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绞芪方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脂质代谢变化情况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饮食喂养12周诱导SD大鼠建立NASH模型,同时以不同剂量的复方绞芪方治疗,检测大鼠血清TG、CHOL、HDL-C、LDL-C、FFA、ALT、AST和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变化,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并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LT、AST、LDL-C、FFA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的CHOL、TG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而血清HDL-C水平明显下降;NAS计分明显升高。应用复方绞芪方进行干预后,大鼠NAS计分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CHOL、TG、LDL-C、FFA水平明显下降同时HDL-C明显升高,肝组织中CHOL和TG含量也明显下降。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复方绞芪方能一定程度纠正肝组织脂质代谢紊乱,这可能是其防治NASH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低蛋白饮食+负重游泳复合因素诱导6周,建立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给予黄芪各组分进行干预,检测一般状况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出现明显脾虚水湿不化表现和肝功能的异常,ALT、AST、ALP、CHOL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CHE、TG和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黄芪及其拆分组脾虚水湿不化一般状况评分降低(P0.01),黄芪多糖组ALT、AST、ALP、CHOL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TG水平显著升高(P0.01),黄芪水煎液组ALT、和ALP水平显著降低(P0.05),TG水平显著升高(P0.05),黄芪黄酮组ALT、AST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黄芪皂苷组TG水平显著升高(P0.05),黄芪水提物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黄芪及其各拆分组分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善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的肝脏功能,其中以黄芪多糖组改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肝祛湿活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大鼠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清肝祛湿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60 d后开始取材,检测大鼠CHOL、TG、ALT、AST、HDL-C、LDL-C等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对比,清肝祛湿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血清CHOL、TG、LDL-C水平和ALT、AST活性均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DL-C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所有给药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均获改善,其中清肝祛湿活血方高剂量组效果明显。结论:清肝祛湿活血方可有效减少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肪堆积、调节血脂、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柔肝煎对脂肪肝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对生化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柔肝煎低剂量组(n=10),中剂量组(n=10),高剂量组(n=10)以及血脂康组(n=10)。空白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及普通水喂养;其他组用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用光镜及电镜观察肝脏的形态学改变情况,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及白蛋白/球蛋白(A/G)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的TC、TG、HDL-C、LDL-C、ALT、AST、TP、ALB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浆TC、TG、LDL-C、ALT、AST值均显著升高(P〈0.01),HDL-C、TP、ALB值均显著降低(P〈0.01);和模型对照组的TC、TG、HDL-C、LDL-C、ALT、AST、TP、ALB相比,柔肝煎低、中、高剂量组及血脂康组TC、TG、LDL-C值均显著降低(TC:低、中、高剂量P〈0.05,血脂康P〈0.01;TG:低、中剂量组和血脂康组(P〈0.05)。ALT、AST值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柔肝煎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ALB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柔肝煎能改善脂肪肝大鼠体内的脂质代谢,对脂肪肝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中脂质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各40只,正常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喂以高脂饲料,分别在实验第2、4、8周和第12周末每组各随机处理10只,检测血清TG、CHOL、HDL-C、LDL-C、FFA、ALT、AST和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变化.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在喂养高脂饲料2周后即出现血清CHOL、LDL-C、FFA增高、HDL-C降低等明显的血脂紊乱和肝组织TG、CHOL含量增加、肝细胞的脂肪变;在连续喂养4周至12周血脂异常持续存在但不明显加重,而肝脏TG、CHOL含量进一步增加、肝细胞脂肪变程度也逐渐加重,至12周出现明显肝组织炎细胞浸润和血清ALT、AST水平增高;血清TG水平在4周较同期正常组明显增高而12周则较同期正常组显著降低.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NASH形成,同时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的紊乱,且血脂的变化与脂肪肝的程度存在着不平行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手参醇提物对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组织TC、TG的影响.结果 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ALT、AST及肝组织中TC、TG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而高、中、低剂量手参乙醇提取物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TG、ALT、AST及肝组织TG的含量(P<0.05,P<0.01).结论 手参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具有一定降脂作用,并能保护脂质代谢紊乱造成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绞芪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喂养12周诱导SD大鼠建立NASH大鼠模型,同时用不同剂量复方绞芪方治疗,观察其对NASH大鼠肝指数、血清肝功能、血脂、血糖的影响;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并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肝指数、血清ALT、AST、GLU、LDL-C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而血清HDL-C水平显著下降;同时NAS计分明显升高。应用复方绞芪方进行干预后,大鼠NAS计分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肝功能、血糖明显改善,血清CHOL、TG、LDL-C水平不同程度下降同时HDL-C明显升高。结论:复方绞芪方能改善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明显降低NAFLD活动度积分(NAS),这可能是其治疗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舒肝降脂胶囊对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采用高脂饮食加甲基硫氧嘧啶复制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同时称体重、肝脏重、脾重和胸腺重,计算脏器系数,取肝组织测TC,TG,丙二醛(MDA)含量并作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舒肝降脂胶囊组大、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肝脏指数,降低肝组织内TC,TG,MDA含量,以及降低血清中TC,TG,LDL-C,ALT,AST含量,升高血清中HDL-C含量,能改善肝细胞损伤及脂肪变性程度。结论:舒肝降脂胶囊对高脂饲料加甲基硫氧嘧啶所致大鼠脂肪肝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蜘蛛香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25 d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后,洛伐他汀组按3 mg·kg-1每日ig给予一次洛伐他汀溶液,蜘蛛香醇提物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日分别按相当于生药1.25,2.5,5 g·kg-1 ig给药1次,造模各组仍喂食高脂饲料.2周后,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组织TC,TG.结果:高脂饲料诱导后,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TC,TG,LDL-C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且血清ALT,AST也显著升高(P<0.05).洛伐他汀,蜘蛛香醇提物给药后,均能显示显著降低血清及肝组织的TG,肝组织中TC及血清中ALT,AST的作用(P<0.01).结论:蜘蛛香能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并能保护高血脂动物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0.
