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炎性病变、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的关系。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法,Giemsa染色法及C^14呼气实验三种不同方法检测392例胃粘膜病变包括213例慢性胃炎、77例消化性溃疡、53例不典型增生及49例胃癌患者的HP感染情况:分析不同胃粘膜病变HP感染率的差异。结果:HP感染与胃炎性病变及不典型增生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在胃癌中的检出率较前二者低。结论:HP感染与胃粘膜炎性病变及不典型增生程度呈正相关,HP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是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消化道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尿素酶A基因(简称PCR法)检测69例慢性胃病患者唾液、胃液、大便中HP感染状态,结果从35例(50.72%)胃粘膜HP阳性患者的唾液中检出30例(43.48%)HP阳性,胃液中检出29例(42.03%)HP阳性,大便中检出1例(1.45%)HP阳性。从胃粘膜、唾液、胃液中检出HP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对有上消化道症状而不能耐受胃镜钳取胃粘膜的患者,可留取唾液或胃液应用PCR法对HP进行检测,为诊断胃粘膜HP感染的准确、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对胃粘膜标本用直接涂片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联合检测幽门螺杆菌(HP)。在被检测的326例标本中,直接涂片阳性171例(52.5%),PCR法阳性306例(94%);尿素酶试验(UAT)阳性率仅为53.7%,且其中有6例为人胃螺杆菌(Hh)感染。提示直接涂片法与PCR法二者联合检测HP,具有简便、快速、检出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HP感染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发病关系和胶态次枸橼酸铋在NUD治疗中的作用。在NUD218例中,检查131例HP,阳性者55例占42%;在89例胃窦部慢性浅表性炎症中。轻度炎症者的HP阳性率10.7%,中、重度炎症者HP阳性率占55.7%;在萎缩性胃炎中(33例),粘膜轻度炎症者中无HP阳性,中度炎症者中HP阳性54.5%,胃粘膜慢性炎症伴糜烂者(66例)HP阳性>1.2%,说明HP感染与NUD患者胃粘膜炎症的严重程度有关,用CBS治疗6周后HP清除率73.8%,胃粘膜炎症有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5.
尿素酶比活性定量分析对HP感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幽门螺杆菌 (HP)尿素酶比活性定量分析法 ,探讨该法对慢性胃病 HP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患者胃粘膜处理后分别检测 HP尿素酶活性 ,将定量分析法与定性方法 (粘膜涂片革蓝氏染色 ,1min尿素酶试验 ,PCR法和组织学切片 HE染色法 )进行比较。结果 :HP尿素酶比活性平均值在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溃疡 (GU)、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胃癌 (GC)组分别为 2 80 .2、389.5、342 .7、832 .0、347.5 (u/ dl) ,患者各组的比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9.1u/ dl,P<0 .0 0 1)。该法定量检测 HP:(1)敏感性为 94.0 % ,接近于 PCR法和尿素酶法 ,而高于涂片法和组织学法。(2 )特异法为 91.1% ,与尿素酶法、涂片法和组织学法相近 ,略高于 PCR法。结论 :本研究资料提示胃粘膜 HP尿素酶比活性定量分析有助 HP感染的诊断更适用于科研及治疗后的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部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法,C^14呼吸试验结合胃镜检查,胃粘膜活检来检测516例胃粘膜病变包括320例慢性胃炎、86例消化性溃疡、61例不典型增生和49例胃癌患HP的感染情况,分析探讨不同胃粘膜病变HP感染的差异。结果:HP感染与胃炎性病变及不典型增生程度密切相关,但在胃癌中的检出率较低。结论:HP感染与胃粘膜炎性病变及不典型增生成正相关,而在胃癌的检出率低的原因可能只是早期诱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检测方法及HP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病理形态特点。方法:采用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刘宾等提供的改良胃镜下HP感染的可视化诊断和Giemsa染色的HP形态学病理诊断方法,对203例上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检测,并对其胃粘膜进行组织形态观察。结果:改良胃镜下HP的可视化诊断阳性率为96.55%,Giemsa染色病理诊断阳性率为95.07%,改良胃镜下HP感染的可视化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8.47%。HP感染胃粘膜有特征性组织形态改变。结论:改良胃镜下HP感染的可视化诊断及Giemsa染色HP形态学病理诊断相结合运用于胃、十二脂肠疾病的HP检测,适合普通基层医院采用。HP感染胃粘膜有特征性组织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8.
