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持"柴胡劫肝阴"论者认为,柴胡升散动阳,有劫耗阴液之弊,温热病阴虚水亏尤忌;否"柴胡劫肝阴"论者认为,柴胡本无温燥之性,具解热、疏郁之功;还有学者认为,南北柴胡不同导致其功用认识不同,及柴胡非指单药而为柴胡汤剂等。柴胡临床使用,需注意不同功效取效剂量有异,适当炮制和配伍等方法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柴胡劫肝阴之说,元明之后论者颇多,自清代叶天士、王孟英等温病家以"柴胡劫肝阴"而不用,后世医家产生诸多疑义,笔者认为"柴胡劫肝阴"还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柴胡劫肝阴"之论,从柴胡的药源药性、应用历史、临床报道和药理研究等方面加以总结讨论,认为"柴胡劫肝阴"之论有失偏颇。为了避免出现阴伤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柴胡时应正确辨证、合理用药,注意不同品种功效有异、各功效的取效剂量不同,恰当炮制和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4.
柴胡广泛用子临床,但古今医家对医药认识不同,见解不一,并有劫肝阴之说,言其升散,故曰升阳劫阴,用之慎重,甚者视之如虎,不敢用之。笔者最习惯用柴胡于妇科病、内伤杂病的一些病证及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慢性肝炎病中,常以柴胡为君,列为处方之首,经临床验证观察,并无副作用。笔著认为,所谓柴胡“劫肝阴”,乃系毫无理  相似文献   

5.
结合临证心得,对柴胡的品种来源、退热、和解少阳、解郁、劫肝阴、升阳、应用剂量、治疗高血压八个方面作深入研究和探讨,澄清疑难纷争,提出独家见解,并介绍了数首验效方,为柴胡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剑锋 《中外医疗》2008,27(16):77-77
参阅历代医家的观点,肯定与否定柴胡劫肝阴者似乎都为数不少.在笔者的临床工作中对于柴胡的运用有一些粗浅的体会,本文试论之.  相似文献   

7.
贵刊今年第一期刊登了李建华同志的《柴胡劫阴说的质疑》一文(以下简称“该文”),拜读之后,颇受启发。但对“柴胡‘劫阴,之说应予摒弃不用”的观点,笔者深感立论根据不足,特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8.
<正> “伤寒诸方,惟小柴胡为用最多”。目前论述该方文章不少,然而方论虽多,难窥全豹,博而不约,莫衷一是。为此,笔者就小柴胡汤在临床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谬误之处,敬请斧正。柴胡是否“升阳劫阴”柴胡“升阳劫阴”之说,始于金元时期的张洁古,后经张景岳、叶天士、张山雷等人的发挥,而使江浙等地医家畏用柴胡者屡见不鲜,至今仍有影响。对此观点,持不同意见者有费氏,他在《伤寒条辨》中说:“以柴胡辛温而能劫伤胃阴之说,淆乱是非,致伤寒少阳病和解一法,不能明诸于世,尤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临床应用柴胡复方治疗恶性肿瘤的用药规律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研究病案方法,分析入选患者处方中使用柴胡复方与体力状况(PS,5分法)、证型、配伍中药等的关系,统计应用柴胡复方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住院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109例患者柴胡的用量范围为6~15 g。PS 0~1分者居多,约占63.56%,PS 2分者约占33.03%;患者辨证分型以肝郁者居多,约占78.90%,其中肝郁脾虚证最多,约占37.61%,多予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四君子汤加减,其次为肝郁气滞,约占29.36%,多予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患者服用柴胡复方最长达4年,观察期间应用柴胡总计量最大者为1620 g,最小者为300 g。轻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5%,治疗前后肝肾功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剂量合理、配伍正确地使用柴胡复方治疗恶性肿瘤时无劫肝阴等明显的毒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临证中,常见把高血压病片面地一概责之于“肝阳上亢”或“阴虚阳亢”,治法上则常墨守“平肝潜阳”、“镇肝熄风”、“滋阴潜阳”诸法。而肝气郁结在高血压病辨证中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疏肝解郁的治疗方法多被忽略。也有不少人认为柴胡能“劫阴”、“升阳”,因而看作是治疗高血压病的禁忌药。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认为,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其生理特点概括为"体阴而用阳"。肝藏血,在体为阴,"体阴"和"用阳"相互制约,二者才能平衡,肝脏才能保持生理状态,若有偏颇则发为病。酸能生津,酸甘化阴,肝"体阴"不足时,用酸味药能助其肝阴,补其不足,即所谓"补用酸"。"辛补酸泄"与"酸补"是分别针对肝的"用阳"与"体阴"而言的。二者看似矛盾,实则相通。在临床实践中,如真正领会了肝脏的生理特征,对指导临床选药组方、辨病辨证有重要的意义。从药物性味及疾病传变规律上探讨中医治疗肝脏病变的一些基本理论,以期将辨证思维用于临床,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2.
总结吕雄教授运用柴胡桂枝汤经验。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原方主要用于治疗"太阳表证不解兼见少阳"之发热恶寒,肢节烦痛等病症。吕雄教授从"气血肝脾"理论出发,以"疏肝理气,宣畅气机"为法,辨证运用于临床外感内伤等疑难杂症,为柴胡桂枝汤的临床运用提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浅谈胁痛的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柴胡汤加减运用治疗胁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中药治疗.结果临床中本人以大柴胡汤治疗多例胁痛患者,收效较为满意.结论 在临床中治疗胁痛应根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理论,结合肝胆的生理特点,正确的辩证,灵活运用,实证胁痛宜用理气活血;虚证胁痛宜用滋阴柔肝.  相似文献   

