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5年3月16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一项全国人群队列研究。研究对美国1994年至1995年158831例首次发作的确诊急性心肌梗死老年医疗保险患者进行了长达7年(平均3.6年)的随访。研究对居住于有较强有创治疗(心导管室、介入干预或搭桥)条件、接受有创治疗者更多地区的患者的远期预后(死亡率)是否优于居住于不具备有创治疗条件而强化循证药物(以B一阻断剂为标志)治疗地区的患者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2.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2005-Vol293,No.11,1329)发表了一篇题为《参加医疗保险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强度的区域性变化对长期预后的影响》的文章(JAMA中文版即将刊登),对1994-1995年间的158831例以首次发作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老年医疗保险患者进行了长达7年(平均3.6年)随访的全国人群队列研究。根据患者所居住地区介入治疗(30天内接受心导管手术)与药物治疗(出院时对适宜的患者应用β阻断剂)的强度,评价了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远期预后(病死率)是否优于不具备介入治疗条件、而强化有循证医学证据的药物治疗地区的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在药物治疗比例较高的地区,随着介入治疗比例的增加,相应的生存率没有明显提高。结论是,在参加医疗保险的老年AMI患者,较为积极的药物治疗对改善其生存率有益。  相似文献   

3.
4.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情进程快、病死率高,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因其技术成熟,已经成为治疗AMI的主要手段并广泛应用.虽然PCI可显著降低AMI病死率,但PCI术后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比率仍然很高,而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如何有效预测和防止MACE是改善A...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05例60岁以上的AMI患者,据发病后4周内的预后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2组。对发病时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是否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及AMI发病后24h内TG,TC水平用t检验或X^2检验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对影响老年人AMI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高TC血症及AMI发病后24h内的TG和TC水平在存活组和死亡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每增加1岁,其死亡危险性增加1.066倍;吸烟者的死亡危险性是非吸烟者的7.060倍;有高TC血症史者的死亡危险性是无高TC血症史者的5.899倍;AMI发生24h内的TC水平每增加1.00mmol/L,其死亡危险性增加1.845倍。结论:年龄,吸烟史,高胆固醇血症史及AMI发生24h内的血清总TC水平是影响老年人AMI近期预后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对比研究急诊PCI与延期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106例首发AMI患者,既往无心衰病史,其中在发病12小时内接受急诊PCI治疗46例,发病10~14天接受延期PCI治疗60例.分别于发病1周及3个月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随访3个月,记录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急诊PCI组心脏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延期PCI组(P<0.05);根据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及NYHA分级法评估心脏收缩功能,急诊PCI组显著优于延期PCI组(P<0.05).结论:急诊PCI能够显著改善AMI预后,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优于延期PCI.  相似文献   

8.
韦锋 《实用全科医学》2010,8(8):1010-101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患者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疗效以及溶栓后择期PCI术后的病变血管分析。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或无合并糖尿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PCI术后血管病变情况。方法 200例患者均有溶栓指征且无禁忌症,均给予同样的溶栓剂进行溶栓,病情稳定后择期经股动脉穿刺行PCI术。结果有和无糖尿病组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52.2%和74.7%(P〈0.05);5周病死率分别为13.1%和4.8%(P〈0.05);轻度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和6.8%(P〈0.05);心脏射血分数EF值分别为53.44±11.1和62.9±10.2(P〈0.05);有和无糖尿病组经PCI术病变血管分析分别为单支病变42.9%和45.2%(P〉0.05);双支病变33.3%和34.1%(P〉0.05);三支病变14.3%和12.6%(P〉0.05);正常冠脉率分别为9.5%和8.1%(P〉0.05)。结论 AMI合并糖尿病患者溶栓治疗,梗塞血管再通率明显低于无糖尿病患者,其近期预后也较后者差;经PCI术分析病变血管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老年患者的应激激素和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以入院时患者测量的血糖水平〈7.8mmol/L的51例患者作为非应激性高血糖组;以血糖≥7.8mmol/L的39例患者作为应激性高血糖组。结果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比较,应激性高血糖组患者的随机血糖、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ACTH及发生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因心血管死亡的构成比均较高,胰岛素水平及左心室摄血分数明显较低,以上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时的血糖和应激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尿激酶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实施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予以PCI治疗。比较两组再通率、出血情况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总出血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尿激酶溶栓相比,对老年AMI患者实施PCI治疗效果更优,能有效提高患者动脉再通率,减少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紧急PTCA加支架术(简称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近几年国际上开展的最新技术。此项技术的开展使AMI的病死率下降了3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对于濒死AMI患者实施PCI治疗尚未见报道。我院心血管内科和介入中心自2002年8月至2004年5月采用紧急PCI抢救35例濒死AMI全部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晓剑 《当代医学》2013,(12):63-64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清远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3例采用急诊PCI术治疗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梗死部位为下壁的46例为A组,梗死部位为前壁的41例为B组,梗死部位为下壁合并右室的36例为C组,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3~12个月的随访,观察各组患者术后、术后3个月、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住院期间、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 A组LVEF在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明显高于B组、C组,C组明显高于B组,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访3~12个月,A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87%,病死率为2.17%;大大低于B、C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梗死的部位不同,急诊PCI术后的预后也不同,前壁梗死与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心肌梗死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文献[1,2]表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DM-AMI)病死率高于非糖尿病心肌梗死(NDM-AMI).