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蒌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8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 m L·kg~(-1)灌胃)、模型组(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m L·kg~(-1)灌胃)、丹蒌片组(0.9 g·kg~(-1))。预防性给药7 d后,结扎大鼠心脏冠脉左前降支,50 min后复灌,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每组取6只大鼠于复灌2 h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剩余大鼠于造模前及复灌48 h进行心脏射血分数检测,每组取6只进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评估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余大鼠行依文思蓝-TTC染色评估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复灌2 h时,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组血清LDH及CK-MB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ET-1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MDA及MPO明显升高(P0.05)。复灌48 h时,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组心脏EF值明显上升(P0.05),心肌梗死范围明显下降(P0.05),心肌凋亡指数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组心肌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丹蒌片在MIRI早期可以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抑制氧化及炎症浸润,在MIRI晚期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来实现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蒌片对短暂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律失常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5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蒌片组,每组15只。假手术及模型组以O.1 mL/(kg·d)蒸馏水灌胃,丹蒌片组以0.53 g/mL浓度的丹蒌片混悬液0.1 mL/(kg·d)灌胃,连续给药10天,末次灌胃1 h后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实验。描记结扎前、缺血和再灌注时心电图,全程监测各组大鼠颈动脉血压。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ST段变化,再灌注30 min内大鼠心室颤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并检测心肌组织匀浆Na^+-K^+-ATP酶及Ca^(2+)-ATP酶的活性。结果丹蒌片组大鼠颈动脉血压及心率略低于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缺血0、5、7 min ST段明显抬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组ST段抬高程度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缺血5 min时ST段较0 min时进一步抬高,但丹蒌片组抬高程度仍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两组缺血7 min时ST段抬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0 min时,模型组及丹蒌片组ST下降超过缺血时1/2,两组大鼠心肌缺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蒌片组致命性及非致命性室颤发生率、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的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减少(P〈0.05),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增加(P〈0.05)。结论丹蒌片对短暂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律失常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降低心肌缺血程度,增加离子转运通道相关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多项研究发现中药可以通过调控自噬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MIRI的发病机制与气血津液有关,而自噬通过清除降解无用蛋白质产生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的功能与中医气血津液理论相契合,因此,研究MIRI病机与自噬的相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将自噬与气虚、血瘀、痰浊病机相结合,探求其相关性,为进一步探索自噬在MIRI治... 相似文献
4.
自噬是一种利用溶酶体来清除细胞内不必要或受损的细胞器,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的基本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心肌缺血阶段,适度的自噬可以保护细胞免受各种压力;然而在再灌注阶段时,过度的自噬使细胞死亡进一步增强。因此,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具有的双重作用为心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药被证实可以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的自噬水平,通过增强自噬或抑制自噬,对受损心肌产生保护作用。该文综述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自噬的主要分子机制和作用及中药对其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4):56-59
目的:探讨自噬在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中的作用以及当归挥发油对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缺糖-复糖"结合"缺氧-复氧"的方法,在体外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处理高分化PC12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用CCK-8比色法检测当归挥发油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O荧光染色观察自噬细胞形态,Western-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5、LC3B-Ⅱ的表达。结果:在6.25~25μg/ml的浓度范围内,当归挥发能够显著提高PC12细胞存活率,减少受损细胞酸性自噬泡的数量,25μg/ml的当归挥发油能够抑制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5、LC3B-Ⅱ的表达。结论:当归挥发油可能通过抑制自噬减轻拟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自噬是一条溶酶体代谢途径,在饥饿、缺氧、营养缺乏等应激条件下被激活,可以清除受损细胞内细胞器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对细胞生存、分化、发育及内环境稳态至关重要。