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诊断结直肠病变中的作用。明确NBI在实际操作中的学习曲线,为开展该技术的临床医师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内镜中心4位医师行NBI结合放大内镜检查并发现结直肠病变的289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变经活检、内镜下治疗或手术后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与佐野分型对照。根据NBI结合放大内镜分为3组,这3组包括可以通过内镜治疗(目标病变)的病变和不能通过内镜治疗(非目标病变)的病变。每位医师检查的目标或非目标病变均达到15例为1组。通过评估4名医师对每组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绘制NBI结合放大内镜检查技术的相关学习曲线。结果在289例患者的结肠镜检查中共发现372处病变,NBI结合放大内镜使用佐野分型在鉴别肿瘤和非肿瘤性病变的准确率为95.1%、敏感性为98.0%、特异性为92.0%。对于目标及非目标病变的诊断准确率第2组相比第1组均有明显提高[分别为81.7%vs 95.1%(P=0.010)和71.7%vs 93.4%(P=0.000)];第2组与第3组病变之间的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4及P=0.117)。结论 NBI结合放大内镜是诊断结直肠病变的有效工具。对于无NBI经验的医师在完成较短的训练计划和一定(对目标及非目标病变各15例)的临床实践后基本掌握其诊断方法,并获得有效、稳定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日本窄带成像技术专家小组(JNET)分型联合超声内镜(EUS)在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浸润深度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衡水市人民医院内镜诊疗中心发现的86例结直肠息肉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按JNET分型对病变微血管分型,并用EUS评估其浸润深度;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黏膜下剥离术、外科手术所获组织病理结果加以对比;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EUS联合JNET分型判定结肠肿瘤性病变浸润深度的可靠性,并与单用JNET分型评估进行对比,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86例患者94个病灶,JNET分型1型与病理诊断增生性息肉/无蒂锯齿状息肉(SSP)的符合率为82.1%(23/28),2A型与病理诊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的符合率84.1%(32/38),2B型与病理诊断高级别上皮肉瘤变(HGIN)/黏膜内癌(M)/黏膜下浅层浸润癌(SM-s)的符合率为65.2%(15/23),3型与病理诊断黏膜下深层浸润癌(SM-d)的符合率为61.1%(11/18)。以病理结果为准,EUS联合JNET分型判断病变浸润深度的准确度为97.06%(33/34);一致性检验结果提示,单独JNET分型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中等(Kappa值0.580,P<0.01),而EUS联合JNET分型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940,P<0.01)。结论JNET分型与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符合率,但部分亚型符合率仍较低,JNET分型与EUS联合在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浸润深度判断中的准确度高于单用JNET分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非放大内镜下窄带成像(NBI)国际结直肠内镜分型(NICE)实时预判结直肠病变性质并指导治疗的价值。方法对结直肠隆起或扁平隆起性的黏膜病变采用NICE分型进行实时预判分类和处置建议,依据活检、内镜或外科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评价NICE分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进行观察一致性检验。结果共计241例患者307处病变被纳入分析。其中非肿瘤性病变12.07%、腺瘤性病变82.07%、癌5.86%,病变直径0.1~6.0 cm。NICE分型预判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04%、89.19%、96.09%、98.50%和80.49%。一致性检验,判断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的Kappa值为0.795,判断黏膜下深层病变和黏膜下浅层以上病变的Kappa值为0.875,总的Kappa值为0.814。结论 NICE分型能较准确地实时预判结直肠病变的性质并指导治疗,有利于推广仅将肿瘤性病变纳入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的适度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消化内镜领域推出了新产品,窄带成像(NBI)内镜.该文对NBI内镜的成像原理、特点、临床应用及目前中国市场上可见的产品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直肠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SSA/P)在白光内镜(WLE)和窄带成像(NBI)模式下的形态特征及与增生性息肉(HP)的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3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镜室检出的SSA/P的形态特征,与HP按大小配对进行比较。结果纳入41例患者的50枚SSA/P,43例患者的50枚HP。SSA/P位于右半结肠者多于HP,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枚vs 14枚,P0.05)。SSA/P中呈Ⅰs型者11枚,Ⅱa型21枚,Ⅱb型16枚,LST型2枚,HP中呈Ⅰs型者17枚,Ⅱa型25枚,Ⅱb型8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SA/P中表面富于黏液者多于HP(37枚vs 11枚,P0.05)。NBI模式:SSA/P具有红色黏液帽、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隐窝内黑点、积云样表面、Ⅱ-O型腺管开口和表面微血管网的比例均高于HP(P0.05)。