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300例,依据是否发生急性肺损伤分为非急性肺损伤组和急性肺损伤组。统计记录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影像学资料,分析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诱发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临床特征:①起病较急,多伴有急性疼痛,以背痛、胸痛最常见;②CT血管成像主动脉呈"双腔征";③胸部X线片表现为双肺渗出性斑片影;④氧合指数(PaO_2/FiO_2)≤200 mmHg。300例患者中有134例合并急性肺损伤,发生率为44.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ST段是否改变、病变是否累及头臂干、腹腔干、左颈总动脉,体重指数(BMI)、年龄、心脏射血分数、凝血酶原时间、血肌酐(Cr)、白蛋白(Ab)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肺损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计数、D-二聚体、降钙素原(PCT)水平,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胸腔积液、病变累及肠系膜上动脉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急性肺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hs-CRP、WBC计数、D-二聚体、PCT水平升高,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胸腔积液、病变累及肠系膜上动脉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合并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增加分别为2.150(1.302~4.110)倍、9.284(3.268~16.014)倍、3.252(1.859~5.703)倍、3.298(2.350~6.309)倍、5.153(2.974~8.928)倍、2.583(1.616~4.129)倍、5.233(2.801~9.774)倍。结论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多伴有急性肺损伤,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hs-CRP、WBC计数、D-二聚体、PCT水平升高,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胸腔积液、病变累及肠系膜上动脉是诱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需重点关注并予以相应治疗,以控制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离子间隙(SIG)对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筛选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并收住重症医学科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收集患者术后的血气分析及生化指标来计算近似强离子差(SIDa)、有效SID(SIDe)和SIG等Stewart模型酸碱变量的数值,分析其与病死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93例,包括存活组87例和死亡组6例。死亡组患者的术后SIG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9.7(8.8,13.7)mEq/L比4.1(1.8,6.7)mEq/L,t=4.432,P<0.01]。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动脉血pH值、PaCO_2、乳酸、SIDe、SIG和血清肌酐水平均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死率显著相关(均为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pH(OR:4.83×10~(28),95%CI:0.00~1.46×10~(61),P=0.08)和SIG(OR:0.09,95%CI:0.01~1.23,P=0.07)与患者病死率显著相关。SIG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95%CI:0.85~0.99,P<0.01),大于pH的0.86(95%CI:0.74~0.98,P<0.01),提示SIG升高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死亡的较好预测因子,敏感度100%,特异度84%。结论术后SIG水平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死亡。  相似文献   

3.
背景: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术前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为AKI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于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AA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术前发生AKI的危险因素。 结果:共有254例患者入选,其中Stanford A型夹层178例,B型76例。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AKI的发病率是23%(41例),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发生AKI的发病率是36.8%(2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Stanford A型夹层AKI的发生与性别(P=0.0042),舒张压(P=0.0328),心包积液(P=0.0002),肾动脉累及(P=0.0344)存在相关性;Stanford B型夹层AKI的发生与收缩压(P=0.0357),肾动脉累及(P=0.0124)存在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tanford A型夹层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男性(OR,5.398;95%CI,1.497-19.468; p=0.01),收缩压(OR,0.961; 95% CI, 0.943-0.980;p<0.001),双侧肾动脉受累 (OR,5.392;95% CI;1.390-20.914;p=0.015) ;Stanford B型夹层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收缩压(OR,1.023;95%CI, 1.003-1.044;p=0.0238),双侧肾动脉受累 (OR,19.076;95% CI;1.914-190.164;p=0.0120)。 结论:男性、舒张压和双侧肾动脉受累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收缩压和双侧肾动脉受累是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其中男151例,女22例,年龄45.4±10.3岁。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谵妄,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分析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全组出现术后谵妄共72例,发生率为41.6%。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深低温停循环时间(OR=11.17,95%CI为2.61~43.08)、术后最低氧合指数(OR=2.86,95%CI为1.43~5.72)、机械通气时间(OR=4.52,95%CI为1.36~15.59)、高钠血症(OR=3.51,95%CI为1.03~8.37)、咪达唑仑用量(OR=1.48,95%CI为1.07~2.04)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谵妄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中有较高的发生率,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后最低氧合指数、咪达唑仑用量、机械通气时间、高钠血症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对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01-2016-12连续收治的完全符合诊断标准的A型ADD患者,记录患者入院24h APACHEⅡ评分。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建立ROC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UC),观察APACHEⅡ评分对住院病死率的预测价值。依据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APACHEⅡ评分≥8.5分组和APACHEⅡ评分<8.5分组;应用Kaplan-Meier法构建生存曲线。APACHEⅡ评分对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结果:139例A型AAD患者住院期间死亡36例(25.9%)。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PACHEⅡ评分≥8.5分组与<8.5分组的住院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P=0.000)。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8.5分增加住院死亡风险(HR=6.464;95%CI:1.981~21.099;P=0.002)。调整年龄、收缩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后,APACHEⅡ评分≥8.5分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5.126;95%CI:1.528~17.198;P=0.008)。