选择1997年7月—1999年6月收治的276例慢性胃病患者,采用胃粘膜组织的病理切片染色(Warthin-starry,W-S)和快速尿素酶试检(Hput)以及唾液的HP-PCR法三种方法同时检测幽门螺杆菌(HP),并进行比较。三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52.2%,67.4%,76.1%。HP-PCR与W-S和GPUT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胃粘膜HPUT,W-S染色比较,HP-PCR方法灵敏度高(84.2%),特异度稍低(66.7%)。因此,对有上消化道症状而不愿耐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可应用唾液PCR检测;亦可用于大规模的HP流行病学调查;口腔内存在HP,可成为胃内HP根治后再感染的原因之一;人有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胃粘膜的病理改变、胃粘膜分泌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5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脾胃湿热证35例,脾虚证20例,并设无临床症状者15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改变,观察胃粘膜组织中IL-8、TNF-α和sIgA水平以及HP感染情况。[结果]脾胃湿热证患者的HP感染率、胃粘膜炎症程度要高于脾虚证组和正常组(P<0.05或P<0.01);脾胃湿热证胃粘膜组织中的IL-8、TNF-α要高于脾虚证组(P<0.05或P<0.01),而sIgA却低于脾虚证组(P<0.01);在脾胃湿热证中,HP阳性者的胃粘膜炎症程度明显重于阴性者(P<0.01),且HP阳性者胃粘膜组织中的IL-8、TNF-α要高于阴性者(P<0.05),而sIgA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脾胃湿热证的胃粘膜呈现一种活动性炎症改变,这可能与局部炎症因子(IL-8、TNF-α)分泌增加、防御因子(sIgA)分泌减少有关;而HP感染可能是引起和加重脾胃湿热证内在病理变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HP与胃粘膜组织中iNOS-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P感染与胃粘膜组织中iNOS-mRNA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胃粘膜组织中iNOS-mRNA表达水平,采用14C呼气试验、改良Giemsa染色法检测HP.结果:HP阳性25例中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胃溃疡1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5例,iNOS/β-actin峰面积比值为1.35±0.55.HP阴性26例中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7例,胃溃疡1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6例,iNOS/β-actin峰面积比值为0.88±0.37.两者iNOS/β-actin峰面积比值比较,t=3.512,P<0.01.结论:胃粘膜组织中iNOS-mRNA表达增强,iNOS活性增高,NO量增加是HP致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 (CGA)胃粘膜的损伤程度与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CagA)的关系。方法 将 13 0例HP阳性CGA患者分为CagA+ HP胃炎组 (92例 )、CagA-HP胃炎组 (3 8例 )两组 ,观察评定两组患者胃粘膜炎症的损害程度、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情况。结果 CagA+ HP组的胃粘膜炎症损害程度明显高于CagA-HP组(χ2 =16.765 ,P <0 .0 5 ) ;但两组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感染CagA+ HP患者 ,其胃粘膜炎症损害程度高。  相似文献   

12.
