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细胞间可溶性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的变化及厄贝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发色底物显色法分别对71例轻至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者血浆sICAM-1水平和PAI-1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的水平,并比较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它们的影响。结果10 mg和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PAI-1均有显著下降(P<0.05)、t-PA水平显著上升(P<0.05),20 mg组治疗后TC、t-PA及PAI-1均较10 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活性有积极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加强,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丁虹  朱付凡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791-1793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活性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门诊有自然流产史患者71例(非孕50例.孕妇21侧)和对照组41例(非孕20侧,孕妇21例)进行研究,运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PA和PAI-1活性。【结果】非孕有自然流产史的研究组tPA活性比对照组低(t=2.226,P=0.029〈0.05),早孕研究组tPA活性比对照组低(t=2.166,P=0.036〈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tPA活性早孕高于非孕(t=-2.937,P=0.005),PAI-1活性早孕低于非孕(t=2.428,P=0.018);在对照组中,tPA活性早孕也高于非孕(t=2.597,P=0.013),PAI-1活性早孕也低于非孕者(t=2.653,P=0.012)。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后tPA活性增高和PAI-1活性下降。有自然流产史者在非孕状态时tPA活性明显下降,且妊娠后呈低增长水平。tPA活性下降与引起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液纤维系统改变及降压药物治疗对其影响,探讨EH患者血栓前状态(PTS)发生机制及降压治疗减少血栓事件的机理。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竞争及双抗体夹心法对30例EH患者分别于降压治疗前后测定外周静脉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浓度变化,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相比较。结果:EH患者降压治疗前血浆Fib,t-PA及PAI-1浓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福辛普利与贝尼地平联合降压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结论:EH患者体内存在PTS与纤维系统低下有关,福辛普利与贝尼地平联合降压治疗能改善PTS。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PA和PAI1活性水平的影响。方法: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罗格列酮(文迪雅)4mg/d,共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浆tPA和PAI1活性、血糖和胰岛素等,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将各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罗格列酮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PA活性升高(P<0.05),PAI1活性及PAI1/tPA活性比值降低(P<0.05,P<0.01)。血糖、胰岛素水平降低(均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P<0.05)。结论:罗格列酮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同时,能增强糖尿病患者纤溶系统的活性,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针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浆t-PA和PAI-1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电针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各10只,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制成脑梗死模型;假手术组手术步骤同前2组,但不线栓;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造模成功后,4组大鼠均同步喂养,电针组大鼠于造模成功后即刻给予电针百会、水沟穴,每天1次,30min。治疗5d后,4组大鼠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t-PA及PAI-1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及电针组大鼠血浆t-PA、PAI-1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但电针组低于模型组(P<0.05,0.01)。结论:电针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浆t-PA、PAI-1含量,调节机体纤溶系统活性,改善梗死区域的血液循环,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马岩  徐秀英 《临床荟萃》2008,23(20):1455-1457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t-PA)含量及t-PA/PAI-1比值的测定,了解高血压患者纤溶功能的情况。方法未用药物干预过的轻至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64例,正常对照组4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两组血浆PAI-1、t-PA含量并计算t-PA/PAI-1。结果正常组PAI-1含量明显低于高血压组,(13.5±5.0)μg/L vs(53.0±22.6)μg/L(P<0.01);正常组t-PA/PAI-1明显高于高血压组,(0.83±0.52)μg/L vs(0.25±0.13)μg/L(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的纤溶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8.