14.
仲景经方,凝聚着医圣心血,其中所蕴含的方义更是博大精深,启发来者。而以"王牌方"小柴胡汤为首的柴胡类方以其用广、义深被后世称为千古良方,广泛应用于临床。柴胡类方调节枢机、疏肝和脾、舒畅气机以达到阴平阳秘。从肝脾同调理论论述《伤寒论》中的柴胡类方,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医理论中,酸味食物有助收敛肝阴,对于肝阴虚的人群,春季适量吃些酸味食物,有助于肝气的升发,使肝阴血更足。但临床诊疗中肝火过旺的人不在少数,如果再用酸味补肝,无异于"火上浇油",反而容易伤脾,影响胃肠功能,不利于消化吸收。所以"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建议,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性味甘平的食物如菠菜、胡萝卜、红薯、南瓜、山药等,无论  相似文献   

16.
四逆散一方,是汉代名医张仲景所创,载于《伤寒论》。原方由枳实、柴胡、白芍、甘草组成。柴胡疏肝理气,升清达阳;枳实消滞降浊,泄热开结;白芍和血敛阴;甘草调中。柴胡、枳实合用,能疏肝理气,升清降浊,开结消滞;白芍、甘草同用,可以缓急舒挛,调和肝脾。四药合用,共济解表和里,疏肝理脾,有宣达枢机之功。根据资料报道及个人临床体会,本方之适用范围甚广,不仅可治少阴热厥、腹痛泄痢,对于因肝脾失调,气机阻滞所致的多种疾患都有良效。一方可治多种病是祖国医学方剂  相似文献   

17.
α干扰素联合柴胡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α干扰素联合柴胡注射液抗病毒的可行性及其机制。方法用α干扰素联合柴胡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4例并与单用干扰素组对照,观察2组在保肝、抗病毒、副作用上的差异。结果联合用药组明显减轻干扰素不良反应(P〈0.01),降低ALT(P〈0.05),提高HBeAg阴转率(47%)、HBV-DNA阴转率(35%)、抗-HBe阳转率(37%),与干扰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干扰素联合柴胡注射液抗病毒,能改善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用药反应,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整体疗效。  相似文献   

18.
胡国俊认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位在肺,涉及肝、脾胃、肾多脏,在肺多为痰热久蕴,气阴两虚,治法以补益气阴、清化痰热,临床多用苇茎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合生脉散加减;在肝多为情志怫郁,化火上扰,以疏肝解郁、清化痰热为治疗大法,常予四逆散、黛蛤散及柴胡羚角汤化裁;在脾胃多为脾胃失健,痰饮上渍,气阳偏虚,治法以补脾益气、益肺化痰,常选六君子汤、二陈汤、补中益气汤化裁;若气阴不足,治法以益气润土、滋养肺胃,方用六神散、沙参麦冬汤、生脉散化裁;在肾多为火炎烁金,肺络受损,此类患者注重滋阴壮水、补肾泻火,常用六味地黄汤、大补阴丸、二至丸合方。临床以痰热久蕴、气阴两虚型最多见。  相似文献   

19.
王秋月  张茂云 《中医学报》2021,36(3):503-505
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多梦,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以龙骨、牡蛎引药入肝。诸药配伍,调和营卫,使营气不劫,营血不弱。药入肝经,诸药滋肝阴、养肝血、降肝魂,使魂得血养,肝魂柔润,不躁不飞。肝经血气充足,肝阳、肝魂沉潜柔润,寒气驱逐不生,精津得养,潜魂入血,重镇肝魂,使肝魂得血养而不飞,多梦乃愈。  相似文献   

20.
逍遥散始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肝郁血虚脾弱之症.由柴胡、当归、白术、白芍、茯芩、炙甘草、薄荷、烧生姜组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为君药;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且气香可理气,为血中之气药;白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肝郁则土衰,肝病易传之于脾,<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以白术、茯芩、炙甘草,健脾益气,非但实土以益木,且使气血生化有源,共为佐药:用法中加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降逆和中,且能辛散达郁,亦为佐药;柴胡为肝经引药,又兼使药之用,合而成方,深合<素问·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旨,可使肝郁得疏,血虚得养,脾弱得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