在SSA/P与HP的鉴别预测中:隐窝内黑点(OR^:14.2;95%CI:5.8~34.7)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是:80.0%、78.0%、79.0%,灵敏度较高;Ⅱ-O型腺管开口(OR^:56.0;95%CI:17.7~177.6)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是:70.0%、96.0%、83.0%,特异度较高;红色黏液帽(OR^:9.3;95%CI:3.8~22.8)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是:64.0%、84.0%、74.0%,特异度较高;积云样表面(OR^:16.9;95%CI:5.7~50.7)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是:52.0%、94.0%、73.0%,特异度较高,灵敏度较低。联合隐窝内黑点和Ⅱ-O型腺管开口与其他形态特征对SSA/P进行诊断预测能提高诊断预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结论研究证实在NBI模式下SSA/P相比HP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NBI模式下对SSA/P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可达到鉴别SSA/P和HP的目的。隐窝内黑点和Ⅱ-O型腺管开口在诊断预测SSA/P时分别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推荐在结肠镜检查时可联合两者与其他形态特征对SSA/P进行诊断预测,以达到内镜下筛查诊断SSA/P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20年6—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及消化内镜中心就诊,经病理诊断为腺瘤性息肉的且符合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338例(774枚),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18~<45岁)35例,中年组(45~<60岁)109例,老年组(≥60岁)194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腺瘤分布部位、数目、大小、病理类型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比例1.24:1,平均年龄(59.50±10.74)岁。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组成的左半结肠是息肉的高发部位,横结肠最多,其次为乙状结肠,脾曲最少。三组分布部位差异无显著性(χ2=15.057,P=0.518)。直径<0.5cm的腺瘤占55.04%,0.5~1.0cm占38.24%,>1.0~2.0cm占5.81%,>2.0cm占0.90%,不同年龄组腺瘤的大小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χ2=10.640,P=0.008)。山田Ⅰ型息肉出现286次(84.62%),山田Ⅱ型出现272次(80.47%),山田Ⅲ型出现45次(13.31%),山田Ⅳ型出现24次(7.10%),不同年龄组息肉形态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15.480,P=0.014)。管状腺瘤301例(89.05%),绒毛状腺瘤15例(4.44%),管状绒毛状腺瘤22例(6.51%),无蒂锯齿状腺瘤2例(0.59%),不同年龄组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17.171,P=0.115)。临床表现:无症状(30.47%)、腹痛(21.30%)、腹胀(16.57%)、腹泻(11.24%)、便秘(10.65%)、排便习惯改变(5.03%)、便血(4.73%),不同年龄组差异无显著性(χ2=8.091,P=0.764)。结论结直肠腺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不论性别结直肠腺瘤的发病率均有升高。好发部位是左半结肠,最常见的是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直径<0.5cm,形态为山田Ⅰ型和山田Ⅱ型,管状腺瘤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NBI)放大肠镜下NICE分型对结直肠小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肠镜检查发现的264个结直肠小息肉进行窄带成像放大肠镜检查,观察病灶表面的颜色、血管以及腺管开口,根据NICE分型预测息肉的性质,与内镜下切除或外科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窄带成像放大肠镜下NICE分型判断结直肠肿瘤性小息肉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6%(102/109)、96.1%(149/155)、95.1%(251/264)、94.4%(102/108)和95.5%(149/156)。结论 NBI放大肠镜下NICE分型可较好的区分结直肠肿瘤性小息肉和非肿瘤性小息肉,对于"切除丢弃"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人工智能辅助窄带成像内镜诊断系统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全面检索人工智能辅助窄带成像内镜诊断系统诊断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诊断性试验,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纳入的研究按诊断准确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2评价文献质量,并采用RevMan5.3、Meta-Disc 1.4和Stata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2 1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智能辅助窄带成像内镜诊断系统诊断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合并灵敏度为0.91,合并特异度为0.88,合并阳性似然比为7.41,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10,合并诊断比值比为76.45,综合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57。