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症候多样、病机复杂,存在多脏腑偏颇的复合病机。脾胃枢机升降失和在本病发病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脾胃枢机失和与心肾、肺肾、肝肺等脏腑枢机失和关系密切。故提出"以枢调枢"为治疗大法,通过五行藏象疗法"以象补藏"调和脏腑枢机以调衡脾胃枢机升降之用,即"以枢调枢",则脾胃气机升降有序,而致"气归于权衡"的生理常态,由此疾病虽成于枢机也可止于枢机,从而达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易经河洛象数理论及内经对脾土的"中央"之用、四时主事时间(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四时生四脏"的认识,在李东垣《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所构架的"以脾胃为枢的天-地-人"诊治模式启发下,构建了四象脾土模型并提出"四象脾土六气调神论",认为借天地枢机之力以调人体之枢机,即"以枢调枢"能使脏腑气机通调,由此疾病虽成于枢机也可止于枢机。同时,基于中医"藏象"、"时补"理论提出四象脾土"以象补藏"及时补防治观(包括:一年四季月末一十八日脾主令之时"以枢调枢"、一日之丑辰未戌时脾土的欲解及欲剧时的"以时调衡"),对"四象脾土四时六气以枢调枢和五脏"这一观点在中医治未病实践中的意义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肾藏象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思路。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探寻中医"治未病"的概念内涵,并通过对"治未病"概念内涵的认识理解,探讨肾藏象相关疾病的危害及防治意义。结论:"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疾病预防的理论核心,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减轻疾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肾藏象相关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体的健康,从中医治未病角度探讨肾藏象相关疾病防治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三伏治疗之关键在于健中焦、复其"转枢"之用,救庚金、复其"从革"之用。据此提出"坤土建中三伏治疗"并进行了理论探讨,赋予三伏治疗更加科学的内涵,在中医治未病实践中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通过回溯“枢机”理论渊源,立足中医经典,探析“肝为枢机”的理论依据。从肝脏的生理特性、病理特点、功能及与相关脏腑的关系进行分析,以肝为出入之枢、升降之枢、阴阳之枢、水火之枢着眼,进一步阐述“肝为枢机”的基本内涵,强调肝脏通过气机疏泄,上下通调,对脏腑精、气、血、津液的枢纽作用,对临床以肝为枢、和调枢机治疗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国家倡导中医治未病建设近十年来,对中医治未病的文化、理论、技术、模式等方面投入不少人力物力,迄今为止仍缺乏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创新及有效的运行模式。本文基于四象脾土四时六气和五脏的认识与实践基础上,提炼并形成了四象脾土和五脏治未病模式,涵盖了"四象脾土四时和五脏治未病理论构建"等八个方面内涵,该模式在当今国家大力倡导传承与创新中医药文化技术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和优势及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旨在将治未病理论作为循证依据引入护理领域中,丰富中医护理内涵,拓展中医护理思路,最终建立中医特色的护理服务模式。本文旨在对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做进一步的概括和总结。以便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更好地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四时调阳"理念所构建的心内科"治未病"新体系,以提高心内科"治未病"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2019年在医院心内科接受过"治未病"治疗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在医院心内科"治未病"治疗中使用常规体系。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四时调阳"理念构建的心内科"治未病"新体系。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患病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中实施基于"四时调阳"理念构建的"治未病"新体系,可以降低体验者的患病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谢胜教授长期致力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研究,通过深掘《内经》等经典理论,逐渐认识到GERD病机复杂,存在多脏腑偏颇的复合病机,而究其病机之本,总属三焦枢机失和。基于对病机的认识,谢胜教授进一步提出“以枢调枢”以及“以俞调枢”为治疗大法,即通过中医药疗法调和三焦枢机以调衡脾胃枢机,恢复脾胃枢机升降之用,以致“气归于权衡”的生理常态,最终达到治愈GERD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历史起源和现代临床医学,基于"未病先防""既病防传防变"和"愈后防复"等治未病思想的内涵,探讨其在临床上对慢性乙型肝炎预防和治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于"枢机理论",从阴阳枢机两个角度探讨顽固性失眠的诊疗思路。提出"不寐治枢"的观点,阐明阳枢失司则阳不入阴、阴枢失运则阴不藏阳、二枢共病则阴阳难会的关系。