脂溶胶囊对高脂大鼠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溶胶囊对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的降脂作用和机制.方法:高脂饲料饮食制备高脂模型,分为模型组,脂溶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以低、中、高剂量脂溶胶囊进行干预喂饲,然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IDL-C)、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二醛(MDA)的含量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胺酰转肽酶(r-GT)及全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肝组织中TG、TC、MDA的含量和SOD的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血清TG、TC、LDL-C、Alb、TBil、MDA的含量和ALT、AST、r-GT及全血中SOD的活性异常升高(P<0.01),HDL-C异常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肝细胞内的TG、TC、MDA的含量及SOD的活性也明显升高(P<0.01,P<0.05).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大鼠相比,低、中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意义,而高剂量组对大鼠的血清TG、TC、LDL-C、TBil、MDA的含量和ALT、AST、r-GT及全血中SOD的活性异常升高(P<0.01),HDL-C异常降低(P<0.01),Alb有差异性(P<0.05).结论:脂溶胶囊对高脂血症、脂肪肝大鼠有降低血脂、肝脂、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236-2239
目的:探讨保肝消脂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代谢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保肝消脂汤低、中、高剂量组(1.65、3.3、6.6 g/kg),东宝肝泰(0.09 g/kg蛋氨酸)组,除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5组都以高脂饲料喂养,造模同时连续灌胃给予各组药物,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8周后,处死大鼠,主动脉取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制备肝匀浆,检测各组大鼠肝匀浆组织中TC、TG、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含量;HE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学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保肝消脂汤低、中、高剂量组均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TC、TG、LDL-C及FFA的含量,升高HDL-C含量,能降低肝匀浆组织中TC、TG、ALT及AST含量,并能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结论:保肝消脂汤能降低高脂血模型大鼠血脂水平,能保护肝功能,并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起到治疗大鼠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正平 《中成药》2011,33(7):1245-1247
目的 观察金花葵籽不饱和脂肪酸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探讨金花葵籽不饱和脂肪酸调血脂和护肝作用.方法 SD大鼠分为5组,制备高脂模型,分别用相应剂量的金花葵籽不饱和脂肪酸或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测定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以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GP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GOT),并观察肝脂堆积状况.结果 模型大鼠与正常大鼠比较,血清TC、TG、LDL-C、GPT和GOT升高,TP、ALB降低;金花葵籽不饱和脂肪酸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C、TG、LDLC、GPT和GOT(P<0.05或P<O.01),减少肝脂堆积.结论 金花葵籽不饱和脂肪酸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调血脂和护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调肝化浊解毒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以高脂饮食建立大鼠NASH模型,并于造模同时进行药物干预;实验第8周末进行血清ALT、AST、TG、HDL-C、LDL-C、TNF-α及肝组织TG、SOD、MDA的测定,同时观察肝脏病理切片。结果:调肝化浊解毒方能明显降低NASH模型大鼠血清ALT、AST、TNF-α水平,改善血清HDL-C、LDL-C含量,同时降低肝组织MDA水平。病理切片示:与模型组相比,调肝化浊解毒方预防组大鼠肝小叶内空泡变性、脂肪样变减少,炎细胞浸润得到改善。结论:调肝化浊解毒方能够明显改善高脂饲料诱导的NASH模型大鼠肝功能,提高肝脏抗脂质过氧化损伤能力,减少血清TNF-α含量,对防治NASH的发生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肝脂消合剂对血脂调节及保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表明:肝脂消合剂能明显降低高脂乳剂致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TG、LDL-C、ALT、AST的含量以及升高血清中HDL-C、ALB的含量,提示肝脂消合剂具有调节血脂及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大鼠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体质量(200 ±20)g饲喂高脂饲料,检测8周后大鼠血清TG、TC、HDL-C、LDL-C、AST、ALT水平,并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分析.结果 病理组织学检查,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明显肿胀,全肝组织内可见弥漫分布的大脂滴和微脂滴,无脂肪纤维化症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脂肪肝模型组肝指数、血清TG、TC、LDL-C、AST、ALT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脂肪肝模型组血清HDL-C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除AST、ALT外其它生化指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高脂饲料喂养8周,可建立比较成功的高脂血症脂肪肝大鼠病理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舒肝降脂胶囊对高脂饲料加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加CCl4复制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同时称体重、肝重、脾重和胸腺重,计算脏器系数,取肝组织测T-C、TG、丙二醛(MDA)含量并作病理观察。