电针预处理主要通过调节自噬的相关通路和蛋白来改善缺血乏氧状态、抗氧化应激、清除线粒体损伤、抗内质网应激、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I/RI)。该文回顾了CI/RI中激活自噬的病理因素及自噬对CI/RI的双向调节作用,总结了电针预处理调节自噬干预CI/RI的国内外研究及电针预处理的相关参数,以期为临床推广运用电针预处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及线粒体自噬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5只SD健康大鼠,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最终建模成功64只,将建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各16只。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1 mg/kg、2 mg/kg、4 mg/kg的黄芪甲苷。在大鼠给药1周后检测大鼠指标变化。结果: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心肌磷酸肌酸激酶(CK)以及谷草转氨酶(AST)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细胞自噬体数量、Bax、Caspase-3、PINK1、Parkin、p62、LC3Ⅱ表达量均低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Bcl-2表达量高于高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P<0.05)。结论:黄芪甲苷通过作用于PINK1/Parkin通路,共同调控自噬蛋白和凋亡蛋白,进而起到调节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线粒体自噬,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丹蒌片对肝脏脂质沉积小鼠脂质代谢及自噬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的靶点与理论基础。方法 将小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的血脂水平;HE染色判断肝脏病变程度;RT-q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PAR-γ、LXR、ULK1、Beclin-1、LC3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检测PPAR-γ表达。结果 经丹蒌片治疗后,下调了小鼠血清的TC、TG及LDL-c水平(P<0.05),上调了HDL-c水平(P<0.05);脂质代谢相关基因与蛋白PPAR-γ与LXR-α/β水平升高(P<0.05);促进LC3、ULK1、Beclin-1、PPAR-γ等自噬相关基因与蛋白高表达(P<0.05)而缓解高脂饮食引发的肝脏脂质沉积。结论 丹蒌片可能通过改善脂质代谢,提高自噬流,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
10.
《针刺研究》2019,(6)
自噬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缺血、缺氧等应激状态下对维持细胞存活和内环境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过度的自噬可启动细胞的自噬性细胞凋亡。研究发现,针刺不仅能直接调控自噬体的数量,调控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淋巴细胞瘤基因2同源结构域蛋白和自噬底物蛋白p62的表达,还可以通过调控Ⅲ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mTOR-UNC51样激酶1相关信号通路来抑制或激活自噬,从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通过总结近年来针刺调控自噬防治CIRI的研究,为临床推广运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金丝桃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金丝桃苷(Hyp)对大鼠心肌缺血后再灌注导致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的机制。方法 大鼠心肌缺血30min后再灌3.5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造模前腹腔注射Hyp对损伤大鼠心电图和血清中CPK及心肌组织中MDA,SOD和NO生成的影响。观察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形成和Hyp干预的结果。结果 Hyp可以改变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电图T波的变化幅度,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抑制大鼠血清CPK的程式高和心肌组织中MDA,NO的形成,提高SOD的活力;抑制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结论 Hyp可以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抗氧自由基和NO自由基的形成,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凋亡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味涤痰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可逆性脑中动脉闭塞线栓法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构建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味涤痰汤高、低剂量组(0. 768,0. 384 g·kg~(-1))和吡拉西坦组(0. 1 g·kg~(-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加味涤痰汤高、低剂量组灌胃加味涤痰汤,吡拉西坦组灌胃吡拉西坦片,灌胃10 m L·kg~(-1);给药7 d。给药24 h内,处死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脑梗死体积、神经细胞凋亡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脑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Beclin1,B淋巴细胞瘤-2(Bcl-2)和p6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脑组织梗死灶内细胞和血管坏死,神经元肿胀,间质水肿;加味涤痰汤高、低剂量组及吡拉西坦组脑组织少数神经细胞死亡,水肿减轻,神经细胞肿胀减轻。加味涤痰汤高、低剂量组及吡拉西坦组脑梗死体积和神经细胞凋亡低于模型组(P 0. 05),加味涤痰汤高、低剂量组及吡拉西坦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降低(P 0. 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C3Ⅱ,Bcl-2和Beclin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62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加味涤痰汤高、低剂量组及吡拉西坦组LC3Ⅱ和Beclin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62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明显性(P 0. 05)。结论:加味涤痰汤可改善MCAO/R脑组织损伤和自噬,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自噬活性,可能与下调LC3Ⅱ,Beclin1表达,上调p6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黄贵华;余九峰;蒙红华;黄丽琼;周衡;刘莉;林华胜;沈文沂 《中医杂志》2014,55(22):1952-1956