作者通过对328例患慢性胃病船员胃粘膜内镜表面和组织病理学的观察及HP尿素酶试验检测。结果表明:慢性胃病船员中,慢性浅表性胃炎百分比最高,为80.18%,其HP感染率为85.55%,且感染与船员慢性浅表性胃粘膜炎症程度成正相关,与胃粘膜病理组织炎症的活动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粘膜炎症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评价胃粘膜组织学分级对胃粘膜炎症与Hp感染判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230例慢性胃炎内镜活检及Hp检测,并对Hp检测,并对Hp感染及胃膜炎症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不同类型胃粘膜炎症Hp感染率有差异,活动性炎症Hp检出率最高;不同取材部位Hp检出率不同,依次为幽门大弯侧,胃体下部小弯侧,胃体上部大弯侧。Hp感染越重,胃粘膜炎症程度越严重。结论 Hp感染与胃粘膜炎症类型和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胃粘膜活检组织分级标准易于掌握,适合感染后胃粘膜炎症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79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及经胃粘膜活检证实伴有慢性糜烂性胃炎者作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1分钟尿素酶法),以了解HP感染与慢性糜烂性胃炎之间的关系。另以30例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者为对照组。179例NUD伴慢性糜烂性胃炎者有75例(41.89%)HP阳性,对照组仅3例(10%)HP阳性(P<0.05),说明NUD伴HP感染与胃粘膜的炎症程度有关,但与胃粘膜有无萎缩、肠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无关。  相似文献   

15.
5种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方法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方法较多,本文对185例胃粘膜组织同时进行尿素酶试验、直接涂片、Giemsa染色和HP-PCR以及血清HP-IgM测定,以寻求简便、经济、准确、快速的诊断HP感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作者测定了46例经组织学证实为胃炎的患者胃液中的氨和尿素浓度。结果表明:23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胃液中氨浓度(1.22±0.23mmol/L)明显高于23例HP阴性者(0.72±0.25mmol/L),P<0.05;胃液中尿素浓度HP阳性者(0.45±0.29mmol/L)明显低于HP阴性者(2.71±1.20mmol/L,P<0.05)。胃炎的程度越重,胃液中氨浓度越高(r_s=0.556)。用AB/PAS染色法观察了胃粘膜粘液的变化,结果表明药物治疗后28例HP清除者中18例胃粘液含量增加,与HP未清除者有明显差异。作者还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发病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对胃粘膜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检查方法,已有大量研究和实验.我们为配合临床诊治,两年多来在组织切片中曾使用过4种不同染色法,即Warthin-Starry染色法、Giemsa染色法、碱性品红及革蓝氏染色法。比较了各种不同染色法的特点及效果,打算从中选择出一种敏感性强、菌体清晰、操作方法简单、速度快、易掌握、比较理想的检查方法. 材料与方法于胃粘膜窦部及部分十二指肠球部,用胃窥镜取出粘膜组织,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切  相似文献   

18.
胃病患者76例胃液及外周血中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法对76例胃病患者胃粘膜组织、胃液、外周血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发现:30例患者于胃粘膜组织中检出了HP。胃粘膜有HP感染者30例中24例在胃液中检出了HP,11例在外周血中检出了HP。胃粘膜HP检测阴性者胃液及外周血中未检出幽门螺杆菌。胃粘膜组织中HP的感染呈“斑片状集簇分布”。检测胃液中的HP可以弥补胃粘膜组织中HP“斑片状集簇分布”所造成的假阴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用改良的两步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胃幽门螺杆菌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PCR检测了10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前后164次胃活俭粘膜幽门螺杆菌(HP)。结果:与快速尿素酶试验(RUT)、胃粘膜涂片Gram’s染色镜检及培养3项检查结果比较。HP检出率分别是:PCR法63%,RUT62%,涂片镜检59%,培养55%。4种方法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若以培养法为标准,PCR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5.7%和97.2%。阳性预计值为97.8%,阴性预计值为94.6%。对PCR法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较为可靠。结论:诊断HP感染或评价其根除疗效,应选择包括PCR法等多种方法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0例.其中男280例,女20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39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170例,胃溃疡113例,复合性溃疡17例,全部病例均经胃镜证实为活动期溃症,并做过快速尿素酶试验,胃粘膜Giemsa染色,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HP感染情况,结果HP阳性280例(9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