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87例,在巴曲酶治疗前及治疗3、6d后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经巴曲霉治疗后,患者PT、TT延长(P〈0.05),Fib降低(P〈0.01),FDP升高(P〈0.01),而APTT、D-二聚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TT、Fib、FDP可用于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D-二聚体、FDP及抗凝血酶Ⅲ在肺癌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肺癌患者115例作为肺癌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tago-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进行检测。结果肺癌患者PT、APTT、TT、FIB、D-二聚体、FDP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转移患者D-二聚体明显高于肺癌局限者(P〈0.05)。肺癌患者抗凝血酶Ⅲ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凝血指标、D-二聚体、FDP及抗凝血酶Ⅲ对肺癌的转移及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在子痫前期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武警重庆市总队医院产科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D-二聚体、FIB水平及PT、APTT、TT。根据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将孕妇分为轻、中、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较不同程度子痫前期孕妇的D-二聚体、FIB水平及PT、APTT、TT,并分析这些指标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T、APTT、TT均短于对照组(P0.05)。轻、中、重度子痫前期孕妇D-二聚体、FIB水平及PT、APTT、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FIB水平从高至低依次为重、中、轻度子痫前期孕妇,PT、APTT、TT从长到短依次为轻、中、重度子痫前期孕妇。D-二聚体、FIB水平与子痫前期孕妇的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825、0.764,P0.05),而PT、APTT、TT与子痫前期孕妇的病情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r=-0.804、-0.789、-0.813,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的凝血功能存在异常,D-二聚体、FIB水平及PT、APTT、TT可反映孕妇机体内的血液高凝状态及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NS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D-二聚体(D-D)、纤雏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指标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及t检验。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NS组的PT、APTT、Fib、D-D、FDP、MPV、PDW等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S患者早期检测凝血4项、血小板参数、D-D及FDP指标,对指导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非妊娠妇女组Ⅰ;健康临产妇女组Ⅱ和子痫前期组(轻度、重度)Ⅲ;子痫组Ⅳ;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组Ⅴ;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组Ⅵ妇女的血浆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组Ⅱ妇女的PLT、APTT测定值较组Ⅰ妇女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Ⅱ妇女的PT测定值较组Ⅰ妇女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Ⅱ妇女的FIB、D-二聚体测定值较组Ⅰ妇女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Ⅲ妇女的PLT、PT、APTT测定值较组Ⅰ、组Ⅱ妇女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Ⅲ妇女的FIB、D-二聚体测定值较组Ⅰ、组Ⅱ妇女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Ⅳ、组Ⅴ、组Ⅵ妇女的PLT、PT、APTT测定值较组Ⅰ、组Ⅱ妇女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Ⅳ、组Ⅴ、组Ⅵ妇女的FIB、D-二聚体测定值较组Ⅰ、组Ⅱ妇女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动态监测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指标,对预防、诊断和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妇女在分娩前、后可能出现大出血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离心条件和抗凝剂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两种不同的抗凝剂,用STA-R型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测定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与3 000r/min离心10min组测定结果比较,除3 000r/min离心5min组PT、TT、ATⅢ、Fi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的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结果相比,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使PT、APTT、TT延长,ATⅢ活性增高(P0.05),而Fib、DD、F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 000r/min离心10min为凝血功能检测的最佳离心条件,且测定Fib、D-D、FDP时临床可用EDTA-K2抗凝血替代,其余均必须使用枸橼酸钠抗凝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在小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小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患儿34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治疗,观察血浆置换前后患儿的出血情况,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及D-二聚体等指标变化。结果通过血浆置换治疗后,34例患儿出血情况减轻,除血小板变化不大外,PT、APTT及Fib明显改善,ATⅢ明显升高,D-二聚体明显降低。结论血浆置换在小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中期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S)、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PT、APTT、TT、Fib测定均为凝固法,所有指标均由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测定。结果对55例孕中期孕妇(实验组)与55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孕中期孕妇组PT、APTT、TT、Fib、ATⅢ、PC、PS、FDP和DD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妊娠中期孕产妇凝血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妊娠相关的高凝血状态和存在血栓并发症风险,孕产妇需要监测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处于疾病不同阶段时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变化。方法对10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按病情分为妊娠期单纯高血压组4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3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9例;选择同期正常妊娠的60例为正常妊娠组。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血浆D-二聚体(DD),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病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APTT、FDP和DD,PT和AT-Ⅲ的检测值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妊娠期单纯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APTT、FDP、DD和AT-Ⅲ等指标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不同病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均有明确的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改变,随着病情加重上述指标改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子痫前期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的变化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凝固法检测68例子痫前期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与65例正常妊娠妇女及60例育龄非孕妇女对照分析.结果 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缩短,Fi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PT、APTT缩短,Fi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痫前期组随着病情的恶化,PT、APTT逐渐缩短,Fib逐渐升高,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存在高凝状态,产前进行凝血功能动态监测,对预测子痫前期的发展,及时治疗血栓前状态,有效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早产患儿凝血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早产儿60例,其中轻度新生儿窒息20例(观察Ⅰ组),重度新生儿窒息20例(观察Ⅱ组),无新生儿窒息缺氧早产患儿20例(对照组)。检测所有患儿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血浆D-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外周血血小板值(PL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Ⅰ组患儿PT、APTT、Fbg、TT、PLT、FDP和D-D二聚体均无显著差异(P〉0.01),观察Ⅱ组患儿PT、APTT、TT和PLT均无显著差异(P〉0.01),Fbg明显降低(P〈0.01)而FDP和D-D二聚体明显升高(P〈0.01)。