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已经证实血清瘦素 (Leptin)水平与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1] ,这一类疾病又称代谢综合征 ,是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病变的基础。为探讨血清Leptin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ICVD)的关系 ,我们对 96例各种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及4 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前后外周血中与体液免疫相关的指标(CD19+ CD27+细胞、IL-21、总IgG)的变化,初步探究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对B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1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记忆B细胞(CD19+CD27+细胞)的百分比,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比浊法检测17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前后血清中IL-21和IgG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服药前后自身对照,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流式检测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外周血中记忆B细胞(CD19+ CD27+细胞)数量下降[(3.39±1.77)%比(2.36±1.29)%,P=0.019],血清中IL-21水平下降[(112.79 ±45.19)比(88.83±18.40) pg/mL,P=0.024],血清中总IgG水平升高[(10.74±2.41)比(11.97 ±2.61) g/L,P=0.03].结论 他汀类药物对体液免疫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实 验与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脑缺血后的病理过程中有明显的炎性反应 ,目前主要研究与炎性细胞浸润有关的粘附分子和脑血管内皮方面。1 内皮细胞产生的粘附蛋白分子目前报道较多的是内皮细胞与白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粘附分子 ,因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并跨内皮细胞造成浸润等过程需要粘附分子的介导。内皮细胞产生的粘附分子主要有E selectin(内皮选择素 ,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 )、P selectin(血小板选择素 ,主要存在于内皮细胞及活化血小板内 )、ICAM 1(细胞间粘附分子 1)、VCAM 1(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1)、PE…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用降纤酶治疗,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差不显著,但降纤酶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变化显著,降纤酶具有降解纤维蛋白元,改善血流变的药理作用,纤维蛋白元降低抑制了红细胞聚集,降低全血粘稠度,并有可能激活纤溶系统,而抑制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赵娟 《医学信息》2010,23(13):2120-2120
本文对2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用降纤酶治疗,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差不显著,但降纤酶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变化显著,降纤酶具有降解纤维蛋白元,改善血流变的药理作用,纤维蛋白元降低抑制了红细胞聚集,降低全血粘稠度,并有可能激活纤溶系统,而抑制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降 纤酶是近年来我国采用生物技术从蛇毒内提炼的单一成分抗栓酶制剂 ,在临床治疗急性脑梗塞已有明显疗效。为了研究降纤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我们测定海王降纤酶治疗高粘滞血症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腔隙性脑梗塞二种疾病前后的血液流变性变化。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门诊 1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10月高粘滞血症病人 5 0例 ,男 34例、女 16例 ,年龄 4 5~ 80岁 ,平均 5 7.2岁。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19例 ,腔隙性脑梗塞 31例。血常规 ,肝肾功能均正常 ,无出血性疾病史 ,治疗前查出血时间 ,凝血…  相似文献   

7.
7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国外资料显示有1/3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源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的脱落或狭窄[1-3],国内学者认为造成脑缺血的主要原因是颅内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狭窄所致[4],但缺乏客观检查资料加以证实。1997年以来我科加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脑血管造影检查,并针对74例患者不同病变情况进行溶栓、颈动脉内支架置入(CAS)、颈动脉内膜剥脱(CEA)治疗,现将检查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4例患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13例,年龄9~72岁,平均52.73岁。在TIA发作者中,颈动脉系统61例,椎动脉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救治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5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实验组治疗方案为院加强患者的脑保护,尽早进行溶栓以及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治疗方案为院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并预防并发症,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30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无效、改善、有效的患者人数依次为3例、10例、1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无效、改善、有效的患者人数依次为7例、13例、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早期救治在提高疾病治愈率和减少致残率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合并高尿酸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方法:对304例发病1—8天ICVD患者和 22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SUA)含量和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进行检测,按性别分为四组分析。结果:ICVD患者男性组SUA含量为470.6±71.3,ICVD患者女性组425.4±86.5,男性对照组297.4±17.6,女性对照组255.9±98.6。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等八项指标增高明显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P<0.01)。红细胞压积增高男性组明显于女性组,但男性ICVD组与男性健康组,女性ICVD组与女性健康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SUA水平增高和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变是发生ICVD的危险因素,应用血液流变学和SUA检测对ICVD进行动态监测,可以作为监护病情轻重和疗效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 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脑血管意外的65%。