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方法及其适应证。方法胸腔闭式引流术41例,开胸手术72例,其中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第3次复发15例。结果胸腔闭式引流术41例,其中二次复发率48.8%,二次复发者三次复发率75%。开胸手术72例,全部治愈,无一例复发及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自发性气胸,多为肺大泡破裂所致。采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住院时间长,复发率高,而采用开胸手术则可明显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对于老年自发性气胸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135例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其效果。结果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的97例患者,其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气胸复发的几率均明显低于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的38例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具有患者痛苦小,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病程短,复发率低,疗效确切等优点,与胸腔闭式引流相比较,其疗效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2003年11月~2008年5月,我院利用腹腔镜trocar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术203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03例,男124例,女79例。年龄15~82岁,平均51.4岁。自发性气胸108例,其中左侧63例,右侧42例,双侧3例;外伤性血胸、气胸及血气胸77例,其中双侧9例;化脓性胸腔积液12例;癌性胸水6例。均有胸闷、气紧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治疗自发性气胸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对2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静卧吸氧、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或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等方法治疗。结果 26例气胸患者痊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较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疼痛程度轻、置管时间短、伤口愈合时间短。结论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期间,积极开展心理支持,做好病情变化的观察,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的密闭性、畅通性和有效性,合理掌握拔管指征等护理措施。结果 46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肺部复张良好,未发生切口感染、引流管脱落及阻塞等护理并发症,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7. 38±1. 60) d。结论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期间,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获得理想的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早期痊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对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的4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心理支持、病情监测、保持有效引流、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喘憋等症状明显缓解,呼吸平稳。未发生切口及胸腔感染、引流管脱落及阻塞。肺复张良好,顺利拔除引流管,均痊愈出院。结论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期间,做好心理护理、病情监测、有效引流等综合护理,有利于提升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对40例自发性气胸积极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果本组40例均1次成功置管,留置引流时间3~9 d。23例经单纯引流治疗治愈,15例联合持续负压吸引或空针抽吸治疗后痊愈。发生少量胸腔积液1例、轻微皮下气肿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导管阻塞、气胸、继发性穿刺口感染等并发症。2例治疗9 d后无效,分别予以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和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安全、简便、肺复张完全,能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为腹腔引流管在胸腔闭式引流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52例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应用标准30号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实验组32例应用艾贝尔 F12号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其引流效果,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带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其切口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腹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操作简单、损伤小、术后切口愈合快,能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而且便于护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静脉留置针与硅胶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气胸新生儿按不同引流方法分为2组,其中A组18例采用经皮静脉留置针(22 G×25 mm)引流,B组32例采用硅胶管引流(8~10F)。比较2两组患儿术后48 h肺复张率、闭式引流时间、再次置管率及导管感染率。结果 2组48 h肺复张率、闭式引流时间、再次置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导管感染。结论硅胶引流管能保持通畅引流,避免经皮静脉留置针较高的堵塞率及再次置管率,从而缩短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气胸184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997年1月~2004年3月对18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经验。方法 对184例(男172例,女12例;年龄17~80岁,平均39.5岁)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不同的病情需要选择胸膜腔穿刺抽气(19例)、单纯胸腔闭式引流(104例)、胸腔闭式引流加用药物胸膜固定术(16例)、腋下小切口手术(41例)和胸腔镜手术(4例)等方法治疗。结果 单纯行胸膜腔穿刺抽气治疗者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者复发率高(27.8%和23.1%),复发2次以上者占50%;胸腔闭式引流加用药物胸膜固定术的复发率12.5%;腋下小切口手术以及胸腔镜手术者未见复发。结论 对气胸长期不愈又不适宜手术治疗者可用药物胸膜固定术;腋下小切口手术对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胸膜摩擦法胸膜固定术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总结143例气胸病人治疗中的新术式。方法局部麻醉下,双腔气囊尿管接水封瓶行闭式引流术。结果 143例病人,治愈141例,2例中转手术。