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早产儿存在高凝和纤溶亢进状态的凝血功能紊乱;Fbg降低、FDP升高和血浆D-D二聚体升高可作为诊断新生儿重度窒息早产患儿早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较敏感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凝血指标水平的变化,探讨凝血功能异常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观察组)、正常待产孕妇(对照组)各64例,检测并比较2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PT百分活动度、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计数;采用Shapiro-Wilk检验2组血小板计数分布范围。结果2组PT、PT百分活动度、INR、FIB、TT、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分布范围较对照组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疴前期孕妇凝血功能除出现异常高凝外,还可能合并继发性纤溶亢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IP)的病情对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影响以及产前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检测对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110例在该院就诊的患不同程度HIP并在该院进行分娩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将上述人群分为HIP组(59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8例)、重度子痫前期组(17例)、子痫组(20例),观察各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在分娩前1d检测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产后出血的关系。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与HI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Y=10.032 X-9.705,R2=0.933 6)。PT和APTT与HIP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Fib和D-二聚体水平与HI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随着HIP严重程度的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有所提高,应当积极的采取措施预防产后出血,加强孕期保健,及时纠正贫血和蛋白血症;同时,HIP患者应当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和D-二聚体水平的检查,以采取合适措施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在肝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TAGO STA自动血凝分析仪和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50例肝癌组和100例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FDP)、D-二聚体(D-dimer,D-D)以及血小板(platelet,PLT)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癌组PT、APTT、TT、FDP、D-D均显著增加(P〈0.05),而Fg、AT-Ⅲ、PLT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凝血功能检测结合PLT计数对预测肝癌患者是否发生出血和/或栓塞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也可用于肝癌患者病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张瑞  杨翠芝  史敏 《检验医学》2023,(2):172-174
目的 分析妊娠期女性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90例正常妊娠女性(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各30例,妊娠组)、30例非妊娠女性(正常对照组)和1例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产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A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和SFMC水平,计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不同孕期孕妇与非妊娠女性和DVT产妇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与非妊娠女性比较,妊娠中期和晚期孕妇PT、INR、APTT、TT、AT均有所减低,Fib、FDP、DD有所升高(P<0.05),妊娠早期APTT有所减低(P<0.05)。与妊娠早期孕妇比较,妊娠中期和晚期孕妇PT、INR、TT、AT有所减低,Fib、FDP、DD有所升高(P<0.05),妊娠中期和晚期孕妇除APTT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妊娠女性和不同孕期孕妇SFM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不同孕期孕妇和非妊娠女性比较,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凝血-纤溶-抗凝系统功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84例AECOPD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凝血-纤溶-抗凝系统功能,对比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观察组凝血四项检测指标PT、APTT、TT和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DP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常存在较为明显的凝血-纤溶-抗凝功能系统失衡状态,故在AECOPD患者治疗中需密切监测凝血、纤溶、抗凝指标。  相似文献   

17.
徐国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1):1803-1804,1806
目的了解重症肺炎患者部分血栓前状态(PTS)相关指标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重症肺炎和8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并计数血小板(PLT)和白细胞(WBC)。结果重症肺炎组PLT降低,WBC增高,PT、APTT延长,Fg增高,D-D及FDP阳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PLT水平与PT、APTT、Fg呈显著相关(r=0.416、0.521、0.458)。重症肺炎组WBC水平与PT、APTT、Fg呈显著相关(r=0.387、0.524、0.486)。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紊乱,可能与炎性反应有关。注意PTS相关指标的监测,对于重症肺炎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常规凝血纤溶实验指标在DIC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的实用实验诊断指标.方法 收集临床确诊的DIC患者33例,早期可疑DIC最后确诊为DIC的患者3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35例进行检测.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D-D),乳胶凝集半定量试验检测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发色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活性(AT:A).结果 DIC患者组D-D和FDP显著升高,AT:A显著下降,PT、APTT、TT均显著延长;D-D和FDP的阳性率均达100%,AT:A和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 P)的阳性率分别为88%和82%,与早期可疑DIC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期可疑DIC阶段,D-D、AT:A、FDP的阳性率分别为87%、63%和53%,而PT、APTT、TT、3P试验的异常率仅为40%、33%、23%和20%.结论 D-D、FDP、AT:A检测在DIC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敏感性高于PT、APTT、TT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复发性流产与正常妊娠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变化情况,探讨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改变对复发性流产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2018年复发性流产患者(RM组)179例,同期同年龄段160例正常妊娠体检者(NP组)和15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对照,对各组PLT、PT、APTT、Fbg、D-二聚体、TT和ATⅢ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M组与NP组比较:PLT、Fbg、D-二聚体和ATⅢ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和APTT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M组与对照组比较:PLT、PT、APTT显著降低,Fbg、D-二聚体和ATⅢ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组与对照组比较:PLT、PT、APTT、ATⅢ显著降低,而Fbg和D-二聚体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T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较正常妊娠明显增强,临床定期监测妊娠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改变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凝血、抗凝血指标和血小板等有关指标的改变与复发性流产发生的意义。方法选择30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和50例复发性流产疾病患者,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抗凝血酶Ⅲ(ATⅢ)以及血小板计数(PLT)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复发性流产疾病组与正常足月妊娠组相比,PT、APTT、FIB、ATUI、PLT、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凝血、抗凝血指标说明复发性流产疾病孕妇比正常孕妇具有更高的凝血状态,有血栓形成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