结论:对于A型AAD患者,较高的APACHEⅡ评分增加住院死亡风险。白细胞计数也可以作为评估发生住院死亡风险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入院时D-二聚体联合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383例急性主动脉夹层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男性307例(80.16%),平均年龄(52.72±12.26)岁。收集生存组(n=317)和死亡组(n=66)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入院血压、治疗方式以及生化指标等,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价预测价值,比较两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以评价预测价值。结果:本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为17.23%(66/383)。死亡组的D-二聚体水平[9.39(4.03, 19.68)μg/ml vs. 3.66(2.04, 8.82)μg/ml]、FDP水平[36.90(23.41, 69.11)μg/ml vs. 14.96(6.95, 35.81)μg/ml]、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比例、非手术治疗比例均明显高于生存组(P均0.05),入院舒张压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水平(OR=1.04,95%CI:1.00~1.08,P0.05)和FDP水平(OR=1.01,95%CI:1.00~1.01,P0.05)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D-二聚体水平预测患者院内死亡的AUC为0.748(95%CI:0.686~0.810,P0.05),最佳临界点为4.45μg/ml,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1.21%和67.19%。D-二聚体联合FDP预测患者院内死亡的AUC为0.776(95%CI:0.718~0.833,P0.0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85%和61.20%。结论:血清D-二聚体和FDP水平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D-二聚体联合FDP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预测价值优于单独应用D-二聚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且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1 378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根据主动脉根部病变特点和夹层累及范围进行选择。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且行CRRT将患者分为非CRRT组(n=1 263)和CRRT组(n=115),并纳入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分析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且需行CRRT的危险因素。结果:1 378例患者术后CRRT使用率为8.3%(115/1 378),术后30 d内死亡率为6.6%(91/1 378)。其中CRRT组死亡47例,非CRRT组死亡44例;CRRT组死亡率是非CRRT组的11.7倍(40.8%vs. 3.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28,95%CI:1.011~1.045),术前肝功能不全(OR=2.061,95%CI:1.011~4.199),红细胞输注量(OR=1.08,95%CI:1.043~1.119)是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行CRRT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患者年龄、术前肝功能不全、红细胞输注量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且行CRR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30 d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45例)与死亡组(27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6、12、24 h的血清PCT、CRP、c Tn I及NT-proBN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CHEⅡ)评分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治疗后6、12、24 h,存活组患者血清PCT、CRP、c Tn I及NT-proBNP水平较入院时明显降低,而死亡组明显升高(均P 0. 05);且存活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PCT、CRP、c Tn I及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均P 0. 05)。治疗后6、12、24 h,存活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与SOFA评分依次降低,死亡组患者依次升高,且存活组患者各时间点APACHEⅡ评分与SOFA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均P 0. 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感染性休克患者APACHEⅡ评分与血清PCT、CRP、c Tn I及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 563、0. 895、0. 701、0. 627,均P 0. 05); SOFA评分与血清PCT、CRP、c Tn I及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性(r值依次为0. 547、0. 753、0. 916、0. 708,均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OR=2. 163,95%CI:1. 271~3. 697)、SOFA评分(OR=1. 594,95%CI:1. 035~2. 268)、PCT (OR=2. 429,95%CI:1. 764~3. 271)、CRP(OR=1. 568,95%CI:1. 023~2. 734)、c Tn I (OR=1. 871,95%CI:1. 315~3. 498)、NTpro BNP(OR=1. 435,95%CI:0. 932~1. 942)为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0. 05)。结论:血清PCT、CRP、c Tn I及NT-proBNP水平较高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较严重,生存情况较差。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清PCT、CRP、c Tn I、NT-proBNP水平均为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孙氏手术后严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154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孙氏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2012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柏林诊断标准定义,术后严重低氧血症为氧合指数(PaO2/FiO2)≤100mmHg(1mmHg=0.133kPa)。对术前和术中可能导致术后严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严重低氧血症危险因素的预测准确率。结果:在我们的研究中36.4%(56/154)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严重低氧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缓激肽(BK)水平(OR=3.429,95%CI:1.101~13.334,P=0.003)和BMI(OR=1.544,95%CI:1.175~2.029,P=0.002)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严重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表明术前BK水平和BMI预测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90例,体外循环术后依据AKI诊断及CRRT指征将其分为AKI行CRRT 77例(CRRT组)、无AKI未行CRRT 613例(非CRRT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AKI行CRRT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术前血胱抑素C升高比例、血肌红蛋白升高比例、血肌酐水平及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红细胞输注量、血浆输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胱抑素C升高(OR=2.213,95%CI:1.006~4.868)、红细胞输注量大(OR=2.161,95%CI:1.705~2.738)、体外循环时间长(OR=1.221,95%CI:1.150~1.295)是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生AKI行CRRT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血胱抑素C水平升高、体外循环时间长及术中红细胞输注量多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易发生AKI,需行CRRT。  相似文献   

11.
