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IL-6、CRP、ES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分别采用头孢替唑钠(对照组,n=35)和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联合组,n=35)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IL-6、CRP、ESR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远远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6、CRP、ESR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6、CRP、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IL-6、CRP、ES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IE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7.14%)远远大于对照组(74.29%)(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17.14%)远远大于治疗组(0%)(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显著降低IL-6、CRP、ESR水平,疗效确切,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五味消毒饮泡洗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儿脓疱疮4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五味消毒饮泡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感染指标(WBC、CRP、PCT)值的变化。结果: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疱疹的消退时间明显较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患儿治疗前WBC、CRP、PCT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配对比较,WBC、CRP、PCT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数值上WBC、CRP、PCT均有下降,经前后配对t检验,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对照组为85%,采用Ridit分析,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接受治疗的患儿在治疗期间都无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五味消毒饮泡洗治疗新生儿脓疱疮具有较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五味消毒饮加味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7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在吸氧、纠正心功能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头孢替唑钠治疗,观察组给予五味消毒饮加味配合头孢替唑钠治疗。观察2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味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明显缓解患者中医证候,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3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桂枝茯苓丸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方,每日1剂,疗程7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组间差异。结果:采用桂枝茯苓丸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7.6%,对照组则为81.0%(P0.05);治疗组关节疼痛程度,肿胀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血液中血尿酸、C反应蛋白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桂枝茯苓丸合五味消毒饮加减结合治疗痛风患者能够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缓解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减及抚触在治疗婴幼儿湿疹中的作用。方法:门诊及病房的128例婴幼儿湿疹患儿,观察组、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外用五味消毒饮加减及尤卓尔,同时给予适当抚触,对照组外用尤卓尔,有破溃外用硼酸冷湿敷,均治疗5d后做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5.638,P=0.000,P0.01)。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婴幼儿湿疹,疗效佳,见效快,应用得当能明显减少瘙痒,感染及加重后护理的难度,而抚触则有助于安抚患儿不安情绪,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在2017年5月—2018年7月期间骨科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后,一组给予阿司匹林、甘露醇等常规西药治疗,为普通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来联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38例),高于普通组的80%(32例),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为(9.01±0.32),血浆比黏度为(1.60±0.16)mPa/s,各项数据均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胀消失时间为(8.1±1.1)d,疼痛缓解时间为(5.1±0.5)d,各项数据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肢体血液循环,加快肿胀和疼痛症状的消失,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减灌肠治疗前列腺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前列腺炎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中药灌肠治疗组30例和西药口服对照组28例。治疗组运用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减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左旋氧氟沙星治疗。两组均15d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结果:中药灌肠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8例,好转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西药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5例,好转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0.71%。两组比较,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灌肠治疗前列腺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张敏涛  万璐 《陕西中医》2012,33(7):792-793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牛蒡子、黄芩、射干、皂角刺等)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抗生素治疗。两组均治疗5d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五味消毒饮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热毒内蕴型尿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热毒内蕴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α-酮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五味消毒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血红蛋白(Hb)、乳酸(Lac)、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24 h UTP、Lac、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6/41),与对照组的17.07%(7/4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联合...  相似文献   

10.
中医内服外用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快英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096-3097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结合巅倒散、耳穴疗法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和对照组(B,C)。A组60例采用内服五味消毒饮加减方,结合巅倒散外擦和耳穴压籽治疗;B组30例仅内服五味消毒饮加减方;C组30例用巅倒散外擦和耳穴压豆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B)为70.0%,对照组(C)为66.7%。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χ=7.07,P<0.01)。结论中医内服外用并举治疗寻常性痤疮比单纯内服中药或单纯外治疗法疗效更好,是治疗痤疮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8.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3-112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诊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高脂血症诊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高脂血症。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