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57KIP2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57KIP2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7KIP2和PCNA蛋白在57例胃癌组织和48例非癌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57KIP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3.9%,明显低于非癌胃黏膜组的79.2%(P<0.05),高中分化腺癌组P57KIP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4%,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组的32.4%(P<0.05),P57KIP2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正相关;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7%,明显高于非癌胃黏膜组的58.3%(P<0.05),高中分化腺癌组PCNA阳性表达率为57.1%,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组的88.2%(P<0.05),PCNA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负相关;P57KIP2蛋白、PCNA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57KIP2蛋白的低表达和PCNA的高表达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两者的共同检测有助于胃癌恶性程度的判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53、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法对71例胃癌组织的P53、PCNA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胃癌组织中P53、PCNA表达的阳性率为39%和69%,PCNA与肿瘤的部位、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有变化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53与肿瘤的部位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细胞分化程度及分期无相关性。结论胃癌组织中P53、PCNA表达可能与胃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27、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人胃癌组织中P27、P53、PCN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27、P53、PC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7.1%、40.4%、83.9%。P27的表达与Borman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53表达与患性别、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而PCNA仅与患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27阳性组5年生存率高于阳性组,P27与PC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P27、P53、PCNA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有无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胃癌组织P53、PCNA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良崇  章圣辉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1):1172-1174
目的探讨P53、PCNA蛋白表达和胃癌细胞凋亡关系及其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TUNEL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60份胃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细胞凋亡和P53、PCNA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组织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0.01);P53、PCN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01)。胃癌P53阳性组细胞凋亡率低于P53阴性组,而PCNA平均荧光强度高于P53阴性组。低分化胃癌病例其P53、PCNA蛋白高于高中分化的病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例其P53、PCNA蛋白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结论胃癌组织中癌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胃癌组织中P53高表达及细胞增殖活跃状态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P53、C-erbB-2和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强  姜林  李斌  盛黎黎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7):513-515,F0004
:[目的]分析P53、C-erbB-2、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记录各患者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获得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60例,复习病理大体及镜下特点,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53、C-erbB-2、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P53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0%,P53基因蛋白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2)C-erbB-2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3.3%.C-erbB-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与与浸润程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3)VE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5%.VEGF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结论]联合检测P53、C-erbB-2及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胃癌的临床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可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6.
吴冬寒  张学娟  吴冬冰 《重庆医学》2013,(26):3105-3106,3109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肠上皮化生、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p53和PCNA的表达情况,并设正常胃黏膜为对照组,观察p53和PCNA在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演变过程的表达。结果 p53蛋白在胃癌中表达显著高于异型增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胃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PCNA在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中表达逐渐递增,PCNA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p53蛋白表达与PCNA标记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p53和PCN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呈异常表达,检测p53和PCNA对判断胃癌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大肠癌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及与肿瘤的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并观察 6 4例大肠癌p53和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大肠癌中 p53阳性率为 57.8% ;p53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大肠癌中PCNA阳性率为 85.9% ;PCNA表达水平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结论 :p53和PCNA过表达在大肠癌浸润转移和细胞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检测 p53和PCNA对于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预测其淋巴结转移趋势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9,(3):182-186
[目的]分析胃癌中Ebp1与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56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Ebp1与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Ebp1与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6.8%和53.6%,胃癌组织中Ebp1与p53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Ebp1与p53蛋白表达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但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胃癌组织中Ebp1与p53蛋白表达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Ebp1在胃癌中的表达增加认为可能与p53有关系,提示胃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过程中Ebp1和p53同时发挥重要作用,p53联合Ebp1蛋白检测有助于胃癌转移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蛋白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8例胃癌标本hMSH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hMSH2蛋白表达强度及表达部位均与胃癌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 hMSH2蛋白表达强度在核表达及核、浆同时表达者明显强于浆表达者(P<0.05).[结论] hMSH2蛋白不能有效地进入核内发挥作用可能是导致错配修复功能下降的另一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TEN和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89例胃癌组织中PTEN和PCNA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31.5%(28/89),与肿瘤直径、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著负相关。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7%(62/89),与肿瘤大小、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正相关。胃癌组织中PTEN与PCNA表达显著负相关,与病人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PTEN高表达者术后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者;PCNA阳性表达者术后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结论 PCNA,PTEN与胃癌侵袭转移能力和预后密切相关,两者是临床评价胃癌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PTEN和PCNA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  相似文献   

11.