结果:舒肝降脂胶囊组大,中剂量给药2周能显著降低大鼠肝脏及脾脏指数,降低肝组织内T-C、TG、MDA含量,以及血清中T-C、TG、LDL-C、ALT、AST含量,升高血清中HDL-C含量,减轻肝细胞损伤及脂肪变性程度。结论:舒肝降脂胶囊对高脂饲料加CCl4所致大鼠脂肪肝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绞芪方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SC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理。方法:以高脂高糖饮食喂养SD大鼠12周建立NASH模型,以不同剂量的复方绞芪方进行干预,测定大鼠血清ALT、AST、FFA含量和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变化、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并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SCD-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LT、AST、FFA水平以及肝组织中的CHOL、TG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肝组织NAS计分明显升高,SCD-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应用复方绞芪方进行干预后,大鼠的NAS计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FFA水平明显下降同时肝组织中CHOL和TG含量也明显下降,肝组织中SCD-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存在脂肪酸代谢酶的紊乱;复方绞芪方通过调节脂肪酸代谢酶的活性,增加SCD-1的表达,减少脂质在肝脏聚集及相关的肝功能损害,这可能是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6):130-134
目的:观察脂必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ERK和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10%果糖和高脂饲料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脂必泰100 mg/kg、200 mg/kg组、二甲双胍200 mg/kg组、水飞蓟宾100 m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9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及血清胰岛素(Fin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计算肝脏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4)、P-ERK1/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2hBG、Fins、HOMA-IR、ALT、AST、TG、CHOL、HDL-C、LDL-C含量、肝脏指数及病理评分均明显升高,HDL-C含量明显降低,TLR4、 P-ERK1/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脂必泰100、200 mg/kg组2hBG、Fins、HOMA-IR、ALT、AST、TG、CHOL、LDL-C含量及肝脏指数、组织病理评分均明显降低,HDL-C含量和AST/ALT比值明显升高,TLR4、 P-ERK1/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脂必泰可通过下调TLR4、P-ERK1/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影响MAPK-ERK-TLRs通路而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的转导,阻止炎症的发生、发展,改善血脂,同时拮抗胰岛素抵抗,改善肝脏空泡变性,减轻肝脏炎症反应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21,(10)
目的观察山楂、决明子、泽泻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肝功能及HMGCR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山楂、决明子、泽泻提取物低剂量组(1 g/kg),山楂、决明子、泽泻提取物高剂量组(3 g/kg),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10 mg/kg),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基础饲料,其他各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自由采食饮水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5周。于给药2、5周后各组大鼠眼眶取血,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末次给药采血后解剖大鼠取肝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HMGCR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TC、TG、LDL-C、ALT、AST水平升高(P0.01),HDL-C水平降低(P0.01),肝脏脂肪变性明显,HMGCR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山楂、决明子、泽泻提取物1、3 g/kg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ALT、AST水平降低(P0.05,P0.01),HDL-C水平升高(P0.01),肝组织病理变化均有所改善,HMGCR表达下降(P0.01),以3 g/kg剂量组作用更显著。结论山楂、决明子、泽泻提取物能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改善肝功能,减少肝脏脂肪变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HMGC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加欣片对酒精性肝病(ALD)大鼠的影响.方法:长期大剂量灌酒复制大鼠酒精性肝病的动物模型,检测血清ALT、AST、ALP、TC、TG、TP、ALB、MDA、SOD及肝组织匀浆检测TP、ALB、MDA和SOD的含量.结果:肝加欣片可明显降低ALD大鼠血清ALT、AST、ALP、TC、TG含量,增加血清TP、ALB、SOD的含量,降低血清和肝组织中MDA的含量.结论:肝加欣片具有对抗大鼠ALD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