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6年收治T2DM合并肺部感染(感染组),随机选取同期未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各9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组痰培养检出革兰阳性菌1株,革兰阴性菌24株,真菌18株。与对照组相比,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住院天数、空腹血糖、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蛋白(ALB)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hs-CRP和ALB为T2DM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各因素的OR值分别为1.407,1.217,0.587。结论 T2DM合并肺部感染病原体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注意对高龄患者的监护、降低hs-CRP水平、提高ALB水平,对预防T2DM并发肺部感染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痰培养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研究组)和60例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研究组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检出324株真菌,以白色念珠菌较常见(占63.58%)。分离菌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较低(1.46%),而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等其它4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为1.46%~3.88%。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呼吸衰竭及机械通气的比例,抗菌药物和激素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及ICU住院时间长均是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而血清白蛋白增高是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COPD患者继发肺部感染的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多见,两性霉素B治疗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耐药率低。COPD患者发生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涉及高龄,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呼吸衰竭等多个方面。临床上应重视对上述危险因素的干预,提高真菌性肺炎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性,为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呼吸系统疾病合并T2DM的老年和非老年患者57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合并T2DM发病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合并T2DM总患病率为11.68%,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16.07%vs 5.78%,P<0.01),老年男性低于老年女性(15.52%vs 17.38%,P<0.05);老年男女性患病率分别高于非老年男女性(15.52% vs 5.18%,17.38%vs 6.90%,P均<0.05);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癌位居老年组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前三位;老年组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的比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合并T2DM的患病率高于非老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及合并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应注意监测血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结直肠腺瘤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255例在我院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老年结直肠腺瘤病人的病例资料,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筛查结果分为血糖正常组(对照组)142例和2型糖尿病(T2DM)组113例,根据肠镜及病理结果统计结直肠腺瘤大小、数目、分布位置、病理类型、异型增生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男性比例增高,2组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0%比66.9%,χ2=10.91,P=0.001)。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腺瘤发病部位为全结直肠的检出率明显增高(42.5%比24.6%,χ2=8.146,P=0.005),腺瘤直径≥1 cm的病人检出率增高(49.6%比36.6%,χ2=4.314,P=0.042),且多发性腺瘤检出率明显增高(70.8%比55.6%,χ2=6.163,P=0.014)。2组病人的年龄、病理类型、异型增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男性为T2DM病人结直肠腺瘤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结直肠腺瘤合并T2DM者临床特点包括男性病人多、病变范围广、腺瘤多发,故对老年男性T2DM病人进行肠镜筛查并内镜下治疗是预防结直肠腺瘤进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新诊断T2DM病人血糖变异性、炎症因子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65例老年新诊断T2DM病人,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病人分为2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 25 mg/L) 3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组(UAER 25~200 mg/L) 32例,另选择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集静脉血,测定FPG、餐后2 h血糖(2hPBG)、HbA1c、BUN、血肌酐(SCr)、血脂、胱抑素C(Cys C)及炎症因子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L-6、TNF-α、hs-CRP。所有病人均佩戴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 3 d,计算血糖波动参数。结果早期DN组血糖变异性参数血糖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绝对差值(MODD)均大于正常蛋白尿组,炎症因子水平高于正常蛋白尿组,Cys C水平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GE、Cys C是老年T2DM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糖波动变异性大增加了老年新诊断T2DM病人炎症因子的表达,对T2DM微血管病变有着重要的影响,Cys C在T2DM微血管病变病情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老年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P)病人的炎症因子及25羟维生素D3[25(OH) D3]、促甲状腺素(TSH)、甲状旁腺素(PTH)的水平变化。