因此预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1987年至1991年我们对小量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ASA)防治老年人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脑阻抗血流图这种简便重复性较好的方法,观察了脑血管病患者脑血管功能变化,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病后随访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患者病后有一定功能缺失或降低者,脑阻抗血流图上充盈度指标也有降低,与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病后的患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有血脂和血糖增高的患者对病后生活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心脑血管疾病在当今疾病死亡率中占第一位,如何早期防治,减少死亡率,对其相应研究内容非常之多。本文侧重研究心功能基本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其脑循环动力学的改变。方法: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68例正常对照组间的心功能参数及脑循环动力参数的比较。结果:本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8个指标中,唯有主动脉内径减小有显著性差异外,余项均在正常范围内。但脑循环动力参数已有显著性改变。主要表现在颈内动脉最大血流速、最小血流速均减小、颈内动脉直径减小、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增高。脑血管阻力、特性阻抗增高。脑血管功能已受到明显损害。提示早期防治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性。结论:虽然老年冠心病人没有任何脑部症状和体征,但他们的脑血管功能早已发生变化。因此,对冠心病人早期防治脑血管疾患,减少脑血管疾病对病人带来的危害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头痛、头晕是某些老年性退行性病变中的一种常见头部症状,应用TCD(经颅多普勒超声)和REG(脑阻抗血流图)观察了67例头痛、头晕患者的脑血管弹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TCD有41例患者有弹性指标的异常改变,较大的脑血管搏动指数较对照组显著增高;REG有32例患者有弹性指标的异常变化,小的脑血管弹性指标的上升时间和转折高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和降低。表明头痛、头晕的发生与脑血管弹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患者的血小板变化日益引起广泛的重视。自1877年Reiss首次报导了肿瘤病人合并血小板增多后,国内外相继有不少报道。但对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小板、血小板电泳、血小板聚集的报道甚少。现将我院收治的12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检查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脑电图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96例长期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后脑电图变化进行分析,分别按年龄、服药时间、服用药物种类进行比较,并对多个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196例受检患者中118例(60.2%)患者脑电图异常,其中以轻度异常最常见。年龄大的患者与服用氯氮平的患者出现脑电图异常的比率最高。服用药物种类与年龄作为与脑电图异常相关的变量进入了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脑电图异常较常见,尤其是服用氯氮平、年龄大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肾内免疫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变化并对其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6例SARS死亡患者和3例意外死亡者肾内免疫细胞,进行其形态观察,并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6例SARS患者肾内CD68 单核/巨噬细胞显著增多(P<0.05),CD3 T细胞、CD20 B细胞和S-100 树突状细胞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结论SARS患者肾内单核/巨噬细胞为主要免疫应答细胞,提示单核/巨噬细胞在SARS肾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而T细胞、B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可能受到SARS冠状病毒的攻击,其功能可能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7.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的癫痫患者神经电生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的癫痫患者周围神经损害。方法:应用丹迪Neuromatic 2000M型肌电仪,对37例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的神经传导(NCV),F波和H反射的检测,同时观察肌肉的针极肌电图(EMG)。结果:癫痫组与对照组比较正中神经感觉速度(P〈0.05),波幅(P〈0.05),dML(P〈0.05),F波出现率(P〈0.01),胫后神经感觉波幅(P〈0.05),dML(P〈0.01),F波潜伏时(P〈0.01)。EMG检测未发现损害。结论: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的癫痫患者可发生周围神经损害,表现为(1)感觉运动神经均有损害;(2)脱髓鞘及轴索损害都会发生,轴突损害符合远端轴突病;(3)神经损害远近端都有发生;(4)上下肢神经轴突均有损害,以下肢的轴突损害为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的癫患者周围神经损害。方法:应用丹迪Neuromatic2000M型肌电仪,对37例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的神经传导(NCV),F波和H反射的检测,同时观察肌肉的针极肌电图(EMG)。结果:癫组与对照组比较正中神经感觉速度(P<0·05),波幅(P<0·05),dML(P<0·05),F波出现率(P<0·01),胫后神经感觉波幅(P<0·05),dML(P<0·01),F波潜伏时(P<0·01)。EMG检测未发现损害。结论:长期服用苯妥英钠的癫患者可发生周围神经损害,表现为(1)感觉运动神经均有损害;(2)脱髓鞘及轴索损害都会发生,轴突损害符合远端轴突病;(3)神经损害远近端都有发生;(4)上下肢神经轴突均有损害,以下肢的轴突损害为重。  相似文献   

19.
哮喘患者血浆VIP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发作期与缓解期血浆中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改变,以探讨VIP在哮喘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7例发作期和21例缓解期哮喘患者血浆VIP与ET含量,并对肺功能进行监测。结果:哮喘发作期血浆VIP与ET水平分别为30.4±8.4pg/ml和58.2±11.6pg/ml,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缓解期VIP、E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尤其在ET水平<51.7pg/ml的12例发作期患者,血浆VIP水平为27.3±7.5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并与所测FEV1%下降呈正相关(r=0.73,p<0.01)。结论:体内VIP水平低下所致的调节作用减弱、气道舒缩状态的紊乱可能在哮喘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近年来我院确诊的96例PD患者的脑电图(EEG)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D各型中,震颤型患者EEG异常率(61.9%)。高于混合型(46%)和强直好动型(45%)(P<0.05);CT证实有脑萎缩患者EEG异常率(67.9%),显著高于无脑萎缩者(43.9%)(P<0.01)。BAEP检查有异常者,EEG异常率(68.4%)显著高于BAEP检查正常者(41.7%)(P<0.01),而脑电阻图检查正常与异常者,EEG异常率无显著差异(P>0.05)。文章讨论了PD患者脑电图异常的可能原因和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