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化疗药物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1]。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1%~6.5%,国外报道为5%.具有强刺激性的化疗药物,如蒽环类药物,在静脉注射时不慎漏出血管外,可导致皮下组织红肿、剧痛,甚至溃疡或坏死。  相似文献   

2.
化疗药物一般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静脉输注时一旦药物外渗或漏出皮下及静脉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和导致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坏死,最近几年,我科对肿瘤病人进行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宣传教育、操作等因素,我院在2007年3月份发生1例因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外渗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化疗药物一般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静脉输注时一旦药物外渗或漏出皮下及静脉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和导致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干性坏死,近几年来,我院对肿瘤病人进行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宣传教育、操作等因素,我院在2006年9月份发生1例因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外渗的患者,由于处理不及时,造成病人局部炎症、组织坏死等现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雪琴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7):851-851
药物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一般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静脉输注时一旦药物外渗或漏出皮下及静脉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和导致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干性坏死。我科在2009年1月发生1例因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外渗的患者,由于处理不及时,造成患者局部炎症、溃疡等现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赵素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1):660-661
化疗药物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静脉输注时一旦药物外渗或漏出皮下及静脉可引起严重的无菌性炎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和导致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干性坏死。2006年—2009年,我科乳腺癌患者输注化疗药物达206例次,通过总结及探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各种措施,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护士的专业培训,使护患双方掌握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当班护士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减少外渗化疗药物的危害,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林晓枫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8):797-797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利用化学药物化疗是当今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绝大多数化疗药物治疗仍需依靠静脉输注完成。由于化疗药物对组织有较大的刺激性,静脉滴注及静脉推注时不小心漏出血管溢于皮下,则可能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溃疡严重者可深达骨膜,经久不愈。因此,了解抗癌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和尽量减少组织的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冬梅  潘向红 《吉林医学》2010,(26):4562-4563
静脉输注是化疗给药的主要方式,药物外渗是主要并发症,特别是刺激作用较大的发疱类化疗药物一旦外渗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处理不当甚至会造成功能障碍。根据化疗药物外渗后对组织的损伤程度,化疗药物划分为发疱类化疗药物和非发疱类化疗药物。发疱类化疗药物是指外渗后会造成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长春新碱、去甲长春花碱等。本文通过对972例行发疱类药物化疗患者临床护理,总结了发疱类化疗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何爱娣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6):1128-1129
随着癌症患者的增多,化疗药物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而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手段,化疗药物外渗是输注化疗药物的并发症之一,是指化疗药物在静脉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漏到皮下组织中。一旦发生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局部组织的严重损伤,甚至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也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近年来,通过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及研究,使化疗药物外渗得到有效预防及控制。现对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药物外渗后处理对策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利用化学药物化疗是当今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绝大多数化疗药物治疗仍需依靠静脉输注完成。由于化疗药物对组织有较大的刺激性,静脉滴注及静脉推注时不小心漏出血管溢于皮下,则可能引起局部组织坏死,溃疡严重者可深达骨膜,经久不愈。因此,了解抗癌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和尽量减少组织的损伤有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联合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之一,而静脉给药是化疗中最常见的主要途径。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对血管有刺激,加之在操作中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时有发生,化疗药物外渗于皮下组织中,药物与组织细胞的DNA结合,引起慢性严重的组织反应,对皮肤组织造成的化学烧伤极易导致外渗区皮肤组织大面积坏死,经久不愈。若药物外渗范围较为广泛,彻底清创后,组织缺损较大,常损伤局部重要血管,神经,肌腱等,造成明显的疤痕增生及局部功能障碍,给患者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预防及早期正确的处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苗娜  齐小红  许大雪  许丹  于蕾 《吉林医学》2009,30(24):3232-3232
化疗药物渗漏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漏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当药物外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患者增加更多的痛苦。也可能延误治疗,影响患者预后,所以,在实践中要特别注意预防药物的渗漏。  相似文献   

12.
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同时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疼痛、周围组织坏死,严重者须外科清创、植皮,引起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3.
化学药物治疗是当今抗癌治疗的手段之一。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化疗药物治疗仍需依靠静脉输注来完成,许多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具有严重的毒性和刺激性。因此,抗癌药物外渗是临床静脉输注抗癌药物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局部组织的严重损伤,甚至功能障碍。因此,了解抗癌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对减少静脉输注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和尽量减少组织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玉莲  张欣颖  冯冉 《吉林医学》2010,31(23):3950-3950
化疗药物一般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静脉注输时一旦药物外渗或漏出皮下及静脉可引起无菌性炎性反应,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和导致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干性坏死,严重者需外科清创、植皮,常引起医疗纠纷。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原因,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预防和护理,不断学习总结,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5.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而化疗主要途径是静脉用药,在用药过程中如不慎漏出血管外,可导致患者疼痛、溃疡坏死甚至功能障碍,因此如何预防与处理化疗药物外渗就显得十分重要。近几年来,我科经采取正确的选择血管、熟练穿刺技术、正确使用化疗药物、做好知识宣教,加强巡视等方法减少了化疗药物的渗出。对于化疗外渗的患者经采取局部封闭、冰敷、湿敷、解毒等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化学药物仍是当今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化疗药物仍需依靠静脉输注来完成。化疗药物外渗是输注化疗药物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局部组织的严重损伤,甚至功能障碍。因此,探讨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林  洪梅  李红 《中国医学创新》2009,6(29):104-105
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化疗药物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0.1%~6.0%,国外报道5%[1].静脉滴注或推注化疗药物时,如果使用不当,可使药物外渗到皮下组织,轻者引起红肿、疼痛和炎症,严重时可致组织坏死和溃疡,较长时间不愈和,给患者带来痛苦[2].因此,护理人员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至关重要.现将抗肿瘤药物外渗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化学治疗作为恶性肿瘤术后辅助治疗的手段之一,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目前各种联合化疗方案对各部位肿瘤的治疗有效率在逐年增加,同时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也被人们所认知,化疗药物的毒性在静脉输注外渗时则表现为对局部组织的严重损伤,甚至功能障碍,因此,有效预防外渗发生率和正确及时处理输注外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外敷防治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强烈的刺激性,在静脉输注时对血管、组织的损伤较大.如果化疗药物渗漏到皮下组织,轻者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特别是腐蚀性化疗药物外渗,可引起严重的组织损伤,可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疼痛,使长期生存者因后遗症而生活质量下降[1].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中意外渗漏的发生率为0.1%~6%[2],所以治疗中一方面要积极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另外一旦外渗,需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以把病人的痛苦降到最低程度.我院2008-2009年对防治化疗药物外渗的常规治疗中,采用自制中药清热祛毒粉外敷,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芳容 《重庆医学》2008,37(8):889-890
化疗药物一般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静脉输注时一旦药物外渗或漏出静脉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和导致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坏死。奥沙利铂是一类新型的铂类抗癌药物,是继顺铂、卡铂之后的第3代抗癌药物。主要通过产生水化衍生物作用于D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