方法收集老年T2DM合并OP病人40例(T2DM合并OP组),老年单纯T2DM病人43例(T2DM组),同时收集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做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生化指标、25-OH-D3、TSH、PTH、胱抑素C(Cys-c)、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T2DM合并OP组年龄、DM病程和SBP均显著高于T2DM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2DM合并OP组和T2DM组血脂、血糖、Hb A1c、PTH、Cys-c、TSH、CRP、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和25(OH) D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T2DM合并OP组和T2DM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老年T2DM病人25-OH-D3及TSH、Cys-c、炎症因子等指标可能与OP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该院160例高龄T2DM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病原菌耐药性。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高龄T2DM合并尿路感染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高龄T2DM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尿急、尿痛,占总例数64.38%(103/160);部分患者出现尿潴留,占总例数38.75%(62/160);血液检查大部分患者出现白细胞增多的现象,占总例数61.25%(98/160)。160例患者中,主要感染原因为泌尿科器械检查26.25%(42/160),其次为尿常规检查23.13%(37/160)。160例患者粘液培养出病原菌117株,阳性率为73.13%。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共检出88株(75.21%),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为大肠埃希菌49株(41.88%),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5株(12.82%)。耐药性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性较高,未检出对亚胺培南存在耐压性菌株。结论该院高龄T2DM患者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其主要感染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其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病人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符合研究标准的年龄≥65岁的老年T2DM病人100例,全面采集病人的病史、受教育程度、吸烟史、伴随疾病、体格检查,并进行血糖、同型半胱氨酸、肝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颅脑MR或CT,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等。根据是否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将病人分为2组,即T2DM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组(A组)及T2DM不伴认知功能障碍组(B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00例老年T2DM病人中,发现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病人48例,占48%;单因素分析提示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病人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相比,受教育程度、血糖控制情况、伴高同型半胱氨酸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家族史、遗传史、吸烟、肥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控制差、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与T2DM病人是否伴有认知障碍呈正相关,受教育程度与认知障碍呈负相关。结论认知功能障碍在老年T2DM病人中发病率较高,血糖控制差、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受教育程度低可能是老年T2DM病人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密度(BMD)情况及其合并骨质疏松(O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70例老年男性T2DM患者股骨颈(N)及腰椎1~4(L1~4)的BMD,按BMD结果分为OP组、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比较不同组间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老年男性T2DM患者合并OP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骨量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及OP组T2DM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更高(P<0.01),且OP组较骨量正常组T2DM病程更长、年龄更大、体重指数(BMI)更低(P<0.01),同时骨量减少组T2DM患者病程也较骨量正常组更长(P<0.05)。与骨量减少组相比,OP组T2DM患者病程更长,年龄更大,BMI较低,FPG、2 h PG及Hb A1c水平更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男性T2DM患者中,吸烟,高龄,长T2DM病程,高FPG、2 h PG及Hb A1c,低BMI为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男性T2DM患者中吸烟、高龄、长病程、高FPG、2 h PG、高Hb A1c及低BMI患者更易罹患OP。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耐药性。方法 2013年4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469例,其中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95例,通过SPSS17.0对患者的易感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微生物鉴定仪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并通过药敏试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469例患者中共有95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9.15%,造成老年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包括:高龄(>75岁),吸烟史,高血压,贫血、糖尿病及化疗周期,治疗方法等因素。95例真菌感染者共分离出真菌122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71株,占58.20%;光滑假丝酵母菌11株,占9.02%;克柔假丝酵母菌12株,占9.84%;热带假丝酵母菌24株,占19.67%;曲霉菌属和毛霉菌属各2株,均占1.64%。122株真菌对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均敏感,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及氟康唑耐药率白色假丝酵母菌分别为8.45%、9.86%和9.86%,光滑假丝酵母菌分别为27.27%、27.27%和36.36%,克柔假丝酵母菌均为50.00%,热带假丝酵母菌分别为20.83%、8.33%和8.33%,曲霉菌属和毛霉菌属均为100.00%。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及热带假丝酵母菌多见,高龄(>75岁),基础性疾病等为易感因素。肺部感染真菌大多对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敏感。因此应加强对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监测,对易感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并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耐药性。