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针灸疗法联合中药汤剂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灸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各指标参数值、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5 d后,观察组患者的TCD各项指标参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10. 35±0. 98)低于对照组(20. 52±1. 75)(P 0. 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5. 00%(38/40)优于对照组的67. 50%(27/40)(P 0. 05)。结论:针灸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减轻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32例痰浊上扰型眩晕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3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58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12年。临床表现:头晕昏沉,倦怠神疲,头重如蒙,心烦而悸,胸闷脘痞,或时吐痰涎,少食多寐,口干不渴或口干引饮,饮后仍干,或便溏或便秘,舌胖,苔浊腻,或白厚而滑,脉弦滑。辨证均属于痰浊上扰证。  相似文献   

3.
向宗兴  刘永家 《河南中医》2011,31(10):1190-119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患者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口服治疗,日1剂,水煎服,7 d为1疗程。结果:37例患者最长治疗10疗程,最短治疗2疗程,治愈16例,显效14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温针灸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椎活动度、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眩晕、舌红苔黄腻、腰膝酸痛、上肢麻木积分分别为(9.05±2.17)分、(8.87±1.53)分、(9.18±2.40)分、(8.21±2.02)分,观察组的眩晕、舌红苔黄腻、腰膝酸痛、上肢麻木积分分别为(4.88±1.26)分、(5.30±0.96)分、(4.25±1.01)分、(4.87±0.9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39/43),高于对照组的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温针灸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颈椎活动情况,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312例眩晕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盐酸培他啶、尼莫地平片和西比灵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液流变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少。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西医治疗)和研究组(常规西医治疗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各49例.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症状积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显...  相似文献   

7.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2007~2009年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风痰眩晕69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赵倩  钱立锋  占道伟 《新中医》2019,51(6):72-75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浊上蒙证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痰浊上蒙证眩晕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使用倍他司汀进行治疗,治疗4周。治疗组在半夏白术天麻汤基础上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加减治疗,治疗4周。记录治疗期间眩晕情况;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脑血流速大小,记录治疗前后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血流速度。治疗后6个月进行追踪调查,对6个月时间内眩晕复发病例数量进行对比。结果:2组治疗期间均存在眩晕症状。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平均总眩晕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眩晕程度上来看,轻度眩晕、中度眩晕、重度眩晕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病症发生率20.0%,对照组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脑部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脑部血流速度均表现出转好情况(P 0.05),治疗组经治疗后ACA、MCA、PCA、VA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更为接近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完成后6个月追踪调查显示,对照组复发率为12.5%,治疗组为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复发情况中存在中度眩晕及重度眩晕的个别病例,可认为治疗无效。结论: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原方为基础,根据患者症状不同加减能显著改善治疗过程中眩晕及眩晕相关症状的发生,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速度,控制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9.
宋佳 《山西中医》2020,(8):25-26+4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加减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痰浊上蒙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服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眩晕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可较快缓解症状,并显著降低其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10.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锦川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1):961-961
笔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证 36例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 ,药用 :半夏 6 g ,白术 15g ,天麻10 g ,陈皮、茯苓各 15g ,甘草、生姜各 5 g ,大枣 4枚 ,桃仁、红花、全瓜蒌各 10g。若呕吐频繁加代赭石 15 g ,竹茹 10g ,和胃降逆止呕 ;脘闷、纳呆腹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门诊部收治的眩晕症患者98例,实施半夏白术天麻汤(甘草、牛膝、天麻、红花、生姜、大枣、云苓、丹参、菖蒲、山楂、白术、半夏、陈皮、当归、葛根、黄芪)治疗,通过收集所有患者病程记录和随访记录,记录各症状和总治疗效果,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3.88%,无效率6.12%,其中6例无效患者在推拿后治愈;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评总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改善眩晕症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内耳性眩晕病机为脾虚痰生,痰湿上蒙,兼挟肝风上扰清窍所致。病机关键是痰湿肝风,治宜燥湿祛痰,平肝熄风,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平肝熄风,痰化湿祛脾健,肝风平熄,则眩晕自止。  相似文献   

13.
半夏白术天麻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由半夏、白术、天麻、橘红、云苓、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具有化痰熄风、健脾祛湿的作用 ,主治风痰上扰所致眩晕头痛 ,胸闷呕恶等症。笔者采用本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症 ,亦获得满意疗效。现举验案数例介绍如下。脑梗塞并发膈肌痉挛张某 ,男性 ,52  相似文献   

14.
杨洋 《中医临床研究》2011,3(5):69-69,7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内蕴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痰浊内蕴型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内蕴型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王渭  游娟  罗洁 《陕西中医》2022,(12):1717-1720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在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中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代谢、神经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对照组。联合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代谢[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TC、TG、HDL、LDL、NSE、S100β蛋白、IL-6、IL-18、TNF-α、MMP-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VEG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在高血压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半夏白术天麻汤为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经典名方。其方证特征为头晕头痛头沉,如有物裹,容易胸闷心悸,胃脘痞闷,恶心呕吐,下肢酸软无力,或下肢轻度水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大便或溏或秘,舌苔白腻,脉濡滑等。临床将容易出现这类方证特征的体质类型称之为"半夏白术天麻汤体质"。以本方为基本方治疗高血压病每获良效,可以达到较好的降压及改善症状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五苓散治疗内耳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6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处理,使用艾司唑仑、甘露醇和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五苓散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30例,临床痊愈率39.47%,总有效率93.67%。对照组临床痊愈12例,临床痊愈率19.35%,总有效率79.03%。两组比较,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1周内控制主症者22例(28.95%),2周内控制主症者20例(26.32%),随访半年无复发者26例(34.21%)。对照组1周内控制主症者8例(12.90%),2周内控制主症者15例(24.19%),随访半年无复发者11例(17.7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DIH 量表积分(25.32±4.64)分,对照组(29.61±5.19)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五苓散治疗内耳性眩晕症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更佳。  相似文献   

18.
李吉旭  张林  李财  秦后伟 《陕西中医》2022,(8):1122-1127
目的:系统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H型高血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 Med数据库中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H型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为建库起至2021年11月14日,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异质性采用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评价。结果:共纳入19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44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更低[MD=-10.37,95%CI(-12.62,-8.11),P<0.00001]、舒张压明显更低[MD=-8.72,95%CI(-10.05,-7.38),P<0.00001)]、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更低[MD=-3.91,95%CI(-4.67,-3.16),P<0.00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可明显改善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照组25例单用西药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20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动脉硬化指数(AI)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体积缩小,平均血流速度(Vmean)增加,搏动指数(PI)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