张清芬  宋光耀  陈淑霞 《临床荟萃》2007,22(20):1496-1497
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及纤溶受损促进其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受体拮抗剂具有良好抗高血压作用,替米沙坦(商品名:美卡素)作为一新型高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具有独特的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作用。PPAR-γ对糖和脂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它的激活可促进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改善糖尿病患者IR,并具有抗炎抗氧化及保护内皮功能作用。本研究观察了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IR指数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心肌梗死患者及正常人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并通过其相关性分析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纤溶之间的关系。 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2-12/2003-10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5例,以同期健康体检者87例为对照组。应用比色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同时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 结果:心肌梗死组93例、对照组87例进入结果分析。①心肌梗死组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和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60&;#177;0.97),(2.84&;#177;0.82)μkat/L;(0.85&;#177;0.19),(0.66&;#177;0.20)AU/mL。P均〈0.01]。②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7108,0.7829,P均〈0.01)。 结论:①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活性的增高与心肌梗死明显相关。②肾素-血管紧张素与纤溶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可能通过影响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活性而参与对纤溶平衡的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文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102-1104
【目的】通过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5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不同剂量治疗组(A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5例。C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A组在C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B组则40mg/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变化。【结果】A、B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FBG、SCR、BUN及TC、TG水平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B组TNFld、SCR、BUN及TC、TG均低于C组(P〈0.05或P〈0.01),且B组TNF-α、SCR及BUN优于A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但能降低DN患者的血脂水平。而且可能通过降低血清TNF—α的含量,达到对DN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组(A组,n=40)和20mg组(B组,n=42),阿托伐他汀睡前服用,1次/d.治疗12周。另选取3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纽(C组)。检测治疗前后三组研究对象血压、血脂、一氧化氮(NO)、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B组的血压、血脂和CRP明显高于C组,一氧化氮明显低于C组(P〈0.05);A、B组治疗后血压、血脂和CRP显著下降(P〈0.05);血NO显著上升。B组的作用较A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并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轻、中度EH患者40例,给予替米沙坦80mg/d,共6周,检测治疗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活性。另设28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t-PA活性降低(P〈0.01),PAI-1活性明显增高(P〈0.01)。EH组经替米沙坦治疗后,在血压明显降低的同时,其t-PA活性增强,PAI-1活性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EH患者存在纤溶活性降低,替米沙坦降血压的同时,能改善EH患者的纤溶活性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53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单独治疗组(n=27,阿托伐他汀20mg/d)和联合治疗组(n=26,普罗布考0.5g/d,阿托伐他汀20mg/d)。疗程均为4周。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服药前和服药1个月后的外周血血脂和hs-CRP等指标变化。【结果】①血脂变化:经治疗4周后,两组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显著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TC水平下降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治疗4周后均显著下降,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而单独治疗组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②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联合治疗组降低的幅度较单独治疗组大(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用阿托伐他汀均可明显降低AMI患者近期TC、TG及LDL-C水平.联合治疗组同时降低HDL-C水平;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降压疗效、危险因素控制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的82例中危或高危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联合坎地沙坦和氢氯噻嗪)和对照组(坎地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观察8周,用药前后测量24h动态血压,计算血压平滑指数(SI),生化及超声检查,观察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SI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老年ISH患者具有降压作用,其作用与阿托伐他汀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控制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及ICAM-1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P-选择素(sP-选择素)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57例胃癌患者和47例正常人血清sP-选择素及sICAM-1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sP-选择素及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胃癌患者血清两种黏附分子水平明显与病程、胃壁浸润程度、远处转移有关.[结论]血清sP-选择素及sICAM-1水平可能反映了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的血浆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以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将5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为常规抗心衰治疗,干预组采用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采集血样标本,测定其治疗前后的TNF-α、IL-6、hs—CRP血浆水平及心功能和左室内径。【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的TC和LDL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左心室内径、LVEF、FS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血浆hs—CRP、TNF-α、IL-6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TNF-α、IL-6等细胞因子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短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乙肝患者血清sICAM-1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0例正常人和67例HBV感染患者血清sICAM-1。结果:轻、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CH)患者及重型乙型肝炎(SH)早、中、晚期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CH患者肝功能越差、其血清sICAM-1水平越高;SH患者肝衰竭越重,其血清sICAM-1水平反而越低。HBeAg阳性或HBV DNA阳性的乙肝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HBeAg阴性和HBV DNA阴性的乙肝患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CH和SH早期,乙肝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随着患者肝损害的加重而升高。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随着患者肝衰竭的加重而降低,故sICAM-1可作为临床乙肝炎性活动和肝损害程度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胃癌病人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 1,sICAM 1)与胃癌及其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5 3例胃癌病人 ,2 0例胃癌前期病变病人及 2 0例正常人血清中sICAM 1水平 ,并对行根治术前后血清sICAM 1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胃  相似文献   

19.
曾卫阳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65-1867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DN)对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临床确诊为DN的53例患者分为常规组(n=20)、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组(联合组,n=33),另设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20),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5mg/d、缬沙坦80mg/d,观察6个月,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MCP-1及尿微量白蛋白(mA1b),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SCr)、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相关分析MCP-1与FBG、HbA1c、SCr、hs—CRP及尿mA1b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治疗前常规组、联合组患者血清SCr、MCP—1、hsCRP、FBG、HbA1c升高,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下降(P〈0.05、0.01);联合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②相关分析表明血浆MCP-1水平与SCr、HbA1c及尿mA1b呈显著负相关(r=-0.74、-0.69、-0.75,P〈0.05、0.01);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88,P〈0.01)。【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可通过抑制DN患者的炎症反应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短期内使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以了解其对ACS炎症抑制和斑块稳定作用。【方法】70例ACS患者抽血检查后随机分为常规组35例,阿托伐他汀组35例,常规组常规治疗,不用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组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所有患者药物治疗前和治疗后d3及PCI术后48 h检测血脂及hs-CRPI、L-6等指标。【结果】阿托伐他汀组hs-CRPI、L-6两项指标明显降低(P<0.05),而常规组无明显变化。PCI术后48 h,两指标浓度均有明显升高,但阿托伐他汀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迅速降低ACS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具有抑制炎症和斑块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