方法 2013年4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469例,其中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95例,通过SPSS17.0对患者的易感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微生物鉴定仪对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并通过药敏试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469例患者中共有95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9.15%,造成老年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包括:高龄(75岁),吸烟史,高血压,贫血、糖尿病及化疗周期,治疗方法等因素。95例真菌感染者共分离出真菌122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71株,占58.20%;光滑假丝酵母菌11株,占9.02%;克柔假丝酵母菌12株,占9.84%;热带假丝酵母菌24株,占19.67%;曲霉菌属和毛霉菌属各2株,均占1.64%。122株真菌对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均敏感,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及氟康唑耐药率白色假丝酵母菌分别为8.45%、9.86%和9.86%,光滑假丝酵母菌分别为27.27%、27.27%和36.36%,克柔假丝酵母菌均为50.00%,热带假丝酵母菌分别为20.83%、8.33%和8.33%,曲霉菌属和毛霉菌属均为100.00%。结论老年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及热带假丝酵母菌多见,高龄(75岁),基础性疾病等为易感因素。肺部感染真菌大多对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敏感。因此应加强对肺癌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监测,对易感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并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真菌性肺炎的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方法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伴有继发性真菌感染肺炎的患者的真菌感染情况。另选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分析影响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伴有继发性真菌感染肺炎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样本中共检出475株真菌,其中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占63.58%。5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不同,其中抗菌活性最好的是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经过统计分析后发现高龄、机械通气、长时间入住ICU、长期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以及两种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等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真菌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伴有继发性真菌感染肺炎主要为感染白色念珠菌,抗真菌药物活性最好的是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对于此类患者应尽早发现病原性真菌、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同时减少影响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海口市老年糖尿病(DM)患者牙周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该市3家三甲医院的564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年龄、病程、吸烟情况、DM家族史、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水平、血糖控制状况及刷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对DM患者进行口腔健康的检查。结果 564例老年T2DM患者中患有牙周病345例(61.2%),其中牙龈炎154例(44.6%),牙周炎191例(55.4%),牙周炎中早期牙周炎128例(67.0%),晚期牙周炎63例(33.0%)。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吸烟、血糖控制不好及FPG水平较高均是老年T2DM患者并发牙周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T2DM患者中牙周病患病率高达61.2%,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吸烟、血糖控制不好及FPG水平较高均会增加DM患者牙周病的患病风险,临床上应加强口腔检查,注意口腔卫生,以降低牙周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老年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和(或)白内障(cataract, CAT)病人的糖代谢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住院的386例老年T2DM病人,根据诊断分为CAT组(163例)、DR组(15例)及CAT+DR组(208例)。通过信息化血糖监测系统(IGMS)和医院信息系统收集病人的临床数据,比较3组病人社会人口学资料、代谢指标、血糖控制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 CAT组、DR组、CAT+DR组病人的FPG达标率均较低(54.6%、53.3%、50.5%,P=0.730)。DR组和CAT+DR组较CAT组病人糖尿病病程更长,住院总费用、西药费、手术费更高,CKD高分期占比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AT组相比,CAT+DR组血糖达标日更少,最大血糖波动幅度更大、1级低血糖和2级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住院天数加权平均血糖和高血糖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T2DM合并DR和(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单纯糖尿病肾病(DN)、非糖尿病肾病(NDRD)和DN合并NDRD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行肾活检的70例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详细比较DN、NDRD、DN+NDRD三组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并与同期203例非老年T2DM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按病理分型的3个亚组:DN亚组占25.27%〔(14+55)/273〕,NDRD亚组占63.74%〔(44+130)/273〕,DN+NDRD亚组占10.99%〔(12+18)/273〕。其中,DN亚组老年患者占5.13%,非老年患者占20.15%;NDRD亚组老年患者占16.12%,非老年患者占47.62%;DN+NDRD亚组老年患者占4.39%,非老年患者占6.59%。总体上老年组的DM病史、肾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老年组体重指数(BMI)、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DN亚组的肾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BMI、24 h尿蛋白定量(UP)明显低于非老年组;老年组的NDRD亚组肾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BMI、e GFR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DN+NDRD亚组的肾病综合征发病率和24 h-UP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内DN亚组的24 h-UP、BMI明显低于DN+NDRD亚组;NDRD亚组DM病史、24 h-UP明显低于DN+NDRD亚组。非老年组内DN亚组的DM病史、24 h-UP明显高于NDRD亚组,而BMI、e GFR低于NDRD亚组;非老年组内DN亚组的24 h-UP明显高于DN+NDRD亚组,而血清白蛋白明显低于DN+NDRD亚组;非老年组内NDRD亚组的24 h-UP、血清白蛋白低于DN+NDRD亚组。病理诊断方面,老年组、非老年组及两组的NDRD亚组中,膜性肾病占的比例都是最大,Ig A肾病次之。