在枢机理论指导下选取柴胡类方、四逆散等作为调枢之基本方,择用半夏、夏枯草等作为调枢之药,同时根据枢机理论选择寅时、亥时等作为调枢之时,以及选用神门、三阴交等作为调枢之穴,以期为"不寐治枢"提供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气机失常是人体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针刺重在调气,调气后通常会出现"效之信,若风之吹云"和"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两种情况。特别是在"治未病"中针刺调气可发挥关键作用。在诊断过程中,通过察色、审形、望舌、诊脉等手段感知人体内的气机活动,准确诊断人体气机失衡之处。在治疗上,通过针刺来调节厥逆、阻滞、陷下等不平之气,使得气血趋于平和,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从而实现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医整体观的指导,国医大师阮士怡提出"育心保脉"理论,结合治未病理论,在现代医学疾病发展观体系下,将冠心病从治疗转为预防、调护。提出冠心病危险因素有易损患者、易损斑块、易损血液、易损心肌,基于育心保脉理论,分别从调气和血、养心安神,稳斑通络、活血化瘀,化浊解毒、和血畅脉,益肾健脾、调气养血调治以上危险因素,可为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挖掘和整理回医"治未病"知识和经验,探析回医"治未病"思想内涵。方法:基于回医"真一、元气、阴(静)阳(动)、四元、三子"理论体系,从回医未病先治学说的理论基础、病因病机、疾病防治方法以及回医养生保健文化等方面挖掘和整理回医"治未病"知识和经验,进而整理形成回医"治未病"思想理论。结果:回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未病方法和经验,蕴含着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是回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结论:回医"治未病"理念渗透到疾病发生、发展、防治的各个环节,探析回医"治未病"思想,对丰富祖国传统民族医学内涵,促进人类的健康生存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与代谢综合征、脑卒中密切相关,目前尚没有标准化的治疗方案。本文旨在从中西医角度分析,把握疾病的发展传变规律,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指导,基于逆针灸思路提出运用具有调和阴阳、通经活络、调气和血、清热开窍之功能的"手足十二针"针灸方案治疗本病,能够起到治疗NAFLD,及时截断疾病传变途径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挖掘郑洪新教授调气理论的内涵,总结并归纳调气理论在胃脘痛因机证治方面的具体应用。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病历资料及医籍论著,总结归纳郑洪新教授调气论治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和辨证论治经验。结果 调气论治疾病的实质是以针、药之气纠正人体之气的运动、功能、阴阳、脏腑属性的偏盛偏衰,疏气令调使其气和。郑洪新教授通过调理脾胃、疏调肝气、宣降肺气、温补肾气、调心胃气以恢复中焦气机升降出入之有序,使气畅达而胃脘痛消。结论 郑洪新教授调气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值得学习、推广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丰富中医气学理论内涵,拓宽临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未病"思想目前已成为中医保健、预防疾病的指导思想。随着中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治未病"思想受到高度关注。对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身心疾病防治实践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从"治未病"思想内涵及其外延发展、"治未病"理论在身心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治未病"思想在身心疾病预防中的实践探索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主张养生调摄、延年益寿。后世医家越来越重视"治未病"思想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和临床意义,广泛指导了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一门独具中医特色的学科。通过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的指导思想,对糖尿病进行前期干预和治疗,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现代中医名家对原发性痛经中医药诊疗理论研究不断深化,提出了寒湿凝滞是主要外因,肝肾心脾失调是主要内因,气滞血瘀是病机核心;分清虚、实、寒、热等属性,详辨疼痛的时间、性质、部位、程度等;同时基于治未病理论、体质学说、阴阳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在痛经的病机、预防及治疗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诊疗理论,如体质发病论、治未病论、阴阳转化调周论、调心止痛论、温通化气论、多元治疗论,对辨治原发性痛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及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谢强论治未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新华  陶波  肖永涛  谢强 《北京中医药》2009,28(4):265-266,317
"治未病"源自<内经>,是中医学中极为重要的防治思想.谢强教授在其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精研经典,归纳诸家,总结形成了独特的治未病观,即一个核心(平衡阴阳)、两个原则(和阴阳、调脏腑)、三个阶段(未病摄生、已病早治、初愈康复)、四个步骤(未病防萌、欲病防发、已病防变、初愈防复).在其日常摄生、临证施治、医嘱处方以及病后调护等实践中无不始终贯穿着治未病思想,对疾病的预防和群众保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