为探讨DM-AMI患者急性期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的影响因素,将我院1996-2001年间收住的DM-AMI患者46例和同期住院的NDM-AMI患者70例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非PCI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金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80例作为PCI组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非PCI治疗患者80例作为非PCI组,收集2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PCI组的院内死亡率低于非PCI组(P<0.05),PCI组和非PCI组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肌缺血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住院期间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CI治疗、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史不影响住院期间院内死亡情况(P>0.05);1年内,PCI组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低于非PCI组(P<0.05),PCI组和非PCI组再发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脑卒中、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均不影响1年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情况(P>0.05);PCI治疗与1年内全因死亡呈负相关(P<0.05),是全因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性别、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均不影响1年内全因死亡(P>0.05)。 结论 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内死亡率、1年内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1年内全因死亡率低,PCI治疗是1年内全因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敖勇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7):56-58
目的 研究血糖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2012年重庆九龙坡区中医院就诊的老年AMI患者432例,根据血糖水平和糖尿病史把患者分为A组(无糖尿病史+血糖<7.8 mmol/L,121例),B组(无糖尿病史+血糖≥7.8 mmol/L,205例),C组(有糖尿病史+血糖<7.8 mmol/L,42例),D组(有糖尿病史+血糖≥7.8 mmol/L,64例).对4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心绞痛、心律失常、再梗死、全因死亡4种结局的发生率.结果 ①4组患者中肌酸激酶(CK)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16,P<0.05),其中A组与B组、B组与C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84,P< 0.05),其中A组与B组、B组与C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4组患者之间心绞痛、心律失常、再梗死、全因死亡4种结局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水平升高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和预后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AMI治疗过程中应控制血糖水平从而降低AMI患者的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是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大面积心肌缺血、坏死引起心脏泵衰竭,由于心输出量急剧下降,表现为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引起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以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急性心肌梗死出现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为5%~10%,传统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使用普罗布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预后及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AMI患者82例,随机分为普罗布考组(41例)及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普罗布考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普罗布考500mg/次,每日2次。对照组应用辛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口服。记录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 d内心血管事件。并予以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TNF-α),CD40配体(CD40L),P选择素(Ps)检测。结果:普罗布考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 d累计发生心血管事件3例,与对照组相同(P〉0.05)。两组术前CD40L,Ps及TNF-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后30 d CD40L,Ps及TNF-α各指标同术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普罗布考组出院后30d TNF-α,CD40L,Ps水平较与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普罗布考可减轻AMI行PCI治疗患者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与验证了一个预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1年内全因死亡风险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将911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建模队列与验证队列.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老年AMI患者1年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早期血浆肾素对经优化治疗的A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被诊断为AMI并住院治疗的患者58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测平卧6h后血浆肾素浓度,入院1周内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值。出院1年后再次测量患者的LVEDD、LVEF、6min步行试验(6MWT)的数值和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依据血浆肾素浓度分为高肾素组和低肾素组,比较2组患者1年后LVEDD、LVEF、6MWT、MACE的差异,比较住院期间与出院1年后LVEDD、LVEF的差异。结果 出院随访1年后,高肾素组与低肾素组在LVEDD、LVEF、6MWT、MACE方面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年后LVEF较住院期间显著升高(P<0.001)。结论 经优化治疗的AMI患者早期血浆肾素对1年预后无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优化治疗1年后心脏功能可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常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复杂的临床情况,同时又多见于糖尿病、绝经期后妇女、长期大量吸烟、高脂血症等多重危险因素聚集的患者。因而,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既是高危冠心病患者,但同时也是血管重建治疗的最大受益者。既往多采用外科搭桥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