼出现眼压升高,2只眼出现假性前房积脓,1只眼出现眼内炎。结论:玻璃体腔硅油填充联合注射曲安务德可减轻眼内炎症反应,抑制视网膜脱离的复发,用于复杂玻璃体切割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充填术是近几年来国内开展的一项新的技术 ,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网脱 )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切除玻璃体及牵引条索 ,剥除视网膜前增殖膜 ,用硅油作为玻璃体腔的填充物 ,将脱离的视网膜复位 ,完善了玻璃体手术 ,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我院自 1997年 5月~ 1999年 10月为 88例网脱患者施行了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充填术 ,疗效理想。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网脱患者 88例 (单眼 )中 ,男 59例 ,女 2 9例 ,年龄8~ 70岁 ,平均年龄 4 6岁。其中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 PVR) D级 36眼 ,巨大裂孔网脱 15眼 ,…  相似文献   

4.
随着眼科器械的不断改进和操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玻璃体切割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黄斑部疾病、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治疗。本院眼科2003年1月-2006年1月为57例患者施行玻璃体切割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瘀利水方治疗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后患者视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6月在庆阳市中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视网膜脱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治疗组术后给予抗生素滴眼液及口服化瘀利水方,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滴眼液,分别对患者术...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本身组织中的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层分离,是临床上致盲率很高的疾病之一,预后不良,复发率较高,且复发后治疗困难。其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治疗目的在于封闭裂孔,一般患者采用视网膜加巩膜外加压辅以视网膜光凝活冷凝术,复杂病例选择玻璃体切割、气体或硅油玻璃体腔内填充手术,使视网膜复位,术后护理十分重要。为总结视网膜脱离复位术的护理经验,现将我科30例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对外伤性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作用。方法12眼行眼内硅油注入,5眼以C3F8填充。结果手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手术前后视力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玻璃体切割是治疗外伤性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段,伤后及时手术治疗有利于保存患者的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2月~2010年12月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白内障患者共94例94只眼。距离玻璃体手术时间4~9个月,平均6.3个月。采用玻璃体腔灌注,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房注入黏弹剂,行硅油置换,然后行人工晶体植入,环形后囊切开。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等。结果 (1)术后4周,94例94只眼中有90只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4只眼术后视力无改善。(2)后囊破裂1例,无晶体核坠入玻璃体,无脉络膜脱离。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硅油取出+人工晶体植入+后囊膜环形切开术治疗并发性白内障,可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同时避免二次手术所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复杂玻璃体视网膜切割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眼科器械的不断改进和操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玻璃体切割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黄斑部疾病、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治疗.本院眼科2003年1月-2006年1月为57例患者施行玻璃体切割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玻璃体切割仪是当今世界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手术的先进设备 ,它依靠玻璃体切割装置 ,将玻璃体内的混浊、积血、机化膜、渗出切割去除 ,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玻璃体切割手术是一种精细而复杂的手术 ,手术过程与操作需护士密切配合 ,也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将我科开展此手术的医护配合进行探讨。1 一般资料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使用 STORZ玻璃体切割仪进行眼后节手术 4 5 1例 ,其中视网膜脱离 2 2 9例 ,玻璃体积血 80例 ,眼外伤 5 6例 ,眼内炎 14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混浊 16例 ,硅油取出术 5 6例 ;年龄最大 …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脱离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硅油作为一种较好的眼内填充物,目前主要用于常规方法不能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然而硅油长期滞留眼内可引起较多的并发症。硅油填充术后做好眼压观察、心理护理、体位指导、不良反应观察、术后防感染及做好出院宣教等有效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措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层之间的分离,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可分为孔源性、渗出性和牵拉性三大类.玻璃体切割术是切除或切断玻璃体视网膜前增生膜,解除玻璃体视网膜的向心性牵拉和切线性牵拉,并在牵拉解除后,用膨胀气体或硅油行玻璃体内充填的一种手术方法[1].2000年1月-2004年1月我院共收治了287例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其中203例施行了玻璃体切割术,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眼爆炸伤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眼爆炸伤38例(52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根据情况辅助异物取出、视网膜光凝、硅油(气体)填充及人工晶体植入等术式,并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后观察患者视力变化情况、眼球重建程度及术后炎症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视力达0.02以上者占67%,0.2以上者占21%。所有病例眼球结构基本恢复,术后炎症反应轻。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是治疗眼爆炸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有效重建眼球结构,提高术后视力,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外科手术已成为眼科手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眼科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眼内填充术、气液交换、重水置换、硅油填充、视网膜前膜剥离、眼内激光光凝、眼内排液、视网膜切开这些手术的开展,使以往认为无治疗希望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有了复明的机会。由于此类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反应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使眼科护理面临新的挑战。现对152例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手段在提高视网膜脱离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择60例因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中医综合护理手段进行干预。采用舒适度问卷调查表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于出院时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术后舒适度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手段可有效提高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面向下体位时的舒适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了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眼球内非磁性异物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元月~2003年12月收治的眼内非磁性异物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眼球内异物取出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结果:本组28例30眼均一次成功取出眼球内异物,视力较术前增进者24例25眼占83%,无变化者4例5眼占17%;术后并发症白内障6例7眼占23%,医源性视网膜裂孔4例4眼占13%,外伤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3例4眼占13%。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目前治疗眼球内非磁性异物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氧丙烷(C3F8)与硅油在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01例,均给予玻璃体手术治疗,分别应用C3F8填充(对照组50例)与硅油填充(观察组51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差异。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复位成功率分别为90.0%、92.2%,两组患者一次性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最小分辨角对数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BCVA)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组内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 MAR–BCVA数值均下降(P0.05),另外观察组Log MAR–BCV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3F8与硅油在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中的疗效均较显著,但是硅油填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3G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患者行23G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生原因、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术后22例早期发生高眼压,发生率25.58%。结论:硅油填充为23G玻璃体切除术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术后应密切观察眼部体征、监测眼压,早期发现,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减少23G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切割眼内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眼内硅油填充术后眼压的变化,分析高眼压发生的时间及可能原因.以及针对防止高眼压的发生而应采取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220例玻璃体切割眼内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4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高眼压发生的特点及相应护理措施.结果:硅油填充术后的高眼压的发生率为19.1%,可能原因有硅油乳化、术后炎性反应、无晶体眼瞳孔阻滞、激素反应性高眼压、硅油填充过量等.结论:通过总结眼内硅油填充术后不同时期可能出现高眼压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从而防止高眼压所造成的视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惰性气体填充术后,患者视力下降的原因。方法回顾性病例序列研究。收集2008~2010年在我院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惰性气体填充术后的患者156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中视力下降者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手术前后视神经、黄斑区改变,并分析视力下降的原因。结果 156例中视力明显下降者5例,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27~59岁,平均(47.6±12.5)岁。5例患者均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重水+视网膜复位+眼内光凝+惰性气体填充术,术中2例使用C_2F_6气体,3例使用C_3F_8气体,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1~1.0。5例患者手术后视网膜均成功复位。惰性气体基本吸收后,5例患者均发生视力下降,术后随访1个月~6年,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3~0.2,其中3例发生视神经萎缩。OCT显示2例黄斑区中心凹曲线变平,2例黄斑区薄变,1例发生黄斑裂孔,5例患者术后全部采用严格俯卧位。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惰性气体填充术后患者视力下降的原因较为复杂,除视网膜脱离是否累及黄斑、使用惰性气体的浓度、术后眼压、术后白内障等因素外,还可能与患者术后严格俯卧位,导致视网膜呈脱水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