其中5篇文献报道了人工智能辅助窄带成像内镜诊断系统诊断微小腺瘤性息肉(直径<5 mm)的情况,结果显示其合并灵敏度和合并特异度分别为0.93和0.91,综合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结直肠腺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将有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史大于1年的患者作为EST组,按1∶2配比,选择同期行结肠镜检查但无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史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结直肠腺瘤检出率、发生部位及病理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 EST大切开组结直肠腺瘤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ST大切开组(P=0.027)、男性(P=0.017)是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EST大切开组与对照组比较,腺瘤的发生部位(P=0.233)和腺瘤病理分型(P=0.9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大切开术、男性是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应注意此类患者结直肠腺瘤的筛查。同时,临床医生应严格把握EST适应证并选择适当的术式,尽量保护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锯齿状腺瘤近年来逐渐获得国内外专家的认识,该病变最初被命名为混合型增生性肿瘤性息肉,最终根据其组织形态学特征,将其命名为锯齿状腺瘤。结直肠锯齿状腺瘤主要分布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于肠镜下进行探查可见扁平状态与隆起状态两种。尽管学者们对于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在临床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国内关于该病变的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窄带显像技术(NBI)在肺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NBI对122例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分析不同病变NBI图像特点,并给出NBI模式下病变图像评分,分别计算肺部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NBI评分并比较;分析比较普通白光模式下与NBI模式下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与阳性预测值。结果活检组肺部良性病变(NBI评分9~11分)与恶性病变(NBI评分13~14分)的表现有明显差异。普通白光模式下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84.8%,特异度54.7%,阳性预测值38.6%,阴性预测值91.5%。NBI模式下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93.5%,特异度92.6%,阳性预测值87.8%,阴性预测值96.2%,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灵敏度P0.05,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P0.001,阴性预测值P0.05。结论 NBI较传统的白光能更为准确地预测肺部病变的病理类型,发现早期肺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胸膜冷冻活检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13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应用内科胸腔镜对胸膜病变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先通过内科胸腔镜白光观察胸膜表面情况,再切换至NBI模式对胸膜表面进行观察,分析不同病变在内科胸腔镜白光及NBI下的形态表现,并在白光及NBI下分别对胸膜表面怀疑病变的部位进行常规钳夹活检及冷冻活检,对比两组患者活检标本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及取材直径的情况,同时分析不同活检方式的安全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NBI联合冷冻活检组的胸膜疾病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白光联合冷冻活检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P=0.024和P=0.015);NBI联合钳夹活检组的胸膜疾病诊断敏感度和准确率高于白光联合钳夹活检组,两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两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NBI联合钳夹活检组特异度明显低于白光联合钳夹活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通过NBI对胸膜表面血管情况进行分析,病变血管≥2根的冷冻活检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窄带成像技术(NBI)对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接收治疗的96例胃黏膜HGI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NBI联合ES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情况、术后病理分型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缘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病灶直径、一次性整块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病理分型包括27例HGIN癌变患者,15例HGIN伴局灶癌变患者和6例高-中分化腺癌患者,对照组术后病理分型包括1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患者,33例HGIN癌变患者,11例HGIN伴局灶癌变患者和3例高-中分化腺癌