结论双腔气囊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具有手术时间短, 损伤小,并发症少,易操作,疗效好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血气胸的发病原因和手术指征。方法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28例,自发性血气胸19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109例,总结其病史及手术发现。结果28例自发性气胸中26例发病原因为肺大疱破裂,1例为先天性肺囊肿,1例为瘢痕漏气。部分患者肺大疱部位有陈旧性瘢痕或结核等基础病变。19例自发性血气胸中15例为胸顶条索状粘连带断裂,4例自发性气胸首先表现为单纯气胸,在病情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出血征象或继发性血胸。结论自发性气胸发病的病理基础多为肺大疱破裂,为预防复发应积极行手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发病的病理基础为胸顶纤维条索带断裂,应行及时有效的胸腔闭式引流术,部分患者可避免手术或提早手术。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气胸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报道1978年至1993年收治的128例次自发性气胸,全组病例随访2-17例,治疗包括: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和剖胸手术,作者认为外科治疗在防止自发性气胸复发方面优于保守治疗(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126例自发性气胸的护理过程和经验。结果 126例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术后8例带管出院,1例胸腔大出血死亡,117例治愈出院,引流管留置时间7~132d,平均14d。通过对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及拔管后的护理,患者及家属均能很好的配合治疗,达到治疗和护理的目的。结论自发性气胸确诊后如患者有呼吸困难均应行胸腔闭式引流,加强对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可减少引流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 1995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收住自发性气胸64例,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及手术治疗;对于复发性气胸,胸腔内注射粘连剂,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4例,女20例,年龄20~68岁,50岁以下54例,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下行肺大疱切除和胸膜固定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157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65例,男52例、女13例,年龄34.77(17~73)岁,行VATS肺大疱切除术+胸膜固定术;B组92例,男76例、女16例,年龄34.66(16~72)岁,未行胸膜固定术,其中A组术前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9例,B组术前行胸腔闭式引流术39例。结果随访3个月~4年。在复发率方面A组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前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中:A组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大于B组,但术后住院时间短于B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前未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患者中:A组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胸腔总引流量大于B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膜固定术并不能降低气胸复发率。术前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中行胸膜固定术能有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因此建议行胸膜固定术。而术前未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术中不采用胸膜固定术能有效减少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胸腔总引流量及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效果优于胸膜固定术组,因此不建议加行机械法胸膜固定术。  相似文献   

17.
2003年7月~2004年7月我院收治中等量以上气胸患者58例,均经患侧腋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复张性肺水肿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至 1999年 ,我们共收治复张性肺水肿病人 17例 ,现将诊疗经验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 9~ 6 2岁。自发性气胸 10例中 6例单侧和 2例双侧自发性气胸做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 ,2例单侧自发性气胸采用电视胸腔镜下滑石粉喷洒术治疗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胸腔积液 6例 ,其中 1例为右侧胸腔积液经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发生左侧复张性肺水肿。1例纵隔巨大畸胎瘤切除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本组 17例病例均系经治疗使萎陷的肺复张后 ,15min~6h内病人出现不同程度气短、呼吸浅快、咳嗽频繁、咳大量白色或粉…  相似文献   

19.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常见的一项治疗措施,它是将一根引流管置于胸腔内,连接一个密闭式的引流装置,其目的是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重建负压、促进肺膨胀,适应于气胸、血胸、脓胸及各种开胸手术的引流。严谨的护理对病人的早日康复至关重要,若有不慎,将会出现护理问题,甚至发生纠纷。2006年10月至2008年3月,我们对我院外科319例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实施了标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19例患者中男性223例,女性96例,男∶女=2.22∶1,年龄13~76岁,平均44.5岁,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手术指征分布:自发性气胸21例,外伤性气胸28例,外伤性血胸29例,脓胸15例,食管癌手术78例,贲门癌手术64例,肺癌肺叶切除术47例,纵隔肿瘤10例,外伤性血气胸27例。1.2观察指标:疼痛、气体交换受损,引流不畅,潜在并发症: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胸腔感染,开放性气胸。1.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1]:①保持管道密闭;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③保持引流通畅;④观察和记录。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制订了以下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①病人取半坐卧位或半卧位,观察胸腔引流管口的敷料有无渗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对3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在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期间,给予心理疏导、管道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和观察等整体护理措施。结果本组34例患者均一次穿刺引流成功,引流时间4~15 d,平均9.6 d。未出现胸腔感染等并发症及意外脱管。治疗后肺复张良好,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期间,规范实施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肺复张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