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嘉定区双胎晚期早产儿的临床特点,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2010年~2013年嘉定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88例妊娠双胎晚期早产儿(双胎组)与同期875例单胎晚期早产儿(单胎组)的一般情况、围产高危因素、新生儿疾病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双胎组的平均体重[(2 341.2±374.7)g vs(2 682.9±447.5)g]低于单胎组(P<0.01);小于胎龄儿发生率(12.8%vs 4.0%)高于单胎组(P<0.01);剖宫产率(90.4%vs 44.1%)高于单胎组(P<0.01);双胎组母亲妊娠期合并症贫血(78.7%vs 19.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8.9%vs 9.0%)、胎膜早破(48.9%vs32.0%)、感染性疾病(23.4%vs 10.5%)、妊娠期糖尿病(17.0%vs 5.1%)、肝内胆汁瘀积症(12.8%vs 4.0%)、羊水过少(12.8%vs 5.5%)等发生率高于单胎组(P<0.01);双胎晚期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5.3%vs 1.7%)和颅内出血(5.3%vs1.9%)的发病率高于单胎组,高胆红素血症(3.7%vs 12.3%)的发生率低于单胎组(P<0.01)。结论:重视双胎妊娠,积极处理妊娠期高危因素,适当收紧剖宫产指征,以降低双胎晚期早产儿的近期新生儿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试管妊娠双胎与自然妊娠双胎母儿一般临床特征及试管妊娠双胎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北京某医院分娩的172对试管妊娠双胎(试管妊娠组)和476对自然妊娠双胎(自然妊娠组)。比较两组母亲生育时年龄、妊娠时间、分娩方式、妊娠期合并症及两组新生儿的情况。结果试管妊娠组母亲生育时平均年龄高于自然妊娠组,平均妊娠时间低于自然妊娠组,母亲为高龄产妇、剖宫产、先兆流产史、胎盘前置、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的发生率均高于自然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管妊娠组新生儿双胎体质量差异率≥25%的比率(7.0%)高于自然妊娠组(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加强试管双胎妊娠孕妇的产前检查和胎儿的监护,预防妊娠并发症,防止母婴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幼保健》2016,(7)
目的探讨复杂性双胎的分类、发生率和干预措施及母儿结局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12月产科住院分娩的258例双胎孕妇(孕周≥28周)中出现双胎之一死胎、双胎之一胎儿畸形、双胎生长不一致、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等复杂情况的母儿结局,设复杂性双胎为病例组(38例),非复杂性双胎为对照组(220例)。结果病例组中双胎之一死胎13例,TTTs 6例,双胎之一胎儿畸形11例,双胎生长不一致11例。病例组死胎及死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并发子痫前期重度者,双胎生长不一致发生率升高。双胎之一死胎的发生率较单胎妊娠死胎率明显升高,双胎之一死胎原因最常见是脐带及血管因素或胎盘因素。结论复杂性双胎围生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升高,早期发现和诊断复杂性双胎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5.
499例晚期早产儿临床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的围产期相关高危因素及新生儿期并发症、死亡率的临床现况。方法:对2005~2010年收治的499例晚期早产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胎膜早破、羊水异常、脐带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是晚期早产儿发生的主要高危因素,并发症以黄疸最为多见,其次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肺炎。死亡原因中以呼吸衰竭为首,导致呼吸衰竭的病因主要是肺出血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切实加强高危孕妇的围产期监督,可以减少晚期早产儿的出产,完善晚期早产儿出生后的管理是提高晚期早产儿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合并症,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围产儿死亡率高达20%~25%.母亲死亡率近年虽明显下降,但剖宫产率高达56%。其并发DIC、肾衰、严重出血等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现将我院32例胎盘早剥对围产期母婴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我院1991年1月~1996年12月的产科分娩总数13869例,其中合并胎盘早剥32例,发生率为0.23%。年龄最小20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31岁。其中单胎31例,双胎1例。最小孕周30周,最大为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探讨对足月孕妇围产期护理措施。方法对该院自2011年2月—2012年2月接收的100名孕妇进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孕妇仅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如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预防感染以及病情观察等;研究组孕妇在进行上述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研究组孕妇生产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0%,平均住院时间为(110±8)d,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生产并发症发生率40%,平均住院时间(115±9)d,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围产期护理将常规的护理模式进一步人性化个性化,对孕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使母亲健康和胎儿、新生儿的成长发育得到很好的保护,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子痫前期母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子痫前期的母儿结局。方法:回顾总结湖州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66例双胎妊娠和451例单胎妊娠并发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妊娠结局,以单、双胎分两组比较其发病情况、母儿并发症及结局。结果:双胎妊娠比单胎妊娠发病孕周早、期待治疗时间短(P<0.05)、早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高(P<0.01);两组孕妇并发子痫、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及围产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妊娠胎龄不同对围生儿结局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结论:双胎妊娠孕妇须注重孕期保健,减少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对发生重度子痫前期者应积极控制病情、延长孕周、减少低龄早产儿出生;胎龄36周终止妊娠围生儿结局最好。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最常见的颅内出血类型是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VH),2005~2006年国内一项多中心研究发现,双胎或三胎可能是早产儿PIVH的一个高危因素〔1〕。