背景血流感染(BSI)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但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是目前危重症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寻找预测BSI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对合理制定治疗策略及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对BS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BSI患者14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受试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清sTREM-1、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血肌酐(Scr)、血乳酸(LAC)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根据入院后30 d内预后将BSI患者分为存活组108例、死亡组34例,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APACHEⅡ评分。BSI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sTREM-1、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BS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观察组患者血清sTREM-1、PCT、hs-CRP水平及Scr水平、LAC水平、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sTREM-1、PCT水平及Scr水平、LAC水平、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REM-1〔OR=1.164,95%CI(1.068,1.269)〕、PCT〔OR=1.383,95%CI(1.191,1.605)〕水平及APACHEⅡ评分〔OR=1.929,95%CI(1.261,2.952)〕是BSI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4)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血清sTREM-1水平预测BSI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8〔95%CI(0.836,0.943)〕,血清PCT水平为0.863〔95%CI(0.796,0.915)〕,APACHEⅡ评分为0.812〔95%CI(0.768,0.873)〕。结论血清sTREM-1、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是BSI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三者对BSI患者预后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1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存活组(134例)和死亡组(1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率11.3%。死亡组患者年龄≥60岁、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比例均高于存活组(52.9%比18.7%,20.1%比52.9%,均为P<0.05),累及冠状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率死亡组高于存活组(41.2%比4.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0岁(OR=5.433, 95%CI:1.618~18.240,P=0.006)、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OR=1.011, 95%CI:1.004~1.020,P=0.019)、同期行CABG(OR=10.288, 95%CI:2.513~42.118,P=0.001)为ATAAD患者术后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累及冠状动脉同期行CABG是ATAAD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急性重症主动脉夹层患者在ICU的监测与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01月~2011年03月收住ICU的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急性重症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8例,对其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本组病死率为3%(1例),放弃治疗1例;治愈26例,其中并发低心排综合征1例、急性肺损伤17例、一过性精神障碍14例、急性肾损伤16例,均治愈出院。体外循环平均时间(209±12.3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0±11.64)min,机械通气时间(67±25.24)h。ICU住院时间3~30(6.36±5.19)d。结论完善的围术期监测与管理是急性重症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分析2017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n = 104),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非感染组(n = 35)和感染组(n = 69)。 结果 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术前体温明显升高(P<0.05);术中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aortic cross clamp,ACC)时间明显延长(P<0.01),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1);术后急性肺损伤、急性肾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CU住院时间(OR = 1.503,95%CI:1.013~2.230,P<0.05)和SIRS(OR = 11.635,95%CI:1.515~89.336,P<0.05)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发现ICU住院时间的临界值为7.5 d,曲线下面积为0.865(P<0.01)。 结论 术后感染将明显不利于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预后。ICU住院时间>7.5 d及术后出现SIRS是术后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评估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手术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25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老年患者,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57岁,根据手术结果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术前、术后各种临床资料。结果 5例(20%)住院期间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死亡率的术前危险因素是炎症和肾功能不良,手术危险因素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夹闭时间和最低肛温。多因素分析显示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肾功能不良(OR=1.020,95%CI 0.999~1.041,P=0.045)。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死亡率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持续时间和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到2017年4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因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接受孙氏手术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在手术中记录。急性肾损伤的定义基于KDIGO标准。结果:最终分析817例连续患者。急性肾损伤的总发生率为37.3%(n=305)。平均年龄(48.3±11.4)岁;73%是男性。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00.1±51.3)min。住院死亡率为8.6%。