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敷脐治疗中风并发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经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包括西医及康复训练等)上加用针刺及中药脐疗法,每日1次: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口服巴氯芬片。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3、5、7d后患者呃逆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3d至治疗7d呃逆症状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敷脐治疗中风并发呃逆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调神和胃"针灸取穴法与普通针灸取穴法在中风后呃逆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治疗组采取"调神和胃"针法进行取穴治疗,对照组采取普通针灸取穴治疗,通过对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应中医症状变化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观察指标进行科学评价,观察其最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后中医症状评分改善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神和胃"针法取穴治疗与普通针刺取穴治疗对中风后呃逆的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前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后者,可明显改善患者呃逆发作的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对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推动中风后呃逆的规范化,特异性治疗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穴位注射组及对照组各20例。统计3组治疗前后呃逆症状评分及有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针刺组与穴位注射组降低呃逆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5%,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针刺组与穴位注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针刺或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方法安全有效,且取穴少、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健脾调神法针刺在中风后失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46例中风后失眠患者为调查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作为西药组,采取健脾调神法针刺作为针刺组,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针刺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20/23),较西药组60.87%(14/23)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2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治疗后针刺组的睡眠评分显著高于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中出现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26.09%(6/23),针刺组中未见相关并发症,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调神法针刺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调和阴阳之功,对改善中风后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可靠,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调神法针灸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调神法针灸治疗方案,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进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PSQI评定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各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1个月后随访、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的PSQI评分与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远期疗效仍显著,对照组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效果欠佳。结论:健脾调神法针灸治疗中风后失眠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失眠症状,无明显副作用,远期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宗伟 《新中医》2019,51(4):224-226
目的:观察舒肝调气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舒肝调气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胃不和证症状评分、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的变化,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的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肝胃不和证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1);治疗组肝胃不和证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Gerd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1);治疗组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舒肝调气针刺法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闫晓瑞 《光明中医》2012,27(1):97-98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行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在双侧内关、水沟穴行醒脑开窍针刺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呃逆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呃逆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5.8%(23/24),对照组总有效率66.7%(16/2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取穴少,效果明显,且无副作用,是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调神法针刺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焦虑状态与胃肠动力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为调神法针刺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与治疗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与胃俞,治疗组予调神法针刺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调神组穴:百会、神庭和本神,两组均治疗1次/日,6次/周,共治疗4周。两组对比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钡条胃排空总有效率及临床疗效,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及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更具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钡条胃排空总有效率78.1%(25/32),低于治疗组的87.1%(27/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34.4%(11/32),治疗组复发率16.1%(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8%(23/32),治疗组总有效率83.9%(26/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法针刺可改善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焦虑状态与胃肠动力功能障碍,降低复发率,具有远期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纳子法辰时针刺对脾胃阳虚型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纳子法辰时针刺治疗)与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盐酸氯丙嗪注射液治疗),各36例,治疗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中医症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饮食、睡眠、精神状况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试验组的中医症候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饮食、睡眠、精神状况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5),且试验组总有效率(88. 9%)高于对照组(66. 7%)(χ2=3. 94,P 0. 05)。结论:纳子法辰时针刺治疗脾胃阳虚型中风后呃逆有效可行,且安全,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盐酸氯丙嗪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观察调神法针刺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其焦虑状态与胃肠动力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为调神法针刺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与治疗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与胃俞,治疗组予调神法针刺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调神组穴:百会、神庭、本神,两组均治疗1次/日,6次/周,共治疗4周。两组对比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钡条胃排空有效率及临床疗效,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及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 ( P<0.05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更具优势( P<0.05 )。对照组钡条胃排空有效率78.1%,低于治疗组的87.1%( P<0.05 )。对照组复发率34.4%,治疗组复发率16.1% ( P<0.05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8%,治疗组总有效率83.9% ( P<0.05 )。结论:调神法针刺可改善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消化不良症状、焦虑状态与胃肠动力功能障碍,降低复发率,具有远期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