目的探讨醒脑静对脑缺血再灌注(CIR)过程中神经细胞自噬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用栓线法制备90只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模型,选取符合要求的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大组:MRI组(20只)和WB组(70只),MRI组随机分为2小组:模型对照组10只,醒脑静组10只;WB组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溶媒组,醒脑静组,3-MA组,3-MA+醒脑静组,雷帕霉素(Rapa)组,Rapa+醒脑静组(每组10只)。用磁共振成像检测MRI组大鼠用药前后模型脑梗的体积,计算脑梗体积占全脑体积的比例;用免疫印迹法检测WB组大鼠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MRI组:各组大鼠给药24h后的脑梗体积比例均大于给药前的脑梗体积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醒脑静组的脑梗体积比例小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B组:与模型组相比,醒脑静组、3-MA组与3-MA+醒脑静组的Beclin1和LC3的表达量均降低,Bcl-2的表达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MA组+醒脑静组优于3-MA组与醒脑静组(P<0.05);Rapa组与Rapa组+醒脑静组Beclin1和LC3的表达量均高于模型组、醒脑静组、3-MA组与3-MA组+醒脑静组,Bcl-2表达量低于模型组、醒脑静组、3-MA+醒脑静组(P<0.05),且Rapa+醒脑静组Beclin1和LC3低于Rapa组,Bcl-2高于Rapa组(P<0.05)。Bcl-2与Beclin1之间的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醒脑静可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自噬反应,提高受损神经细胞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和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双侧脑组织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A)、模型组(M)和假手术组(S)3个大组,各大组再根据大鼠再灌注后时间分为12 h、24 h、48 h、72 h、96 h和144 h共6个时间组,每个时间组有6只大鼠,设正常组( N)6只。模型组及针刺组应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模型组造模成功后不做治疗干预;针刺组造模成功后,取百会和足三里穴进行针刺治疗20 min,每天1次;假手术组未插入线栓,其余同模型组;正常组未进行处理及治疗。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双侧脑组织IL-6的表达。结果:IL-6在脑缺血大鼠患侧脑区呈单峰表达,模型组峰值时间为96 h,针刺组为72 h,针刺组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但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IL-6在脑缺血大鼠健侧脑区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除12 h和96 h组外,针刺组各个时间点的表达高于模型组( P<0.05)。结论:针刺百会和足三里穴可通过调节脑缺血损伤大鼠双侧脑组织IL-6的表达,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益心酮片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造成不同实验性心肌缺血模型 ,观察益心酮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法和药物法(垂体后叶素、异丙肾上腺素 )造成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观测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和形态学指标。结果 :本药以 100 ,200mg·kg-1的剂量给大鼠灌服 ,对结轧冠脉左前降支 30min所致缺血再灌注模型 ,有恢复心率、血压、左室舒张末期压、左室内压及其最大上升、下降速率 (±dp/dtmax)和心电图ST段的作用 ;亦能显著缩小冠脉结扎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 ;对注射垂体后叶素 (iv)和异丙肾上腺素 (ip)所致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有逆转ST段偏移与T波降低的保护作用。结论 :益心酮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金香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金香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的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奥心血康组、金香丹大剂量组、金香丹小剂量组。测定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水平,并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CK和LDH显著增高。金香丹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CK和LDH水平。光镜下,正常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模型组心肌细胞形态结构损伤最重,金香丹大、小剂量组及地奥心血康组心肌细胞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金香丹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血管疾病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的绝经前女性患者要明显低于男性患者,说明雌激素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使雌激素替代疗法逐渐成为新的防治研究热点。大量植物雌激素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研究,以期消除合成类雌激素在治疗中副作用。该文总结了雌激素受体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应用及局限性,以及植物雌激素在其防治过程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药物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金香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的方法,建立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奥心血康组、金香丹大剂量组、金香丹小剂量组。测定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水平,并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CK和LDH显著增高。金香丹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CK和LDH水平。光镜下,正常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模型组心肌细胞形态结构损伤最重,金香丹大、小剂量组及地奥心血康组心肌细胞损伤较模型组轻。结论:金香丹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