多变量Logistic回归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体外循环持续时间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独立相关(OR=1.006,95%CI:1.001~1.011,P=0.020)。结论:体外循环持续时间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接受孙氏手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了解这种联系的机制对预防策略的设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建立体外循环时不同动脉插管部位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Pubmed、Embase、Cochran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全面检索2022年7月前的文献。对报道的使用不同动脉插管方式的手术结果进行网状meta分析。同时使用R 4.0.4和Stata 15.1软件,设计标准的配对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从而比较不同动脉插管的效果。结果 腋动脉插管(OR=9.65,95%CI 1.56~248.7)、直接主动脉插管(OR=0.09,95%CI 0~0.62)、股动脉插管(OR=0.1,95%CI 0~0.63)、锁骨下动脉插管(OR=0.04,95%CI 0~0.32)、经心尖插管(OR=0.07,95%CI 0~0.71)的神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腋动脉加股动脉插管(OR=0.07,95%CI 0~0.71)。腋动脉插管(OR=0.43,95%CI 0.17~0.93)和股动脉插管(OR=0.45,95%CI 0.2~0.92)的神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锁骨下动脉插管。相较于锁骨下动脉插管,腋动脉插管(OR=2.93,95%CI 1.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s ST2)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损伤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山东省泰山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ARDS患者,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36例)、中度组(38例)和轻度组(32例),根据患者28 d后的预后分为存活组(62例)、死亡组(44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氧合指数(Pa O2/Fi O2)、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s ST2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 ST2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老年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重度组患者的血清s ST2水平、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明显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均0. 05)。死亡组患者的血清s ST2水平、APACHEⅡ评分等指标高于存活组(P均0. 05)。Pearson分析显示,ARDS患者血清s ST2水平与CRP、PCT水平、肺损伤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与Pa O2/Fi O2呈负相关(P均0. 05); ARDS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与年龄、CRP、PCT、肺损伤评分、s ST2呈正相关,与Pa O2/Fi O2呈负相关(P均0. 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 ST2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老年ARDS患者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749、0. 796。联合应用后评估价值可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敏感度、特异性、约登指数分别为0. 886、0. 677、0. 563。结论:血清s ST2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对老年ARDS患者肺损伤程度及预后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04月至2015年04月510例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 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AP将其分为VAP组(95例)与非VAP组(41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二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同时记录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情况,分别比较二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IL~(-1)7、IL-6水平的差异以及Th17细胞水平与CPIS评分的相关性,评价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对VAP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VAP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IL~(-1)7、IL-6水平明显高于非VAP组患者(P0.05);经过抗感染治疗后,VAP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IL~(-1)7、IL-6水平及CP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CPI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9,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7.4%为早期诊断VAP界限时,诊断V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6%和89.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5(95%CI 0.794~0.918)。结论 VAP患者早期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CPIS评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VAP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Th17细胞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 help,Th)17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将85例患者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不稳定型绞痛(UA)组17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22例和胸痛综合征(CPS)组20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 T细胞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浆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的表达.结果:AMI组和UA组患者外周血Th17/CD4 T细胞比例分别为(2.3±1.3)%、(2.1±1.1)%,明显高于SA组(0.5±0.3)%和CPS组的(0.3±0.2)%(P<0.01).AMI组和UA组患者IL-17和IL-23水平[IL-17:AMI组(72.3±50.2)ng/L、UA组(64.6±38.7)ng/L;IL-23:AMI组(615±254)ng/L,UA组(571±252)ng/L]亦明显高于SA组[IL-17;(24.2±15.3)ng/L,IL-23:(136±67)ng/L]和CPS组[IL-17:(20.8±13.3)ng/L,IL-23:(128±70)ng/L],P<0.05;而SA组和CP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浆IL-17水平与血浆IL-23水平呈正相关(r=0.631,P<0.01).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加,IL-17、IL-23水平升高,Th17细胞可能参与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