在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DN+NDRD亚组中,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结论老年T2DM中NDRD并不少见,DN、NDRD及DN+NDRD的临床表现难以鉴别,只有通过肾活检才能最终明确DN、NDRD和DN+NDRD的诊断。为提高老年T2DM患者肾脏疾病的缓解率和存活率,还需要大型、多中心、随机的前瞻性研究明确老年T2DM患者的肾脏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氧化应激水平,并进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方法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26例,按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为感染组(160例)及未感染组(466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及尿液中氧化应激指标MDA、SOD及MT水平,并分析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血清及尿液SOD、M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及尿液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0例T2DM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共分离培养出17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3.04%,以大肠埃希菌(57.89%)和肺炎克雷伯菌(10.53%)居多;革兰氏阳性菌占16.96%,以粪肠球菌(8.7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09%)居多。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和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是T2DM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糖尿病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高均是T2DM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合并尿路感染者氧化应激水平变化较大,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高龄、糖尿病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高是T2DM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高危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对该院收治的老年CHD合并T2DM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与收治的单纯CHD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的高危因素,并采取相关干预对策,以期提高临床预防慢性疾病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体重指数(BMI)值和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2DM观察组患者在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C肽方面的生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在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尿酸(UA)等方面的生化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老年DM合并T2DM的相关危险因素有BMI、高血压、2 h PG、空腹C肽、TG、HDL-C及UA等。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高血压、空腹C肽、TG、HDL-C、UA等因素是老年CHD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老年CHD合并T2DM患者,除了要控制血糖血压外,控制血脂和UA水平等也至关重要,注意合理饮食、加强锻炼、积极调整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8.
《内科》2017,(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DN)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将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与T2DM合并DN组,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DN组患者的病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视网膜病变与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以及周围神经病变是T2DM患者合并D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程长,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较高以及周围神经病变是T2DM患者合并DN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定期监测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时纠正和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从而有效降低DN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38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痰培养真菌81株,其中念珠菌61株,长期应用抗生素38例(100%),使用过糖皮质激素24例(64.0%),入住ICU14例(36.8%)。留置导尿10例(26.3%)。气管切开8例(21.1%)。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3例(8.0%),化疗4例(10.5%)。结论 广泛长期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创伤性检查及治疗是并发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操作规程,规章强机体免疫力,早期诊断是防治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CU高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ICU病房收治需行机械通气的高龄患者455例,统计VAP发病率,对该类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观察菌群分布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1ICU高龄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为36.70%(167/455),死亡率为34.13%(57/167),非VAP死亡率为15.63%(45/288),差异显著(χ2=14.32,P0.05);2VAP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236株,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真菌(P0.05);3单因素分析:年龄70岁、平卧位通气、通气时间5 d、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应用抑酸剂、气管切开、血糖≥7.8 mmol/L、合并肺内疾病ICU高龄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年龄、通气体位、通气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气道连接方式、血糖水平、合并肺内疾病是ICU高龄机械通气患者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OR=12.528,6.026,5.398,7.882,18.882,7.782,11.165,P0.05)。结论 ICU高龄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病率高,预后不良,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高龄、平卧位、通气时间较长、营养水平差、气管切开、高血糖、合并肺内疾病是VAP预防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