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6.25%和22.9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NBI联合内镜治疗胃黏膜HGIN患者能够显著提高病灶的整块完整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在十二指肠非壶腹部表浅隆起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非壶腹部表浅隆起型病变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分组,NBI模式下观察病变分布、融合、直径、血管结构(VP)和表面结构(SP),比较不同组间各项观察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搜集表浅型隆起病变72例,35例(48.61%)为炎症,17例(23.61%)为胃黏膜异位,12例(16.67%)为胃上皮化生,8例(11.11%)为腺瘤。4种病变中,腺瘤易单发、直径更大,炎症病变SP多与周边黏膜一致,VP及融合对部分病变的鉴别具有一定提示作用。结论应用NBI可以对十二指肠非壶腹部表浅隆起型病变进行初步鉴别,从而引导靶向性活检,提高诊断准确性及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下浅表型鼻咽癌(NPC)黏膜表面微血管形态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内窥镜室行鼻咽镜常规检查或NPC放疗后复查鼻咽镜时白光镜下观察未发现明确病灶或仅为浅表型病灶的182例患者行NBI模式鼻咽镜检查,观察鼻咽部黏膜及病灶黏膜表面微血管形态特点及分布情况,结合病理结果,分析NBI下鼻咽部不同性质浅表型病变黏膜表面微血管的形态改变特点。结果 NBI下NPC组黏膜表面微血管多为密集增粗棕色窦点状(CBS)血管,占38.24%,不规则增粗树枝状血管(IDBV)占41.18%,病灶多有清晰边界(DL)占52.94%。其中,首诊NPC组多为IDBV(57.89%,P=0.000),放疗后NPC组多为CBS血管(60.00%,P=0.000)。NBI对NPC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9.41%、95.95%、81.82%、95.30%和92.86%。结论 NBI下可观察到浅表型NPC黏膜表面微血管形态有特异性改变,对该类NPC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从而有助于提高内镜对NPC早期病灶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高亚东  杨炯 《中国内镜杂志》2014,20(12):1244-1247
目的 探讨窄波成像技术(NBI)对中央型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2年8月-2013年8月,对44例普通白光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腔内病变进行NBI检查,根据是否有典型的肿瘤血管(点状、扭曲或突然终止的黏膜下血管),判断NBI为阳性或阴性,并用活检钳进行钳夹活检,病理学诊断由该院病理科进行。结果 44例患者均获得明确病理学诊断结果。33例NBI下肿瘤血管阳性病变中,诊断肺癌29例,良性病变4例;11例NBI肿瘤血管阴性病变中良性病变9例、肺癌2例。NBI诊断支气管腔内肺癌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69.2%,阳性预测值87.9%,阴性预测值81.8%,诊断准确率达到86.4%。NBI检查无明显副作用及并发症。结论 NBI技术提高了支气管腔内肺癌的诊断准确性,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结合齿状线形态观察评价胃食管反流病的价值。方法选取GERD组200例和对照组160例,Gred-Q评分法记录症状,通过窄带成像放大内镜观察齿状线形态、食管微血管表现,探讨Gred-Q评分法、齿状线形态、食管微血管表现的相关性及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结果 GRED组患者NBI微血管异常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RED组患者齿状线形态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BI微血管表现与Gerd-Q评分、齿状线形态与Gerd-Q评分、窄带成像内镜下微血管表现与齿状线形态均呈正相关(r=0.780、0.803、0.586,P0.01)。结论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窄带光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在膀胱癌早期诊断和随访中的作用。方法64例患者,其中48例为初发可疑膀胱癌患者,16例为膀胱癌术后随访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别对同一病例使用普通白光成像(white light imaging,WLI)和NBI进行观察,对可疑病灶标记并进行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本组共46例诊断为膀胱癌,其中34例WLI和NBI均可发现,另12例只能通过NBI发现。WLI诊断灵敏度为78.8%,NBI为100%(P=0.038);WLI诊断假阳性率为27.3%,NBI为23.3%(P〉0.05)。结论NBI较WLI对膀胱肿瘤更敏感,有利于早期诊断膀胱肿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辅助观察鼻咽癌黏膜表面血管形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至该院内窥镜室同时行白光及NBI模式下电子鼻咽镜检查患者共89例,分析其中病理确诊鼻咽癌患者NBI模式下鼻咽部黏膜表面血管形态特点,并参照患者肿瘤TNM分期,探讨鼻咽癌黏膜表面血管形态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 89例患者中病理确诊鼻咽癌54例,NBI模式下将其黏膜表面血管形态依异型程度由轻到重可分为3型,其中Ⅰ型血管7例,Ⅱ型血管22例,Ⅲ型血管25例。在诊断鼻咽癌的54例患者中,Ⅰ、Ⅱ、Ⅲ型在T_(1~2)组中分别为6、10、7例,在T_(3~4)组中为1、12、18例,其中Ⅰ型血管多见于T_(1~2)组,而Ⅲ型血管多见于T_(3~4)组(P0.05),Ⅱ型血管在T_(1~2)组和T_(3~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管类型在不同肿瘤N分期、M分期及临床分期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I下鼻咽癌黏膜表面血管形态改变的程度可能与肿瘤局部侵袭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