早期胃癌及癌旁组织P53及PCNA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蛋白P53及PCNA蛋白在早期胃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8例早期胃癌及其癌旁组织的PCNA及抑癌基因蛋白P53的表达情况,采用t检验和70检验统计分析。[结果](1)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黏膜、异型增生病灶及早期胃癌的PCNA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1.7%、20.3%、36.4%和49.2%,细胞增殖活性逐渐增高,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异型增生黏膜中,随异型程度的增高,增殖活性也逐渐升高,轻度、中度、重度病变的PCNA阳性细胞率分别为29.4%、35.5%和43.2%,各组与癌灶的PCNA阳性细胞率(49.2%)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2)抑癌基因蛋白P53在轻度、中度、重度异型增生及早期胃癌中可见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1%、14.3%、30.0%和42.4%,各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黏膜P53未见表达。(3)抑癌基因蛋白P53阳性表达的病例PCNA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P53阴性表达的病例(P〈0.05)。[结论]PCNA及抑癌基因蛋白P53在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胃癌组织中P53和PTEN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P53、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癌旁及胃炎组织中P53和PTE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5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8.7%,明显高于胃炎(23,5%)及癌旁组织(11.3%)的表达率(P<0.05).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率为64.5%,明显低于胃炎组织的表达率(91.2%,P<0.05).在55例P53蛋白表达的胃癌组织中,21例不表达PTEN蛋白;在7例P53蛋白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中,仅1例不表达PTEN蛋白.[结论]胃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上调,PTEN蛋白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hMSH2、PCNA及P53蛋白表达的状况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子宫颈癌的hMSH2、PCNA及P53蛋白表达。[结果]子宫颈癌组织hMSH2、PCNA及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2.96%(34/54)、75.93%(41/54)及66.67%(36/54);在hMSH2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的子宫颈癌病例PCNA阳性表达率为85.29%(29/34)和60.00%(12/20),P53阳性表达率为76.47%(26/34)和50.00%(10/20)。hMSH2与PCNA、hMSH2与P5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hMSH2可能通过与PCNA、P53蛋白相互作用参与子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蛋白、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63例胃癌组织及32例胃炎组织hMSH2、P53的表达。[结果]胃癌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79.37%)明显高于胃炎组(53.13%)(P〈0.05);胃癌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88.89%)明显高于胃炎组(21.88%)(P〈0.05)。hMSH2蛋白在高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及黏液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8%、82.76%和80.00%,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89.66%和73.33%,两者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MSH2蛋白和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蛋白及抑癌基因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胃癌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5.
胃癌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D1、E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yin D1、cyclyinE)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检测胃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胃黏膜中cyclyin D1、cyclyinE的表达状况。结果 cyclyin D1在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率:进展期胃癌65.00%(26/40)、早期胃癌60.00%(12/20)、Ⅱ、Ⅲ期不典型增生45.00%(9/20)差异正常胃黏膜组织15.00%(3/20)。而cyclyinE的表达率分别为:进展期胃癌60.00%(24/40)、早期胃癌55.00%(11/20)、Ⅱ、Ⅲ期不典型增生35.00%(7/20)及正常胃粘膜组织20.00%(4/20)。胃癌和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的cyclyin D1、cyclyinE的表达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及P〈0.05);cyclyinD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分化及TNM分型无关,而cyclyinE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肿瘤分期相关。结论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yinD1、cyclyinE的过度表达与胃黏膜上皮组织的过度增生及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检测cyclyinE作为胃癌的进展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观察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的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情况 ,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抑癌基因 p5 3、癌基因Bcl 2的表达情况 ,探讨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尿素酶试验、Warthin starry银染色检测Hp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5 3例胃癌、5 6例胃癌前病变和 10例大致正常胃粘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抑癌基因 p5 3、癌基因Bcl 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Hp感染率为 5 6 .6 % ,胃癌前病变组Hp感染率为 6 6 .1% ,均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组(2 0 .0 % ,P <0 .0 1) ,而胃癌组与胃癌前病变组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组中 ,Hp阳性患者Hp感染与PC NA、p5 3、Bcl 2阳性表达及阳性分级呈正相关 (P <0 .0 1) ;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 ,Hp感染与多基因共表达有相关性 (P <0 .0 1)。结论 Hp在胃癌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广泛的关注 ,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结果提示 ,Hp感染者具有更多的肿瘤生物学行为 ,包括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加速、抑癌基因p5 3的失活及癌基因Bcl 2的激活 ,Hp可能是这一演变过程的促进剂。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TEN和cyclin E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和对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6例胃癌组织中PTEN和cyclin E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06例胃癌中,PTEN表达阳性72例(67.9%),其中弱阳性15例,强阳性57例;cyclin E蛋白阳性52例(49.1%),其中弱阳性30例,强阳性22例。在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水平与胃壁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临床pTNM分期相关(P<0.05):cyclin E蛋白表达水平与胃壁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临床pTNM分期相关(P<0.05);PTEN与cyclin E蛋白阳性表达显著相关(P<0.05);单变量生存分析,cyclin E蛋白阳性表达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25%,15.4%,阴性表达组为55.6%,42.6%,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COX回归模型多变量分析显示,PTEN和cyclin E均不是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PTEN和cyclin E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在胃癌表达中存在负相关性,其中cyclin E对胃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