本研究对105对双胎早产儿PIVH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双胎早产儿PIVH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对双胎妊娠围产期的管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到2011年10月之间收录的74例双胎妊娠产妇进行围产期的管理,同时对其管理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其中74例双胎妊娠经过围产期的管理,其中出现病死率为3.1%,低于我院以往的资料的报道情况。结论对于双胎妊娠的孕妇一般其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多,一般出现早产和围产儿的死亡的比率比较高,通过加强对双胎妊娠围产期的管理,可以减少死亡率的发生,同时提高整个围产保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影响早产儿贫血程度的围产期因素。方法将86例贫血早产儿根据贫血程度分为轻、中度贫血组69例,重度贫血组17例;调查分析影响早产儿贫血程度的围产期因素,并对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早产儿贫血严重程度与胎龄、出生体重、出生时血红蛋白值、2周内采血量、疾病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周内采血量、住院时间、感染是早产儿重度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影响早产儿贫血程度的因素复杂,临床应减少医源采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并积极控制早产儿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的临床特点,总结其高危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46例RDS的患儿,其中早产儿21例,足月新生儿25例,观察比较两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种高危因素中,两组患儿在早产、妊娠糖尿病、新生儿低体重、吸入性肺炎、剖宫产、胎膜早破、窒息方面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妊娠糖尿病、新生儿低体重、吸入性肺炎、剖宫产、胎膜早破、窒息等皆是新生儿RDS的高危因素,积极防治吸入性肺炎、剖宫产和窒息等高危因素对降低足月新生儿RDS发病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加强外来流动人口围产期保健降低母儿围产期病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批流动人口涌入沿海省市工作和生活,这些流动人口中占相当比例的民工,因生活水平、教育、经济及社会等原因所限,成为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围产期保健条件的改善和水平的提高,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但是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围产期保健管理仍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我院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这里是民工集中的地区,为了探讨对外来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围产期保健问题,以我院收治孕产妇中本地居民与外来流动民工人口对比研究为例,对2001~2004年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围产期结局以及围产儿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抑郁情绪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AD)对3 269例无合并症初产妇抑郁状况进行调查,以HAD抑郁分量表≥9分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早产、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急产、胎盘早剥、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和产后出血和围产儿体重、身长、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小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指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妊娠糖尿病及羊水过少发生率高于对照组,OR值分别为1.63、1.58和2.33。结论妊娠期抑郁情绪能增加剖宫产、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应适时予以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onochorionic monoamniotic,MCMA)双胎妊娠的围产期监护、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分娩的MCMA双胎,按照分娩孕周≥28周的标准选取13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孕妇的基本情况、合并症、围产期监护及妊娠结局。结果(1)13例MCMA双胎孕妇的平均年龄(29.3±4.7)岁,其中初产妇11例,经产妇2例;自然受孕12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1例。(2)MCMA双胎13例中不规律产检组6例,平均分娩孕周为(34.3±3.2)周。其中5例急诊剖宫产,1例择期剖宫产;规律产检组7例,平均分娩孕周为(33.0±0.4)周;2例急诊剖宫产,5例择期剖宫产。术后证实脐带因素占76.9%(10/13)。(3)胎死宫内1例;活产新生儿25例,有22例出生后转NICU治疗,其中1例因"胎膜早破、羊水过少"急诊剖宫的双胎之一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围产儿死亡均发生在不规律产检组。结论单羊膜囊双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率高,早产风险大,规律的产前检查及加强围产期管理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58例晚期早产儿的早产原因及生后并发症,为临床合理治疗晚期早产儿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胎龄34~37周的258例晚期早产儿为观察组,对其早产原因进行分析,并随机选取28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晚期早产儿占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早产儿总数的60.5%,其中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异常、感染是晚期早产儿发生的主要因素;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最高(35.65%),其次为呼吸困难(16.27%)、败血症(13.17%)、低血糖(9.30%)、贫血(4.65%)、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颅内出血(6.97%),均较足月儿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早产原因主要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胎盘异常等,高胆红素血症、呼吸系统疾病、败血症等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应该充分重视晚期早产儿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更好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了解早期足月新生儿黄疸发生、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8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黄疸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为90.12%,出生24h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19.63%;出生1~2d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58.45%;高胆发生率12.55%;其中,由于喂养欠佳,热卡摄入不足或/和排便少引起的高胆占83.61%;新生儿高胆中男性婴儿高于女性婴儿。结论:目前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高而且黄疸出现早,因此,加强围产保健尽量避免能引起黄疸的围产因素;加强喂养促进排便是减少新生儿黄疸预防高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